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计算机犯罪刑事立法的思考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8-18 14:33:30 132 人看过

计算机犯罪不断发展,数量日益增多,犯罪手段不断复杂化,犯罪主体、犯罪对象多样化的趋势下,我国刑法对计算机犯罪所作的规定越来越不适应新的形势,滞后性愈加明显,若任由这种情况发展下去,我国司法界将不得不面对在惩治某些计算机犯罪中无法可依的窘迫境地。为避免这一情况的发生,对我国计算机刑事立法进行发展和完善,使其跟上计算机犯罪发展趋势是非常有必要的。综合分析我国犯罪刑事立法现状,有以下几个问题有待解决。

1、罪名欠缺的问题。我国现行刑法关于计算机犯罪的规定,重点在于对计算机信息系统的保护,但没有充分认识到计算机资产的巨大价值。所以,应在现有的罪名上增加盗窃、破坏计算机设备罪等罪名。

2、刑法规定刑种设置单一及量刑较轻的问题。国外对计算机犯罪的惩罚通常是综合运用自由刑、财产刑和资格刑,而我国刑法对计算机只规定了自由刑没有规定财产刑和资格刑,不利于打击计算机犯罪。此外,我国刑法对计算机犯罪所规定的处罚较轻,反观某些计算机犯罪所具有的严重性和社会危害性,较轻的量刑显然与罪责刑相适应的原则不附,因此刑法应对计算机犯罪规定较为广泛的量刑幅度,在惩治该类具严重社会危害性的计算机犯罪时,应处以与其社会危害性相符合的重刑。

3、未规定单位犯罪的问题。我国现行立法并没有规定单位可以构成计算机犯罪主题,但从过内外计算机犯罪发展的情况来看,在司法实践中所存在的由单位实施的计算机犯罪有不断增加的趋势。出于完善现有计算机犯罪刑事立法中增设单位可构成计算机犯罪主体的规定是很有必要的。

4、据种类欠缺的问题,中华人民共和过刑事诉讼法第42条规定的证据包括物证、书证;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诉;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诉和辩解;坚定结论;勘验、检查笔录;视听资料。而在计算机犯罪审理中具有重大证据价值的电磁化信息却包括在内,因此有必要增设电磁记录物或电磁化信息也可作为证据的规定,以更有力的打击计算机犯罪。

5、出台单行的计算机犯罪刑事法规的必要性,作为完善计算机犯罪刑事立法的最佳方式,出台单行的计算机犯罪刑事法规是极有意义的我国应尽快在现在现有基础上颁布实施惩治计算机犯罪的单行的刑事法规,完善我国的计算机犯罪的刑事立法体系,更为有效的惩治和防范计算机犯罪。

6、关于犯罪主体刑事责任年龄的问题.我国刑法第十七条第二款规定:已满十四岁不要满十六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也就是说没有满十六岁的人对于计算机犯罪就不用承担刑事责任。但从已有的计算机犯罪案件来看,进行计算机犯罪的有相当一部分是未满16岁的未成年人,他们拥有相当丰富的计算机知识,能够侵入网络上的计算机,也称为少年黑客对社会造成严重危害。因此,应将计算机犯罪列到刑法第十条第二款的规定之中,将会对于遏止计算机犯罪起到很大的作用。

7、关于计算机犯罪中共同犯罪的问题。我国刑法第二十五条规定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的共同的犯罪也就是犯罪人是多数的,我们都知道计算机可以是网络的终端,人们通过计算机连接到网络之上,网络是一个不受传统空间的限制的,通过网络可以连接两个不同地区甚至是不同国家的人,对于这种不同地区的计算机共同犯罪来说,和传统的共同犯罪是不一样的,它的犯罪侦察和证据的收集是比较困难的,就决定了犯罪的定罪和量刑上比较困难,如果是两个国家的人通过网络连接来共同犯罪的话就更难了,也涉及到一个犯罪管辖的问题。我国法律还没有关于在计算机共同犯罪有所规定,对于这方面我们很期待。

8、关于过失犯罪的规定的问题。我国刑法第十四条规定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犯罪的过失是与犯罪的故意并列的犯罪主观罪过形式之一,是过失犯罪的主观心理态度。根据我国刑法第十五条关于果实犯罪的规定,所谓犯罪的过失,就是指行为人应当遇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的一种心理态度。在计算机犯罪中对犯罪后果的预见应该区别一般犯罪。在计算机犯罪中,并不需要行为人对其行为的后果要有很清楚的认识,只要行为人作为一个合理的小心的计算机系统使用者应当知道自己不被允许作某些行为,知道这些行为具有数据进行破坏的可能,那么就可以认为行为人对其后果有预见,而不需要行为人对起操作具体会引起社会多大的危害、对计算机信息系统有多大的改变有清楚的认识。由于计算机犯罪的复杂性和我国计算机犯罪立法的滞后性,很难断定是不是计算机犯罪,应该具体分析行为人的情况来断定是否是符合计算机犯罪的主观要件。

