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财产混同:能否构成单位犯罪?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12-02 03:35:57 361 人看过

单位财产混同符合条件的能认定为单位犯罪。

单位犯罪是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法律规定为单位犯罪的。

单位犯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判处刑罚。

【法律依据】

《刑法》第三十条【单位负刑事责任的范围】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法律规定为单位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第三十一条

【单位犯罪的处罚原则】单位犯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判处刑罚。本法分则和其他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单位财产混同:能否构成单位犯罪?按照步骤走,点击#法律咨询#→同城律师→按专长找→选要找的纠纷→点咨询我,选择电话咨询即可沟通!

为什么要用法律保护自己~

法律保护自己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通过合适的法律咨询,您可以事先了解自己的权益和义务,为自己的行为提供依据,同时也可以避免和解决一些不必要的纠纷和风险。

通过我们的法律帮助,您可以轻松获得专业、可靠的法律意见和建议,让你在面对各种法律问题时更加从容和安心。不仅如此,我们还提供便捷的在线咨询平台,你可以随时随地通过手机或电脑给我们留言或私信,无需排队等待,极大地节约了你的时间和精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一编 总则 第二章 犯罪 第四节 单位犯罪    第三十一条 单位犯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判处刑罚。本法分则和其他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10月30日 23:23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法律综合知识相关文章
  •  单位公款购买理财是否构成犯罪?
    利用公共资金购买理财产品是一种犯罪行为。如果一个人挪用公共资金并将其用于购买理财产品,即使这些资金本来应该是用于公共利益的,那么这个人也将被视为挪用公共资金的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八十四条,这种行为是非法的,如果情节严重,将定罪为挪用公共资金罪。因此,我们应该遵守法律法规,不利用公共资金购买理财产品,以免触犯法律。利用公共资金购买理财产品是一种犯罪行为。若当事人利用挪用公共资金归个人使用,然后使用公共资金购买理财产品,则被视为挪用公共资金的行为,情节严重者将定罪为挪用公共资金罪。挪用公款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数额较大、超过3个月未还的行为。利用公共资金购买理财是否犯罪?抽逃资金罪是指公司发起人、股东违反公司法的规定未交付货币、实物或者未转移财产权,或者在公司成立后又抽逃其出资,
    2023-10-10
    65人看过
  • 单位的分支机构可否成为单位犯罪主体
    可以。一般来说,单位犯罪,是指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为本单位谋取非法利益或者以单位名义为本单位全体成员或多数成员谋取非法利益,由单位的决策机构按照单位的决策程序决定,由直接责任人员具体实施,且刑法明文规定单位应受刑罚处罚的犯罪。单位犯罪的主体是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以及团体。单位实施的犯罪行为必须是法律规定为单位犯罪的那些危害社会的行为。以单位的分支机构或者内设机构、部门的名义实施犯罪,违法所得亦归分支机构或者内设机构、部门所有的,应认定为单位犯罪。不能因为单位的分支机构或者内设机构、部门没有可供执行罚金的财产,就不将其认定为单位犯罪,而按照个人犯罪处理。律师补充:根据刑法的规定,对单位犯罪的处罚分为两种情况:1.一般采取双罚制原则。即单位犯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同时对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判处刑罚。2.由于单位犯罪的复杂性,其社会危害程度差别很大,一律适用
    2023-05-06
    352人看过
  • 以单位身份索取财产是否构成刑事犯罪?
    以单位名义索取财产构成贪污罪。贪污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产的行为。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是贪污罪。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国有财产的,以贪污罪论。索取他人财物构成受贿罪吗?索取他人财物的,不论是否为他人谋取利益,均可构成受贿罪。非法收受他人财物的,必须同时具备为他人谋取利益的条件,才能构成受贿罪。但是为他人谋取的利益是否正当,为他人谋取的利益是否实现,不影响受贿罪的认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八十二条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是贪污罪。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利用职
    2023-07-02
    229人看过
  • 分公司单位犯罪是否构成?
    一、分公司是否可以构成单位犯罪?我国公司法规定,公司可以设立分公司,分公司不具有企业法人资格,其民事责任由总公司承担。分公司作为总公司的分支机构,其隶属于总公司。一般而言,分公司与子公司不同,它实际上相当于公司的代理人,因此,在分公司实施了犯罪行为时,如果能查明该犯罪行为是总公司决定、授意或批准的,便可认为是总公司自身的犯罪,这种情况下的分公司,当然不能成为单位犯罪的主体。但这并不意味着,分公司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成为单位犯罪的主体,相反,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分公司完全有可能成为单位犯罪的主体,构成单位犯罪。例如,在总公司已经采取了最为妥善的措施来防止分公司犯罪或者总公司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分公司以其独立的名义实施犯罪,这时,分公司无疑应当而且可以作为单位犯罪的主体。二、子公司是否可以构成单位犯罪?我国公司法规定,公司可以设立子公司,子公司具有企业法人资格,依法独立承担民事责任。尽管子公司一定
