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发生重大车祸肇事逃逸定性后可以撤案吗?
发生重大车祸肇事逃逸定性后不可以撤案,除非存在下列情形之一才可以撤案:
(一)没有犯罪事实的;
(二)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
(三)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
(四)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
(五)犯罪嫌疑人死亡的;
(六)其他依法不追究刑事责任的。
二、肇事逃逸公安机关立案的条件有哪些?
1、属于公安机关管辖的案件。
2、有犯罪事实的。
3、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
三、肇事逃逸涉嫌犯罪在监视居住期间需遵守哪些规定?
(一)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执行监视居住的处所;
(二)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会见他人或者通信;
(三)在传讯的时候及时到案;
(四)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扰证人作证;
(五)不得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
(六)将护照等出入境证件、身份证件、驾驶证件交执行机关保存。
四、肇事逃逸涉嫌犯罪私下签订的赔偿协议是否有效?
私下签订的民事赔偿协议满足以下条件就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五、肇事逃逸涉嫌犯罪法院量刑依据有哪些?
(一)案件起因;
(二)被害人有无过错及过错程度,是否对矛盾激化负有责任及责任大小;
(三)被告人的近亲属是否协助抓获被告人;
(四)被告人平时表现,有无悔罪态度;
(五)退赃、退赔及赔偿情况;
(六)被告人是否取得被害人或者其近亲属谅解;
(七)影响量刑的其他情节。
没有任何特殊情况的话肇事逃逸定性后不可以撤案,公安机关在撤案时需要出具书面的法律文书,相关法律文书中要告知撤案的具体原因,没有任何正当理由随意撤案是要承担法律责任的。即便嫌疑人已经履行了民事赔偿责任,也不能成为撤案的正当理由。
-
发生重大车祸后肇事逃逸一般判几年
201人看过
-
发生重大车祸后肇事逃逸主动自首怎么处罚
119人看过
-
发生重大车祸怎样追究肇事逃逸的刑事责任
268人看过
-
发生重大车祸肇事逃逸最重的处罚标准是什么
215人看过
-
肇事逃逸已立案还可以撤案吗,肇事逃逸怎么处罚?
473人看过
-
在剐蹭后发生车祸是否也算肇事逃逸
228人看过
监视居住期间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执行监视居住的处所,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会见他人或者通信。将护照等出入境证件、身份证件、驾驶证件交执行机关保存。可以采取电子监控、不定期检查等监视方法对其遵守监视居住规定的情况进行监督;在侦查期间,可以对... 更多>
-
汽车司机发生车祸后逃跑,肇事逃逸可以取保候审吗台湾在线咨询 2022-06-26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有权申请取保候审。犯罪嫌疑人被逮捕的,其聘请的律师可以为其申请取保候审。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和律师申请取保候审应当采用书面形式,有权决定的机关应当在收到书面申请后7日以内作出是否同意的答复。对符合取保候审条件并且提出了保证人或者能够交纳保证金的,公安、司法机关应当同意,并依法办理取保候审手续。对不符合取保候审法定条件的,不
-
发生车祸以后肇事逃逸致一人重伤需要判几年重庆在线咨询 2022-07-14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九十二条规定:发生交通事故后当事人逃逸的,逃逸的当事人承担全部责任,但是有
-
车祸后肇事逃逸还能认定是肇事逃逸吗广西在线咨询 2022-08-16交通肇事逃逸”,是指发生交通事故后,交通事故当事人为逃避法律追究,驾驶车辆或者遗弃车辆逃离交通事故现场的行为。 肇事逃逸的构成条件主要有: 第一,行为人已经构成交通肇事罪,这是前提;交通肇事但按照《解释》第1条和第2条的规定尚未达到犯罪标准的,即使逃逸,亦不属于其范围。 第二,肇事人知道自己造成了交通事故,即行为人在逃逸时必须明知自己的行为导致了交通事故的发生,这是行为人的主观认知因素。 如果行为
-
醉驾肇事逃逸撤案可以吗?怎样撤案?江苏在线咨询 2022-12-21关于交通肇事逃逸,法律上是有严格的认定条件的,首先构成交通肇事逃逸的前提是事故后果需要达到构成交通肇事罪的程度,如果造成的事故情节轻微、无人员伤亡、负次要或者次要以下责任、无重大财产损失的,是不构成交通肇事罪,不构成交通肇事罪那就不能被认定具有“肇事后逃逸”情形。其次,肇事逃逸的主观目的必须是“为逃避法律追究”,如果肇事方没有此目的,也是不能认定具有“肇事逃逸情节的”。当然,何为“逃避法律责任”,
-
肇事逃逸后逃逸多长时间可以定性辽宁在线咨询 2022-07-09没有时间限定,只要有逃逸行为的都算肇事逃逸。交通肇事后逃逸的构成有三个方面: (一)主观方面:主观方面即行为人的主观动机,交通肇事后逃逸的动机一般是逃避抢救义务以及逃避责任追究。 (二)客观方面:交通肇事后逃逸行为必须符合法律规定的情形。 (三)交通肇事后逃逸行为的空间要素,即该行为是否仅限于“逃离事故现场”。《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交通肇事罪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