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犯罪的心理因素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6-11 16:40:09 314 人看过

嫉恨心理

进入大学后,优秀生集中在一起,一些人的优越感受到严重挑战,部分人经不起挫折而消沉,当他们脆弱的意志控制不了狂暴的激情时,极易走上违法犯罪道路。

消极合理化心理

犯罪大学生尚未完全泯灭的良知和对法律的畏惧,使他们的内心充满了冲突。他们往往

在心里为自己将要实施的犯罪行为进行辩解,从而打消对被害人的怜悯和同情。

空想心理

有相当多的大学生认为上大学就等于毕业后有好工作,当他们的想象与现实生活不相协调或出现差距时,便会产生悲观、愤怒的情绪,一部分人有可能走上犯罪的道路。

追求刺激心理

伴随着学习压力的减轻,空余时间的增多,大学生接触书籍、录像、网络等媒介的时间和强度增加,一些人便沉溺于网吧、录像厅。为了追求刺激、满足心理需要,不惜违法犯罪。

冷漠心理

冷漠使有的大学生尽量回避人际交往,造成心理脆弱、偏执、自负等不良心理,容易和他人发生争执冲突。一些性格内向的同学更容易形成对老师及其他同学的冷漠。

矛盾心理

由于大学生正处于自我意识发展的新阶段,必然经常甚至强烈地意识到内心所发生的种种矛盾。这种心理矛盾既可以推动大学生朝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又可能沿着消极、错误的方向发展。

