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般借款有借条属于诈骗吗
有借条的情形一般不会构成诈骗罪,但是也存在特殊情况。“借钱不还”型诈骗,即借贷式诈骗,是指行为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借贷的形式,骗取公私财物的诈骗方式。此类犯罪在日常生活中时有发生,由于犯罪人通常都是披着民间借贷的面纱实施,而且多发于亲戚、朋友、熟人之间,因此与民事案件中的债权债务纠纷有一定的相似之处,在处理此类案件时必须进行严格审查,防止将债务纠纷作为犯罪处理,避免打击无辜。
二、借贷式诈骗和民间借贷之间的区别
(一)行为人的主观意图不同诈骗人主观上具有非法占有的故意,即行为人在借钱时就具有不归还的意图。诈骗罪以行为人具有非法占有为目的作为主观构成要件的,因此,诈骗人“借钱”只是其虚构的幌子,主观上根本没有归还的意图。
而正常的借贷人在借款时却具有归还的意思,往往只是因为客观原因造成债务不能及时归还。
(二)行为人采取的方式不同诈骗人在借款时都会采用虚构事实和隐瞒真相的手段,导致被害人产生错误的认识,如虚构借款用于某种投资或营利性的活动,又如虚构自己的财务状况,使被害人误信其有归还的能力。
而正常借贷中,借款人往往会如实的告知其借款用途,很少采用欺骗的方法。
(三)行为人对借款的态度不同诈骗人在骗得财物后不会考虑归还财物,因此在财物的使用上毫无顾虑和节制,直接造成财物的灭失,如将借款用于赌博、吸毒或个人挥霍。
而民间借贷中,借款人本身具有归还借款的能力,或者将借款用于可产生合法收益的途径,以保障归还借款。
三、欠钱不还怎么起诉
(一)诉讼费的缴纳
诉讼费先由原告在起诉时预交,待案件审结后根据案件情况再确定诉讼费的承担问题。如果是被告败诉,就由被告承担全部诉讼费;如果是双方各有胜负,诉讼费由双方分担或是由法院确定如何分担。
(二)一般情况,起诉时应提交以下材料
(1)起诉状正本一份,并按被告的人数提交副本;
(2)当事人主体资格的证明(包括原告、被告和第三人等);
(3)本院具有管辖权的证据;
(4)其他证据。
(三)民间借贷纠纷需要提交的证据
(1)借款协议或借据;
(2)借贷关系有担保人的,有关担保的证据;
(3)借贷双方交付、收到钱款的凭证;
(4)债务人借款用途的证明;
(5)债务人应当支付利息的证明;
(6)无利息约定,债权人要求债务人偿付逾期利息,或者不定期无息借款经催告不还,债权人要求偿付催告后利息的,应有到期不还或经催告不还的证据;
(7)债务人下落不明的,应有证明债权凭证真实性及清偿债务的相关证据;
(8)付款付息凭证。
借款有借条属于诈骗吗,借款纠纷也有可能属于刑事诈骗纠纷,债权人在发现对方的行为已经满足了诈骗罪的构成要件之后,可以带着借条、证明诈骗事实确实存在的证据等相关材料,直接到当地的公安机关报案。司法职员一旦核实确实满足诈骗罪的立案标准的,那么一般会下发立案回执单。
-
借款用途不一样属于诈骗吗
300人看过
-
如果有借款合同属于诈骗吗
220人看过
-
诈骗类借条,属于敲诈勒索吗
470人看过
-
借条中抵押的房产不属于借款人是诈骗吗
145人看过
-
是不是有借条就不属于诈骗
440人看过
-
故意伪造借条属于诈骗罪吗
322人看过
-
借条不还钱诈骗属于吗河北在线咨询 2022-07-11仅仅是有借款不还的情形,并不属于诈骗。但借款不还的情形,属于违约行为,需要根据约定及相关法律规定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具体情况,请自行根据实际情况及相关法律规定进行核实确定。
-
-
诈骗类借条,属于敲诈勒索吗天津在线咨询 2021-11-14强迫他人写借条是敲诈勒索。敲诈勒索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威胁或者威胁被害人强行索要公私财产,强迫他人写借条符合敲诈勒索罪的条件。敲诈勒索罪客观上表现为行为人通过威胁、威胁、恐吓等手段迫使被害人交出财产的行为。为了正确认定敲诈勒索罪,应当把握本罪的威胁和威胁方法(即威胁)的以下特点:一是行为人以要实施的积极侵权行为威胁财产所有人或者持有人。例如,为了实施杀害、伤害、揭露隐私、毁灭财产等恐吓。由
-
这属于借款还是诈骗青海在线咨询 2022-11-01标的额是多少我们需要看一下借款合同上面的具体约定。现在我们律所在开展一个主任律师面对面咨询的公益活动,是免费的,如果您方便的话可以拿着合同和相关材料来我们律所让律师给您看一下,给您做一个进一步的指导,如果是借款的话咱们可以请求对方在约定还款期限还钱;如果是诈骗律师也会帮助您起诉来保障您的合法权益。
-
2022年借款不还属于诈骗吗山西在线咨询 2022-11-19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经常有人需要资金拆借。如果拆借资金拒不偿还,会使得债权人的财产权利受到很大损害。有些债权人会认为,债务人借款不还的行为时属于诈骗,那么我们来看一下,这种情况到底算不算诈骗。 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也就是说,诈骗罪必须要有非法占有他人财产的目的,而且要实施虚构事实隐瞒真相,让受害人产生错误认知从而处分财产。 因此,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