    2023-06-03
    168人看过
  • 单位是否可能因索贿而构成犯罪?
    根据《刑法》第393条,“单位为谋取不正当利益而行贿,或者违反国家规定,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回扣、手续费,情节严重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因行贿取得的违法所得归个人所有的,依照本法第三百八十九条、第三百九十条的规定定罪处罚。”和第389条,“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的,是行贿罪。在经济往来中,违反国家规定,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违反国家规定,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的,以行贿论处。因被勒索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没有获得不正当利益的,不是行贿。”可以得出,被索贿而行贿的是否构成行贿罪要根据具体情况分析,如果被索贿没有获得不正当利益的不是行贿罪,但是如果获得了不正当利益,就能认定为行贿罪。但是在实践中,如果单位没有行贿的故意,而是因被勒索被迫给予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
    2023-07-04
    77人看过
  • 单位是不合法成立的,构成单位犯罪吗
    单位是不合法成立的,不一定构成单位犯罪,要结合实际情况来说明。单位犯罪的特征(1)单位犯罪的主体包括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2)单位犯罪必须是在单位主体的意志支配下实施的;(3)单位犯罪必须由刑法分则或分则性条文明确规定。对单位犯罪的处罚原则:我国刑法对单位犯罪的处罚以双罚制(即对单位和单位直接责任人员均处以刑罚)为主,以单罚制(即只处罚单位或只处罚单位直接责任人员)为辅。1、单位故意犯罪的集体意志,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决策主体体现出来的。判断犯罪行为否体现了单位的集体意志,需要看犯罪行为是否经单位负责人决定,否则,无法形成一个单位的犯意。但是,也不能简单的认为,负责人做出了的决定,就可以认定为单位犯罪的意志,2、个人为进行犯罪违法活动而设立的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实施犯罪的,或者公司、企业、事业单位设立后,以实施犯罪为主要活动的,不以单位犯罪论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
    2023-12-24
    113人看过
  • 单位可以构成盗窃罪吗单位是否构成盗窃罪
    一、盗窃罪的构成要件盗窃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窃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或者多次窃取的行为。盗窃罪的构成要件如下:(一)本罪的客体是公私财产所有权,犯罪对象一般为动产,但不动产的可动部分如房屋的门窗、土地上生长的树木也可以成为盗窃罪的对象。盗窃罪的对象一般是有形的物品,但某些无形的、缺少有体性而有经济价值的东西,如电力、煤气、天然气、重要技术成果也可以成为本罪的对象。(二)本罪的客体方面,一般表现为以秘密窃取的方法,将公私财物转移到自己的控制之下,并非法占有的行为。秘密窃取是指行为人采用自认为不使他人发觉的方法占有他人财物。只要行为人主观上是意图秘密窃取,即使客观上已被他人发觉或者注意,也不影响盗窃性质的认定。秘密窃取,可以是被害人不在场时实施,也可以是物主在场时乘其不备实施。(三)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只能由自然人构成。(四)本罪的主观方面是直接故意,即明知是他人或者单位所有或持有的
    2023-02-19
    350人看过
  • 哪些犯罪构成单位犯罪单位犯罪又有什么特点
    单位犯罪是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犯罪,即是单位本身犯罪,而不是单位的各个成员的犯罪之集合。单位犯罪的特点:(1)单位犯罪的主体包括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2)单位犯罪必须是在单位主体的意志支配下实施的;(3)单位犯罪必须由刑法分则或分则性条文明确规定。一、单位行贿罪的犯罪主体是什么单位行贿罪的犯罪主体是单位,包括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而且不仅仅局限于国有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也包括集体所有制企业、事业单位,还包括中外合资、合作企业、有限公司、外资公司、私营企业,是单位犯罪中的一般主体。二、党支部可以当单位犯罪主体吗单位犯罪主体是指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我国的各级国家机关包括:国家执政党机关、国家立法机关、国家行政机关、国家监察机关、国家审判机关、国家检察机关、国家军事机关、国家政治协商机关等。因此,党政机关自然能属于单位犯罪的主体。《刑法
    2023-02-21
    312人看过
  • 单位能否构成虚假诉讼罪?
    一、单位能否构成虚假诉讼罪虚假诉讼罪的主体是包括单位的,单位通过捏造事实的方式提起民事诉讼,妨害司法秩序或者造成他人利益损失的,就会构成单位犯罪。《刑法》第三百零七条之一以捏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妨害司法秩序或者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有第一款行为,非法占有他人财产或者逃避合法债务,又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从重处罚。司法工作人员利用职权,与他人共同实施前三款行为的,从重处罚;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从重处罚。二、虚假诉讼的认定标准是怎样的(一)与夫妻一方恶意串通,捏造夫妻共同债务的;(二)与他人恶意串通,捏造债权债务关系和以物抵债协议的;(三)与公司、企业的法定
    2023-04-20
    487人看过
  • 单位能否构成寻衅滋事罪
