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驾驶罪江苏省的判罚情况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4-05-11 18:32:48
375 人看过
在江苏地区,涉及到危险驾驶罪的确立及量刑问题普遍是参照我国《刑法》中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一的相关条款来进行处理的。
根据这一法典的具体规范,危险驾驶这个罪名所可能产生的刑罚种类颇为多元,其中较为常见的就是短期监禁(即拘役),同时还要附加适用罚金这种财产刑。而最终所处的刑期长短以及罚金的具体金额,则会受到犯罪情节程度的深浅与危害性的大小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例如是否引发了交通事故、是否导致了人员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等等。
此外,在做出判决的过程中,法院也会充分考虑被告人在案件中的认罪悔过表现以及其对受害方的赔偿状况。需要特别强调的是,每一起案件的实际判罚结果都必须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综合分析,最后由法院依照法律程序作出公正合理的裁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一:“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拘役,并处罚金:
(一)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
(二)醉酒驾驶机动车的;
(三)从事校车业务或者旅客运输,严重超过额定乘员载客,或者严重超过规定时速行驶的;
(四)违反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规定运输危险化学品,危及公共安全的。
机动车所有人、管理人对前款第三项、第四项行为负有直接责任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有前两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扩展阅读
-
江苏危险驾驶罪判多长时间
188人看过
-
江苏省人民检察院危险驾驶罪怎么认定
288人看过
-
江苏省危险驾驶罪量刑最新标准是什么
72人看过
-
党员干部危险驾驶罪怎么判,危险驾驶罪的从重处罚情形
81人看过
-
危险驾驶罪是抽象危险犯吗?危险驾驶罪的情形
170人看过
-
危险驾驶罪特殊情况有几种
446人看过
律师服务
热门律师推荐
#法律综合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法律综合知识
词条
#法律综合知识
最新文章
#法律综合知识
相关咨询
-
江苏省危险驾驶罪无罪判决是怎么样规定的呢?西藏在线咨询 2022-08-09涉嫌构成危险驾驶罪的,虽然案情比较简单,但还要经过法定程序,公安机关侦查后要移交检察院,检察院审查后才能起诉到法院定罪,这个过程下来也要三四个月。以下是刑事诉讼的整个过程,请参考。 按照《刑事诉讼法》的规定,一般刑事案件大致要经过3个阶段,即侦查阶段(公安机关)、审查起诉阶段(人民检察院)和审判阶段(人民法院)。 一、侦查阶段: 公安机关对于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可以刑事拘留。对于被拘留的人,应当
-
江苏危险驾驶罪律师收多少钱河南在线咨询 2023-06-25(一)不涉及财产关系的:2000元-30000元/件。 上下浮动幅度:20% 但收费额不足2000元的按2000元收取。 (二)涉及财产关系的,按争议标的额的以下费率实行分段累计收费: 标的额费率 10万元以下的部分(含10万元)6% 10-50万元的部分(含50万元)5% 50-100万元的部分(含100万元)4% 100-500万元的部分(含500万元)3% 500-1000万元的部分(含10
-
江苏危险驾驶罪的相关规定是什么西藏在线咨询 2022-07-10关于你的问题危险驾驶量刑2017年的规定是什么根据《刑法修正案九》第八条、《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一规定:“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拘役,并处罚金: (一)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 (二)醉酒驾驶机动车的; (三)从事校车业务或者旅客运输,严重超过额定乘员载客,或者严重超过规定时速行驶的; (四)违反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规定运输危险化学品,危及公共安全的。 机动车所有人、管理人对前款第
-
危险驾驶罪判多少年,危险驾驶罪能判多少年,危险驾驶罪江苏在线咨询 2022-07-07根据《刑法修正案九》第八条、《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一对危险驾驶罪判多少年的规定:“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拘役,并处罚金: (一)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 (二)醉酒驾驶机动车的 (三)从事校车业务或者旅客运输,严重超过额定乘员载客,或者严重超过规定时速行驶的 (四)违反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规定运输危险化学品,危及公共安全的。机动车所有人、管理人对前款第三项、第四项行为负有直接责任的,
-
危险驾驶案件哪些情况下属于危险驾驶天津在线咨询 2022-10-07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二条【适用条件】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一)犯罪情节较轻;(二)有悔罪表现;(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宣告缓刑,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