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走遗忘物可以定侵占罪么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3-09 08:42:43 337 人看过

拿走他人的遗忘物拒不归还的可以定侵占罪。侵占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还的行为。构成侵占罪的,一般判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

一、侵占罪怎么判刑啊?

侵占罪一般是指行为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还的行为。行为人构成侵占罪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二年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二、遗产中有侵占部分可以继承吗

遗产中有侵占部分不能继承,必须将侵占的部分剔除。构成侵占罪的,一般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侵占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还的行为。

三、自愿给的钱算侵占吗

自愿给的钱不算侵占。侵占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还的行为。根据刑法规定,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退还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06日 14:31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有期徒刑相关文章
  • 遗忘物侵占罪标准有哪些
    侵占遗失物品涉及到的罪名即侵占罪。该罪行主要是指以不当得利为目的,对原本属于他人交付给自身保管之财物、遗忘物或掩埋物,通过非法手段据为己有,并且在数额上达到一定程度,同时拒绝归还给原所有者的行为。对于遗忘物侵占罪的判定标准,一般而言,只有当侵占的遗忘物价值达到一定规模时,才能被认定为犯罪。具体来说,根据相关司法解释,所谓的“数额较大”通常定义为超过一万元人民币。值得我们注意的是,侵占遗忘物的行为必须是在明确知晓所占有的物品系他人遗失物的情况下进行,并将其非法据为己有,且在权利人提出返还请求后仍坚持不予归还。《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条【侵占罪】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退还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二年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将他人的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本条罪
    2024-08-16
    394人看过
  • 拿走遗忘物属于什么行为
    倘若遗失物品遭受侵害者占据为主权控制,便已构成刑事犯罪。倘若在法律部门进行通知追讨但其拒绝返还,更是涉嫌构成侵占罪名。而侵占犯罪即是将先前由他人监管或代为保管之财产非法据为已有,且数目达到足够大的标准,仍自恃无辜,拒绝归还;就是将他人所遗忘了的东西或是埋藏于地下的财物,未经允许之下非法占为已有的行为。《刑法》第二百七十条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退还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二年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将他人的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本条罪,告诉的才处理。
    2024-05-20
    387人看过
  • 侵占遗忘物会怎么处罚
    刑事责任能力
    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退还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二年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侵占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或者他人遗忘物、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退还或者拒不交出的行为。对遗忘物的理解,刑法理论界的争议比较大。我国《刑法》规定遗忘物是侵占罪的犯罪对象之一,但究竟什么是遗忘物是否等同于遗失物对此我国理论界有不同的说法,有等同说与区别说。前者认为此处的遗忘物即遗失物,并无根本区别;后者认为,遗忘物与遗失物是不同的概念,《刑法》第二百七十条使用遗忘物的概念是立法者对犯罪对象的有意限定。本人赞同后者的说法。侵占罪的构成特征1、犯罪客体本罪所侵害的客体是他人财物的所有权。本罪的犯罪对象为他人的交给自己保管的财物、遗忘物和埋藏物。2、犯罪客观方面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将他人的交由自己代为保管
    2023-06-13
    449人看过
  • 侵占罪中的遗忘物是否经过认定
    遗忘物是指自己的初衷,本该带走但因遗忘而没有带走的财产,比如买东西忘在柜台上,去别人家玩,忘在别人家,坐出租车忘在车里。遗忘不等于遗失。后者是失主丢失的财产,失去对财产的控制时间比较长,一般不知道丢失的时间和地点,捡拾者一般不知道也很难找到丢失的人。遗忘物是刚才和暂时遗忘的东西。遗忘者失去的控制时间相对较短。他们通常很快回忆起遗忘的时间和地点,回来寻找,拾取者通常知道遗忘者是谁。侵占罪中的遗忘物有没有要求对侵占罪中的遗忘物有要求。遗忘是指因财产所有人和占有人的疏忽而遗忘在某处的物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条的规定,非法占有他人财产,数额较大,拒不退还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二年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非法占有他人遗忘物或者埋藏物的,数额较大,拒不交出的,按照前款的规定处罚。本条罪,只有通知才能处理。《刑法》第二百七十条:将
    2023-08-18
    266人看过
  • 2024遗忘物侵占罪行的规定有哪些
