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情不构成犯罪的情形有哪些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4-08-21 11:39:09 413 人看过

在法律层面上,许多时候,人们并不知晓所从事的行为会引发何种刑事责任,这类情况我们常称之为无意识。

在判定其是否触犯刑法时,必须考虑到无意识行动人对于自己行为的性质、社会危害以及违法性等方面并没有充分地理解和认知,同时也不能将其归因于任何个人疏忽或者失误所带来的结果。

以大家所熟知的盗窃罪行来说,如果某一犯罪者在毫无意识的情况下,获取到了其他人通过盗窃方式获得的财产,并且在此过程中,他没有任何合理的疑虑去质疑这些物品的来源存在任何非法之处。

那么,在大多数情况下,此类行为并不会被视为盗窃罪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四条

故意犯罪】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

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1月15日 20:03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法律综合知识相关文章
  • 2024哪些情形不构成诽谤罪
    一、哪些情形不构成诽谤罪不构成诽谤罪的情形有下列三种:1、泄露并宣扬他人隐私,给他人名誉造成不良影响的,是侵害名誉权的行为,不构成诽谤罪。2、法人、团体、组织不能成为诽谤罪的犯罪对象。3、即使善意的检举、揭发、批评中有不实成分的,也不应以诽谤罪论处。法律依据:《民法典》第一千零二十五条行为人为公共利益实施新闻报道、舆论监督等行为,影响他人名誉的,不承担民事责任,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一)捏造、歪曲事实;(二)对他人提供的严重失实内容未尽到合理核实义务;(三)使用侮辱性言辞等贬损他人名誉。二、我国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行为形式有哪些根据最新网络诽谤司法解释第一条对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中的“捏造事实诽谤他人”作出了具体规定,主要包括三种行为方式:(一)捏造并散布“捏造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在信息网络上散布,或者组织、指使人员在信息网络上散布的”。是最为典型的网络诽谤行为方式,具体是指行为人捏造损
    2024-02-02
    69人看过
  • 知情不报可能构成哪些罪
    如果明知对方是犯罪分子的情况下,不向公安机关报案,反而帮助犯罪分子逃匿或者进行包庇的,就会构成窝藏、包庇罪。《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一十条【窝藏、包庇罪】明知是犯罪的人而为其提供隐藏处所、财物,帮助其逃匿或者作假证明包庇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犯前款罪,事前通谋的,以共同犯罪论处。第三百一十二条【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明知是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而予以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或者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一、知情不报算不算共犯知情不报算不算共犯要依据具体的情况而定,主要是否构成共同犯罪的要件,构成的就是属于共同犯罪。要看知道
    2023-03-27
    372人看过
  • 未成年人盗窃行为有哪些情形不构成犯罪?
    未成年盗窃案不认为犯罪的情形有:1、聋哑人或者盲人;2、在共同盗窃中发挥次要或者辅助作用,或者被胁迫;3、有其他轻微情节的。14岁以下人员盗窃、诈骗、抢劫他人财产、窝藏赃物、抵制逮捕、毁灭罪证、当场使用暴力、故意伤害、重伤或者故意杀人的,应当分别以故意伤害罪定罪处罚。未成年盗窃案怎么处理根据《刑法》第十七条规定,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及第二百六十四条盗窃罪的相关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七条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
    2023-07-04
    310人看过
  • 不构成肋从犯情形
    由于胁从犯的处罚相对来说是较轻的,一些人在实施了犯罪之后会以自己是受胁迫的来为自己开脱,其实并不能单从口说来判断的。胁从犯的认定必须是主观上不愿意,不过实际却参加到共同犯罪中,而且,虽然参与到共同犯罪中,但犯罪行为是比较消极,不具有主动性。其次,行为人实施的下列行为不能认定为胁从犯:1、行为人身体受外力强制完全失去意志自由的情况下的行为,其行为不能表达其主观意志,不可能具有罪过,不构成犯罪,可以认定为不可抗力或者紧急避险而不负刑事责任,也就无胁从犯之说;2、对于先是被迫参加,而后来变被动为主动,积极实施犯罪的,不宜定胁从犯,此时行为人实施犯罪已经是由被动到主动;3、被诱骗参加共同犯罪的人,不宜直接认定为胁从犯,要具体分析行为人的识别能力,对结果是否能预料到来确定。一、胁从犯减免处罚的理由胁从犯是指在共同犯罪中被胁迫参加犯罪的人,胁从犯是我国刑法的独特体例。在胁从犯应当负刑事责任的前提下,鉴
    2023-03-06
    261人看过
  • 不构成共犯处理的情形
    (1)共同过失犯罪行为即二个以上共同过失犯罪的,不属于共犯,只需根据个人的过失犯罪情况分别负相应的刑事责任即可。(2)二人以上实施危害行为即一个为故意犯罪,一个为过失犯罪,两个的行为共同导致危害结果的发生。具体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过失地引起或帮助他人实施故意犯罪,二是故意地教唆或帮助他人实施过失犯罪。此种情况下,也是根据各人的罪过形式和行为形态,分别负相应的刑事责任。(3)实施犯罪时故意内容不同的该不同的罪过内容能够决定行为性质不同,如甲乙共同用木棍打击丙,甲为杀人的故意,乙为伤害的故意,结果由于甲打击丙的要害部位而导致丙死亡,此时二人虽然有共同的行为,但由于没有共同犯罪故意而不构成共犯关系,甲构成故意杀人罪,乙构成故意伤害罪。当然,如果该罪过内容的不同并不足以影响行为定性,则可以构成共同犯罪,如一方出于直接杀人故意,另一方为间接故意,二人共同实施杀人行为的,可以成立故意杀人罪的共犯。(4)
