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嘱是否可以在未成年人中设立?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8-31 23:50:06 491 人看过

根据我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三十七条规定,未成年人不可以立遗嘱。同时,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所立的遗嘱无效。这意味着,未满18周岁的人不具备立遗嘱的资格,而由其法定代理人代为立遗嘱。对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立的遗嘱,由于其不具备完全的民事行为能力,遗嘱无效。

根据我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三十七条规定,未成年人不可以立遗嘱。同时,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所立的遗嘱无效。遗嘱是指人生前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按照法律规定的方式对其遗产或其他事务所作的个人处理,并于创立遗嘱人死亡时发生效力的法律行为。

未 成 年 人 立 遗 嘱 的 法 律 后 果 : 遗 嘱 无 效

根据我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三十七条规定,自书遗嘱由遗嘱人亲笔书写、签名,并注明年、月、日是具有遗嘱效力的。而根据《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四十条规定,代书遗嘱应当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由其中一人代书,并由遗嘱人、代书人和其他见证人签名,注明年、月、日是具有遗嘱效力的。如果代书遗嘱有多个见证人,则以其中一人所立的遗嘱为准。

根据以上规定,如果未成年人立的遗嘱没有满足上述的生效条件,则遗嘱无效。这是因为未成年人缺乏足够的认知能力和判断能力,无法理解遗嘱的法律后果和影响,因此遗嘱的效力应当受到限制。此外,如果未成年人立的遗嘱与其年龄、智力状况不相适应,也应当认定遗嘱无效。

在此提醒广大民众,遗嘱是具有法律效力的法律行为,遗嘱的效力应当符合法律规定。同时,在立遗嘱时,应当满足生效条件,并由有见证人见证,以保证遗嘱的有效性。

遗嘱是具有法律效力的法律行为,但未成年人立的遗嘱需满足生效条件。遗嘱的效力应当受到限制,以保证遗嘱的有效性。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四十三条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所立的遗嘱无效。