自卑心理

大学生的自卑心理往往会产生消极、不自信、抑郁、悲观失望等情绪,为摆脱这种心理,有时候会采取极端的方式,演化为犯罪。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11月30日 15:46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大学生犯罪相关文章
  • 犯罪心理学(一)
    犯罪心理学(CriminalPsychology)是一门研究犯人的意志、思想、意图及反应的学科,和犯罪人类学相关连。这一门学科主要深入研究的部分在于有关是什么导致人犯罪的问题,但也包含人犯罪后的反应,在逃跑中或在法庭上的。犯罪心理学家也可以做为证人,以帮助法庭了解犯人的心理。精神病学亦有处理到一部分的犯罪行为。笼统地说,犯罪心理学以犯罪心理为研究对象。但关于犯罪心理学的定义有狭义和广义两种说法,至今仍莫衷一是。狭义的犯罪心理学,是指运用心理学的基本原理研究犯罪主体的心理和行为的一门学科。广义的犯罪心理学,是指运用心理学的基本原理,研究犯罪主根据犯罪心理学有狭义和广义之说,犯罪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亦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犯罪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犯罪人即犯罪主体的心理和行为,就是说犯罪心理和犯罪是其研究对象。犯罪主体的心理包括其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犯罪心理结构形成的原因和过程、犯罪心理外化为犯罪行
    2023-04-22
    409人看过
  • 当今大学生犯罪的原因是什么?
    一、当今大学生犯罪的原因是什么?(一)家庭对大学生犯罪的影响家庭是大学生身心成长的摇篮,是社会的细胞,人从出生到青年期,多数时间是在家庭中与父母一起度过的,而这一时期正是人的社会化最关键的时期,父母在孩子的成熟历程中扮演举足轻重的角色。因此,家庭关系对大学生犯罪有着深刻的影响。大量的有关青少年犯罪研究资料表明,家庭与青少年犯罪有着最直接的关系。1、家庭教育的失当是青少年犯罪滋生的土壤。我国的家庭教育失当现象相当严重,主要存在着的教育方法有溺爱型、粗暴型、放任型。其中大学生家庭存在的溺爱型最为普遍。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容易出现两个极端,不是漠不关心,放任自流,就是过分保护与干涉;不是专制粗暴、惩罚严厉,就是偏袒和溺爱。这种极端化教养方式很难使青少年实现正常的社会化,往往形成不良的习惯和人格,而这些不良的习惯和人格正是犯罪的内在动因。同时,家庭教育的失当还表现在教育的内容上,在高考指挥棒的压力下,
    2023-06-11
    72人看过
  • 值得痛心的大学生
    大学生犯罪
    据中国犯罪学研究会调查显示:1965年,我国在校大学生犯罪仅占青少年犯罪的1?;文革期间,在校大学生犯罪占青少年犯罪的2.5?;而近几年,这一比例约为17?。这些被称为天之骄子的大学生为什么会走上犯罪的道路?家庭、学校、社会、大学生自身,谁更应该对此负责任?致公党北京市委课题组驿在校大学生的犯罪案例进行分析后发现,此类犯罪有几个特点:在校大学生犯罪人数呈大规模上升趋势,犯罪类型以盗窃罪和故意伤害罪为主,也出现了一些新的犯罪类型,如非法组织卖血和非法传销等。恶性杀人罪增多,高智能犯罪率升高。重点院校大学生犯罪明显增多。看到这一段,心里是一阵抽怵。国家辛苦培养的天之骄子,却在退化。大学生犯罪的现象越来越多,他们毁了自己的前途,剥夺了家长的期望,破坏了社会的稳定。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之一:大学生自身难辞其咎。他们缺乏远大理想,精神空虚颓废,虚心强,盲目追求物质享受。心理不健康,自控能力差,依赖心理
    2023-06-11
    291人看过
  • 事故原因与人的心理因素
    引起事故的原因多种多样,有设备的因素,也有人的因素。人的因素除了生理因素外,重要的还有心理因素。从安全管理心理学理论出发,人为事故原因分为三类:第一类:有意违反安全规程或无意违反规程;破坏或错误地调整安全设备;放纵喧闹、玩笑分散他人注意力;安全操作能力低,工作缺乏技巧;与人争吵,心境下降;匆忙地行动,行动草率过速或行动缓慢;无人道感,不顾人人,超负荷工作,力不胜任。第二类:没有经验,不能查知事故危险;缓慢的生理反应和生理缺陷;各器官缺乏协调;疲倦,身体不适;找工作“窍门”,发现不安全的方法便当;注意力不集中,心不在焉;职业选择不合理;夸耀心,贪大求全。第三类:激情、冲动、喜冒险;训练、教育不够,无上进心;智能低,无耐心,缺乏自卫心理,无安全感;家诞原因,心境不好;恐惧、顽固、报复或身心缺陷;工作单调,或单调的业余生活;轻率,嫉妒;未受重用,身受挫折,心绪不佳;自卑感,或冒险逞能,渴望超群,
    2023-04-24
    112人看过
  • 犯罪心理学在中国
