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向法院申请恢复执行立案之前,需要先与原执行法官联系。有些法院要求申请执行人提交相关材料,并在法官审核同意之后,将这些材料提交给立案庭进行立案。如果原承办法官调离的,会按新案件分配,由新承办法官核查线索,具备恢复条件的,再交立案庭立案。
在向法院申请恢复执行立案之前,需要先与原执行法官联系。有些法院要求申请执行人提交相关材料,并在法官审核同意之后,将这些材料提交给立案庭进行立案。如果原承办法官调离的,会按新案件分配,由新承办法官核查线索,具备恢复条件的,再交立案庭立案。
法 院 恢 复 执 行 程 序 规 定
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人民法院在审理民事案件后,如当事人没有提出异议,或者在法定期限内没有提出复议或上诉,则判决生效。判决生效后,当事人应当依照判决内容履行义务。
然而,在执行程序中,当事人或利害关系人提出异议,认为判决、裁定有错误,要求重新审判的,或者人民法院认为确有必要重新审判的,可以恢复审理。这是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第五十六条的规定。
在此背景下,关于法院恢复执行程序的规定,主要是针对在民事诉讼中,当事人或利害关系人提出异议,认为判决、裁定有错误,要求重新审判的情形。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第五十六条的规定,人民法院可以恢复审理。
需要注意的是,法院恢复审理并不意味着重新审判,而是对原判决进行再审,以解决当事人或利害关系人提出的异议。同时,法院在恢复审理前,还需充分调查核实,以确定是否需要重新审判。
总之,法院恢复执行程序规定主要是针对在民事诉讼中,当事人或利害关系人提出异议,认为判决、裁定有错误,要求重新审判的情形。这一规定为当事人提供了救济途径,有助于保障司法公正,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在我国《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下,法院在审理民事案件后,如当事人没有提出异议,或者在法定期限内没有提出复议或上诉,则判决生效。但当事人或利害关系人提出异议,认为判决、裁定有错误,要求重新审判的,或者人民法院认为确有必要重新审判的,可以恢复审理。这一规定为当事人提供了救济途径,有助于保障司法公正,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的解释》第五百一十九条被采取终结本次执行程序案件,如果申请执行人发现被执行人有可供执行财产的,可以再次申请执行。
《最高法关于执行和解司法解释的若干规定》第九条被执行人一方不履行执行和解协议的,申请执行人可以申请恢复执行原生效法律文书,也可以就履行执行和解协议向执行法院提起诉讼。
-
行政诉讼程序:审视与重新审视(最新年份)
209人看过
-
重新审视:审判监督程序
425人看过
-
重新审视没收财产执行规定
253人看过
-
重新审视:刑事诉讼法的再审程序如何实施?
435人看过
-
重新审视抚养权法律规定的核心要素
357人看过
-
重新审视行政诉讼法规定的受案范围
108人看过
-
发回重审的重新羁押程序由什么部门执行湖北在线咨询 2021-11-06重审后的退侦程序一般由公安机关执行。退回公安机关补充侦查的案件,应当在一个月内完成补充侦查。以二次为限补充侦查。人民检察院仍认为证据不足,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作出不起诉的决定。
-
法律对重新审判的程序和期限是如何规定的海南在线咨询 2022-10-26人民法院按照审判监督程序重新审判的案件,应当另行组成合议庭进行。如果原来是第一审案件,应当依照第一审程序进行审判,所作的判决、裁定,可以上诉、抗诉;如果原来是第二审案件,或者是上级法院提审的案件,应当依照第二审程序进行审判,所作的判决、裁定是终审的判决、裁定。法院按照审判监督程序重新审判的案件,应当在作出提审、再审决定之日起三个月以内审结,需要延长期限的,不得超过六个月。接受抗诉的法院按照审判监督
-
重新审议再审程序浙江在线咨询 2022-07-21想要知道再审程序是什么,应该了解以下内容 再审程序,学理上称之为审判监督程序是法院对经过生效裁判的案件复核审理的法律程序,是指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对于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如果发现在认定事实或适用法律上确有错误,依法提出并进行重新审理的程序。民事再审程序,是我国民事诉讼中的一项重要制度,该程序强调无论在事实认定或法律适用上,只要有错误即应通过再审制度加以纠正,贯彻了我们国家有错必纠、有错必
-
法律规定的案件重审程序包括哪些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3-09-09案件重审程序为: 1、确定管辖法院; 2、人民法院进行庭前审查,需要审查的内容为一般事项和被告单位的相关情况; 3、法院开庭审理; 4、补充起诉; 5、人民法院进行判决。
-
重新审视酒驾行为:吊销处罚是否符合法律规定江西在线咨询 2024-11-28根据《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第十三条,以下情形之一的驾驶者不得申请机动车驾驶证: 1. 有器质性心脏病、癫痫病、美尼尔氏症、眩晕症、癔病、震颤麻痹、精神病、痴呆以及影响肢体活动的神经系统疾病等妨碍安全驾驶疾病的; 2. 三年内有吸食、注射毒品行为或者解除强制隔离戒毒措施未满三年,或者长期服用依赖性精神药品成瘾尚未戒除的; 3. 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构成犯罪的; 4. 饮酒后或者醉酒驾驶机动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