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交证据超过举证期限有哪些后果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3-25 21:52:14 387 人看过

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交证据,但超过举证期限的,提交的证据即不会在法庭上予以采用。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人民法院应当组织当事人对鉴定材料进行质证。未经质证的材料,不得作为鉴定的根据。

一、民事诉讼举证期限是多长时间?

举证期限,一般是十五日,当事人如果要向人民法院提交证据的,必须在举证期限内提出,否则人民法院可能不予采纳。举证期限,是指当事人向人民法院履行提供证据责任的期间,在举证期限内,当事人应当向人民法院提交证据材料,当事人在举证期限内不提交的,视为放弃举证权利。对于当事人逾期提交的证据材料,人民法院责令其说明理由,拒不说明理由或理由不成立的,人民法院审理时不组织质证或者虽采纳证据但要予以训诫或罚款。

二、房产纠纷如何起诉?

房产纠纷怎么起诉?1、要确认被告。如果是个人,可以到对方的户籍所在地派出所打印户籍证明;如果是单位,可以到工商行政管理局打印该单位的基本注册资料。2、书写民事诉讼状。诉状应说明当事人身份情况、诉讼请求、以及事实与理由。为确保判决的顺利执行,还可以申请人民法院采取财产保全措施。3、提交诉讼状和证据。准备就绪后,就向人民法院立案庭提交诉讼状和证据,立案庭的法官会在七天内通知您是否立案。4、举证。立案后,人民法院可能会指定举证期限,要求在期限内提交全部证据材料,逾期提交的证据则不予质证。5、开庭。立案后,人民法院会安排开庭日期,并提前通知当事人。开庭时应准时到庭,原告无正当理由迟到的,人民法院会裁定按照撤诉来处理。6、开庭审理。依次需要经过核实双方当事人身份、告知当事人诉讼权利及义务、询问当事人是否申请回避、始法庭调查、举证质证、法官询问、法庭辩论、陈述最后意见、法庭调解和宣判的程序。

三、法院收到起诉书后几天立案

民事诉讼书交给法院后七天之内就能立案。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规定中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天内进行立案并且通知当事人;如果没有符合起诉条件的话,就应当在七天之内作出相关裁定书,告知对其不予受理。

起诉需要提供材料如下:

1、提交起诉状,书写起诉状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起诉,由人民法院记入笔录。民事诉讼原告在举证期限届满之前有权变更、增加诉讼请求;

2、当事人进行民事诉讼,应当按照规定交纳案件受理费和应当由当事人负担的勘验费、鉴定费、公告费、翻译费、证人、鉴定人、翻译人员出庭的交通费、住宿费、生活费和误工补贴费等其他诉讼费用;

3、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在合理期限内提供证据;