    一、单位能否构成寻衅滋事罪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寻衅滋事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年满1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都能构成本罪,但单位不是寻衅滋事罪的主体。《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寻衅滋事罪】有下列寻衅滋事行为之一,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一)随意殴打他人,情节恶劣的;(二)追逐、拦截、辱骂、恐吓他人,情节恶劣的;(三)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情节严重的;(四)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的。纠集他人多次实施前款行为,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可以并处罚金。二、单位犯罪的主体要件成立单位犯罪的主体要件,要求单位具备刑事责任能力。刑法规定,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都具备刑事责任能力。但最高法院司法解释认为,认为没有法人资格的私营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人为进行违法犯罪活动而设立的公司、企业、事业单
    2023-06-03
    465人看过
  • 单位与个人能否成立共同犯罪
    刑法界观点并不一致,其中有代表性的是否定说与肯定说。否定说认为,根据新《刑法》有关共同犯罪的规定,上述观点缺乏明确的刑法总则依据。因为,现在难以对《刑法》总则第25条第1款规定的二人以上的人解释为既包括自然人,也包括单位的主体。单位本身没有意识和行为,单位与单位、单位与自然人之间不可能有共同的犯罪故意和犯罪行为。此外刑法对于共同犯罪规定中的人再怎么扩张解释,都难以解释为单位,因为单位与法人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所以二人以上只能解释为两个以上的自然人。据此,对于若干个单位伙同实施的犯罪,应当也只能根据各个单位在犯罪的犯罪情节,分别依照有关刑法规定进行处罚,而没有必要像对自然人的共同犯罪那样,区分主犯、从犯、胁从犯与教唆犯进行处罚。另外,对于单位与自然人伙同实施的犯罪行为,也同样没有依据以共同犯罪论处。肯定说认为,我国刑法关于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犯罪,这里的人可以理解为自然人和单位,这样就使单
    2023-02-23
    428人看过
  • 盗窃罪是否能由单位构成
    不能。盗窃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16周岁)且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人均能构成,并且盗窃罪的主体只能是自然人,单位不是盗窃罪的犯罪主体。单位盗窃并不会构成盗窃罪,单位组织实施盗窃,获取财产归单位所有,数额巨大,情节恶劣的,应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主要的直接责任人员按盗窃罪依法批捕,起诉。一、盗窃罪是行为犯还是结果犯盗窃犯罪应该是属于结果犯。结果犯,指由危害行为和危害结果共同构成犯罪的客观方面的犯罪。结果犯的既遂,不仅要求有犯罪行为,而且必须发生法定的犯罪结果,缺少危害结果,犯罪的客观方面就不具有完整性或者说犯罪客观方面的要件就不齐备。结果犯的结果,是指有形的、可以计量的具体危害结果,是与犯罪的性质相一致的结果。这类常见的犯罪很多,如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抢劫罪、盗窃罪、诈骗罪等。通常情况下只要求出现了法定的结果,即非法占有了他人的财物,此时就可以依法追究行为人的刑事责任
    2023-06-21
    169人看过
  • 单位能否构成抽逃资金罪
    单位能否构成抽逃资金罪。抽逃资金罪可以是单位犯罪。因为是实收公司,公司登记后提取注册资本,数额符合标准的,可能构成犯罪。单位犯罪的,处以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五十九条公司发起人、股东违反《公司法》规定,不缴纳出资、实物或者转让产权,虚假出资,或者在公司成立后抽逃出资,数额巨大、后果严重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单位犯前款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虚假出资额或者提取额百分之二以上百分之十以下罚金,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第一百六十条在证券交易中隐瞒重要事实或者编造重大虚假内容发行股票、公司、企业债券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招股说明书、认股书或者募集公司、企业债券的方式,数额巨大、后果严重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
    2023-05-07
    221人看过
  • 单位犯单位犯刑法就可以构成诈骗罪吗
    法律规定单位不能犯普通诈骗罪,因为单位不是诈骗罪的犯罪主体,诈骗罪的犯罪主体只能是自然人。诈骗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凡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一、合同作假的算诈骗吗符合诈骗罪构成要件的,有可能成立诈骗罪。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诈骗罪的构成要件包括:1.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所有权。2.本罪在客观上表现为使用欺诈方法(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3.本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凡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4.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二、如何定性诈骗?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所有权。诈骗罪侵犯的对象,仅限于国家
    2023-06-20
    61人看过
换一批
#法律综合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法律综合知识 知识导航
    展开

