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驶离现场不一定是违法行为。要根据当事人的心理以及动机去判断。
一、构成交通肇事逃逸的要件
(1)肇事人知道自己造成了交通事故,即行为人在逃逸时必须明知自己的行为导致了交通事故的发生。
(2)主观上是为了逃避事故责任,逃避法律的追究;
(3)客观上实施了逃离事故现场,不向公安机关报案的行为。
二、交通肇事逃逸后果是什么
1、损害赔偿重。
《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一十六条【肇事后逃逸责任及受害人救济】机动车驾驶人发生交通事故后逃逸,该机动车参加强制保险的,由保险人在机动车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机动车不明、该机动车未参加强制保险或者抢救费用超过机动车强制保险责任限额,需要支付被侵权人人身伤亡的抢救、丧葬等费用的,由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垫付。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垫付后,其管理机构有权向交通事故责任人追偿。
2、行政处罚重。
按照《道路交通安全法》第101第2款规定,对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的司机,不论其造成交通事故后果的大小,公安交通管理部门都将吊销其机动车驾驶证,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
3、刑事责任重。
根据《刑法》第133条及有关司法解释的规定,肇事后逃逸的,属法定的加重情节,伤者因抢救不及时而死亡的可判7年以上有期徒刑。如果伤者没有死亡,机动车驾驶员为了逃避法律追究,将撞伤者带离事故现场后隐藏或者遗弃,致使伤者无法得到救助而死亡或严重残废的,则构成了故意杀人罪或故意伤害罪,按《刑法》规定,将会受到更加严厉的处罚。此外,法律还规定,交通肇事后,单位主管人员、机动车辆所有人、承包人或乘车人指使肇事司机逃逸,致使伤者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上述人员以交通肇事罪的共犯论处。
有的交通肇事逃逸者心存侥幸,试图逃避法律的制裁;也有的缺乏起码的道德和良知,不仅不积极救助伤者,还利用他人救助时的混乱开溜。殊不知,法网恢恢,疏而不漏,那些自作聪明的肇事者,最终也会付出惨重的代价——或刑之、或拘之、或赔之,或刑、拘、赔三者兼得之。提醒:车辆肇事后千万不能逃逸,应在尽快救助事故伤者的同时主动接受调查并依法承担自己的责任。只有这样,才能使他人和自己的损害降到最低。
-
驾驶员离开交通肇事现场是否违法?
445人看过
-
离开交通事故现场是不负责任的行为
274人看过
-
交通事故驶离现场算不算全责?
383人看过
-
交通事故现场交通事故现场分几类
114人看过
-
交通事故驶离现场赔偿标准是多少?
163人看过
-
因为自己的交通违法行为出现的交通事故可以私了吗?
156人看过
有期徒刑是我国刑法规定的刑罚的一种,指在一定期限内剥夺犯罪人的自由,实行强制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有期徒刑是我国适用面最广的刑罚方法。 对于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最高减刑数额为原判刑期的一半。判刑十五年,最多减刑七年六个月。... 更多>
-
非现场违章行驶发生交通事故交强险是否赔付浙江在线咨询 2022-11-101、违章驾驶发生交通事故交强险可以赔付。根据规定,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造成损害的,只要不属于交强险的免赔范围内,交强险都应当在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 2、法律依据《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 第二十一条被保险机动车发生道路交通事故造成本车人员、被保险人以外的受害人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由保险公司依法在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 道路交通事故
-
交通现场执行交警现场执法逆向行驶是如何福建在线咨询 2022-07-30第一节记分 第五十五条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累积记分周期(即记分周期)为12个月,满分为12分,从机动车 驾驶证初次领取之日起计算。 依据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的严重程度,一次记分的分值为:12分、6分、3分、2分、1分五种(附件2) 。 第五十六条对机动车驾驶人的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处罚与记分同时执行。 机动车驾驶人一次有两个以上违法行为记分的,应当分别计算,累加分值。 第五十七条机动车驾驶人对道
-
交通肇事后电动车驾驶员未到达现场离开现场的行为是否构成逃逸行为台湾在线咨询 2022-02-06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三条规定,“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是指行为人具有本解释第二条第一款规定和第二款第(一)至(五)项规定的情形之一,在发生交通事故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为。因此,本案例中电动车驾驶员在交警没有到达现场前离开现场这一行为是否构成“逃逸”,一方面,要看其交通肇事行为是否具有《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
-
发生交通事故后,驾驶人在发生交通事故后离开现场的行为该怎么认定山东在线咨询 2022-01-201、不属于交通肇事逃逸。 2、交通肇事逃逸是指机动车驾驶员在发生交通事故的同时,擅自逃离事故现场,使交通事故所引起的民事、刑事、行政责任无法确定,其目的在于推卸、逃脱责任的行为。 3、在理论上,认定交通肇事后逃逸的标准是有离开现场的客观行为和逃避法律追究的主观目的。实践中,交通事故当事人在事故发生后,为了逃避可能承担的法律责任,离开事故现场,没有积极履行抢救伤者和财产、向交通管理机关或者公安机关报
-
事故现场交警违法办案违法吗北京在线咨询 2022-07-011、如果交警处理程序违法违纪,可以申请复议或者向公安机关警备督察部门或上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举报。2、交警做出的事故责任认定书是具体行政行为,对此不服或者有异议,可以在规定时间内申请复议。3、我国《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2008)第七十五条公安机关警务督察部门可以依法对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及其交通警察处理交通事故工作进行现场督察,查处违法违纪行为。上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对下级公安机关交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