遗嘱必须表示遗嘱人的真实意思,受欺诈、胁迫所立的遗嘱无效。

伪造的遗嘱无效。

遗嘱被篡改的,篡改的内容无效。

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条

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

(一)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

(二)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03日 08:23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代书遗嘱相关文章
  • 遗嘱是否有效?未成年人立遗嘱需满足哪些条件?
    未成年人不能立遗嘱。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遗嘱无效的情形是:(1)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所立的遗嘱无效;(2)遗嘱必须表示遗嘱人的真实意思,受欺诈、胁迫所立的遗嘱无效;(3)伪造的遗嘱无效;(4)遗嘱被篡改的,篡改的内容无效。遗嘱无效的情形有哪些遗嘱无效的情形有以下这些:1、遗嘱人是不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2、遗嘱内容不是立遗嘱人的真实意思表示;3、由于遗嘱继承人的原因导致遗嘱无效;4、遗嘱内容涉及到被处分过或无权处分的财产;5、遗嘱违反法律强制性抚养义务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四十三条【遗嘱的实质要件】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所立的遗嘱无效。遗嘱必须表示遗嘱人的真实意思,受欺诈、胁迫所立的遗嘱无效。伪造的遗嘱无效。遗嘱被篡改的,篡改的内容无效。关于大家提出的“遗嘱要求谁抚养谁继承”这个问题,已在文中作出了解答,即被继承人在遗嘱中是可
    2023-07-03
    346人看过
  • 立遗嘱可以不给未成年儿女吗
    一、立遗嘱可以不给未成年儿女吗在探讨立遗嘱是否可以不给未成年儿女的问题时,我们首先要明确遗嘱的基本性质。1.遗嘱是被继承人对于自己个人财产的自由处分,这意味着立遗嘱人有权决定自己的财产如何分配,子女作为继承人并没有权利干涉父母的这一处分行为。因此,从法律上讲,立遗嘱人完全可以选择不给未成年儿女留下任何财产。2.虽然法律允许立遗嘱人不给未成年儿女分配财产,但这并不意味着立遗嘱人可以忽视对未成年子女的抚养义务。父母对未成年子女有抚养、教育和保护的义务,这一义务并不因立遗嘱而免除。因此,在立遗嘱时,立遗嘱人需要综合考虑自己的财产状况、子女的需要以及法律规定,做出合理的决定。二、公民订立遗嘱的自由1.公民在订立遗嘱时享有充分的自由。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三十三条的规定,自然人可以依照本法规定立遗嘱处分个人财产,并可以指定遗嘱执行人。2.法律对于遗嘱的形式并没有严格限制,无论是公证遗
    2024-08-02
    106人看过
  •  遗嘱中是否可以设定居住权?
    遗嘱具有设立居住权的功能,要设立居住权,双方当事人需签订书面居住权合同,并在不动产登记机关进行公示登记。居住权自登记时设立,没有登记的,不产生居住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以遗嘱方式订立居住权的,参照适用。根据法律规定,遗嘱具有设立居住权的功能。要设立居住权,双方当事人需签订书面居住权合同,并在不动产登记机关进行公示登记。居住权自登记时设立,没有登记的,不产生居住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以遗嘱方式订立居住权的,参照适用。 【 民 法 典 】 遗 嘱 中 能 否 约 定 居 住 权 ?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条的规定,遗嘱可以涉及居住权。居住权是指自然人对自己所拥有居住权利的处分。遗嘱中可以约定居住权的内容、期限和实现方式等,但需要符合法律的相关规定。首先,遗嘱中约定的居住权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例如,遗嘱中不得约定违反国家土地管理法律法规的规定。其次,遗
    2023-09-01
    389人看过
  • 遗嘱人可以采用什么方式设立遗嘱
    一、遗嘱人可以采用什么方式设立遗嘱遗嘱人可以采用以下方式设立遗嘱:1.公证遗嘱。2.自书遗嘱。3.代书遗嘱。4.录音遗嘱。5.口头遗嘱。二、怎么立遗嘱有法律效1.立遗嘱人应当为完全行为能力人;2.遗嘱的内容必须是立遗嘱人的真实意思表示,受胁迫欺诈所立遗嘱以及被篡改、伪造的遗嘱无效,遗嘱形式合法;3.遗嘱的内容不得违反法律,不得处分属于国家、集体、或他人所有的财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二条遗产是自然人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依照法律规定或者根据其性质不得继承的遗产,不得继承。第一千一百二十三条继承开始后,按照法定继承办理;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继承或者遗赠办理;有遗赠扶养协议的,按照协议办理。第一千一百三十四条自书遗嘱由遗嘱人亲笔书写,签名,注明年、月、日。三、立遗嘱见证人需要几个立遗嘱见证人需要有两个以上,但并不是所有的遗嘱形式都需要见证人。代书遗嘱、录音遗嘱、口头遗嘱是需
    2023-04-25
    240人看过
  • 民法典中未成年立遗嘱是不是有效
