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定代理人请求权的诉讼时效是从受害人知道自己被侵权的当日开始起计算,在债务约定的方面是可以从当事人债务合同当中约定的债务分期进行履行,法定代理人的权利是参与刑事诉讼保护无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行为能力人的人身权等。
一、什么是对法定代理人请求权的诉讼时效的起算
一般起算点
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知道两个方面)。
特殊起算点
当事人约定同一债务分期履行的,诉讼时效期间自最后一期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计算。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对其法定代理人的请求权的诉讼时效期间,自该法定代理终止之日起计算。
未成年人遭受性侵害的损害赔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期间,自受害人年满十八周岁之日起计算
二、法定代理人的权利
1.法定代理人的权利在于参与刑事诉讼的职责是依法保护无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行为能力人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诉讼权利以及其他一切合法权利;同时,法定代理人负有监督被代理人行为的责任。
2.法定代理人享有广泛的与被代理人相同的诉讼权利。但法定代理人不能代替被代理人作陈述,也不能代替被代理人承担与人身自由相关联的义务,例如服刑等。同时,除被害人的法定代理人外,其他当事人的法定代理人还享有独立的上诉权:
(1)被告人、自诉人的法定代理人,不服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第一审的判决、裁定的,有权向上二级人民法院上诉;
(2)附带民事诉讼当事人的法定代理人,有权对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裁定中的附带民事诉讼部分提出上诉,但无权对刑事部分提起上诉。而被害人的法定代理人对第一审的判决不服的,只能请求人民检察院抗诉,无权独立地提起上诉。
三、法定代理人请求权的诉讼时效的起算是怎样的
法定代理终止之日起计算。
被代理人取得或者恢复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可以行使相应的请求权,诉讼时效期间当然应当开始起算。
1.代理人丧失民事行为能力,法定代理终止,但是此时并不意味着被代理人同时取得或者恢复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如果被代理人并未取得或者恢复完全民事行为能力,诉讼时效期间应自被代理人确定新的法定代理人后起算。
-
民法典的对法定代理人请求权的诉讼时效有哪些规定
72人看过
-
如何确定债权请求权诉讼时效的起算点
455人看过
-
代理人的合同诉讼请求权
263人看过
-
诉讼时效届满的权利请求后果
311人看过
-
诉讼时效对物上请求权的影响
60人看过
-
请求权人可以申请诉讼时效吗?
397人看过
-
对于代位求偿权诉讼时效是怎么规定的?保险人代位求偿权的诉讼时效重庆在线咨询 2022-03-30首先,鉴于保险审判工作中保险代位求偿权的突出问题,《保险法司法解释(二)》第16条规定:“保险人代位求偿权的诉讼时效期间应自其取得代位求偿权之日起算”。其次,由于保险人自向被保险人赔偿保险金之日起就取得被保险人对第三者赔偿的权利,故此处的“取得代位求偿日”可以理解为保险人向被保险人赔偿保险金之日。司法解释采纳的这种观点,更为符合司法实践,从我国保险经营的实际状况来看,保险理赔可能会因为鉴定、诉讼等
-
人身损害赔偿请求权诉讼时效的起算时间和计算方法的法律规定是什么河北在线咨询 2022-01-26对于人身损伤的诉讼时效,原则从发案之日起开始计算。如果已经向公安机关报案诉讼时间从报案之日起中断,等公安机关依法作出处罚决定,或者移送检察院起诉,法院判刑后,从新计算诉讼时效。法律链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事案件适用诉讼时效制度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十五条权利人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报案或者控告,请求保护其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从其报案或者控告之日起中断。上述机关决定不立案、撤销案件、不起
-
什么是专利权的诉讼代理人重庆在线咨询 2021-09-28通常专利诉讼代理人的资格是:有诉讼能力的人经过当事人委托以当事人名义进行诉讼的能力资格,通常诉讼代理人范围有: (1)当事人的近亲属。 (2)律师。 (3)社会团体推荐的人。 (4)当事人所在单位推荐的人。 (5)人民法院许可的其他公民。除上面所列几种人,当事人也可以委托朋友、同事等他所信任的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五十八条 委托代理人 当事人、法定代理人可以委托一至二人作为诉
-
对未成年人侵害的赔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起算点怎么规定陕西在线咨询 2021-08-12《总则》第一百九十一条规定,未成年人遭受侵害的损害赔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期间,自受害人年满十八周岁之日起计算。解读:未成年人遭受侵害后因其处于未成年阶段不能及时行使或者不能独立判断是否要通过法律途径主张损害赔偿请求权。《总则》从保护未成年人的角度出发,将行使该项权利的诉讼时效起算点规定为受害人年满十八周岁之日,从而有利于遭受侵害的未成年人在其成年后通过法律途径主张自己的权利。根据小编的介绍,大家应该
-
债权请求权的诉讼时效有什么规定最新的规定是什么澳门在线咨询 2023-08-21债权请求权的诉讼时效,适用一般诉讼时效的规定,为三年。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 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