    犯罪心理学在中国。犯罪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只有近百年的历史,但是对犯罪心理的探讨却由来已久。我国古代的史书上早就有探讨犯罪心理问题的记载。公元前11世纪,周公旦就曾对犯罪的心理原因、犯罪动机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关于人性善恶的论战,其实就是对犯罪心理形成原因的探讨。孟子认为人皆有“恻隐”、“羞恶”、“是非”之心,有些人之所以干坏事,是因为受环境的影响。他说:“富岁,子弟多赖;凶岁,子弟多暴。”荀子则认为,人生来就有“好利”、“疾恶”、“好声色”的不良本性,只有“师法”,即进行遵守礼义法度的教育,才不会作恶。西汉初期,董仲舒提出“性三品”说,认为“圣人”天生性善;“斗筲之徒”天生性恶;“中民”则既可为恶,也可为善,关键在于对其是否进行教化和以刑罚威胁。可见,我国历史上许多政治思想家和学者已有关于犯罪心理的精辟见解,只是未能形成一门专门的学问。犯罪心理学在我国的传播
    2023-04-22
    192人看过
  • 司法与犯罪心理学
    法律综合知识
    司法与犯罪心理学是研究违法行为以及处理违法行为中的心理学问题的学科。它涉及犯罪、侦察、审讯以及改造罪犯等过程中,对犯罪原因、侦讯技术、改造手段的研究。侦察和审讯人员应具备的心理素质和心理技能也是研究的部分。犯罪心理学与司法心理学有重叠的方面,前者着重研究罪犯行为的心理原因。尤其对青少年犯的心理特点、心理动机、个体人格和情绪特征,是研究的重要方面。对罪犯的个人成长背景、家庭、学校、社会的致犯罪因素等方面也要进行调查研究。
    2023-04-22
    229人看过
  • 研究犯罪心理学的目的
    法律综合知识
    犯罪心理学的目的:1.为发展犯罪科学和心理科学做出贡献2.为预防和惩治犯罪以及矫治罪犯的实践服务。犯罪心理学的研究步骤:1.建立假设。通过观察如果对未知现象及其相互间的关系发生了疑问,根据已知的科学事实和原理进行尝试性或假设性的推测,也就是提出问题。2.搜集资料。建立假设后,进一步的工作就是根据事实资料验证假设。搜集资料的方法主要有观察法、调查法、问卷法、个案追踪法等。3.分析资料。采用适当的方法将搜集到的原始资料加以整理、分类,是指系统化和简约化。4.做出结论。即验证假设的过程,确定假设的正确与否。
    2023-04-22
    201人看过
  • 大学生犯罪逐年上升背后:心理问题是关键
    近年来,大学生犯罪问题一直呈上升趋势:自2002年到今年1月,成都市检察机关共批准逮捕了199件231名大学生犯罪案件。这是昨天记者从成都市检察院的通报中获悉的消息。A大学生犯罪·现象[典型案例]大学生铁榔头锤击姑妈离家求学的杨睿就读于成都某高校成教学院自考班,入校几个月后因学习跟不上进度,便背着父母退了学。临近毕业,眼见谎言即将被拆穿,杨睿想到了自杀。后来,他又想到杀人后再自杀。去年7月5日,杨睿来到姑妈家,趁其不备用铁榔头向她后脑敲去。其姑妈经法医鉴定为轻伤。去年11月28日,杨睿因故意杀人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六年。检察官分析:大学生虽已成年,但同生理上的成熟相比,一些大学生的心理水平发育却相对滞后。二是心理预期过高,情绪容易失控,自控能力较差。社会对大学生的供求关系产生明显逆转,许多大学生的自我预期值开始下降,他们不再拥有昔日天之骄子的头衔,部分大学生容易产生消极颓废心理。[典型案例]大
    2023-06-11
    51人看过
  • 大学教育及管理对大学生犯罪的影响
    1、大学教育体制存在缺陷在当代大学教育中,学校相对重视专业教育,忽视德育教育和劳动教育;文化教育内容枯燥,形式单一,而品德教育又形式化,两者在一定程序上与实际脱节。虽然目前高校素质教育已开始启动,对教学课程的设置作了相当大的改革,但对教育和学生违法犯罪之间的密切关系仍未予以充分重视。法制教育流于形式,学生学习目的是考试及格,不要补考或重修;教师讲授限于完成教学工作量甚至带课费。究竟课堂教育效果如何,往往没有一套有针对性的科学的方法来衡量,因此学生心理和思想问题是否能够解决,可以解决多少也就成了很随意的事情。在这种教育模式下,部分大学生法制观念淡薄,人生观、价值观未能正确树立,对社会、人生产生错误的认识,最终导致道德沦丧,犯罪发生。2、大学学生管理相当薄弱首先,高校扩招使管理资源相对不足。2005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504万人,是1998年的4.7倍,高校在校人数达2300万人,规模位居世界
    2023-02-22
    213人看过
  • 外因对职务犯罪产生的心理影响
    (一)社会环境对公职人员职务犯罪产生的心理影响环境是在人的心理、意识之外,对人的心理、意识的形成发生影响的全部条件,包括个人身体之外存在的客观事实,也包括身体内部的运动与变化等等。作为具有一定职权的公职人员实施职务犯罪同样与一定的社会环境有关。特别是社会环境中的消极因素,对公职人员心理素质的发展和个人行为方式的影响,是诱发其职务犯罪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外在客观因素。对公职人员犯罪心理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第一、私有观念的存在,以及一些社会不正之风的助长,诱发了部分公职人员的贪婪心理。第二、市场经济发展所产生的负面效应,使一些公职人员产生对商品金钱顶礼膜拜的心理,外化为权钱交易行为。第三、社会控制弱化和监管制度的漏洞,增强了一些公职人员的侥幸心理和投机心理(二)社会矛盾对公职人员职务犯罪产生的心理影响第一、经济权力化和权力经济化,为权钱交易等职务犯罪打开方便之门。第二、新旧体制转轨过程中出现两种体制
