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仲裁期限内未处理,请求是否有效?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7-01 11:05:10 456 人看过

超过劳动仲裁时效的请求是无效的,应当以当事人的仲裁申请超过六十日为理由,作出书面裁决、决定或通知。当事人对裁决不服的,可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人民法院应当受理。超过申请仲裁期限,又没有不可抗力或其他正当理由的,依法不予受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八十二条规定:提出仲裁要求的一方应当自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六十日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

超过劳动仲裁时效怎么处理

一些当事人由于种种原因而耽误了申诉时效,仲裁委员会应当区别情况,分别处理:

1、对无正当理由超过申诉时效的劳动争议,当事人就丧失了申诉的权利,仲裁委员会不予受理。

2、申诉时效届满还要查明有无申诉中止的情况。如果扣除中止时间后不超过申诉时效的,仲裁委员会应依法受理。

3、《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规定:当事人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正当理由超过规定的申请仲裁时效的,仲裁委员会应当受理。“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情况。

例如,因地震、水灾、火灾等现象产生的或者因战争或其他类似的军事行动等社会现象而产生的情况。“其他正当理由”则范围很宽,例如当事人不知道有仲裁委员会而向其他部门申诉延误时效或者生病,或者童工的法定代理人未确定等等,至于“理由”是否正当,则应由仲裁委员会认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八十二条规定