9、关于几种计算机犯罪形态的分析及其对刑罚的影响。

(1)犯罪预备的情况。我国刑法第二十二条第一款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创造条件的是犯罪预备犯罪预备是故意犯罪过程中未完成犯罪的一种停止状态,是行为人为实施犯罪而开始创造条件的行为,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能着手犯罪实行行为的犯罪停止状态。在计算机犯罪中如某人制作好木马程序准备攻击某计算机系统,在还未实施时被网络警察发现并逮捕。

(2)犯罪未遂的情况。我国刑法第二十三条第一款规定: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能得逞的,是犯罪未遂。在几栓机犯罪中如某人攻击计算机系统时因该系统安全人员早有防备并且防火墙系统比较安全所以未能成功。

(3)犯罪中止的情况。我国刑法第二十四条第一款规定;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

传统的刑法,对于犯罪预备的刑罚相对于既遂来说可以从轻、减轻处罚或免于处罚。对于犯罪未遂来说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对于犯罪中止的情况来说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损害;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于处罚。对于计算机犯罪中的这三中形态来说,因为计算机犯罪的复杂性,例如,如果是一个行为人在制作好木马程序准备攻击某计算机系统,在还未实施时被网络警察发现并逮捕,而对其免于处罚但是由于其所设计的程序可以定时在某个时期开始作用,而此时该行为人因为没有被处罚而不知所踪,将找不到人对此负责。还有例子,制作计算机的程序是通过计算机处理的一组数据,只要制作出来就很容易再制作,有些更可以不段被复制,如果是因为该犯罪没有既遂而是犯罪预备、未遂、中止的情况该行为人没有受到处罚或者减轻处罚,那么行为人可能会将犯罪进行到底的,毕竟发现一次计算机犯罪还是很不容易的,犯罪行为人抱着一种侥幸的心理。所以计算机及其信息系统的复杂和特殊性,我们就要有新的考虑。

综上所述,当前计算机在我国取得了大范围的应用,在我国社会和经济建设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计算机犯罪作为一种新的犯罪方式,其社会危害性也是巨大的,惩治和防范该类犯罪已成为我国司法系统必须面对的问题,在这种新的犯罪方式的面前,对我国的关于计算机立法提出了问题,这会使我们对于计算机犯罪问题引发一些的思考。要做到对计算机切实有效的防治,首先要有法可依,以立法的方式为惩治计算机犯罪提供强有力的依据。

参考书目:

[1]高明喧,马克昌主编《刑法学》中国法制出版社

[2]于志刚,赵秉志《计算机及其立法和理论之回应》

[3]沈亚萍《计算机犯罪构成要件分析》

[4]孙铁成《计算机的罪名及其完善》

[5]张智辉《国际刑法通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我国计算机犯罪刑事立法的历史和现状

我国在60、70年代由于客观原因,未对计算机犯罪过多的注意。进入80年代以来,随着计算机在我国的大量应用和普及,我国政府开始注意到计算机犯罪的严重性。较早的开始注意通过有关计算机犯罪的惩治法规。1983年,经国务院批准,公安部组建了计算机监理与监察司,负责全国计算机安全工作,也负责起草计算机安全规章、法规法律及研究侦破计算机违法犯罪案件。该司于1988年正式完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列》(草案)的起草工作,该条例于1994年2月18日由国务院公布实施。1996年8月,公安部修改刑法领导小组办公室通过了危害计算机信息系统及安全罪方案(草稿),并将其部分内容规定如1997年通过刑法典中,即刑法第285条、第286条及287条,为我过惩处某些涉计算机犯罪提供了法律依据。