    法律综合知识是指涵盖法律领域各个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应用技能。它包括法律理论、法律制度、法律实务等方面的内容,涉及宪法、刑法、民法、商法、经济法、行政法等多个法律领域。... 更多>

    #法律综合知识
    相关咨询
    • 单位资产和个人资产混同能否构成职务侵占罪
      澳门在线咨询 2023-02-27
      在一人公司中,个人财产与公司财产容易发生混同。行为人将部分公司财产用于个人,主观上难以认定具有非法占有的故意,客观上并未侵犯到公司股东的权益,而针对公司外部债权人的权益,则可以通过适用公司法中的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来予以救济,故对此类案件通常无需以犯罪论处。作为例外,当公司经营状况恶化时,行为人将公司财产转为个人财产的,则体现了非法占有意图,可以职务侵占罪来认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
    • 单位财产混同犯罪,事实上违法么
      陕西在线咨询 2021-10-21
      结合实际问题具体分析,认定机构犯罪,首先要明确机构是否真实。具体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审查。一是从公司的成立形式和组织结构来看,经有权机构和组织(工商局、上级主管部门等)审查,注册的社会经济组织等可以认定为公司。但是,一些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在形式上经过工商部门的审查登记,如果确实有证据证明实际上是特定的一个人出资,一个人从事经营管理活动,主要利益属于这个特定的个人,必须根据检查实际情况,进行刑
    • 抗税罪可否构成单位犯罪
      河北在线咨询 2023-05-09
      抗税罪可以是单位犯罪。 本罪的主体,是依法负有纳税义务和扣缴税款义务的人,既包括个人、也包括单位,法律没有明确规定单位可以成为本罪的主体。但从法律的立法精神以及抗税罪和偷税罪的联系来看,抗税罪的主体应与偷税罪的相同,既包括负有纳税义务的自然人,也包括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 单位犯本罪的,由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承担刑事责任。 因此,抗税罪的主体包括自然人和单位。 【法律依据】
    • 单位犯罪时,单位与责任人是否构成共同犯罪,为什么?
      上海在线咨询 2022-10-17
      法人代表,责任人及相关人员都是犯法,不为什么。
    • 诽谤罪单位能构成犯罪吗
      海南在线咨询 2022-04-09
      诽谤罪(刑法第246条),是指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本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16周岁以上)、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单位不能构成犯罪主体。诽谤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诽谤罪,一般属于自诉案件,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这里所谓“告诉的才处理”,是指犯诽谤罪,被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