提出仲裁要求的一方应当自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六十日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仲裁裁决一般应在收到仲裁申请的六十日内作出。对仲裁裁决无异议的,当事人必须履行。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11日 15:11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劳动仲裁相关文章
  • 申请劳动仲裁是否必须有请求,如何确定劳动仲裁申诉请求
    申请劳动仲裁是否必须有请求请求仲裁的意思表示是仲裁协议的首要内容,因为当事人以仲裁方式解决纠纷的意愿正是通过仲裁协议中请求仲裁的意思表示体现出来的。对仲裁协议中意思表示的具体要求是明确、肯定。因此,当事人应在仲裁协议中明确地肯定将争议提交仲裁解决的意思表示。请求仲裁的意思表示还应当满足三个条件:其一,以仲裁方式解决纠纷必须是双方当事人共同的意思表示,而不是一方当事人的意思表示;其二,必须是双方当事人在协商一致的基础上的真实意思表示,即当事人签订仲裁协议的行为是其内心的真实意愿,而不是在外界影响或强制下所表现出来的虚假意思;其三,必须是双方当事人自己的意思表示,而不是任何其他人的意思表示。如何确定劳动仲裁申诉请求申请劳动仲裁时如何确定申诉请求是大有大学问的,并不是所有的争议都属于劳动仲裁受理范围的,也不是所有的仲裁请求都要能得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支持。比如住房公积金纠纷,社会保险争议,目前
    2023-12-15
    163人看过
  • 劳动合同仲裁有效期限尚未确定
    未签劳动合同仲裁有效期是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具体规定是:1、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2、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申请仲裁不受本条规定的仲裁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员工未签劳动合同,离职后提起劳动仲裁可以吗员工未签劳动合同,离职后提起劳动仲裁是可以的,需要在法定的劳动仲裁时间内提出。《劳动法》第82条规定:提出仲裁要求一方应当自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60日(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规定劳动仲裁时间为一年)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所谓劳动争议发生之日,根据劳动部办公厅劳办发[1994]28号、劳动部劳部发[1995]309号文解释,是指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那么,又怎样理解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呢?根据劳动部办公厅《关于对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劳动争议
    2023-07-15
    87人看过
  • 仲裁劳动争议是否有裁决期限?
    劳动仲裁机构是有审理期限的。仲裁庭应当自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仲裁申请之日起四十五日内作出仲裁裁决,案情复杂需要延期的,延长期限不得超过十五日。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在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劳动仲裁是裁决的终局吗?不一定是。劳动仲裁裁决分为终局裁决和非终局裁决,两者的适用范围、生效时间、救济途径均有所区别。其中终局裁决至作出之日起生效并具有法律效力,不服只能向仲裁委当地的中院申请撤销。而非终局的并不是马上生效的,你可以在15日内向仲裁委所在的基层法院提请诉讼。【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四十七条【一裁终局的案件】下列劳动争议,除本法另有规定的外,仲裁裁决为终局裁决,裁决书自作出之日起发生法律效力:(一)追索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不超过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十二个月金额的争议;(二)因执行国家的劳动标准在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
    2023-07-06
    57人看过
  • 劳动仲裁有期限吗,劳动仲裁有期限吗知识
    劳动仲裁要求有期限。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四十三条规定,仲裁庭应当自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仲裁申请之日起45日内裁决劳动争议案件。案件复杂需要延期的,经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主任批准,可以延期并书面通知当事人,但延期期限不得超过15天。逾期未作出仲裁裁决的,当事人可以就劳动争议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劳动仲裁法院强制执行有期限吗劳动仲裁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有期限,申请执行的期间为二年,从法律文书规定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法律文书规定分期履行的,从规定的每次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法律文书未规定履行期间的,从法律文书生效之日起计算。《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
    2023-08-18
    429人看过
  • 劳动仲裁申请期限,劳动仲裁可以延期的
    一、劳动仲裁申请期限劳动仲裁申请期限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一年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一年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申请人申请仲裁应当提交书面仲裁申请,并按照被申请人人数提交副本。二、劳动仲裁可以延期的情形有哪些劳动仲裁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延期审理:1.必须到庭的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有正当理由没有到庭的;2.当事人临时提出回避申请的;3.需要通知新的证人到庭,调取新证据,重新鉴定、勘验、或者需要补充调查;4.其他应
    2023-06-21
    191人看过
  •  试用期内未发放工资可否申请劳动仲裁?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条,试用期未提供工资报酬的劳动争议适用该法。根据该法,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确认劳动关系、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等方面的争议,都适用该法。因此,试用期未提供工资报酬的劳动争议可以通过申请仲裁来解决。试用期未提供工资报酬,您可以申请仲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适用本法:(一)关于确认劳动关系的争议;(二)关于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的争议;(三)关于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的争议;(四)关于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的争议;(五)关于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的争议;(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争议。【工资报酬工资报酬是指员工
    2023-11-05
    136人看过
  • 申请劳动仲裁的劳动争议能否变更仲裁请求?
    申请人可以在举证期限届满前提出增加或变更仲裁请求;仲裁庭审查申请人增加或者变更的仲裁请求后,认为应当受理的,应当通知被申请人并给予答辩期,被申请人明确表示放弃答辩期的除外。申请人在举证期限届满后提出增加或者变更仲裁请求的,应当另行申请仲裁。如何申请劳动仲裁请求行政复议劳动仲裁不能申请行政复议,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行政复议是与行政行为具有法律上利害关系的人认为行政机关所作出的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依法向具有法定权限的行政机关申请复议,由复议机关依法对被申请行政行为进行审查并作出决定的活动和制度。《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办案规则》第四十四条
    2023-08-16
    183人看过
  • 劳动仲裁的时效是多久劳动仲裁时效超期怎么处理
    一、劳动仲裁的时效是多久劳动仲裁时效超期怎么处理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劳动者可随时提出仲裁申请。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超过仲裁时效只是表明了劳动者失去了“胜裁权”,不能通过仲裁的程序维护自己的权益,但是还有“胜诉权”即便超过仲裁的法定时效,劳动者也能就该劳动争议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二、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劳动争议案
    2024-02-03
    358人看过
  • 劳动仲裁逾期未处理怎办
    依据我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规定,劳动仲裁机构在规定的期限内未处理案件的,劳动者可以就仲裁事项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九条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收到仲裁申请之日起五日内,认为符合受理条件的,应当受理,并通知申请人;认为不符合受理条件的,应当书面通知申请人不予受理,并说明理由。对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不予受理或者逾期未作出决定的,申请人可以就该劳动争议事项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第四十三条仲裁庭裁决劳动争议案件,应当自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仲裁申请之日起四十五日内结束。案情复杂需要延期的,经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主任批准,可以延期并书面通知当事人,但是延长期限不得超过十五日。逾期未作出仲裁裁决的,当事人可以就该劳动争议事项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仲裁庭裁决劳动争议案件时,其中一部分事实已经清楚,可以就该部分先行裁决。劳动仲裁流程是什么1、劳动保障当事人提出仲裁的,应当从劳动争
    2023-04-27
    210人看过
  •  劳动仲裁机构会处理派遣工的劳动仲裁请求吗?
    申请劳动仲裁需要准备劳务派遣合同、工资单、社保缴费记录、有关的工作记录、出入证和工作服等证据。发生劳动仲裁后,可以通过向当地劳动保障监察机构投诉举报、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或者通过诉讼途径解决。劳动仲裁裁决生效后,用人单位不执行的,劳动者可申请法院强制执行。你可以这么做。如果想要申请劳动仲裁,就必须准备以下证据:劳务派遣合同、工资单或银行发工资记录、社保缴费记录、有关的工作记录、出入证和工作服。发生劳动仲裁,可以通过以下法律途径来解决:(1)向当地劳动保障监察机构投诉举报;(2)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需要注意的是,要在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一年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3)通过诉讼途径解决。这又分三种情况:一是针对劳动纠纷案件,经劳动仲裁后任何一方不服的,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二是经仲裁后都服从,劳动仲裁裁决生效后,用人单位不执行的,劳动者可申请法院强制执行;三
    2024-01-23
    200人看过
  • 申请劳动仲裁有效期多久,申请劳动仲裁的流程
    一、申请劳动仲裁有效期多久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有效期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一年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一年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申请人申请仲裁应当提交书面仲裁申请,并按照被申请人人数提交副本。二、申请劳动仲裁的流程申请劳动仲裁的流程:1.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递交仲裁申诉书以及相关材料;2.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决定是否受理;3.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后五日内向被申请人送达仲裁申请书副本;4.被申请人提交答辩书;5.仲裁庭
    2023-06-26
    376人看过
  • 未在法定期限内申请仲裁
    职工诉本单位劳动争议未获支持肖建荣陶政黎光球9月26日,王某某等24名中国农业银行滁州分行离退休职工诉该单位劳动争议纠纷一案,因王某某等未在法定期限内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又无不可抗力或其他正当理由,除四人撤诉外,其余均被安徽省滁州市琅琊区人民法院驳回诉讼请求。王某某等诉称:我们均是农行1998年12月31日前离退休人员,根据有关行政法规,要确保离退休人员养老保险金按时足额发放,未被确认的行业统筹项目应由企业管理费用列支,保持离退休人员原有基本待遇不变。然而,2001年4月之后,农行却以企业改制无盈利而停发我们误餐、书报、洗理、煤贴、车费等各项费用。我们数次催要,农行则以种种理由拖延,我们于2005年5月申请仲裁,要求立即停止侵权,并补发费用。6月2日,仲裁委员会以超过时效作出不予受理决定。我们认为农行对侵权理由至今未给予答复,我们一直主张权利,时效并未丧失,故要求其补发误餐补助、水电
    2023-08-17
    241人看过
  • 离职后劳动仲裁是否有有效期
    一、离职后劳动仲裁是否有有效期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我国法律规定,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上述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
    2024-01-27
    313人看过
  • 劳动仲裁无效申请的起诉期限
    劳动争议申诉人收到劳动仲裁裁决后向法院提起诉讼的期限为15日,但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出具的《不予受理案件通知书》不同于仲裁裁决书。而且,我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规定申诉人收到不予受理案件通知书后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但未规定具体期限。合同的起诉期限合同的起诉期限需要根据实际合同性质来判断,一般情况下合同起诉期限为三年;如果是租赁合同中延付或拒付租金的争议、保管合同中寄存物被丢失或损毁的争议诉讼,其期限为一年;或者是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和技术进出口合同争议的,其诉讼期限则为四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四十三条仲裁庭裁决劳动争议案件,应当自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仲裁申请之日起四十五日内结束。案情复杂需要延期的,经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主任批准,可以延期并书面通知当事人,但是延长期限不得超过十五日.逾期未作出仲裁裁决的当事人可以就该劳动争议事项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2023-07-05
    479人看过
换一批
#劳动争议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仲裁,是指将争议提交给争议之外中立的第三方,由其对当事人的纠纷居中调解,并作出裁断的行为。根据适用对象不同,仲裁可分为民商事仲裁、海事仲裁、国际争端仲裁等。劳动争议仲裁是仲裁制度中的一种,旨在解决劳动纠纷。劳动争议仲裁既具有仲裁制度共有的某... 更多>