    2023-06-03
    137人看过
  • 有哪些情形可以构成抢劫犯罪
    抢劫罪犯罪构成有: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和公民的人身权利;2、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对公私财物的占有人当场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对人身实施强制的方法,抢走财物的行为;3、主体要件,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4、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为故意。一、入室抢劫的构成要件1、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即年满14周岁并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该罪的主体。2、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并具有将公私财物非法占有的目的。如果行为人只抢回自己被骗走或者赌博输的财物,不具有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目的,不构成抢劫罪。3、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和公民的人身权利。对于抢劫犯来说,最根本的目的是要抢劫财物,侵犯人身权利,只是其使用的一种手段。4、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对公私财物的所有者、保管者或者守护者当场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对人身实施强制的方法,强行劫取公私财物的
    2023-03-09
    388人看过
  • 不构成累犯的法定情形
    未成年人犯罪的不构成累犯,过失犯罪不构成累犯,根据刑法第六十五条的规定,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在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五年以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是累犯,应当从重处罚,但是过失犯罪除外。由此可见,累犯的构成必须基于在法定期限内犯有法定的前后两罪这一犯罪事实,其法定的主观条件是前后两罪均为故意犯罪,刑罚条件是前后两罪应当为判处有期徒刑以上之罪,时间条件是在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五年以内再犯新罪。累犯构成的主观条件、刑罚条件和时间条件,必须同时具备,缺一不可。一、未成年人不构成累犯的规定刑法第65条第1款规定: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五年以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是累犯,应当从重处罚,但是过失犯罪和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除外。根据这一规定,对未成年人不构成累犯的条件,主要存在两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实施
    2023-02-22
    424人看过
  • 不构成传播淫秽物品罪的有哪些情形
    传播淫秽的书刊、影片、音像、图片或者其他淫秽物品,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一)向他人传播三百至六百人次以上的;(二)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不以牟利为目的,利用互联网、移动通讯终端传播淫秽电子信息,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一)数量达到本规定第八十二条第二款第(一)项至第(五)项规定标准二倍以上的;(二)数量分别达到本规定第八十二条第二款第(一)项至第(五)项两项以上标准的;(三)造成严重后果的。利用聊天室、论坛、即时通信软件、电子邮件等方式,实施本条第二款规定行为的,应予立案追诉。按照规定,构成传播淫秽物品罪需达到情节严重的程度,没有达到这个程度的传播淫秽物品行为,一般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法》有关规定处以拘留或者罚款。传播包含有色情内容的有艺术价值的文学、艺术作品不视为传播淫秽物品;传播夹杂淫秽、色情内容而具有艺术价值的文艺作品,不属于传播淫秽物品。朋友之间或者情侣之间的
    2024-01-14
    423人看过
  • 哪些情形不能构成工伤
    鉴于认定工伤的原则是工作时间、工作地点、工作原因受到的伤害,根据该原则以下情形不能认定为工伤: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非因工作原因受到伤害的;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不是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伤害的;因工外出期间,但从事个人活动受到伤害的;在上下班途中发生交通事故但本人负主要责任或全部责任的;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抢救无效在48小时后死亡的。另外,法律还明确规定了即使符合三工条件,也不认定为工伤的情形:1、故意犯罪的;2、醉酒或者吸毒伤亡的;3、劳动者自残或自杀的。一、职工工伤保险认定1、《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规定,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1)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伤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2)工作时间发生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3)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4)患职业病的;(5)因
    2023-06-26
    205人看过