    2023-06-11
    287人看过
  • 大学生犯罪之原因及对策分析
    针对近些年来大学生犯罪实际情况,本文从家庭、学校、社会三个方面对大学生犯罪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着重论述了如何更有效预防和控制大学生犯罪。关键词:大学生犯罪;控制近年,随着学校办学规模逐年扩大,办学层次多样化,招生人数逐年增加。学生成分复杂,学生群体文化层次各异,政治思想和道德水平差别大,学生素质参差不齐,呈下降趋势,因而导致大学生违法犯罪的案件呈上升态势。因此,如何预防和控制大学生犯罪的问题确实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探讨。一、大学生犯罪之原因分析(一)家庭对大学生犯罪的影响家庭是大学生身心成长的摇篮,是社会的细胞,人从出生到青年期,多数时间是在家庭中与父母一起度过的,而这一时期正是人的社会化最关键的时期,父母在孩子的成熟历程中扮演举足轻重的角色。因此,家庭关系对大学生犯罪有着深刻的影响。大量的有关青少年犯罪研究资料表明,家庭与青少年犯罪有着最直接的关系。1、家庭教育的失当是青少年犯罪滋生的土壤
    2023-06-11
    142人看过
  • 安全教育中的心理因素
    国内外的事故统计表明:引起事故的原因是很多的,其中设备的因素、环境的因素、转岗分流的因素、规章制度的因素、人的因素等。人的因素除了生理因素还有心理因素。而人的心理因素往往是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1安全教育中应注意的心理效应安全心理学研究表明:企业在对员工进行安全教育中有如下几种心理效应即由于心理作用所产生的效果,必须引起高度的注意。(1)优先效应,也称第一印象。在实际的生产和生活中,人们初次接触所形成的印象、情景总是难以遗忘的。因此,企业领导特别是教育培训主管部门要一丝不苟,认认真真地抓好新人员入厂后的三级安全教育,其中也包括由于竞争上岗末位淘汰新转岗的员工。因为这时他们的好奇心很强,注意力比较集中,观察比较细致,因此,留下的印象也比较深刻。(2)近因效应。即指最近给人留下的印象往往比较强烈。这与优先效应的作用有所不同,前者在陌生情况下起作用,后者在熟练情况下起作用,因此,对员工开展经常性的
    2023-04-24
    182人看过
  • 性犯罪被害人心理学
    利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性犯罪被害现象的学科。属于性犯罪被害人学的一个方面。研究内容包括:1、性被害人的个人因素。通常认为,被害人的性格、服饰、化妆、言行举止、相貌、心理缺陷、情绪特征、人际交往、道德品质等,与是否遭受性被害有关。一些研究者提出了被害性的概念,认为被害人所具有某些特殊的性格、气质、生理素质、能力等,使其容易受到犯罪人的侵害。被害性分为一般被害性(容易遭受多种犯罪侵害的特性)和特殊被害性(容易遭受某类犯罪侵害的特征)。这个概念被广泛用于研究性犯罪被害人。2、性被害过程中的心理互动。研究表明,在大多数性被害过程中,犯罪人与被害人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甚至是剧烈的心理互动:犯罪人极力将犯罪行为中立化或合理化(寻找理由把犯罪行为看成是合理的、符合其道德准则的行为),同时,将被害人非人格化(贬低被害人的人格,把被害人不当作人来看待,而看成是满足其性欲的一种工具、对象,或者是满足其深层的潜
    2023-06-11
    497人看过
  • 警察犯罪心理学的研究
    [摘要]警察是社会正义、安全和力量的代名词,但当前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的变化,警察这个执法团体也出现了大量的违法犯罪现象,并日趋严重。笔者将从心理学的角度构建关于警察犯罪的形成过程及相关因素的简单模型,主要涉及引发警察犯罪的需求问题、犯罪行为的习得过程以及影响警察犯罪心理形成的权力动机、多社会角色和人格缺陷等因素,以为寻求从心理角度根本遏制警察犯罪的途径提供帮助。[关键字]需求犯罪动机学习原理警察是社会正义、安全和力量的代名词。他们以自己的工作维护社会治安、打击犯罪,使人民群众获得宝贵的社会安全感。但是,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的变化,以及由此带来的人们政治观念、价值观念的变化,警察这个执法团体也出现了大量的违法犯罪现象,并日趋严重。很明显,由于警察身份的特殊性,其犯罪远比作为一般社会个体犯罪时对社会的危害严重。因此,对警察犯罪问题的研究就显得日益重要与迫切。从心理学角度看,人的任何行为都又要受到
    2023-06-11
    164人看过
换一批
#犯罪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大学生犯罪的处理: 1、一般大学生为年满16周岁的人,应对其犯罪行为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依照法律受到相应的刑罚处罚; 2、量刑时应根据其犯罪的事实、性质、情节和对于社会的危害程度,依照本法的有关规定判处。... 更多>

