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侦查期间被取保候审后还用坐牢吗?
有可能需要坐牢,被取保候审不代表不构成刑事犯罪。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
第八十一条
公安机关对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可以取保候审:
(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继续侦查的。
对拘留的犯罪嫌疑人,证据不符合逮捕条件,以及提请逮捕后,人民检察院不批准逮捕,需要继续侦查,并且符合取保候审条件的,可以依法取保候审。
二、被取保候审后执行机关的基本职责有哪些?
(一)告知被取保候审人必须遵守的规定,及其违反规定或者在取保候审期间重新犯罪应当承担的法律后果;
(二)监督、考察被取保候审人遵守有关规定,及时掌握其活动、住址、工作单位、联系方式及变动情况;
(三)监督保证人履行保证义务;
(四)被取保候审人违反应当遵守的规定以及保证人未履行保证义务的,应当及时制止、采取紧急措施,同时告知决定机关。
三、被取保候审后有哪些限制?
(一)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
(二)住址、工作单位和联系方式发生变动的,在二十四小时以内向执行机关报告;
(三)在传讯的时候及时到案;
(四)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扰证人作证;
(五)不得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
总之,犯罪嫌疑人被取保候审后有可能要坐牢,也有可能不需要坐牢,这需要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分析,取保候审期间经过调查发现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也会立即解除相关强制措施。即便嫌疑人已经被逮捕,但证据不符合定罪要求的也不会坐牢。
-
取保候审还会坐牢吗,取保候审后要坐牢吗
420人看过
-
在取保候审期间怀孕了,后续还坐牢吗?
269人看过
-
取保候审期限折抵刑期吗,取保候审后还会坐牢吗?
114人看过
-
取保候审判刑后还要坐牢吗,取保候审的期限是多少
270人看过
-
取保候审后还会退回补充侦查吗
376人看过
-
二次侦查期间能不能取保候审
73人看过
刑事犯罪是指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劳动群众集体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 更多>
-
在侦查期间办理了取保候审了,侦查取保候审不起诉判刑吗四川在线咨询 2022-07-21不一定,要看检察院及法院的意见,法院量刑会综合考虑犯罪动机、主观恶性、社会危害性、是否累犯、有无自首、立功等从轻减轻情节,以及当事人的认罪态度等因素确定。建议及时委托律师,会见当事人,了解案情提供法律帮助,办理取保候审;阅读案卷,调取有利证据,查清案情,尽最大努力争取最低刑期或缓刑,以免错过最佳时机,最大限度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 1、刑事拘留期限:公安机关对涉嫌刑事拘留的人的拘留期限是14天,对流
-
取保候审后公安局侦查还会查吗?天津在线咨询 2022-08-15被取保候审与法院判决缓刑没有直接的联系,只是司法实践中,被取保候审人获得缓刑判决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是否能获得缓刑判决,主要还是根据犯罪事实、犯罪性质、犯罪情节及社会危害性,对于符合缓刑条件的被告人,可以予以缓刑判决。 《刑法》 第七十二条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 (一)犯罪
-
怀孕坐牢了取保候审后还能坐牢吗上海在线咨询 2023-05-14《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 (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取保候审由公安机关
-
取保候审期满以后怎么处理,取保候审后还会坐牢吗山东在线咨询 2022-10-111、取保候审即将到期的,执行机关应当在期限届满十五日前书面通知决定机关,由决定机关作出解除取保候审或者变更强制措施的决定,并于期限届满前书面通知执行机关。 2、执行机关收到决定机关的《解除取保候审决定书》或者变更强制措施的通知后,应当立即执行,并将执行情况及时通知决定机关。 3、被取保候审人在取保候审期间没有违反法律规定,也没有故意重新犯罪的,在解除取保候审、变更强制措施或者执行刑罚的同时,县级以
-
醉驾取保候审期间, 存在逾期还能侦查吗重庆在线咨询 2022-03-23常见的酌定量刑情节主要有以下几种:(1)犯罪动机;(2)犯罪手段;(3)犯罪的时间、地点等当时的环境和条件;(4)犯罪侵害的对象;(5)犯罪所造成的损害结果;(6)犯罪人的个人情况和一贯表现;(7)犯罪人犯罪后的态度。(8)受害人的谅解程度,退赃或赔偿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