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法》将从今年6月1日起施行。保障食品安全,作为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关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一项重大任务,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
三鹿事件处置及时有效
三鹿牌婴幼儿奶粉事件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果断决策部署,启动国家重大食品安全事故I级响应
,成立国家处理三鹿牌婴幼儿奶粉事件领导小组,建立每日会商制度,及时出台相关政策。各有关部门采取患儿免费筛查救治、查处不合格奶制品、清理整顿奶站、扶持奶业健康发展、组织合格奶制品供应、协调处理退货退款,下架、退市、召回和销毁不合格奶制品等一系列措施,确保了处置工作有序、有力、有效开展。
国家及时废除了产品免检制度,抽调人员对1644家乳制品生产企业实施了驻厂监管,严格监督企业对原料奶进厂和产品实行批批检验。发布三聚氰胺临时管理限量值,制定了检测方法标准并公布了检测机构名单。基本完成了事故责任调查,对相关责任人进行了处理。公布实施《乳制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条例》和《奶业整顿和振兴规划纲要》,加强乳品质量监督管理,落实监管责任。目前,事故应急处置阶段工作已结束,乳品质量稳步提高,赔偿工作已基本完成,各地正继续加强患儿随访和复诊等工作。
2008:推出多项食品安全监管举措
2008年,加强食品安全监管成为各相关职能部门工作的重中之重,各部门按照职责分工,针对食品安全存在的突出问题,开展食品安全整治。据卫生部有关负责人介绍,推出的食品安全监管措施包括:
——开展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添加剂专项整治工作。成立由卫生、农业、工商、质检等9个部门组成的专项整治领导小组,制定了工作方案和相关制度,发布可能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和易被滥用添加剂的黑名单,部署开展了食品生产经营企业自查自纠工作,及时查处违法案件。
——开展奶站和饲料专项整治。全面调查奶站底数,逐一造册登记,对奶站实行一对一监管,主产省三聚氰胺抽检合格率10-12月连续3个月保持100%.
——集中开展食品市场监督检查工作。深入开展以群众日常生活必需食品和季节性、节日性食品、城乡结合部和取缔无照经营为重点的专项执法检查,推进和落实索证、索票和购销台账制度,加大农村食品质量监管,加大农村食品示范店建设力度,强化食品安全日常规范管理。
——完善进出口食品的监管体系,建立实施了进出口食品企业黑名单制度。妥善处理了进口低蛋白乳清粉事件等22件重大进出口食品安全突发事件。
——强化生猪屠宰行业管理,严格屠宰行业准入条件,强化定点屠宰企业日常监管,抓好病害猪无害化处理监管和肉品品质检验。加强酒类流通管理,对全国90万家酒类企业实施备案登记制度或许可制度,8万家批发企业实施了随附单溯源制度。抓实三绿工程各项工作,推动绿色市场培育与认证,推进绿色通道建设,促进鲜活农产品大流通,完善中国消费安全网,推动食品安全企业信用档案与食品安全知识数据库建设。
——完善食品安全监管制度。启动完善乳品质量安全标准工作,成立了由各相关部门、科研技术机构和行业协会组成的乳品质量安全标准工作协调小组和专家组,制定了《完善乳品质量安全标准工作方案》。
牢记教训让责任落地
有关专家表示,三鹿事件的发生,暴露出我国食品安全监管存在体制、机制和法制等多方面问题,同时,也存在监管责任不落实,执法不严等问题;各相关部门必须牢记这次重大食品安全事故中的惨痛教训。
据卫生部有关负责人介绍,以《食品安全法》的颁布实施为契机,有关部门将围绕《食品安全法》的学习贯彻和食品安全整顿工作,推出如下举措——
一是进一步完善食品安全法规标准体系。研究制订《食品安全法》配套规章、地方性法规。组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审评委员会,筹建食品安全标准技术工作机构。启动现行涉及食品安全相关标准整合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工作,抓紧完善食品检测方法标准,完成乳品质量安全标准修订。
二是加强食品安全综合协调。推进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改革,健全企业负主要责任、地方政府对食品安全工作负总责、监管部门按分工各负其责的责任体系,落实食品安全监督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完善食品安全重大事故应急反应机制,加大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查处和督办力度。
三是全面落实企业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督促企业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严格执行原料查验、生产加工过程关键控制点管理制度,落实食品检验合格出厂制度和不合格食品召回制度等。
四是开展食品安全整顿。继续做好乳制品行业整顿规范和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行动。部署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食品生产和进出口、流通、消费环节、畜禽屠宰、保健食品专项整顿。
五是加强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和检验检测。建立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评估制度,完善食品污染物和食源性疾病监测网络,建立覆盖各省、市、县并逐步延伸到农村地区的食品污染物和食源性疾病监测体系,主动监测各类食品原料、配料、添加剂,提高对有毒有害物质的排查能力。筹建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和中国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机构。
六是加强食品行业自律。加快建立以守法遵章为准绳,社会道德为基础,行业协会、企业自律为重点,社会监督为约束,诚信效果可评价,诚信奖惩有制度的生产者诚信体系。出台建立生产者诚信体系工作方案和生产者诚信体系建设指导意见,制订食品企业生产经营档案通用示范文本、食品行业生产者诚信体系评价标准。建立食品企业诚信不良记录收集、管理和通报制度和行业退出机制
-
食品安全问题基本知识
111人看过
-
解读《食品安全法》的基本制度
432人看过
-
食品安全知识:转基因食品安全吗?
228人看过
-
食品安全的基本要求:10条指导方针
438人看过
-
通过安全评价的转基因食品是安全的
64人看过
-
转基因大豆食品安全吗?
338人看过
管制是指对犯罪分子不实行关押,依法实行社区矫正,限制其一定自由的刑罚方法。 管制具有以下特征: 1、对犯罪分子不予关押,不剥夺其人身自由。 2、被判处管制刑的罪犯须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其自由受到一定限制。 3、被判管制的罪犯可以自谋生计,在劳... 更多>
-
食品安全法中有关食品安全方面的基本要求是什么?食品安全法第几条浙江在线咨询 2022-03-08《食品安全法》第三章规定了食品安全标准: 第十八条制定食品安全标准,应当以保障公众身体健康为宗旨,做到科学合理、安全可靠。 第十九条食品安全标准是强制执行的标准。除食品安全标准外,不得制定其他的食品强制性标准。 第二十条食品安全标准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食品、食品相关产品中的致病性微生物、农药残留、兽药残留、重金属、污染物质以及其他危害人体健康物质的限量规定; (二)食品添加剂的品种、使用范围
-
如何维权全民食品安全宁夏在线咨询 2023-02-141、找经营者进行协商解决; 2、若经营者不予协商,可到购物所在地区的消费者协会投诉; 3、协调无效,可投诉购物所在地区的工商所或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4、屡次协调无效,可以向法院起诉经营者。经营者提供商品或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所收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费用的3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500元的,为500元。
-
食品安全工作基本原则是什么台湾在线咨询 2022-11-211.确定安全生产方针、政策、原则; 2.明确安全生产体制;明确安全生产责任制; 3.遵守“三同时”、“五同时”“三不放过”规定; 4.遵守个人防护用品用具、保健食品管理等非技术性管理规定。 5.食品安全工作实行预防为主、风险管理、全程控制、社会公建,建立科学、严格的监督管理制度。
-
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的基本依据有哪些?重庆在线咨询 2023-08-30第二章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评估,第十四条国家建立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制度,对食源性疾病、食品污染以及食品中的有害因素进行监测。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食品药品监督管理、质量监督等部门,制定、实施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计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