4、欠条的原件应妥善保管,在法庭上要进行质证,复印件要提交法院。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19日 23:16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民事诉讼举证期限相关文章
  • 超过民事诉讼举证期限是否还可以提交证据
    人民法院在受理案件后,需要按照法定流程进行审理,否则将审理结果将不具备法律效力。在审理案件时,具有举证责任的当事人需要在法院所规定的时间内,将自己搜集到的证据上交给人民法院,那么,超过民事诉讼举证期限是否还可以提交证据呢?一、当事人可以在法庭上提出哪些新证据根据《民事诉讼法》第125条第1款规定:“当事人在法庭上可以提出新的证据”,但由于对“新的证据”没有明确的界定,实践中将迟交的证据都视为新的证据,在长期的审判实践中,一些动机不纯的当事人在开庭审理前不提供证据,在开庭审理中搞突然袭击,或者在一审期间不提供证据,在二审或者再审期间再提供证据,以实现其拖延诉讼、损害对方当事人合法权益的目的。这种做法,不仅违背了民事活动和民事诉讼活动中当事人应当遵循的诚实信用原则,严重地干扰了诉讼活动的正常进行,有损法院裁判的权威性,有损对方当事人的利益,而且对有限的审判资源造成了极大浪费,是导致审判效率低下
    2023-04-19
    184人看过
  • 超过举证期限未提交答辩状还可以举证吗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民事诉讼的被告应当在收到起诉书副本之日起规定期限内提出答辩状,举证和答辩是不同的,举证一是由原告承担,只要未超过举证期限的,就可以举证。《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五条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应当及时提供证据。人民法院根据当事人的主张和案件审理情况,确定当事人应当提供的证据及其期限。当事人在该期限内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延长期限,人民法院根据当事人的申请适当延长。当事人逾期提供证据的,人民法院应当责令其说明理由;拒不说明理由或者理由不成立的,人民法院根据不同情形可以不予采纳该证据,或者采纳该证据但予以训诫、罚款。《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五条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被告,被告应当在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内提出答辩状。答辩状应当记明被告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
    2023-06-14
    433人看过
  • 超过举证时限提供证据会怎么样
    超过举证时限提供证据当事人应当在举证期限内向人民法院提交证据材料,当事人在举证期限内不提交的,视为放弃举证权利。超过举证期限后,新的证据还可以提交(一)一审程序中的新的证据包括:当事人在一审举证期限届满后新发现的证据;当事人确因客观原因无法在举证期限内提供,经人民法院准许,在延长的期限内仍无法提供的证据;(二)二审程序中的新的证据包括:一审庭审结束后新发现的证据;当事人在一审举证期限届满前申请人民法院调查取证未获准许,二审法院经审查认为应当准许并依当事人申请调取的证据。当事人在一审程序中提供新的证据的,应当在一审开庭前或者开庭审理时提出。当事人在二审程序中提供新的证据的,应当在二审开庭前或者开庭审理时提出;二审不需要开庭审理的,应当在人民法院指定的期限内提出。当事人可以在法庭上提出哪些新证据《民事诉讼法》规定:“当事人在法庭上可以提出新的证据”,但由于对“新的证据”没有明确的界定,实践中将
    2023-02-24
    204人看过
  • 民事诉讼过举证期限后提交证据法院接受吗?
    超过民事诉讼举证期限是否还可以提交证据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做出判断,对于那些在举证期间由于客观原因,确实无法提供证据的,经当事人申请,人民法院批准可以上交。但对于那些恶意不提交,拖延审判时间的,法院不予接受逾期提交的证据。人民法院在受理案件后,需要按照法定流程进行审理,否则将审理结果将不具备法律效力。在审理案件时,具有举证责任的当事人需要在法院所规定的时间内,将自己搜集到的证据上交给人民法院。根据《民事诉讼法》第125条第1款规定:“当事人在法庭上可以提出新的证据”,但由于对“新的证据”没有明确的界定,实践中将迟交的证据都视为新的证据,在长期的审判实践中,一些动机不纯的当事人在开庭审理前不提供证据,在开庭审理中搞突然袭击,或者在一审期间不提供证据,在二审或者再审期间再提供证据,以实现其拖延诉讼、损害对方当事人合法权益的目的。这种做法,不仅违背了民事活动和民事诉讼活动中当事人应当遵循的诚实信用
    2023-04-19
    120人看过
  • 举证和答辩期限,举证期限届满后提交的证据如何认定
    举证和答辩期限不可混为一谈,举证期限并没有明确的期限规定,要根据案情的复杂情形等因素来确定,但一般不得短于15日,而答辩期限有明确的规定,即起诉书送达后的15日。举证期限届满后提交的证据的认定取决于法院,法院可以要求逾期举证者说明理由,理由不成立的可以不予采纳。一、举证和答辩期限举证和答辩的期限不能一概而论,二者适用的期限完全不同,总的来说答辩期限一般是受到起诉书后的15日,举证期限一般在开庭前也可以由法院根据案件情况确定期限,并没有统一的规定,不过法律规定人民法院确定举证期限,第一审普通程序案件不得少于十五日,当事人提供新的证据的第二审案件不得少于十日。二、举证期限届满后提交的证据如何认定举证期限届满后提交的证据具体有法院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认定,对于当事人逾期提交的证据材料,人民法院责令其说明理由,拒不说明理由或理由不成立的,人民法院审理时不组织质证或者虽采纳证据但要予以训诫或罚款。规定举
