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进行治安管理的处罚,如果构成犯罪的,可追究刑事责任。欺负未成年人和欺负成年人一样需要承担相应的惩罚,比如殴打他人的,或者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离婚了未成年子女怎么办
1、不足两周岁的孩子的抚养权
如果离婚家庭有不足两周岁的子女,那么考虑到子女较小,更加需要母亲的照顾,有的可能尚处于哺乳期,所以法律规定离婚后子女一般随母方生活。
但如果母方有特殊原因,实际上不能或不愿抚养子女的可以随父方生活。特殊原因主要是指:
(1)母方患有久治不愈的传染性疾病或其他严重疾病;
(2)母方有抚养条件不尽抚养义务;
(3)因其他原因,子女确无法随母方生活的等。
2、孩子在两周岁以上的抚养权
对两周岁以上未成年的子女,父方和母方均要求随其生活,一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予优先考虑:
(1)已做绝育手术或因其他原因丧失生育能力的;
(2)子女随其生活时间较长,改变生活环境对子女健康成长明显不利的;
(3)无其他子女,而另一方有其他子女的;
(4)子女随其生活,对子女成长有利,而另一方患有久治不愈的传染性疾病或其他严重疾病,或者有其他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情形,不宜与子女共同生活的。
其中,如果父方与母方抚养子女的条件基本相同,双方均要求子女与其共同生活,但子女单独随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共同生活多年,且祖父母或外祖父母要求并且有能力帮助子女照顾孙子女或外孙子女的,可作为子女随父或母生活的优先条件予以考虑。
3、孩子在十周岁以上的抚养权
在十周岁以上的未成年子女,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有一定的辨别是非的能力,所以在离婚案件中,处理子女随谁生活的问题上,应考虑到子女的个人的意愿。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第二百三十四条之一组织他人出卖人体器官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未经本人同意摘取其器官,或者摘取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的器官,或者强迫、欺骗他人捐献器官的,依照本法第二百三十四条、第二百三十二条的规定定罪处罚。违背本人生前意愿摘取其尸体器官,或者本人生前未表示同意,违反国家规定,违背其近亲属意愿摘取其尸体器官的,依照本法第三百零二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
未成年人遭受性侵害时应该如何应对?
222人看过
-
面对欺诈罪,孕妇应该如何应对?
181人看过
-
面对未成年人被杀害,家长应该如何解决?
484人看过
-
面对对方存在欺诈行为如何处理?
314人看过
-
未成年人致人二级轻伤,对方应该如何应对?
492人看过
-
刑事诉讼中未成年人应该如何应对?
281人看过
离婚后,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已满两周岁的子女,父母双方对抚养问题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判决。子女已满八周岁的,应当尊重其真实意愿。... 更多>
-
未成年人欺骗未成年人1万如何处置北京在线咨询 2022-07-06一、未成年人抢劫如何处理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已满十六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盗窃、诈骗、抢夺罪,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而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的,应当按照刑法第二百六十九条的规定定罪处罚。情节轻微的,可不以抢劫罪定罪处罚。孩子携带凶器抢夺也定抢劫罪:携带凶器抢夺在刑法上是为“准抢劫”,按照抢劫罪定罪处罚。未成年人能构成转化型抢劫
-
对成年人欺负殴打未成年人有什么规定,怎么处理与量刑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10-16看鉴定轻微伤属于民事纠纷轻伤及以上故意伤害属于刑事案件我国司法规定重点保护未成年人如果受害者是未成年有碍未成年人身心健康那么将按照情节恶劣从重处罚
-
未成年欺负未成年犯法吗安徽在线咨询 2022-06-19【法律依据】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三条,殴打他人的,或者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 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第十二条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违反治安管理的,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不满十四周岁的人违反治安管理的,不予处罚,但是应当责令其监护人严加管教。
-
在面对交通事故时,应该如何应对?北京在线咨询 2024-11-14在遇到交通事故时,应该采取以下措施: 1. 尽快拨打122或向附近执勤的交通警察报告,说明交通事故的时间、地点以及事故的简要情况。 2. 在交通警察到达之前,保护现场并不要移动任何物品。 3. 如果交通事故中有人受伤,应尽快拨打急救电话120并使用普通话,准确报告情况,语言简洁明了。 4. 交通事故造成人员伤亡时,不要“私了”,以免后续问题变得更加复杂。 5. 如果遇到交通肇事者逃逸,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