    一、民法典中未成年立遗嘱是不是有效未成年立遗嘱一般是无效的,因为未成年人一般属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他们所做的民事行为一般是无效的。除非该未成年人已经满了十六岁,并且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那么该未成年人可以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他所立遗嘱就是有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二)意思表示真实;(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第十八条成年人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十六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二、老年痴呆老人遗嘱是不是有效的老年痴呆症患者所立遗嘱是不是有效,主要取决于其立遗嘱时是不是具备完全行为能力。具体来说,就是其病症是不是已经影响到其辨认和控制的能力。如果已经影响,自然是无效的
    2024-01-22
    90人看过
  • 在生病期间可以设立遗嘱吗
    在生病期间可以设立遗嘱,但是立遗嘱人应当具有完全的民事行为能力。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是不能立遗嘱的,即使立了遗嘱也是无效的。一、立遗嘱如何写有效呢立遗嘱必须具备以下条件才能有效,一般如下:1、遗嘱人具有民事行为能力,即立遗嘱的能力;2、遗嘱人的意思是真实的;3、遗嘱人处分的财产必须是个人合法财产;4、遗嘱的内容和形式合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遗嘱无效。遗嘱必须表达遗嘱人的真实意思,被欺诈、胁迫的遗嘱无效。伪造的遗嘱无效。篡改遗嘱的内容无效。二、老人立遗嘱有效条件是什么老人立遗嘱的有效条件如下:1、立遗嘱的人必须是民事主体,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所立的遗嘱无效;2、遗嘱的内容必须是遗嘱人的真实意思,如果遗嘱人是受欺诈、胁迫等订立的遗嘱,遗嘱是无效的、同时伪造的遗嘱、被篡改的遗嘱都是
    2023-06-28
    244人看过
  • 通过遗嘱可否设立监护人
    《民法典》第二十九条规定:“被监护人的父母担任监护人的,可以通过遗嘱指定监护人”,除此之外,不能以设立遗嘱形式指定监护人。遗嘱继承的概念遗嘱继承又称“指定继承”,是按照被继承人所立的合法有效的遗嘱而承受其遗产的继承方式。监护是指依照法律的规定,对特定自然人的人身权益和财产权益进行监督保护的法律制度。监护人的设定方式有法定监护、委托监护、遗嘱监护、指定监护等方式。第三十条,协议确定监护人,依法具有监护资格的人之间可以协议确定监护人。协议确定监护人应当尊重被监护人的真实意愿。一、如何设定监护人1、协议确定监护人,依法具有监护资格的人之间可以协议确定监护人。协议确定监护人应当尊重被监护人的真实意愿。对监护人的确定有争议的,由被监护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指定监护人,有关当事人对指定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指定监护人;有关当事人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申请指定监护人。居民委员会、
    2023-02-20
    410人看过
  • 遗嘱人居住权可以设立吗
    居住权可以通过遗嘱的方式设立。当事人可以依照合同约定取得居住权、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取得居住权、可以依照遗嘱等法律行为取得居住权、可以因取得时效的经过取得居住权。一、民法典对居住权解释是什么?居住权人有权按照合同约定,对他人的住宅享有占有、使用的用益物权,以满足生活居住的需要。设立居住权,当事人应当采用书面形式订立居住权合同。居住权无偿设立,但是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居住权不得转让、继承。居住权期限届满或者居住权人死亡的,居住权消灭。二、民法典中居住权规定有哪些居住权规定有以下这些:1、居住权人有权按照合同约定,对他人的住宅享有占有、使用的用益物权,以满足生活居住的需要。2、设立居住权,当事人应当采用书面形式订立居住权合同。居住权合同一般包括下列条款:(一)当事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和住所;(二)住宅的位置;(三)居住的条件和要求;(四)居住权期限;(五)解决争议的方法。3、居住权无偿设立,但是当事
    2023-03-22
    454人看过
  • 数字遗产是否可以在遗嘱中规定
    能否继承数字遗产,首先要确定是否属于遗产;其次要看能否继承。遗产是自然人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的文义理解,遗产需要具有财产属性。网络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的虚拟物品,如游戏币、购物券等。由于其明确的金钱价值,其财产属性更强。但是,微信号、豆瓣号等社交账号是否属于财产,必然会导致分歧。这类虚拟物品与用户人格高度相关,在继承时可能会遇到人格权不能继承的挑战。社交账户等虚拟物品不仅涉及用户自身的言论表达,还涉及与其他用户的沟通和互动。这种互动可能是公开的,也可能是私人的,会涉及到别人的隐私、肖像、通讯秘密等问题。是否允许继承虚拟物品,还要考虑这些权益的平衡。数字遗产的特征数字遗产是互联网时代发展的产物,是数字技术的运用而产生的一个全新的概念,是指运用数字技术以数字信息形式存储在一定载体或网络中的物品,包括个人网页、个人相册、个人文档、视频、游戏账号(包括其中的虚拟货币、游戏装备)、电子邮箱、原创网络
    2023-07-03
    248人看过
  • 有痴呆症的老年人是否可以立遗嘱
