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基本医疗保障办法(市委〔2010〕13号)
1、住院和规定病种门诊医疗困难救助:(1)持有有效期内《杭州市困难家庭救助证、《杭州市残疾人基本生活保障证或二级及以上《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的参保人员,其当年个人负担的符合医保开支范围的住院和规定病种门诊医疗费;(2)未持《杭州市困难家庭救助证、《杭州市残疾人基本生活保障证或二级及以上《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的企业和参照企业参保的退休人员,其个人负担的符合医保开支范围的住院和规定病种门诊医疗费在5千元以上的;(3)未持《杭州市困难家庭救助证、《杭州市残疾人基本生活保障证或二级及以上《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的其他职工医保参保人员,其个人负担的符合医保开支范围的住院和规定病种门诊医疗费在2万元以上的。2、普通门诊医疗困难救助:持有有效期内《杭州市困难家庭救助证、《杭州市残疾人基本生活保障证或二级及以上《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的参保人员,在一个结算年度内补助额最高不超过2千元。其中持有有效期内《杭州市困难家庭救助证的参保人员,也可按家庭确定最高救助标准,1人家庭不超过2000元,2人家庭不超过3000元,3人及3人以上家庭不超过4000元。
申请材料:《杭州市医疗困难救助申请表,身份证(或社会保障卡),户口薄,医疗费结算单据原件,清单及病历,有效期内《杭州市困难家庭救助证、《杭州市残疾人基本生活保障证或二级及以上《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
1、即时结算:在两定机构即时结算;2、人工受理:区医保经办窗口受理→区医保工作人员审核→市、区医保工作人员复审→社区公示→市医保分管局长决定→拨付医疗困难救助金→归档
-
医疗困难救助办理指南
90人看过
-
天津困难群体医疗救助再扩面
416人看过
-
武汉市城乡困难群众医疗救助政策
449人看过
-
鲤城区困难居民医疗救助办理机构
78人看过
-
困难户医疗能补助吗
222人看过
-
天津医疗救助政策调整困难群体看病半年救助一次
416人看过
病历是指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文字、符号、图表、影像、切片等资料的总和,是医生诊断和治疗疾病的依据,也是医学教育、科研和法律的重要依据。病历包括门诊病历、住院志、体温单、医嘱单、化验单(检验报告)、医学影像检查资料、特殊检查同意书、... 更多>
-
困难的补助资金四川在线咨询 2021-10-28补助资金按因素法分配,主要参考地方贫困人口救助任务量、地方财政困难程度、地方财政努力程度、工作绩效等因素。每年分配资金的因素和权重可以根据年度工作重点适当调整。补助资金侧重于贫困程度深、保障任务重、工作绩效好的地区。中央政府按照不同的标准对东、中、西部地区孤儿和艾滋病病毒感染儿童的基本生活费给予适当补助。各级财政部门要会同民政部门采取有效措施,加快预算执行进度,提高预算执行的均衡性和有效性。对于全
-
什么是城乡困难居民大病医疗救助,城乡困难居民大病救助措施有哪些天津在线咨询 2022-02-09城乡困难居民大病医疗救助,是对患有重大疾病并造成医疗和家庭生活困难的城乡居民,给予限额资金救助,享受医疗优惠政策;对特殊困难群体(包括城市低保对象、农村低保对象、农村五保对象、城镇特困职工及其家庭成员)给予医前救助,并资助其分别参加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方法/步骤1二、申请条件1、城乡低保对象;2、农村五保对象、城市三无人员;3、政府供养的孤残儿童;4、因患病造成实际用于日常基本
-
困难救助证可以免交医保吗?北京在线咨询 2022-10-21《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五条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一级至四级伤残的,保留劳动关系,退出工作岗位,享受以下待遇:(一)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四级伤残为21个月的本人工资;(二)从工伤保险基金按月支付伤残津贴,标准为:四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75%。伤残津贴实际金额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由工伤保险基金补足差额;(三)工伤职工达到退休年龄并办理退休手续后,停发伤残津贴,按照国家
-
医疗救助是如何审批的?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1-03-211、医疗救助对象参加当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由县级民政部门对符合资助条件的对象统一登记造册,测算资助所需资金,制订用款计划,报同级财政部门审核;县级财政部门对民政部掣门的用款计划审核后,及时将所需资金拨付给民政部门(实行国库集中支付的地区,将资金直接拨付到合作医疗管理办公室账户),再按计划实施资助。但是被资助的医疗救助对象应缴纳个人应负担的资金。 2、医疗救助对象因患大病的,由申请人(户主)向户口
-
抢救期间医疗费用审核浙江在线咨询 2021-08-04抢救期间,原则上医疗费用按医保标准执行,需特殊处理的伤情,首先根据医院监护和护理的级别判断抢救;其次依据伤情需要,对合理的、必要的自费药品和进口药品、监护费用等进行审核,并核对使用剂量、次数是否与伤情相符,对相符部分予以认可。如手术麻醉药、止血药、输血(输血互助费除外)、输氧、监测等。生命体征平稳后,应立即转入普通病房,严格按照《城镇职工社会医疗保险药品目录》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