    #大学生犯罪
    相关咨询
    • 一,什么是犯罪原因的心理因素?谈谈个体心理失衡与犯罪的关系?
      浙江在线咨询 2022-10-03
      所谓犯罪原因的心理因素,是指支配和影响犯罪人实施犯罪行为的各种心理因素的总称。个体心理失衡与犯罪的关系:个体心理失衡是指社会中的某些成员在一定时期内与其所处的实际生活环境不相适应的一种心理现象,是当前我国犯罪状况严重化的一个重要心理因素。应该说,个体心理失衡极易造成人与人以及人与社会之间的抵触情绪。一般而言,心理失衡并不一定导致犯罪,它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得到缓解和释放,如自我控制、自我攻击等,但达到
    • 军人犯罪心理的主体外因素有哪些
      湖南在线咨询 2022-10-02
      犯罪心理学认为,犯罪心理结构就是个体在犯罪行为实施前早已潜在的、在犯罪行为实施时起推动作用的各种消极心理因素的有机而相对稳定的结合。其实它是行为人个性心理结构的部分畸形发展所致的社会心理缺陷。一种典型的犯罪心理结构,只存在于那些劣性难驯、屡教不改的惯犯、累犯身上,而其中的部分因素则不同程度地存在于其他刑事犯及罪孽不深的一般违法者身上。从纵向来看,犯罪心理结构包括: (1)无意识层次,它受制于意识因
    • 影响犯罪心理形成的微观环境因素有哪些?
      宁夏在线咨询 2022-10-11
      我觉得这个是主要因素:犯罪心理因素(fmilyfetorsicrime)一种影响犯罪的微观社会环境因素。家庭是个体最早接触的微观社会群体,是对个体进行社会化的最先执行者。孩子一生,就被家庭的环境气氛所熏陶,接受父母有意无意的教育与影响,形成早期的生活经验、行为规范、社会态度等,因此为个体的个性形成和发展奠定基础。不良的家庭环境是个体犯罪心理特别是青少年犯罪心理形成的重要因素。以下几种家庭类型与个体
    • 的核心要素与法外因素
      海南在线咨询 2022-10-26
      工伤是在工作时间、工作地点,因工作原因导致的伤害,核心因素是工作原因。工伤认定最核心的是查明是否是因为工作原因导致的伤害,其他两个因素都可作适当延伸。从去年开始处理顾问单位的一起工伤案件,今天向法院提起了工伤认定的行政诉讼。案件的基本情况是,用人单位是一家保安公司,员工早上骑自行车来上班,打完卡后,将自行车放至停车处,停好车后,被同事b从背后用铁锹袭击,导致受伤。随后报了警,警方介入处理,警察对b
    • 大学生在校因心脏病猝死,学校有责任吗
      福建在线咨询 2022-10-23
      学校是没有责任的,但是学校应当提供医保这方面的保障,或者如果运动不当的话,才能追究学校的责任。如需进一步帮助,可来电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