    一、有痴呆症的老年人是否可以立遗嘱有痴呆症的老年人是不可以立遗嘱的。因为其不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想要遗嘱有效需要同时满足实质要件以及形式要件。遗嘱的形式有自书遗嘱、代书遗嘱等。法律依据《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三十四条自书遗嘱由遗嘱人亲笔书写,签名,注明年、月、日。第一千一百三十五条代书遗嘱应当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由其中一人代书,并由遗嘱人、代书人和其他见证人签名,注明年、月、日。第一千一百三十六条打印遗嘱应当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遗嘱人和见证人应当在遗嘱每一页签名,注明年、月、日。第一千一百三十七条以录音录像形式立的遗嘱,应当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遗嘱人和见证人应当在录音录像中记录其姓名或者肖像,以及年、月、日。第一千一百三十八条遗嘱人在危急情况下,可以立口头遗嘱。口头遗嘱应当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危急情况消除后,遗嘱人能够以书面或者录音录像形式立遗嘱的,
    2023-08-12
    110人看过
  • 遗嘱人能否在立遗嘱后撤回遗嘱?
    立遗嘱后,遗嘱人实施与遗嘱内容相反的民事法律行为的,视为对遗嘱相关内容的撤回。根据法律规定,遗嘱人可以撤回、变更自己所立的遗嘱。立遗嘱后,遗嘱人实施与遗嘱内容相反的民事法律行为的,视为对遗嘱相关内容的撤回。立遗嘱人不会写字该怎么办1、立遗嘱人不会写字,则不能采取自书遗嘱的方式订立遗嘱,因为自书遗嘱必须由立遗嘱人全文亲笔书写、签名,注明制作年、月、日。2、遗嘱人可以通过公证遗嘱、代书遗嘱、录音遗嘱和口头遗嘱的方式订立遗嘱。3、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三十五条【代书遗嘱】代书遗嘱应当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由其中一人代书,并由遗嘱人、代书人和其他见证人签名,注明年、月、日。第一千一百三十六条【打印遗嘱】打印遗嘱应当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遗嘱人和见证人应当在遗嘱每一页签名,注明年、月、日。第一千一百三十七条【录音录像遗嘱】以录音录像形式立的遗嘱,应当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
    2023-08-15
    84人看过
  • 代书遗嘱立遗嘱人未签字是否生效
    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规定,若代书遗嘱的立遗嘱人并未在其上签名,此代书遗嘱将被视为无效文件。代书遗嘱需要具备以下条件才能产生法律效力:首先,必须存在一名代书人;其次,还需有其他两位见证人和立遗嘱人在这份遗嘱上同时签署其姓名。值得注意的是,代书遗嘱实际上是指遗嘱人由于自身无法进行书写,所以通过口头说明遗嘱内容,然后由他人依据遗嘱人所述内容予以书面记录而形成的遗嘱文件。此种方式所制成的遗嘱在经过正规的法律认证后方可得到认可,即具有实际执行力。《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三十五条代书遗嘱应当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由其中一人代书,并由遗嘱人、代书人和其他见证人签名,注明年、月、日。
    2024-08-18
    114人看过
  • 可不可以在遗嘱中为继承人之外的其他人设立居住权
    居住权也可以通过遗嘱的方式设立,遗嘱的执行人应当及时通知居住权人,并为居住权人进行登记。一、民法典中房屋居住权到期怎么办房屋居住权到期,居住权消灭。居住权消灭的,应当及时办理注销登记。居住权的期间可以由当事人自由设定,可以为其设定一个固定的期限,也可以设定为终生。但需要注意的是,居住权期间届满或者居住权人死亡,居住权即告消灭。此外,设立了居住权的房子原则上不得出租,除非当事人之间另有约定。二、居住权能不能转让呀居住权不能转让。居住权不得转让、继承。设立居住权的住宅不得出租,但是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居住权无偿设立,但是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设立居住权的,应当向登记机构申请居住权登记。居住权自登记时设立。三、设立居住权的可以约定居住权的期限吗居住权的取得方式是通过“当事人书面合同约定,并登记”,约定内容一般包括,当事人的姓名和住所;住宅的位置;居住的条件和要求;居住权期间(期限);解决争议的
    2023-03-27
    386人看过
  •  能否在没有成年人的情况下立遗嘱?
    未成年人通常不允许立遗嘱,但已满16周岁、以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未成年人可以立遗嘱。根据2021年实施的《民法典》第十八条规定,成年人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十六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遗嘱必须表示遗嘱人的真实意思,受欺诈、胁迫所立的遗嘱无效。伪造的遗嘱无效。遗嘱被篡改的,篡改的内容无效。在未成年时,通常不允许立遗嘱。只有完全具备民事行为能力的人所立的遗嘱才能产生法律效力。不过,如果这个未成年人已经年满16周岁,并且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那么他或她也可以立遗嘱。根据2021年实施的《民法典》第十八条规定,成年人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十六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第一千一百四十三条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2023-09-02
    269人看过
换一批
#遗产继承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代书遗嘱是遗嘱的一种,是指由遗嘱人口述遗嘱的内容,他人代为书写而制作的遗嘱,又称为“代笔遗嘱”或“口授遗嘱”。代书遗嘱须在遗嘱人不具有文字书写能力,或者因某种原因不能亲笔书写的情况下,始得发生。... 更多>