    遗忘物侵占罪行的规定有哪些《刑法》第二百七十条【侵占罪】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退还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二年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将他人的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本条罪,告诉的才处理。侵占罪的他人遗忘物如何认定侵占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将他人交给自己保管的财物、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还的行为。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凡年满1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构成本罪。本罪在主观方面必须出于故意,即明知属于他人交与自己保管的财物、遗忘物或者埋藏物而仍非法占为己有。犯罪对象只限于三种财物:1、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2、他人的遗忘物,遗忘物不等于遗失物,也不同于遗弃物;3、他人的埋藏物。这里所说的“遗忘物”,是指由于财产所有人、占有人的疏忽,
    2023-11-27
    275人看过
  • 侵占罪的遗忘物的概念是什么
    一、侵占罪的遗忘物的概念是什么?这里所说的“遗忘物”,是指由于财产所有人、占有人的疏忽,遗忘在某处的物品。在实践中,遗忘物和遗失物是有区别的:遗忘物一般是指被害人明确知道自己遗忘在某处的物品,而遗失物则是失主丢失的物品,对于拾得遗失物未交还失主的不得按本罪处理。物主先是自愿将财物放在某处,后因主观上的疏忽大意,一时忘却了该物,但在较短的时间内又记起了该物并有可能立即返回原处寻找。因而,物主与物之间的特有关系只是一定程度的松弛或减弱,但并未因此而消失。遗忘物仍在遗忘者所能控制、支配的范围内。所谓的遗失物是指不基于所有人或占有人的意思而偶然失去的占有的动产。因其一般不知物之所在,故称为遗失物。二、侵占罪的他人遗忘物如何认定?侵占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将他人交给自己保管的财物、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还的行为。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凡年满1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
    2023-04-13
    465人看过
  • 将遗忘物拿走如何定性,是否会被定罪
    由于侵占遗失物,实质上就是将基于无因治理而据有的他人财物非法占为己有行为,可认为《刑法》第270条第1款划定的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非法占为己有”的行为所包括。尽管将遗失物理解为在形式上是不同于遗忘物的财物并可认为《刑法》第270条第1款中划定的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所包括,这并不表赞同立法者对遗失物和遗忘物所采用的目前这种分两款划定的立法模式。由于从本质上讲,无论是遗失物仍是遗忘物,都是财物的所有人或据有人因为主观上的疏忽大意而丢失的财物,两者具有相同性,而且在实践中对毕竟是遗失物仍是遗忘物,司法职员去去从财物的存在状态上不易判定,尚需根据原财物所有人或据有人的陈述来认定,那么这样就存在着一个题目,即对于司法职员认定为构成了侵占罪的侵占遗失物或遗忘物的行为毕竟是依据《刑法》第270条第1款的划定仍是依据《刑法》第270条第2款的划定对行为人定罪判刑的,其抉择权并不是司法职员,而是财物的所有人
    2023-06-15
    420人看过
  • 遗忘物占有构成侵占罪的相关规定是什么
    《刑法》第二百七十条【侵占罪】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退还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二年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将他人的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本条罪,告诉的才处理。侵占罪的他人遗忘物如何认定侵占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将他人交给自己保管的财物、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还的行为。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凡年满1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构成本罪。本罪在主观方面必须出于故意,即明知属于他人交与自己保管的财物、遗忘物或者埋藏物而仍非法占为己有。犯罪对象只限于三种财物:1、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2、他人的遗忘物,遗忘物不等于遗失物,也不同于遗弃物;3、他人的埋藏物。这里所说的“遗忘物”,是指由于财产所有人、占有人的疏忽,遗忘在某处的物品。在实践中
    2023-06-13
    350人看过
  • 侵占罪中的遗忘物有要求吗
    侵占罪中的遗忘物有要求:必须是由于财产所有人、占有人的疏忽,遗忘在某处的物品。构成侵占罪的,一般判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侵占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还的行为。一、侵占罪怎么处罚侵占罪的量刑标准如下:1、非法占有他人财产,数额较大,拒不退还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2、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二年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3、非法占有他人遗忘物或者埋藏物的,数额较大,拒不交出的,按照规定处罚。侵占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实施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二、捡到财物不还会受到什么处罚属于不当得利,如果拒不归返,看财物的金额,可能会构成侵占罪。侵占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将他人的交给自己保管的财物、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还的行为。本罪的主体为
