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生如何预防求职被骗,招聘陷阱有哪些
一、信:
尽可能参加本校和兄弟院校举办的专场招聘会和校外的售票招聘会,因为这些招聘会上的单位其合法资格基本上都经过了严格的审查,相对比较真实可靠。特别是学校组织的招聘会,经过学校层层把关,招聘会组织慎密、安全、规范、高效,可以值得毕业生的信任。
二、签:
双方达成协议后首先一定要和公司签订规范的就业协议书。就业协议书是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在签订劳动合同前,双方确定就业方向和学校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权利和义务的书面表现形式。它应当遵循如下两个原则:一是主体合法原则;二是平等协商原则。在此,特别提醒毕业生注意,在签就业协议书时,一定要认真谨慎,因为就业协议书具有法律约束力,而且是签订劳动合同的依据,所以一定要仔细斟酌后再签,切不可草率。当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确定劳动关系后,就要签定规范的劳动合同,用法律的形式保障自己的合法权利。毕业生要把握合同的基础条款,明确双方的各项约定,看清劳动合同的附加条款,当面签字盖章,把劳动合同做得滴水不漏。
三、查:
毕业生应聘之前,要事先通过上网搜集单位资料查看应聘单位是否有在工商部门登记注册、注册时间是否有效,或致电招聘单位人事部门打听其招聘计划,要注意单位的相关信息是否详尽是否可靠,特别是通讯地址,联系电话是否虚设,来判断这场招聘以及该单位是否有“诈”。
四、核:
应聘过后,毕业生可以结合面试中的情况通过网络查询,询问师长、亲友等方式进行核实,也可带着自己面试中的疑惑去咨询学校就业指导中心的老师,确定招聘单位以及其招聘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五、防: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招聘陷阱要小心提防。尽量不要只身一人去异地参加面试,特别是女生,可以约几个同学一起前往,临走前,务必把自己的去向告诉老师和同学,以防万一。不要随意透露身份证号、银行账号等重要的个人信息,以免危及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比如电话面试时,对方如询问你的身份证号码,则要提高警惕,一定不能告诉对方,对方可能会骗取你的身份证号码干坏事;也不要轻信对方对单位的描述,你可以通过网络查询,向老师、同学、朋友咨询等多种方式核实单位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不同的诉讼案件需要不一样专业的律师,遇到招聘陷阱要解决的时候也可以找律师沟通寻求解决方案。
-
毕业生求职防骗的技巧
478人看过
-
网购如何预防被骗?
225人看过
-
毕业生补学劳动法可防求职陷阱
173人看过
-
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如何维权
348人看过
-
如何防止伪造毕业生就业证明的骗局?
147人看过
-
如何有效预防职业病?
199人看过
用人单位是指具有用人权利能力和用人行为能力,运用劳动力组织生产劳动,且向劳动者支付工资等劳动报酬的单位。用人单位的用人权利能力和用人行为能力,自其依法成立之时产生,自其依法撤消之时消灭。 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建立和完善劳动规章制度,保障劳动者享... 更多>
-
租房怎样防止被骗,如何预防租房被骗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3-03-06租房防止被骗的方法如下: 1、确定房屋是否被抵押; 2、检查其开发商五证是否齐全; 3、谨慎签订租房合同; 租赁合同是出租人将租赁物交付承租人使用、收益,承租人支付租金的合同。
-
我们如何预防和防范被骗租房甘肃在线咨询 2022-03-21首先需要注意以下几点,才能保证你在租房时不会被骗: 1、要细辨别房东真伪。 (1)一般来说,租房者应请房东出示身份证件、户口本原件,因为现在不少骗子都使用假身份证行骗,而原件与复印件相比更容易辨别; (2)请房东出示房屋权属证明原件,加产权证或是使用权证,若产权证正在办理过程中,那么应当出示与原产权单位签署的购房合同; (3)让房东多介绍一下房子和周边情况,从言谈间了解房主是否熟知基本情况。 2、
-
如何防范一名毕业生进传销?江西在线咨询 2022-08-16在传销里非法拘禁了别人,一般给予如下的刑事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三十八条 非法拘禁他人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具有殴打、侮辱情节的,从重处罚。 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使用暴力致人伤残、死亡的,依照本法第二百三十四条、第二百三十二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为索取债务非法
-
预防毕业生风险有哪些具体措施台湾在线咨询 2022-03-22第一、保障毕业生在寻找工作阶段的权利与义务,约束签订劳动合同的时间,劳动合同的内容等。第二、保障用人单位能方便地直接从学校方面调出该毕业生真实的档案、资料。次乃令用人单位能够方便,清楚了解毕业生真实情况。第三,方便高校进行毕业生就业管理、编制就业方案以及毕业生办理就业落户手续等有关事项。第四,在规定期内确立就业关系,高校可以统计就业率。第五,用人单位可以确认毕业生相关信息真实可靠。
-
2022年如何预防网上被诈骗湖南在线咨询 2022-11-141、不随意打开陌生邮件,尤其是带附件的邮件或者声称中大奖的邮件。 2、不要再网站上以全部明文方式公开自己的姓名、电话号码和家庭住址等信息。 3、公共场所的未知WiFi一定不要链接。 4、在网上进行支付操作时,要确保使用安全的浏览器和登录的网址正确。 5、验证码一定不要发送给其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