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再审程序是指在已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认定事实或适用法律上发现确有错误时,依法启动并对案件进行重新审理的诉讼程序。对于原审人民法院审理的案件,如果原来是第一审案件,应当依照第一审程序进行审判,所作的判决、裁定可以上诉、抗诉;如果是第二审案件或者是上级人民法院提审的案件,应当依照第二审程序进行审判,所作的判决、裁定是终审的判决、裁定。同级人民检察院应当派员出席法庭。
刑事再审程序,也称为刑事审判监督程序,是指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对已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在认定事实或适用法律上发现确有错误时,依法启动并对案件进行重新审理的诉讼程序。
人民法院按照审判监督程序重新审判的案件,由原审人民法院审理的,应当另行组成合议庭进行。如果原来是第一审案件,应当依照第一审程序进行审判,所作的判决、裁定,可以上诉、抗诉如果原来是第二审案件,或者是上级人民法院提审的案件,应当依照第二审程序进行审判,所作的判决、裁定,是终审的判决、裁定。人民法院开庭审理的再审案件,同级人民检察院应当派员出席法庭。
刑 事 再 审 程 序 的 法 律 规 定 有 哪 些 ?
刑事再审程序是指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在法定情形下,因明显确有错误而启动的重新审判程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刑事再审程序的法律规定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 再审范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四条的规定,只有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在法定情形下,因明显确有错误而启动的重新审判程序。
2. 再审程序启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三条的规定,人民法院院长认为确有必要时,应当依法启动再审程序。再审程序的启动,应当符合法定条件,即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确有错误,或者据以定罪量刑的证据不确实、不充分,或者据以定罪量刑的依据不正确、不充分,或者被告人的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提出申诉,或者自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提出自诉,或者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的情形。
3. 再审程序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六条的规定,再审程序的审理,应当按照原审程序进行,即开庭审理、阅卷、讯问被告人、听取其他当事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的意见,对原判决认定的事实和适用法律进行全面审查。
4. 再审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七条的规定,再审案件按照原审程序重新审判的案件,如果原来是第二审案件或者是上级人民法院提审的案件,应当依照规定提审。如果原来是上级人民法院提审的案件,提审应当按照第二审程序进行。再审案件按照原审程序重新审判的案件,如果原来是上级人民法院提审的案件,提审应当按照第二审程序进行,所作的判决、裁定,是终审的判决、裁定。
综上所述,刑事再审程序的法律规定主要包括再审范围、再审程序启动、再审程序审理和再审决定等方面。在再审程序中,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公正审理,维护司法公正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刑事再审程序是指在已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中,因明显确有错误而启动的重新审判程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相关规定,再审范围、启动、审理和决定等程序都有具体法律规定。再审范围仅限于已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在法定情形下因明显确有错误而启动的重新审判程序。再审程序的启动应当符合法定条件,即人民法院院长认为确有必要时。再审程序审理应当按照原审程序进行,包括开庭审理、阅卷、讯问被告人、听取其他当事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的意见,对原判决认定的事实和适用法律进行全面审查。再审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七条的规定,原来是第二审案件或者是上级人民法院提审的案件,应当依照规定提审。如果原来是上级人民法院提审的案件,提审应当按照第二审程序进行,所作的判决、裁定是终审的判决、裁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两百零五条各级人民法院院长对本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如果发现在认定事实上或者在适用法律上确有错误,必须提交审判委员会处理。最高人民法院对各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上级人民法院对下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如果发现确有错误,有权提审或者指令下级人民法院再审。最高人民检察院对各级人民法院己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上级人民检察院对下级人民法院己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如果发现确有错误,有权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向同级人民法院提出抗诉。
-
2024刑事案件重新审判的程序、重审过程包括哪些内容
405人看过
-
重审程序的案件处理
233人看过
-
民事案件庭审程序、民事案件审理程序
85人看过
-
刑事案件再审的条件、程序及审理法院
345人看过
-
刑事案件审理的程序及注意事项
62人看过
-
刑事案件一审期限,刑事案件一审程序
338人看过
审判监督程序是指人民检察院对人民法院作出的已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发现确有错误,依职权提起再行审理的特殊诉讼程序。目的在于对已生效而确实有错误的判决和裁定,通过再次审理并作出裁判予以纠正。审判监督程序审理的对象时已经生效的判决或者裁定;... 更多>
-
重新启动民事案件审理程序的方法北京在线咨询 2024-12-01民事裁定书规定恢复审理的情况如下:诉讼中止对当事人权益的实现以及实现的可能性具有重要意义,与当事人的利益密切相关。在审判过程中,个别审判人员滥用诉讼中止条款,导致一些本不应中止诉讼的案件被中止。一旦诉讼中止裁定作出,即具有法律效力,当事人不能上诉,也不能向法院申请复议。即使当事人认为中止诉讼不合适,也无法提出申诉。这既损害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又未能对滥用自由裁量权的审判人员形成必要的监督和制约,对
-
刑事再审案件如何审理, 哪些刑事案件可以按照审判监督程序重新审判新疆在线咨询 2022-03-14一、刑事再审案件如何审理人民法院按照审判监督程序重新审判的案件,应当另行组成合议庭进行。如果原来是第一审案件,应当依照第一审程序进行审判,所作的判决、裁定,可以上诉、抗诉;如果原来是第二审案件,或者是上级人民法院提审的案件,应当依照第二审程序进行审判,所作的判决、裁定,是终审的判决、裁定。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的规定,人民法院决定按照审判监督程序重新
-
发回重审的民事案件按什么程序审理?天津在线咨询 2022-10-07按相关法律规定,发回重审的案件,原审人民法院应当按照第一审程序另行组成合议庭。审理再审案件,原来是第一审的,按照第一审程序另行组成合议庭;原来是第二审的或者是上级人民法院提审的,按照第二审程序另行组成合议庭。相关法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四十条人民法院审理第二审民事案件,由审判员组成合议庭。合议庭的成员人数,必须是单数。发回重审的案件,原审人民法院应当按照第一审程序另行组成合议庭。审理
-
刑事案件审理过程中的判决程序湖南在线咨询 2024-11-251. 对于公诉案件,应在受案后两个月内宣判,最迟不超过三个月。对于可能判处死刑或附带民事诉讼等复杂案件,以及存在法定特殊情况时,需上级法院批准延长期限,最长为六个月,并需报请最高院批准。如果是自诉案件,则应在受案后六个月内宣判。如果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法院应在受案后二十日内审结,但若可能判处有期徒刑超过三年,可延长至一个半月。 2. 关于判决下达时间,目前没有明确规定。 《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六
-
如何参加民事案件回重审审理程序?浙江在线咨询 2023-01-19民事案件发回重审审理的程序如下: 1.关于立案。案件应立新的案号。 2.关于送达。送达的文书可以不按初审案件程序中规定的文书种类送达。 3.关于审判组织。由人民陪审员组成合议庭。 4.关于诉讼代理人。当事人需重新提交授权委托书。 5.关于质证及庭审。当事人在发回重审的审理过程中反悔,除当事人提供相反的证据足以推翻的以外,应予以认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