    2023-07-04
    73人看过
  • 超过起诉期限的举证
    如果被告即行政机关认为原告即行政相对人起诉超过法定期限的,由被告承担举证责任。行政诉讼法关于起诉期限的规定要求行政机关在作出具体行政行为后告知相对人。根据《行政诉讼法》的规定,经过复议的案件,申请人不服复议决定的,应当在收到复议决定书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的,应当在知道作出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3个月内提出。超过法定期限不起诉的,应视为放弃诉权,法院不予受理。但因为不可抗力或者其他特殊情况耽误期限的,在障碍消除后10日内可以申请延长期限,由人民法院决定。对这里所规定的收到、知道,应该理解为确实收到、确实知道,即从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确实得知行政机关已经对其做出复议决定或具体行政行为的那一天起计算期限,这就要求行政机关在做出具体行政行为后要以适当的方式确实、明白无误地通知相对人,因此,当事人如因起诉期限发生争议,应由被告承担举证责任。从审判实
    2023-06-06
    379人看过
  • 未在举证期限内提交证据的质证意见
    一、当事人应当在人民法院送达的举证通知书上载明的举证期限内提交全部证据材料。在举证期限内不提交的,视为放弃举证权利。对逾期提交的证据材料,除对方当事人同意质证外,人民法院审理时不组织质证。二、当事人在举证期限内提交证据材料确有困难的,应在举证期限内人民法院申请延期举证,是否准许由人民法院决定。三、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申请人民法院调查收集证据和当事人申请证据保全的,均应提交书面申请,并不得迟于举证期限届满前七日。人民法院调查收集证据的费用,由提出申请的当事人在申请后七日预交,到期不预交的,则对其申请不予准许。申请证据保全的,须提供相应的担保。四、当事人申请鉴定,应当在举证期限内提出,并在提出申请之日起七日内预交鉴定费用,当事人因在规定期限内不预交鉴定费用而未能鉴定的,则自行承担举证不能的法律后果。五、当事人增加、变更诉讼请求或者提起反诉的,应当在举证期限届满前提出。六、当事人申请证人出庭作证
    2023-03-09
    419人看过
  • 超过举证期限举证法院会认可吗
    一、超过举证期限举证法院会认可吗你好,离婚时夫妻共同财产的分割应依据下列原则:(一)依《民法典》的规定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商处理。(二)依《民法典》的规定男女平等的原则,不能歧视妇女,应尊重妇女的权利,保护妇女权利。(三)依《民法典》的规定协商不成时,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以照顾子女和女方权益的原则判决。(四)给予补偿的原则。一方因抚育子女、照料老人、协助另一方工作等付出较多的义务的,离婚时有权向另一方请求补偿,另一方应当予以补偿。二、举证期限届满的法律后果(一)对于当事人逾期提交的证据材料,除对方当事人同意质证的或当事人逾期提供的证据材料足以影响案件公正处理并经冲裁庭同意的外仲裁庭将不组织质证.根据《证据规定》第47条的规定,未经质证的证据不能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也就是说对于当事人在举证期限届满后提交的证据,仲裁庭不能作为案件事实的依据。(二)举证期限届满后,当事人
    2023-06-27
    280人看过
  • 离婚诉讼中举证期限及逾期提供证据的有什么法律后果
    离婚案中,当事人应当在收到案件受理通知书或应诉通知书的次日起向人民法院提交相应的证据材料。举证期限可以由当事人协商一致,并经人民法院认可;由人民法院指定举证期限的.二、举证期限及逾期提供证据的法律后果1、当事人应当在收到案件受理通知书或应诉通知书的次日起向人民法院提交相应的证据材料。举证期限可以由当事人协商一致,并经人民法院认可;由人民法院指定举证期限的,指定的期限不少于三十日,自当事人收到案件受理通知书和应诉通知书的次日起计算。在举证期限内不提交的,视为放弃举证权利。对逾期提供的证据材料,除对方当事人同意质证外,人民法院审理时不组织质证。2、当事人在举证期限内提交证据材料确有困难的,应在举证期限内向人民法院申请延期举证,是否准许由人民法院决定。3、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申请人民法院调查收集证据和当事人申请证据保全的,均应提交书面申请,并不得迟于举证期限届满前七日。4、当事人申请鉴定,应当在
    2023-06-12
    103人看过
  • 侵犯名誉权后果举证的证据有哪些
