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般结合犯的特征有哪些
1、法定性。
被结合之数罪,必须是现行刑事法律明文规定的。法定性具有两方面的要素:一方面,被结合之罪,必须由现行刑事法律明文规定;另一方面,被结合之罪,必须是法定的犯罪的整体,而不是法定犯罪的某一构成要素。
2、独立性。
被结合之数罪,必须具有独立的构成要件,独立于其他任何犯罪构成要件而不能是依附于其他犯罪基本构成要件或者由其他犯罪基本构成要件派生的加重构成要件。
3、异质性。
被结合之数罪,必须是刑法明文规定的性质各异的犯罪。异质性可以通过侵犯的直接客体的不同和触犯的罪名不同加以判别。其四,具体性。被结合之数罪,必须是刑事法律明文规定的具体犯罪,而不是类罪。刑法学界,有人主张我国刑法所规定的抢劫罪是结合犯,其论据之一认为,抢劫罪是侵犯财产权利罪与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罪的结合。此种主张结合犯的基本构成要素为不同类罪的观点,显然是错误的。
二、结合犯的内部结构特征和基本形态
1、结合之罪构成要件的对应性和稳定性。
结合之罪,必须包含有与原罪相对应的、稳定不变的数个犯罪的构成要件(必要要件)。对应性指结合之罪的构成要件兼有数个被结合之罪的构成特征,即新罪之构成要件与数个原罪之构成要件呈基本对应的状态。稳定性指结合之罪构成要件的内容与被结合之数罪构成要件的内容基本一致。换言之,原罪构成要件中制约其性质的各个构成要素(如该种犯罪的直接客体等),均被吸收为新罪构成要件的必要组成部分,而未发生可能导致犯罪性质变化的任何更改。
2、可分离性。
可将结合之罪的构成要件分离为相对独立的数个犯罪的构成要件。
3、整体性、统一性和独立性。
结合之罪作为法律规定的一个新罪,客观存在着体现新罪本质的整体性、统一性和独立性特征。较对应性、稳定性和可分离性而言,整体性、统一性和独立性在结合之罪的构成要件中,居于主导地位。整体性是指结合之罪的构成要件,并不是数个原罪的构成要件的简单相加或组合,而是将数个原罪的构成待征融合为一体的法律结果。统一性是直结合之罪的罪状与法定刑实际已被统一于一个全新的罪行单位,而非分别归属或附属于数个原罪的罪刑单位。独立性是指结合之罪的构成要件因刑法将结合之罪的罪状及其法定刑作为一个新的罪刑单位予以规定,法律上转化成一种独立于其他罪名的犯罪。
结合犯是一个比较复杂的,当事人一定要找律师。律师不但可以很好的维护自己现有的合法权益,还可以维护自己不知道的合法权益,不过找律师会进行收取费用的费用根据案情以及律师自身的条件收取的。
-
什么是结合犯,具有哪些特征
338人看过
-
一般格式合同有哪些法律特征
170人看过
-
一般合伙有哪些特征,合伙企业的优点?
491人看过
-
效力待定合同一般有哪些特征?
275人看过
-
居住权一般有哪些特征
373人看过
-
家庭暴力的特征一般有哪些
66人看过
-
一般累犯是指哪些样子的罪犯,有哪些特征?广东在线咨询 2022-07-29(1)前罪与后罪都必须是故意犯罪。这是构成累犯的主观条件。如果前后两罪或者其中一罪是过失犯罪,就不成立累犯。之所以如此规定,是因为过失犯罪所反映的主观恶性明显轻于故意犯罪,而且过失犯罪人再犯罪的可能性也比较小。而累犯制度的设立是以消除犯罪人的再犯可能性为宗旨的,故不应也无必要设立过失犯罪的累犯制度。 (2)前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后罪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这是构成累犯的刑度条件。因此,如果
-
什么是结合犯具有哪些特征河北在线咨询 2023-11-03结合犯,是指数个在法律上独立而罪名不同的故意犯罪行为,由另一个法律条款将它们结合在一起构成一个新的独立犯罪的情况。 结合犯的特征: 1、被结合之罪必须是刑法明文规定的具有独立构成要件且性质各异的数罪。 2、由数个原罪结合而成的新罪。 3、数个原罪必须是基于一定程度的客观联系。 4、必须以数个性质各异且足以单独构成犯罪的危害行为。
-
强奸未遂一般犯罪有哪些特征?山东在线咨询 2023-11-09强奸未遂犯罪定性特征是完全的违背妇女的意愿,强行的想要和她发生性关系,但是最终这种行为并没有发生。这是属于强奸未遂,主要并不是由于犯罪人主观意愿上导致犯罪行为没有发生,而是由于一些意外情况或他人的介入,犯罪没有发生结果。
-
债权转让合同的特征一般有哪些?山东在线咨询 2022-06-12债权转让合同的特征一般有: 1、必须是合法有效的债权且不得违背社会公共利益 2、转让不得改变债权的主要内容 3、债权的转让人与受让人必须达成债权转让的协议 4、转让的债权必须具有可转让性 5、债权的转让必须通知债务人 6、债权转让必须遵守一定程序和手续
-
遗赠合同纠纷的一般特征有哪些山东在线咨询 2022-10-121、赠与合同纠纷中,被告提起反诉,需要在在案件受理后,法庭辩论结束前提出。赠与合同纠纷有以下相关规定:受赠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赠与人可以撤销赠与: (一)严重侵害赠与人或者赠与人的近亲属; (二)对赠与人有扶养义务而不履行; (三)不履行赠与合同约定的义务。 2、《民事诉讼法》第五十一条规定,原告可以放弃或者变更诉讼请求。被告可以承认或者反驳诉讼请求,有权提起反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