此外,我国还相继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1991年6月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1997年5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事实办法(1998年12月13日)。这一系列的法规、规章与相关法律共同构成了我国的计算机信息吸收同安全保护法律体系。1997年3月14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在第285条、第286条、第287条对某些涉计算机犯罪进行了初步的规定。1997年12月9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951次会议通过的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确定罪名的规定,将第285条规定的罪名统一为非法侵入计算机系统罪,将第286条规定的罪名统一为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功能罪。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11月18日 18:47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计算机犯罪相关文章
  • 建立我国医事仲裁机制的再思考
    [摘要]:仲裁是解决的有效机制。然而,我国至今仍未建立医事仲裁机制。在考察我国仲裁解决医疗纠纷的现状和成因的基础上,提出构建医事仲裁机制建议。[英文摘要]:[关键字]:[论文正文]:医学服务的对像是人,是生命。医疗过失所带来的是对病患生命和健康的巨大损害。一个权利意识复苏和人权观念加强的时代,必然是对医生较少宽容的时代和诉讼的时代。医疗纠纷的层出不穷与司法资源的有限性使得纠纷解决对社会救济和自力救济的依赖程度不断加剧,审判外的替代性纠纷解决机制(AlternativeDispteResoltion,ADR)已成为医事法学的热点研究课题。仲裁是替代性纠纷解决机制中最为制度化的方式,其以快捷、高效、专业、保密、和谐等优势,倍受青睐[1][2].《仲裁法》实施以来,我国仲裁事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然而医事仲裁却叫好不叫座。医事仲裁为什么叫好不叫座?医事仲裁机制应该如何创设?又该如何通过医事仲裁机制
    2023-06-06
    66人看过
  • 我国鉴定立法的思考
    本文是对我国鉴定立法的专题性研究。文章从分析我国目前鉴定制度的缺陷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入手,指出我国鉴定立法的不足和滞后性,论证了鉴定立法的必要性,并从、鉴定权、鉴定人、鉴定对象和范围、鉴定标准化、鉴定程序、鉴定法律责任、鉴定在非诉讼案件中的运用和涉外等方面对立法内容进行了有益的思考。关键词:鉴定制度、鉴定立法、必要性、立法思考一、我国司法鉴定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及改革的必要性目前,我国司法鉴定领域内存在的问题主要有:1、鉴定机构方面存在的问题鉴定机构的设置无明确的法律依据,随意性大,导致鉴定机构林立,职责不清,性质不明;鉴定机构设置不科学,多系统重复设置,建制不规范,各系统中侦鉴不分、审鉴不分的违反法制原则的行为大量存在,同时也造成部门分割和地方保护主义严重的不良现象;无权威性的中心调控机构,多头鉴定、多次重复鉴定的情况时有发生,鉴定分歧大且难以协调,增加了诉讼过程中的司法成本,不利于及时打击
    2023-06-06
    402人看过
  • 发展我国会计电算化的思考
    【摘要】随着电子信息产业的不断发展,会计电算化在社会经济中的运用越来越广泛,而互联网的出现,对企业的影响是最直接和深远的。如何发展我国的会计电算化的问题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互联网使得财务会计系统的环境和内容都发生了深刻的变革。本文针对如何发展我国会计电算化的有关问题进行探讨。【关键词】会计电算化;网络;控制一、我国会计电算化的总体发展趋势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会计电算化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电算化由简单的数值计算发展到全面数值核算,进而到具有人工智能的会计管理信息系统,同时会计电算化由单用户操作发展到网络环境。我国会计电算化的总体发展趋势应经历三个大的发展阶段:即会计核算电算化——财会管理或企业管理计算机化一一决策支持计算机化。二、会计电算化存在的风险1、财务软件配置中存在的风险财务软件配置是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建立的重要环节。在实际配置中安全隐患随处可见。(1)购买方式。目前许多单位在购买
    2023-04-24
    204人看过
  • 我国首次界定计算机犯罪的法律
    因此就排除了其他行为构罪的可能;二是非法侵入他人计算机信息系统并实施上述行为造成严重后果的,客观上是采用非法跟踪,犯罪主体具有多样性、修改.0浏览器、破坏计算机数据(程序),一是负有特定职责的互联单位、管理员,这一条有三款、第286条是对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尖端科学技术领域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就不在刑法的调整范围之例。至于个人用户在本地机器上所进行的所有操作。2,各种年龄,主观上必须是故意,侵入国家事务,而且这种水平还比较高。笔者以为应当扩大对计算机信息系统的保护范围。一般来说、国防建设,这些决定或操作是犯罪行为吗。但第一、各种职业的人都可以进行计算机犯罪。”该罪属于行为犯,还可以决定自己的计算机是作为普通办公/,第一款是指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功能的行为,依笔者之见、制作(传播)计算机病毒罪的规定、传播计算机病毒的行为,进行计算机犯罪的主体必须是具有一定计算机知识水平的行为人、干扰”以及对谁
    2023-03-01
    85人看过
  • 对环境犯罪刑事立法的几点思考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环境污染也日益严重,环境问题已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民事和行政的法律手段已不足以对其进行有效地防治和解决,许多国家开始越来越多地采用刑事手段来惩治危害环境的行为,以弥补其他法律手段的不足。当前,我国的环境犯罪现象十分突出,如何运用刑法的手段来保护环境,杜绝环境污染,进而使生态免遭破坏,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紧迫任务。我国1997年3月颁布的《刑法》在第六章第六节规定了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标志着我国依法治理、保护环境的工作已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但也还存在很多不足有待进一步完善。一、我国有关环境犯罪规定的现状(一)我国刑法对环境犯罪规定的进步性结合我国1997年3月颁布的《刑法》,归纳我国刑法有关惩治环境犯罪的相关规定,总结其进步性主要体现在如下3个方面。1.设专节惩治环境犯罪。我国现行刑法采法典式”的立法模式,在原刑法典、单行刑法和附属刑法的基础上,对有关环境犯罪的
    2023-04-21
    128人看过
  • 完善我国刑法关于共同犯罪规定的思考
    [内容提要]共同犯罪是刑法中的一个复杂疑难问题,其危害远大于单独犯罪。我国现行刑法对共同犯罪中的某些规定也作了修改补充,这些规定对于司法实践中正确的处理共同犯罪案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但我认为修改后的刑法关于共同犯罪仍然有可以进一步加以完善的地方,本文主要探讨以下几个问题:一、关于现行刑法共同犯罪人的分类规定的完善及胁从犯的存废问题。二、关于集团犯罪主体的人数构成问题。三、关于主犯的处罚问题。[关键词]共同犯罪主犯从犯胁从犯教唆犯共同犯罪是刑法中的一个复杂疑难问题,其危害远大于单独犯罪。正因为如此,不论是在我国还是西方,从古代的刑事立法开始就已经注意到了共同犯罪并在刑事立法中有所反映。例如在我国战国时期魏文侯相李悝在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封建成文法典《法经》中规定:越城,一人则诛。自十人以上夷其乡及族,曰城禁。根据这一规定,十人以上越城,危害性大于一人越城,因此加重其刑罚。这是我国首次正式在立法
    2023-06-11
    462人看过
换一批
#犯罪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计算机犯罪就是在信息活动领域中,利用计算机信息系统或计算机信息知识作为手段,或者针对计算机信息系统,对国家、团体或个人造成危害,依据法律规定,应当予以刑罚处罚的行为。... 更多>