    1、以文字或音像制品形式侵权的,提供相应载体。2、以口头形式侵权的,提供证人证言或有关证明材料。3、以其他形式侵权的,提供相应证据。4、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的证据。5、造成精神损失的,提供相应证据。6、原、被告若为法人,应提供法人资格证明及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7、需委托他人代理诉讼的,提交授权委托书。一、侵害名誉权的损害赔偿1、财产损害赔偿。名誉权本身不是财产,不具有可以交换的经济利益,但由于此种权利直接关系到公民和法人财产权的取得和丧失,因此侵害名誉权也会影响公民和法人的财产权益,如公民因遭受名誉的毁损而丧失某种工作的机会,法人因名誉毁损而遭受财产的重大损失。另外,受害人的恢复名誉而产生的费和支出,也属于财产损害的范围。财产损害既包括现有财产的损失,也包括可得利益的丧失,只要是侵害名誉权所引起的后果,侵权人就应当全部赔偿。2、精神损害赔偿。侵害名誉权造成的精神损害应包括受害人的名誉利益毁损和
    2023-02-10
    311人看过
  • 立案之后证据提交期限
    当事人必须在法院受理案件以后的一定期限内提交证据,这个期限可以由法院根据案件情况指定不少于30天的期限,也可以由当事人协商确定并经法院认可,当事人逾期提供的证据,法院一般不予采纳。民事诉讼证据要有客观性,关联性,合法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五条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应当及时提供证据。人民法院根据当事人的主张和案件审理情况,确定当事人应当提供的证据及其期限。当事人在该期限内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延长期限,人民法院根据当事人的申请适当延长。当事人逾期提供证据的,人民法院应当责令其说明理由;拒不说明理由或者理由不成立的,人民法院根据不同情形可以不予采纳该证据,或者采纳该证据但予以训诫、罚款。
    2023-04-15
    302人看过
  •  逾期提交证据会对诉讼产生哪些后果?
    这段内容讲述了诉讼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交证据超过举证期限可能会产生的后果。当事人有正当理由时,法院可能会采纳这些证据;但如果当事人没有正当理由或者其主张不成立,法院将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否采纳这些证据。如果法院采纳了这些证据,当事人可能会受到训诫或罚款的处罚。诉讼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交证据超过举证期限可能会产生以下后果:如果当事人有正当理由,法院可能会采纳这些证据;但如果当事人没有正当理由或者其主张不成立,法院将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否采纳这些证据。如果法院采纳了这些证据,当事人可能会受到训诫或罚款的处罚。 逾期提交证据,法律如何处理?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当事人逾期提交证据的,人民法院不予采纳。但是,在特定情况下,逾期提交证据可能会产生一定法律效力。根据《民事诉讼法》第65条规定,当事人逾期提供证据的,人民法院应当责令其说明理由;拒不说明理由或者理由不成立的,根据民事诉讼法第153条的规定
    2023-08-25
    96人看过
  • 延期举证的后果有哪些问题
    逾期举证的法律后果,是举证时限制度的核心,也是举证时限制度发挥其价值功能的关键。当事人没有遵守举证时限的要求必然会产生一定的法律后果,这是举证时限制度的题中应有之义。一、从各国对举证时限制度的规定来看逾期举证的法律后果涉及如下几个方面:1、证据失权,即当事人逾期提供的证据,丧失证据效力。证据失权的后果意味着逾期提供证据的当事人丧失提出证据证明自己的事实主张和反驳对方的权利,法院也不会对当事人逾期提供的证据进行审理。2、负担额外的证明责任,即当事人逾期提供证据确有正当理由的,该证据作为失权后果的例外,允许提出,但当事人约定就正当理由的存在负担证明责任。3、承担不利的诉讼后果。由于举证时限是证明责任的内在要求,对待证事实负有举证责任的当事人未能按照举证期限的要求有效完成举证,在待证事实处于真伪不明状态时,应当承担不利的诉讼结果。《民事诉讼证据规定》对于逾期举证的后果,采取了以证据失权为原则的立
    2023-06-03
    94人看过
  • 举证期限届满之日交邮的证据,算不算过期
    证据在期限届满前交邮的,不算过期,如果是届满当天邮出是有效的。司法解释关于举证期限的新规定一庭前准备阶段举证期限缩短《解释》第九十九条人民法院应当在审理前的准备阶段确定当事人的举证期限。举证期限可以由当事人协商,并经人民法院准许。人民法院确定举证期限,第一审普通程序案件不得少于十五日,当事人提供新的证据的第二审案件不得少于十日。举证期限届满后,当事人对已经提供的证据,申请提供反驳证据或者对证据来源、形式等方面的瑕疵进行补正的,人民法院可以酌情再次确定举证期限,该期限不受前款规定的限制。《解释》规定人民法院确定一审普通案件的举证期限不得少于十五日,第二审案件提供新证据的举证期限不得少于十日,修改了此前人民法院确定一审普通案件的举证期限不得少于三十日,二审案件没有举证期限,若提供新证据,除不开庭应当在人民法院指定的期限内提出以外,其他应在开庭前或开庭审理时提出的旧规定。同时《解释》规定在缩短庭
    2024-04-08
    104人看过
换一批
#证据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民事举证期限是指当事人提起民事诉讼后,人民法院根据当事人的民事主张和民事案件审理情况,规定的当事人应当提供相应证据的一段时间。 举证期限可以由当事人协商一致,并经人民法院认可或者由人民法院依职权确定举证其限。当事人应当在举证期限内向人民法院... 更多>