    2023-06-27
    408人看过
  • 论侵占罪中遗忘物的认定条件是什么
    在侵占罪中对遗忘物的判定通常需遵循以下几个特定标准:首先,被主张为遗忘物的物品必须属于处于他人无法有效掌控下的范畴;其次,行为主体须明确认识到自己所占有的物品来源于他人的遗弃;再者,行为主体有违法律规定,将此遗弃之物据为己有;以及,其拒绝将遗忘物归还所有权人或者以其他方式退回。关键在于,对于遗忘物的认定,不仅要考虑到财物的实际失控状况,同时也要注重行为主体的主观层面的意图。《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条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退还的,或者将他人的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出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二年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2024-08-10
    359人看过
  • 侵占罪遗忘物的认定及盗窃与侵占之区分是什么
    侵占罪遗忘物的认定与遗忘物不同的是,遗留物尚未脱离物主的实际控制,是物主有意识置放某一地点或虽无意识但仍置于自己直接控制的地点之物。一般情况下,对遗留物置放的位置、状态可以较容易判断,但有些情况下,作出准确判断还要结合具体情况加以分析。例如,甲乘坐火车硬卧,上厕所时没有将放在卧铺上的钱包带上,对面卧铺乘客将钱包取走,装入自己的腰包。这个钱包虽然乘客无意识地置于卧铺上或者说忘记了带上,但仍处于自己直接控制的卧铺上,因而乘客并没丧失对钱包的实际控制,对面乘客的拿取行为属于盗窃。此外,将财物置放于卧铺上忘记带上是遗忘物还是遗留物还要根据乘客有无控制其卧铺的继续性来判断,如果乘客到达目的地下车,说明其不再占有卧铺,那么,忘记带上的财物属遗忘物;如果乘客不下车,说明其继续占有卧铺,那么,忘记带在身上的财物属遗留物。对遗留物的拿取并非法据为己有的行为一般应认定为盗窃。但是,如果拿取者误认为是遗忘物的,
    2023-06-03
    366人看过
  • 侵占罪中的遗忘物是指无主物吗
    侵占犯罪中所涉及的遗忘物并非是一类毫无主人干预、处置的物品。所谓“遗忘物”,实际上它是指由于民事主体的粗心大意,将自己所持有或者拥有所有权的财产,忘却在某个具体的位置,导致该财产短暂地脱离于其主人的掌控范围之内,然而,这并不意味着该财产已经丧失了其原始的所有权属性。在法律层面上,我们可以理解为,无主物是指那些不存在任何合法所有者或者所有者身份无法确定的物品;而遗忘物则是具有明确的所有者身份,仅仅因为暂时性的疏忽,才被遗留在特定的场所。《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条【侵占罪】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退还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二年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将他人的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本条罪,告诉的才处理。
    2024-07-25
    478人看过
  • 如何认定侵占他人遗忘物品
    将他人遗忘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退还的可以认定为侵占罪。物主先是自愿将财物放在某处,后因主观上的疏忽大意,一时忘却了该物,但在较短的时间内又记起了该物并有可能立即返回原处寻找。因而,物主与物之间的特有关系只是一定程度的松弛或减弱,但并未因此而消失。遗忘物仍在遗忘者所能控制、支配的范围内。所谓的遗失物是指不基于所有人或占有人的意思而偶然失去的占有的动产。一、构成侵占罪的条件有哪些?侵占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将他人的交给自己保管的财物、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还的行为。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将他人的交由自己代为保管的财物、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还的行为。1、要有通过正当、善意、合法的手段,持有他人财物的行为。这是构成本罪的重要前提,也是本罪区别于其他犯罪的重要特征。如果不是通过正当、善意、合法的手段持有该财物即持有该财物就具有非法性,则不可
    2023-03-11
    298人看过
  • 遗忘物品占有构成侵占罪要坐牢吗
    一、遗忘物品占有构成侵占罪要坐牢吗根据我国现行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条所赋予的规定,凡是将他人遗失物非法私自占有,并且数额达到一定标准,又拒不归还者,均将被判定为侵占罪。如若非法占有的金额较大,应依据此法条进行法定惩处。具体到实际审判中,是否会导致坐牢(也就是指会不会被判有期徒刑、拘役或罚金),这主要取决于多个方面的因素,例如非法占有的具体金额、是否存在其他严重情节以及是否拒绝归还等等。在法院最终判定构成侵占罪的前提下,如果同时满足了相关的犯罪情节,那么被告方就有可能面临相应的刑事惩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条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退还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二年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将他人的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本条罪,告诉的才处理。
    2024-07-11
    470人看过
换一批
#刑罚种类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有期徒刑是我国刑法规定的刑罚的一种,指在一定期限内剥夺犯罪人的自由,实行强制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有期徒刑是我国适用面最广的刑罚方法。 对于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最高减刑数额为原判刑期的一半。判刑十五年,最多减刑七年六个月。... 更多>

