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意诉讼如何进行司法解释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8-07 08:53:18 78 人看过

有关司法解释有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防范和制裁虚假诉讼的指导意见。虚假诉讼一般包括以下因素:一是为了规避法律法规或国家政策谋取非法利益。第二,双方存在恶意串通。第三,虚构事实,借用合法的民事程序,侵犯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或者案外人的合法权益。

恶意诉讼司法解释规定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

第一百四十四条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发现当事人之间恶意串通,企图通过和解、调解方式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应当依照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二条的规定处理。

恶意诉讼构成要件:

第一,当事人具有主观的恶意,意图使对方当事人受到损害而为自身谋取利益;

第二,当事人须向法院提起诉讼,利用法院审判程序和法律的强制力使对方当事人受到损害;

第三,对方当事人受到诉讼的困扰并因此受到损害;

第四,当事人一方的获利与另一方受损害之间具有因果联系。当然,还有一个问题,恶意诉讼的成立不应该以诉讼胜利为标志,因为损害对方当事人的利益和自身不法利益的实现与诉讼胜利并没有因果联系,因此,只要是当事人满足前面四个要件,达到了其某种预期的目的,就应当成立恶意诉讼。

恶意诉讼与其他诉讼的区别

一是虚假诉讼与恶意诉讼。虚假诉讼一般是指诉讼双方当事人恶意串通,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利用法院的审判权,利用虚假证据,骗取法院由于认识错误做出的有损害于第三人权利的判决,损害第三人的权益。虚假诉讼与恶意诉讼都是骗取法院的信任,利用法院的审判权,使法院基于其认识错误而做出错误的判决。当然它们之间具有本质的区别,虚假诉讼是双方当事人恶意串通,损害第三人的权益。而恶意诉讼,是一方当事人利用诉讼损害对方当事人的权益。

二是滥用诉讼权利与恶意诉讼。滥用诉讼权利是指行为人有诉讼权利,故意利用这种诉讼权利向法院提起诉讼,意图达到这一诉讼程序最终能够达到的目的,从而损害对方当事人的权利。其与恶意诉讼之间的区别在于:首先,滥用诉讼权利,前提是需要有诉讼权利,正所谓“法律赋予你权利,你才可以乱用”,在程序法中,只有拥有实体法上的权利的正当当事人才拥有诉讼权利。恶意诉讼中,行为人是没用诉讼权利的,只是利用虚假的证据材料,向法院提起诉讼,意图使法院相信其有诉讼权利,实际上本身并没有诉讼权利。其次,滥用诉讼权利可以发生在诉讼程序的任何一个阶段,比如滥用回避权,起诉权,反诉权等。而恶意诉讼只能发生在诉讼的起诉和反诉的阶段。再者,从诉讼的目的上看,滥用诉讼权利主要是为了达到本诉讼本身能够达到的目的,而恶意诉讼不仅是为了达到本诉的诉讼利益,可能还为了在案外获得其他利益或达到损害对方当事人的目的。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08月06日 03:50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恶意诉讼相关文章
  • 行政诉讼法司法解释
    行政强制措施
    行政诉讼是为了保证人民法院公正、及时审理行政的案件,解决行政的争议,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职权而制定的法律。一、行政诉讼受理的具体受案范围是:1、对行政拘留、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和执照、责令停产停业、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罚款、警告等行政处罚不服的;2、对限制人身自由或者对财产的查封、扣押、冻结等行政强制措施和行政强制执行不服的。二、行政诉讼流程为:1、人民法院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交起诉状。被告在规定日期内提出答辩状,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答辩状之日起五日内,将答辩状副本发送原告;2、法院对符合起诉条件、在受案范围内的案件予以立案受理,对不符合条件的,不予受理;3、由审判员组成合议庭,或者由审判员、陪审员组成合议庭;4、进行审理。根据原被告双方提交的证据及材料,法院对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进行审查;5、宣判。当庭宣判的,应当在十日内发送判决书;定
    2023-06-15
    205人看过
  • 司法解释对行政诉讼法的解释
    行政诉讼是为了保证人民法院公正、及时审理行政的案件,解决行政的争议,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职权而制定的法律。一、行政诉讼受理的具体受案范围是:1、对行政拘留、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和执照、责令停产停业、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罚款、警告等行政处罚不服的;2、对限制人身自由或者对财产的查封、扣押、冻结等行政强制措施和行政强制执行不服的。二、行政诉讼流程为:1、人民法院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交起诉状。被告在规定日期内提出答辩状,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答辩状之日起五日内,将答辩状副本发送原告;2、法院对符合起诉条件、在受案范围内的案件予以立案受理,对不符合条件的,不予受理;3、由审判员组成合议庭,或者由审判员、陪审员组成合议庭;4、进行审理。根据原被告双方提交的证据及材料,法院对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进行审查;5、宣判。当庭宣判的,应当在十日内发送判决书;定
    2023-07-01
    297人看过
  • 恶意欠薪罪司法解释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拒不支付劳动报酬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13年1月14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567次会议通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有关规定,现就办理此类刑事案件适用法律的若干问题解释如下:第一条劳动者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等法律的规定应得的劳动报酬,包括工资、奖金、津贴、补贴、延长工作时间的工资报酬及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等,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七十六条之一第一款规定的劳动者的劳动报酬。第二条以逃避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为目的,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七十六条之一第一款规定的以转移财产、逃匿等方法逃避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一)隐匿财产、恶意清偿、虚构债务、虚假破产、虚假倒闭或者以其他方法转移、处分财产的;(二)逃跑、藏匿的;(三)隐匿、销毁或者篡改账目、职工名册、工资支付记录、考勤记录等与劳动报酬相关的材料的;(
    2023-06-10
    292人看过
  • 恶意欠薪的司法解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相关规定,第一条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应当支付给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包括工资、工资、薪金等,工资,工资,工资,工资,工资,工资,工资,工资,工资,工资,工资,工资,工资,工资,奖金,津贴,补贴,延长工作时间的工资和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为逃避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七十六条之一第一款规定的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认定为刑法第二百七十六条之一第一款规定的“以转移财产、逃匿等手段逃避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一)隐匿财产、恶意还款、虚构债务,虚假破产虚假关闭或者以其他方式转移、处分财产的(二)逃匿的(三)隐匿、毁损、篡改会计科目、职工名册、工资支付记录的,考勤记录及其他与劳动报酬有关的材料(四)以其他方式逃避支付劳动报酬的(一)拒绝支付劳动者三个月以上劳动报酬,数额在5000元以上20000元以下
    2023-05-07
    309人看过
  • 行政诉讼证据的司法解释是如何的
    行政诉讼法律适用的含义及其适用规则行政诉讼法律适用,是指人民法院按照法定程序,将法律、法规具体运用于各种行政案件,从而对行政机关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进行审查的专门活动。行政诉讼的法律适用主要解决人民法院对被诉具体行政行为合法性进行审查判断的标准问题,即人民法院以何种标准、依据何种法律规范来审查被诉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并进而对被诉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作出裁判。中国行政法规范制定主体多元,行政法规范的等级、效力不一,这些行政法规范是否都属于人民法院的行政诉讼法律适用对象,它们对人民法院的约束力和效力如何,是行政诉讼法律适用重点要解决的问题。根据中国行政诉讼法的规定,人民法院在行政诉讼中适用法律要遵循以下规则:法律、法规是行政审判的依据。行政审判的依据是指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对具体行政行为合法性进行审查和裁判的标准和尺度。中国行政审判的依据是法律和法规。这里的“法律、法规”包括法律、行政法规
    2023-04-22
    347人看过
  • 恶意商标诉讼怎么进行
    1、商标在注册过程中提出异议:在他人抢先申请注册公司商标的时候,可以在对方注册商标的初审公告期3个月内提出异议,并提交自己企业公司使用商标的证据。2、商标已被抢先注册①无效申请:如果对方恶意抢注了商标,作为在先权利人可以在商标注册之日起五年内向商标评审委员会申请宣告商标无效.如果是驰名商标的话,就不受时间的约束。②撤销申请:如果他人恶意抢注后三年未使用商标,可以向商标局提出撤销商标的申请。③司法起诉:可以去法庭向恶意抢注者提出法律诉讼。④私下协商:提出异议的情况是要在商标比较出名的情况下才会比较容易成功,而如果商标价值对公司很重要,就只能先协商购买转让了。一、恶意抢注商标的判定关于禁止恶意抢注的规定体现了共同的立法宗旨,即维护诚实信用原则,制止不正当竞争。以商标评审案件为例,如果申请人能够证明被申请人申请注册争议商标违反了诚实信用原则,则可以认定主观构成恶意。恶意是认定恶意抢注和适用上述法
    2023-03-29
    245人看过
换一批
#侵权责任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恶意诉讼是指行为人明知没有事实根据和正当理由,但为谋取不正当利益或侵害他人合法权益,故意提起诉讼的行为。 恶意诉讼的一般表现主要有,一是恶意选择法院管辖和管辖法院,二是恶意诉前保全和诉讼保全,三是冒用他人名义为提起诉讼做准备,四是恶意制造诉... 更多>