  • 不构成盗窃机动车犯罪的情形
    (一)偶尔偷开机动车,情节轻微的;(二)不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偷开机动车,原地返还车辆并未损坏的。以上行为不构成盗窃罪。一、盗窃机动车判多少年(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二)实践中,机动车的类型各种各样,其价值要经物价鉴定机构鉴定的机动车实际价值,以及行为发生地的相关标准来判断。盗窃机动车价值经鉴定为10万以上不足50万的车辆,则为金额巨大,处以3年以上10年以下的有期徒刑。盗窃50万以上的机动车属于数额特别巨大,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没收财产。(三)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机
    2023-03-19
    313人看过
  • 单位犯罪与个人犯罪哪种情形不构成犯罪
    以下情形不构成单位犯罪:1、盗用单位名义实施犯罪,违法所得由实施犯罪的个人私分的,依照《刑法》有关自然人犯罪的规定定罪处罚。2、个人为进行违法犯罪活动而设立的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实施犯罪的,或者公司、企业、事业单位设立后,以实施犯罪为主要活动的,不以单位犯罪论处。单位犯罪与个人犯罪的判决有什么不同?1、单位犯罪与个人犯罪的判决区别具体为犯罪单位除了被责令支付罚金外,不会受到其他的刑罚,而对于个人犯罪,罚金可能只是附加处罚,当然法院也有可能会单处罚金。相关法律规定:《刑法》《刑法》第三十一条【单位犯罪的处罚原则】单位犯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判处刑罚。本法分则和其他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2、个人犯罪的判决类型《刑法》第三十三条【主刑种类】主刑的种类如下:(1)管制;(2)拘役;(3)有期徒刑;(4)无期徒刑;(5)死刑。《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十
    2023-07-25
    298人看过
  • 不知情的洗钱行为构成犯罪吗
    不构成犯罪。洗钱罪为故意犯罪,不知情的情况下帮人洗钱是不构成犯罪的。一、帮人转账洗钱20万判几年帮人转账洗钱20万判五到十年。帮助他人洗钱20万元的,属于洗钱罪情节严重。没收洗钱罪上游犯罪所得及其收益,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洗钱数额百分之五以上百分之二十以下罚金。犯洗钱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洗钱数额百分之五以上百分之二十以下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洗钱金额百分之五以上百分之二十以下罚金。二、洗钱50万判刑多少年帮人转账洗钱五十万将会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单处一定的罚金。洗钱罪指明知其违法所得的收益,为掩饰、隐藏其来源和性质还为其提供资金账户协助将资金汇往境外或其他违法的行为。其他情节极其严重的行为可以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三、洗黑,10万,判几年洗黑钱20万判五年到十年。帮助他人洗钱20万元的,属于洗
    2023-06-24
    159人看过
  • 我国规定的哪些情形不能构成为单位犯罪?
    1、个人为进行违法犯罪活动而设立的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实施走私犯罪的,不以单位犯罪论处;2、公司、企业、事业单位设立后,以实施犯罪为主要活动的,不以单位犯罪论处。单位是否以实施犯罪为主要活动,应根据单位实施走私行为的次数、频度、持续时间、单位进行合法经营的状况等因素综合考虑认定;3、盗用单位名义实施犯罪,违法所得由实施犯罪的个人私分的,依照刑法有关自然人犯罪的规定定罪处罚。一、传销罪是怎么构成的(一)主体要件本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凡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本罪追究的主要是传销的组织策划者。多次介绍、诱骗、胁迫他人加入传销组织的积极参与者。对一般参加者,则不予追究。根据最高人民法院于1999年6月18日《关于审理单位犯罪案件具体应用法律有关问题的解释》第2条规定:个人为进行违法犯罪活动而设立的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实施犯罪的,或者公司、企业、事业单位设立后,以
    2023-03-12
    64人看过
  • 罪犯不适用死刑的情形有哪些
    一、罪犯不适用死刑的情形有哪些死刑只适用于罪行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对于应当判处死刑的犯罪分子,如果不是必须立即执行的,可以判处死刑同时宣告缓期二年执行。刑法第四十九条规定,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的人和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审判的时候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不适用死刑,但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死亡的除外。1、犯罪时间早于行为人18周岁生日第二天之前的,就属于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的人。2、审判时怀孕的妇女指在人民法院审判的时候被告人是怀孕的妇女,不管其怀孕是否违反国家计划生育政策,怀孕妇女因涉嫌犯罪在羁押期间自然流产后,又因同一事实被起诉、交付审判的,应当视为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二、不适用死刑的对象有哪些根据刑法第49条的规定,以下罪犯不适用死刑:1、犯罪的时候不满18周岁的人。这里所说的“犯罪的时候”,是指实施犯罪行为的时候,不是指审判的时候,如果行为人在实施犯罪行为的那一天不满18
    2023-04-18
    378人看过
换一批
#法律综合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法律综合知识 知识导航
    展开