    #有期徒刑
    相关咨询
    • 侵占罪中遗忘物与遗忘物如何认定, 侵占罪中遗忘物和遗忘物如何区分
      广西在线咨询 2022-03-08
      侵占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将他人交给自己保管的财物、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还的行为。 所谓他人的遗忘物,是指出于自己的本意,本应带走却因遗忘没有带走的财物,如买东西将物品忘在柜台上,到他人家里玩将东西遗忘在人家家里,乘坐出租车把财物遗忘在车里等。应当提出,遗忘物不等于遗失物。后者是失主丢失的财物,失去对财物的控制时间相对较长,一般也不知道丢失的时间和地点,拾捡者一般不知
    • 侵占遗忘物罪量刑标准
      天津在线咨询 2022-03-16
      侵占遗忘物,如果数额较大,超过五千元以上就涉嫌侵占罪。《刑法》第二百七十条规定: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退还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二年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将他人的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 拒不退还他人遗忘物、他人遗忘物、埋藏物或者遗忘物可以构成侵占吗
      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03-18
      刑法第二百七十条明文规定,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将代为他人保管的财物、他人的遗忘物、埋藏物占为己有,拒不退还的是侵占罪。可见除了要占有他人财物之外,还必须具备"拒不退还"的行为才构成侵占罪。然而,在司法实践中,什么是"拒不退还"有着很大分歧。 一种观点认为,财物所有人发觉财物被侵占后,要求占有人退还而不退还的就是拒不退还。 第二种观点认为,拒不退还是指财物所有人向法院起诉前多次向占有人索要而不退还的行
    • 在我国拿走遗失物是侵占罪吗
      辽宁在线咨询 2023-02-27
      拿走遗失物只是构成侵占遗失罪,并不构成侵占罪。侵占罪是主体为一般主体,凡年满1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构成本罪。本罪在主观方面必须出于故意,即明知属于他人交与自己保管的财物、遗忘物或者埋藏物而仍非法占为己有。
    • 遗忘物侵占罪的范围是什么
      安徽在线咨询 2022-03-01
      遗忘物是侵占罪行为对象之一,其范围的确定对侵占罪的认定有着重要的意义。我国新刑法典对遗忘物的定义和范围没有明确地加以规定,也无相关的司法解释,刑法学界对遗忘物的范围是否包括遗失物存在着较大的分岐。在实际生活当中,拾到别人的遗失物而拒不交还是大量存在的,对于此种行为是否可定为侵占罪,无论是从理论的角度,还是从实践的角度都是应该厘清的。在刑法学界,对于遗忘物是否区别于遗失物,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