    #劳动仲裁
    相关咨询
    • 劳动仲裁申请人未到劳动仲裁申请是否有效
      河北在线咨询 2021-11-18
      《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办案规则》进一步规定,申请人收到书面通知,无正当理由拒绝出庭或者未经仲裁庭同意中途退庭的,可以按照撤销仲裁申请处理。申请人重新申请仲裁的,仲裁委员会不予受理。
    • 申请劳动仲裁是否有时间限制劳动仲裁有效期是多久
      山西在线咨询 2022-05-13
      申请劳动仲裁有时间限制,申请劳动仲裁的有效期为一年时间。《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规定,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
    • 申请劳动仲裁期间再次申请该劳动仲裁是否有效
      台湾在线咨询 2022-04-23
      《劳动法》第82条规定:“提出仲裁要求的一方应当自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六十日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第23条第2款又规定,“当事人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超过申请仲裁时效的,仲裁委员会应当受理”,这是对仲裁申诉时效的一个补充规定。劳动仲裁申诉时效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是当事人依法行使申请劳动仲裁权利的先决条件,即超过劳动仲裁申诉时效,就丧失胜诉权。从劳动争议
    • 劳动仲裁,劳动仲裁反申请是否有效,仲裁反申
      安徽在线咨询 2022-08-18
      1.仲裁机构处理劳动、人事争议案件实行仲裁员和仲裁庭制度,在仲裁员主持下,当事人在仲裁庭这个法定的、封闭的场所内就案件事实进行调查了解、质证、辩论、调解。仲裁机构根据仲裁庭调查的事实进行法律适用,作出裁决。 2.注意当事人在仲裁庭庭审时的权利。 3.注意当事人在仲裁庭庭审时的义务。 4.如果当事人认为仲裁庭组成人员与案件有利害关系,可能影响到案件的公正审理,可以申请仲裁庭组成人员回避。 5.仲裁员
    • 仲裁时效有期限能不能申请劳动仲裁
      四川在线咨询 2021-12-21
      超过法律规定的仲裁申请期限的,仲裁委员会不予受理。劳动争议仲裁申请期限为一年,自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受到侵犯之日起计算。劳动关系存在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而发生争议的,不受仲裁期限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