    法律综合知识是指涵盖法律领域各个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应用技能。它包括法律理论、法律制度、法律实务等方面的内容,涉及宪法、刑法、民法、商法、经济法、行政法等多个法律领域。... 更多>

    #法律综合知识
    相关咨询
    • 不构成共同犯罪有哪些?共同犯罪有哪些情形
      云南在线咨询 2022-11-20
      不构成共同犯罪的情形有以下这些: 1.二人以上的共同过失行为造成一个危害结果的,不构成共同犯罪。 2.二人以上共同实施危害行为造成一种危害结果,但有的是出于故意,有的是出于过失,不构成共同犯罪。 3.无罪过帮助他人实施故意犯罪的,不构成共同犯罪。 4.二人以上同时或者先后(近乎同时)针对同一个目标实施同一犯罪,但主观上缺乏共同实施犯罪的意思联络的,属于同时犯,不构成共同犯罪。 5.超出共同故意范围
    • 交通肇事逃逸有哪些情形哪些情形不构成犯罪事故逃逸无构成犯罪
      陕西在线咨询 2022-03-17
      事故未造在人身伤亡或重大财产损失的不构成犯罪. 所谓交通肇事逃逸就是行为人在交通运输肇事中具有以下情形并因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为: (1)死亡一人或者重伤三人以上,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 (2)死亡三人以上,负事故同等责任的; (3)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损失,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无能力赔偿数额在三十万元以上的。 (4)酒后、吸食毒品后驾驶机动车辆致一人以上重伤,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
    • 哪些情况不构成共同犯罪, 不构成共同犯罪的情况
      福建在线咨询 2022-05-01
      一、共同犯罪的概念根据刑法第25条第1款的规定,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二、不构成共同犯罪的几种情况根据上述对共同犯罪构成特征的分析,可知不构成共同犯罪的情况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二人以上的共同过失行为造成一个危害结果的,不构成共同犯罪。 2、二人以上共同实施危害行为造成某种危害结果,但有的是出于故意,有的是出于过失,不构成共同犯罪。 3、无罪过帮助他人实施故意犯罪的,不构成共同犯罪。
    • 什么是共同犯罪,不构成共同犯罪的情况有哪些,哪些情况不构成犯罪
      青海在线咨询 2022-04-07
      一、共同犯罪的概念根据刑法第25条第1款的规定,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二、不构成共同犯罪的几种情况根据上述对共同犯罪构成特征的分析,可知不构成共同犯罪的情况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二人以上的共同过失行为造成一个危害结果的,不构成共同犯罪。 2、二人以上共同实施危害行为造成某种危害结果,但有的是出于故意,有的是出于过失,不构成共同犯罪。 3、无罪过帮助他人实施故意犯罪的,不构成共同犯罪。
    • 哪些重婚罪不知情的情形
      重庆在线咨询 2022-07-15
      重婚罪,是指有配偶又与他人结婚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行为。重婚罪认定的构成要件 1.侵犯的客体是一夫一妻制的婚姻关系 2.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必须具有重婚的行为,即有配偶的人又与他人结婚的,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 3.主体为一般主体,一是有配偶的人,在夫妻关系存续期间又与他人成立婚姻关系,二是没有配偶的人,明知对方有配偶而与之结婚 4.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即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