根据《劳动法》第二十八条和劳动部《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补偿办法》,用人单位依照《劳动法》第二十四条、第二十六条、第二十七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时,劳动者可以要求用人单位给予经济补偿。具体如下:
<1:用人单位经劳动合同当事人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者在本单位的工作年限,支付相当于每满一年一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最多不超过12个月。工作时间不足一年的,按一年的标准给予经济补偿。
2: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不能从事原工作或者用人单位安排的其他工作,劳动合同终止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其在本单位的工作年限,每满一年支付相当于一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同时支付不少于六个月工资的医疗补贴。对重病、绝症患者,还应增加医疗补贴。大病增加不低于医疗补贴的50%,绝症增加不低于医疗补贴的100%。
3: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培训、调整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给予相当于一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最长期限不得超过12个月。
4:劳动合同订立时,客观情况发生较大变化,致使原劳动合同无法履行,双方协商不能就变更合同达成协议。原用人单位解除合同的,用人单位按照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相当于一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
5:用人单位濒临破产,因依法整顿或者生产经营出现严重困难,必须下岗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下岗人员在本单位的工作年限给予经济补偿。在本单位工作,每年给予相当于一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
单位何时终止合同而不给予经济补偿
126人看过
-
劳动合同终止经济补偿应支付给劳动者的三种情况
327人看过
-
单位提出终止的应给予补偿劳动者提出终止的不予补偿
83人看过
-
在何种情况下单位应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经济补偿金应如何计算?
375人看过
-
劳动合同终止:劳动者因失业或用人单位终止劳动合同时的经济补偿
463人看过
-
在与李终止劳动合同时,公司是否应给予李经济补偿
258人看过
经济补偿是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时,给予劳动者的经济补偿j的行为。经济补偿金是在劳动合同解除或终止后,用人单位依法一次性支付给劳动者的经济上的补助。我国法律一般称作“经济补偿”。 我国劳动法、1994年劳动部发布的《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 更多>
-
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的情况:海南在线咨询 2023-02-23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一)劳动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二)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向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的。 (三)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四十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四)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四十一条第一款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五)除用人单位维持或者提高劳动合同约定条件续订劳动
-
合同终止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金的依据有哪些西藏在线咨询 2022-11-15关于合同终止经济补偿金,日常生活中大部分人都有资格参与到合同的定制,可能是为了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但是一份合同的签订并不代表一份合同就一定会履行。但是合同终止又需要付出一定的赔偿。安徽思文律师事务所肖军律师解析。 一、合同终止经济补偿金的计算 1、折算方法: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不是连续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支付半个月工资
-
什么情况下经济补偿金适用于单位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安徽在线咨询 2022-04-16单位解除合同哪些情形需付经济补偿:一、需要经济补偿的有以下两种情况: (一)非因劳动者过错的单方解除。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不能就变更劳动合同内容达成协议的。在这三种情况
-
经济补偿都有哪些情况需要终止劳动合同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11-20终止劳动合同以下情形需支付经济补偿: (一)劳动合同期满的; (二)用人单位被依法宣告破产的; (三)用人单位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撤销或者用人单位决定提前解散的; (四)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
根据劳动合同法,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应当给予双倍的经济补偿贵州在线咨询 2022-04-11违法解除终止双倍经济补偿金赔偿金《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八条规定: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劳动者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继续履行;劳动者不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已经不能继续履行的,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八十七条规定支付赔偿金。《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七条规定:用人单位违反本办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