    #代书遗嘱
    相关咨询
    • 残疾人可以立遗嘱吗,残疾人是否可以立遗嘱
      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2-12-02
      残疾人也是有权立遗嘱的,即残疾人只要不是属于无民事行为能人或者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就可以立遗嘱处分个人财产,并可以指定遗嘱执行人。在继承开始后,按照遗嘱办理。
    • 什么是遗嘱?遗嘱人在设立遗嘱以后可以变更或撤销原立遗嘱的全部内
      辽宁在线咨询 2022-03-03
      1、遗嘱是指遗嘱人生前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按照法律规定的方式对其遗产或其他事务所作的个人处分,并于遗嘱人死亡时发生效力的法律行为,是公民生前对其死后遗产所作的处分和处理其他事务的嘱咐或嘱托。 2、遗嘱人在设立遗嘱以后,由于主客观原因,可以依法变更遗嘱的某些具体内容,也可以撤销原立遗嘱的全部内容。遗嘱人变更或撤销原立遗嘱,一般应当用原立遗嘱的方式、程序进行,也可以用新立遗嘱变更或撤销原立遗嘱。遗嘱人
    • 还未成年的孩子可不可以立遗嘱
      香港在线咨询 2022-11-07
      只有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人才可以立遗嘱。 因此,年满16周岁,并且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未成年人可以立遗嘱。其他的未成年人还属于限制行为能力人或无行为能力人,不可以立遗嘱,即使立下遗嘱,也是无效的。
    • 遗嘱执行人是否可以设立房产继承人
      北京在线咨询 2023-06-09
      两者不等同,执行人只是代为保管和执行遗产的分配,具体如何分配以遗嘱内容为准
    • 遗嘱人设立遗嘱是否有其身份必须要立遗嘱人
      山西在线咨询 2023-07-21
      设立遗嘱不属于身份行为。身份行为,又称亲属行为,具体是指基于意思表示而发生身份关系变动效果的民事法律行为。所谓身份行为是指建立、变更、解除身份关系的行为,例如结婚、离婚、变更抚养权等。设立遗嘱的行为不改变身份关系,因此不属于身份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