    #恶意诉讼
    相关咨询
    • 恶意诉讼如何进行司法解释
      浙江在线咨询 2021-11-30
      有关司法解释有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防范和制裁虚假诉讼的指导意见。虚假诉讼一般包括以下因素:一是为了规避法律法规或国家政策谋取非法利益。第二,双方存在恶意串通。第三,虚构事实,借用合法的民事程序,侵犯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或者案外人的合法权益。
    • 恶意诉讼罪司法解释
      重庆在线咨询 2021-12-12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一百四十四条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发现当事人恶意串通,试图通过和解、调解侵犯他人合法权益的,依照《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二条的规定处理。恶意诉讼构成要素:第一,当事人有主观恶意,为自身利益谋取利益;第二,当事人必须向法院提起诉讼,利用法院审判程序和法律强制性损害;第三,当事人受到诉讼和损害;
    • 恶意欠薪行为司法解释第七条规定如何?
      安徽在线咨询 2022-09-22
      不具备用工主体资格的单位或者个人,违法用工且拒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数额较大,经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支付仍不支付的,应当依照第二百七十六条之一的规定,以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追究刑事责任。
    • 恶意欠薪司法解释
      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2-03-22
      恶意欠薪司法解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有关规定,现就办理此类刑事案件适用法律的若干问题解释如下: 第一条劳动者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等法律的规定应得的劳动报酬,包括工资、奖金、津贴、补贴、延长工作时间的工资报酬及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等,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七十六条之一第一款规定的“劳动者的劳动报酬”。 第二条以逃避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为目的,具有下列情形
    • 恶意拖欠工资的进行解释
      广西在线咨询 2023-07-02
      恶意拖欠劳动者工资的行为是对劳动者合法权益的侵犯,严重破坏了诚实信用的市场原则,也是造成社会不稳定因素之一《劳动法》第五十条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