    • 举证期限超过的后果有哪些
      贵州在线咨询 2023-06-05
      在我国,举证期限有两种确定方式: 一是双方当事人协商确定举证期限; 二是法院指定不少于30日的举证期限。 无论对于哪种方式,当事人必须在举证期限内提交证据,如果逾期提交法院将不组织质证,当事人提供的证据就不具有证据法上的效力,法院判决时也不会采用该证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三十四条规定:当事人应当在举证期限内向人民法院提交证据材料,当事人在举证期限内不提交的,视为放弃举证
    • 如果举证期限超过证据举证是否有效
      天津在线咨询 2022-10-24
      应当在举证期限届满前提出。因此。对于当事人逾期提交的证据材料,人民法院审理时不组织质证。但对方当事人同意质证的除外、变更诉讼请求或者提起反诉的。当事人增加《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三十四条当事人应当在举证期限内向人民法院提交证据材料,当事人在举证期限内不提交的,视为放弃举证权利
    • 根据新法规定,如果超过举证期限提出的证据有什么法律后果
      湖南在线咨询 2022-10-05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三十四条当事人应当在举证期限内向人民法院提交证据材料,当事人在举证期限内不提交的,视为放弃举证权利。对于当事人逾期提交的证据材料,人民法院审理时不组织质证。但对方当事人同意质证的除外。当事人增加、变更诉讼请求或者提起反诉的,应当在举证期限届满前提出。因此,没有在法院指定期限内提交证据,应视为“举证不能“或者放弃举证权利。
    • 受理后举证期限内提交证据是需要提交哪些证据呢?
      西藏在线咨询 2022-10-07
      回答1、自己的身份证,证明自己的诉讼主体合法;2、借条,证明借款事实;3、必要的证人,证明自己催款的事实,没有超过诉讼时效。不知道借条如何约定还款时限的,如果还款时限到后。没有超出两年,第三项可以不举证。譬如约定2012年1月1日还款,那么到2014年1月1日前都不必提供第三项证据。
    • 超过举证期限提交证据的突袭该怎么应对
      香港在线咨询 2024-08-24
      超过举证期限提交证据的突袭如何应对 “民事证据规定”施行前确实存在严重的“证据突袭”的问题。“民事证据规定”施行前的立法及审判实践中,一审审判程序进入庭审后法庭辩论终结前,原告有权增加诉讼请求、被告有权提出反诉、第三人有权提出与本案有关的诉讼请求,法院可以合并审理的,应当合并审理。(《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在此规则下,各方当事人除可以随意变更诉讼请求外,更可以在事实方面任意地提出新的答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