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法律诉讼材料都是怎么写的
1、标题“起诉状”居中;
2、当事人是公民的,应写明双方当事人的姓名、性别、年龄、籍贯、住址;当事人是单位的,应写明单位名称、地址、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姓名;
3、起诉书正文应写明请求事项和起诉事实、理由;
4、尾部须署名或盖公章;
5、右下角写明起诉状提交的日期;
6.最后可以附证据资料。
(1)原告主体资格的材料。如居民身份证、户口本、护照、港澳同胞回乡证、结婚证等证据的原件和复印件;企业单位作为原告的应提交营业执照、商业登记证明等材料的复印件。
(2)证明原告诉讼主张的证据。
起诉要准备的材料:
1、起诉状;
2、原告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
3、诉讼代理人身份证明;
4、提交授权明确的授权委托书及律师事务所接收委托的证明、函件和律师证复印件;
5、与案件相关的证据资料等。
二、民事诉讼立案时间
1、民事诉讼立案时间一般为七日内。
相关法律规定:《民事诉讼法》中有规定:
人民法院收到起诉状或者口头起诉,经审查,认为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立案,并通知当事人;认为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裁定不予受理;原告对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诉。
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还需要延长的,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批准。
2、民事诉讼是诉讼的基本类型之一。法院在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参加下,审理解决民事案件的活动以及由这种活动所产生的诉讼关系的总和,特点:
(1)民事诉讼既包括法院依法进行的审判活动,也包括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依法进行的诉讼活动,在这些活动中法院和各诉讼参与人之间发生诉讼法律关系;
(2)法院的审判活动对民事诉讼的开始、发展和终结具有决定性作用,双方当事人的诉讼活动则对民事诉讼的开始、发展和终结具有很大影响;
(3)民事诉讼的整个过程,围绕解决民事纠纷这一基本任务,由若干各有其中心任务的阶段组成,同时各个阶段相互衔接,依次连续进行。对民事诉讼的涵义,国外诉讼理论有不同学说。大陆法系国家一般认为,民事诉讼是法院根据当事人请求保护其私法上的权益的程序。英美法系国家对该问题不甚重视,较少明确解释。
综上所述,一般而言撰写法律诉讼材料是要按照严格的格式来写的,具体格式要求上述也有详细说明,并且还要留意在起诉时需要准备什么资料,此外还拓展了关于民事诉讼具体立案时间,有需要的也可以仔细看看。
-
虚假广告举报模板
212人看过
-
资产损失报告模板怎么写
156人看过
-
离婚诉讼怎么写(起诉离婚诉讼书模板)
128人看过
-
写举报虚假诉讼范文有什么用
219人看过
-
交通事故报案材料模板
166人看过
-
合同纠纷诉讼模板:模板
396人看过
-
虚假诉讼罪报案程序,虚假诉讼罪是怎么报案的?湖南在线咨询 2022-08-20可以用书面或者口头形式向公安部门提出。属于口头报案的,接待的工作人员应当写成笔录,经宣读无误后,由报案人签名或盖章。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对于报案材料,应当按照管辖范围,迅速进行审查,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立案;认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事实显著轻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不予立案。
-
虚假诉讼怎样报案,虚假诉讼罪如何报案?去哪里报案?云南在线咨询 2022-07-30可以用书面或者口头形式向公安部门提出。属于口头报案的,接待的工作人员应当写成笔录,经宣读无误后,由报案人签名或盖章。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对于报案材料,应当按照管辖范围,迅速进行审查,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立案;认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事实显著轻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不予立案。 《刑事诉讼法》第八十四条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有权利也有义务向
-
虚假诉讼罪报案应征集什么材料青海在线咨询 2022-07-02我国刑法上并没有明确规定虚假诉讼罪报案材料这个罪名,一般而言,进行虚假诉讼,往往会根据触犯的罪名进行定罪处罚,如果发现有人进行虚假诉讼,往往可以即使告知法院或者向公安机关报案。
-
求一份虚假诉讼罪的报案材料天津在线咨询 2022-08-17我国刑法上并没有明确规定虚假诉讼罪报案材料这个罪名,一般而言,进行虚假诉讼,往往会根据触犯的罪名进行定罪处罚,如果发现有人进行虚假诉讼,往往可以即使告知法院或者向公安机关报案。
-
虚假诉讼报案有用吗浙江在线咨询 2021-09-29有用。虚假诉讼都是法院在民事诉讼中发生的,法院在某种意义上属于被欺骗者、受害人,虚假诉讼罪的启动者由法院发起最合适,但法院由于缺少相应的侦查手段,很难查明案情。所以当事人报案更加有利于法院查明。《刑法》 第三百零七条之一,以捏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妨害司法秩序或者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单位犯前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