    #计算机犯罪
    相关咨询
    • 我国刑法规定计算机犯罪有哪些类型
      宁夏在线咨询 2022-08-04
      一、非法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罪(刑法285条) 所谓计算机信息系统,是指由计算机及其相关和配套的设备、设施(含网络)构成的,按照一定的应用目标和规则对信息进行采集、加工、存储、传输、检索等处理的人机系统。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罪,是指违反国家规定,侵入国家事务、国防建设、尖端科学技术领域的计算机信息系统的行为。 二、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功能罪(刑法286条) 计算机信息系统一般具有采集、加工、存储、传输、
    • 计算机犯罪的刑事处罚
      山西在线咨询 2020-12-28
      1、违反国家规定,侵入国家事务、国防建设、尖端科学技术领域的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2、违反国家规定,侵入前款规定以外的计算机信息系统或者采用其他技术手段,获取该计算机信息系统中存储、处理或者传输的数据,或者对该计算机信息系统实施非法控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3、提供专门用于侵入、
    • 我国刑法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怎么立案
      湖南在线咨询 2022-07-12
      1、违反国家规定,对计算机信息系统功能进行删除、修改、增加、干扰,造成计算机信息系统不能正常运行,后果严重的; 2、违反国家规定,对计算机信息系统中存储、处理或者传输的数据和应用程序进行删除、修改、增加的操作,后果严重的; 3、故意制作、传播计算机病毒等破坏性程序,影响计算机系统正常运行,后果严重的。
    • 计算机网络犯罪的犯罪成立标准
      山东在线咨询 2022-06-07
      计算机网络犯罪不是一个具体的罪名,行为人利用计算机网络实施的犯罪目的实现就是犯罪既遂。根据《刑法》第二百八十七条第一款规定,利用信息网络实施下列行为之 一,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一)设立用于实施诈骗、传授犯罪方法、制作或者销售违禁物品、管制物品等违法犯罪活动的网站、通讯群组的; (二)发布有关制作或者销售毒品、枪支、淫秽物品等违禁物品、管制物品或者其他违法犯
    • 我国刑法中对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工具罪的立案规定
      江苏在线咨询 2021-10-12
      具有以下情况之一的程序、工具应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八十五条第三项规定的专业入侵、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的程序、工具:(一)具有避免或突破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措施、未经许可或超越许可获得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的功能(二)具有避免或突破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措施、未经许可或超越许可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实施控制功能的;(三)其他专业设计入侵、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非法获得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的工具。提供上述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