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我国《劳动法》的相关规定,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工资必须是按月足额支付货币,而且不能低于当地的最低工资标准。也就是说用人单位分期支付劳动者工资是违反《劳动法》的规定的,劳动者可以依照劳动法赋予的权利,向用人单位主张一次性足额支付工资的权利。通过这样,劳动者可以防止用人单位借分期支付工资的名义行克扣拖欠工资之实。
春节加班工资协商可分期支付
今年春节放假时间为1月25日至31日。其中,1月25、26、27日为法定节假日。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有关人士向记者介绍,用人单位在这3天安排劳动者加班的,应按不低于其本人日或小时工资的300%另行支付加班工资。1月28-31日期间安排加班的,可在规定期限内安排补休而不支付加班工资。如未按规定安排补休,则应按不低于其本人日或小时工资的200%支付加班工资。
这位人士同时提醒,经批准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度的员工,在综合计算工时周期内,实际工作时间超过法定标准工作时间的部分应视为加班,用人单位按不低于其本人小时工资标准的150%支付加班工资。如用人单位在法定节假日安排员工工作,应按不低于其本人日或小时工资的300%另行支付加班工资。
当前,劳动争议主要集中在民营、三资企业,其中要求单位支付或补足加班工资的请求一直较为普遍。记者获悉,金融危机下,为帮助企业渡难关,有关部门的实施意见明确,将指导企业在运行困难情况下,依法适度调整工资支付标准。规定企业因客观经济情况发生重大变化,需安排职工放长假、轮休作业或脱产半脱产培训等,将指导企业与其工会或员工通过平等协商,制定和修改工资分配制度,根据员工提供劳动的实际,按双方重新约定的标准支付工资。同时,意见规定简化非标准工时工作制的审批程序,方便企业选择适合自身情况的工时制度。对生产任务不均衡的出口加工型、劳动密集型企业,经批准可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
《劳动法》
第五十条: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
《工资支付暂行规定》
第九条:劳动关系双方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用人单位应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一次付清劳动者工资。
-
避免支付两倍工资,可以采用哪种劳动合同形式?
244人看过
-
在试用期内用人单位是否可以不向劳动者支付工资报酬
237人看过
-
劳动者的工资如何支付,怎样支付工资给劳动者
298人看过
-
用人单位是否可以随意改变支付劳动者工资的具体日期?
428人看过
-
工资支付形式与劳动者的权利
334人看过
-
劳动者能否要求用人单位支付工资
168人看过
工资即员工的薪资,是指劳动者提供劳动后,用人单位依据国家相关规定或劳动合同的约定,以货币形式直接支付给劳动者的劳动报酬。 工资可以以时薪、月薪、年薪等不同形式计算。 工资至少每月支付一次,实行周、日、小时工资制的可按周、日、小时支付工资。... 更多>
-
单位可以分期支付劳动者工资吗甘肃在线咨询 2021-10-02公司的做法是错误的,当事人有权要求公司一次性支付工资。另一方面,公司以分期付款的方式支付工资是违反法律规定的。《劳动法》第50条规定:工资应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工人本人。不得减免或无故拖欠工人工资。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9条也指出,劳动关系双方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使用者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必须一次性支付劳动者的工资。另一方面,《劳动合同法》明确规定,使用者未按劳动合同约定或国家规定及时全额支付
-
试用期内用人单位是否应当支付劳动者工资,试用期工资是否可以低于广东在线咨询 2022-03-03试用期用人单位应当支付工资。试用期是用人单位考察劳动者是否符合录用条件,劳动者考察用人单位是否适合自己的期限,属于劳动合同期限。工资是用人单位依照法律法规规定和劳动合同约定,以各种形式支付给劳动者的工资报酬。劳动者只要付出了劳动,用人单位即应按劳动合同的约定支付工资报酬。试用期内,劳动者需要正常劳动,用人单位应当支付工资报酬。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者劳动合同约定工资
-
劳动者支付工资是否需要支付劳动者的的义务西藏在线咨询 2022-07-12用人单位向劳动者支付劳动报酬时的义务有: 1、工资应当以法定货币支付,不得以实物及有价证券替代货币支付; 2、用人单位应将工资支付给劳动者本人; 3、工资必须在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的日期支付; 4、如遇节假日或休息日,则应提前在最近的工作日支付。
-
用人单位不签劳动合同,劳动者可以向劳动者主张双倍工资的支付方式甘肃在线咨询 2022-03-04本例中,劳动者可能获得自用工之日满一个月不满一年期间的二倍工资(在劳动仲裁期即劳动者知道或应当知道自己合法权益受到侵害之日起一年内)和相应的经济补偿。自用工之日30天内,用人单位应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自用工之日满一个月不满一年未订立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最多可获得11个月的双倍工资,仲裁时效是劳动者知道或应当知道自己合法权益受到侵害之日起一年内,超过一年的仲裁期双倍
-
用人单位以劳动者拒付工资为由扣发劳动者工资, 是否可以拒付工资?江苏在线咨询 2022-02-24劳动者提供了劳动就应当得到相应的劳动报酬,用人单位拒付工资侵犯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劳动者可以提起劳动争议仲裁。但是不能采取从公司账户拿钱来抵消工资的违法行为,否则可能涉嫌盗窃罪、职务侵占罪等罪行。《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十九条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因工资支付发生劳动争议的,当事人可依法向劳动争议仲裁机关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条第一款规定:“公司、企业或者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