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民事执行最新司法解释关于先于执行有什么规定?
根据民事执行最新《司法解释》第一百五十二条
人民法院依照民事诉讼法第一百条、第一百零一条规定,在采取诉前保全、诉讼保全措施时,责令利害关系人或者当事人提供担保的,应当书面通知。
利害关系人申请诉前保全的,应当提供担保。申请诉前财产保全的,应当提供相当于请求保全数额的担保;情况特殊的,人民法院可以酌情处理。申请诉前行为保全的,担保的数额由人民法院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决定。
在诉讼中,人民法院依申请或者依职权采取保全措施的,应当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决定当事人是否应当提供担保以及担保的数额。
第一百五十三条
人民法院对季节性商品、鲜活、易腐烂变质以及其他不宜长期保存的物品采取保全措施时,可以责令当事人及时处理,由人民法院保存价款;必要时,人民法院可予以变卖,保存价款。
第一百五十四条
人民法院在财产保全中采取查封、扣押、冻结财产措施时,应当妥善保管被查封、扣押、冻结的财产。不宜由人民法院保管的,人民法院可以指定被保全人负责保管;不宜由被保全人保管的,可以委托他人或者申请保全人保管。
查封、扣押、冻结担保物权人占有的担保财产,一般由担保物权人保管;由人民法院保管的,质权、留置权不因采取保全措施而消灭。
二、先予执行的适用范围和条件
(一)先予执行的适用范围
先予执行是法院已经受理案件但是尚未作出判决,法院责令当事人预先履行义务,所以,它只适用于特定的案件。根据第一百零六条人民法院对下列案件,根据当事人的申请,可以裁定先予执行:
(一)追索赡养费、扶养费、抚育费、抚恤金、医疗费用的;
(二)追索劳动报酬的;
(三)因情况紧急需要先予执行的。
其中,司法解释第一百七十条: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六条第三项规定的情况紧急,包括:
(一)需要立即停止侵害、排除妨碍的;
(二)需要立即制止某项行为的;
(三)追索恢复生产、经营急需的保险理赔费的;
(四)需要立即返还社会保险金、社会救助资金的;
(五)不立即返还款项,将严重影响权利人生活和生产经营的。
在先予执行的数额方面,应当限于当事人诉讼请求的范围,并以当事人的生产、生活的急需为限。
(二)先予执行的适用条件
先予执行针对某些案件要求义务人提前履行法定义务而确立的一种诉讼制度。为避免损害被申请方当事人的利益,避免给法院判决的执行带来不必要的争议,人民法院作出先予执行裁定时,必须严格遵守法定条件。根据第一百零七条人民法院裁定先予执行的,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1.当事人之间权利义务关系明确,不先予执行将严重影响申请人的生活或者生产经营的;
先予执行的案件,应当是在发生争议的民事法律关系中,双方当事人之间各自应享有什么样的权利,承担什么样的具体义务都是十分清楚的。例如,原告与被告是父子关系,原告因无生活来源,请求被告给付赡养费,这种案件权利义务关系很明确。法院可以根据原告的申请,在诉讼请求的限度内,裁定被告预先给付被告一定数额的金钱,以解决被告生活急用。
2.被申请人有履行能力。先予执行的目的是为了及时解决原告的实际困难。但是,如果被告根本就没有能力先行给付,裁定先予执行也无法执行。
具备上述条件,人民法院就裁定先予执行。先予执行的裁定一经作出,即发生法律效力,并立即开始执行。如果当事人不服先予执行的裁定,不准上诉,但可以申请复议一次。复议期间,不停止先予执行裁定的执行。人民法院对当事人提出的复议应当及时审查,裁定正确的,通知驳回的申请;裁定不正确的,作出新的裁定变更或者撤销原裁定。
-
先于执行的法律规定2022年最新
391人看过
-
关于阻碍执行职务司法解释一
400人看过
-
法院关于执行行政诉讼法解释的执行条件是什么
241人看过
-
民法典关于合同迟延履行规定的最新解释
100人看过
-
关于新行政诉讼法司法解释的规定
250人看过
-
2024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执行中变更规定是什么
377人看过
民事执行也称民事强制执行或者强制执行,是指国家机关依债权人的申请,依据执行根据,运用国家强制力,强制债务人履行义务,以实现债权人的民事权利的活动。 民事执行是指当债务人拒不履行生效执行名义确定的民事义务,人民法院运用国家公权力,依法采取民事... 更多>
-
-
关于非法同居的执行最新规定重庆在线咨询 2023-06-14非法同居的行为一般不违法,但如果当事人是在有配偶的状态下,还与他人以夫妻名义在外同居生活的,那么当事人就会因构成重婚罪,而被法院依法判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
咨询关于最高法院执行新规定香港在线咨询 2022-08-27关于最高法院执行新规定人民法院根据需要,依据有关法律的规定,设立执行机构,专门负责执行工作。 2. 执行机构负责执行下列生效法律文书: (1)人民法院民事、行政判决、裁定、调解书,民事制裁决定、支付令,以及刑事附带民事判决、裁定、调解书; (2)依法应由人民法院执行的行政处罚决定、行政处理决定; (3)我国仲裁机构作出的仲裁裁决和调解书。
-
关于阻碍执行职务司法解释一西藏在线咨询 2021-12-05阻碍执行职务是指行为人通过吵闹、谩骂、无理纠缠、侮辱、围攻、拉扯、撕毁封条、拒绝接受检查等方式,故意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执行职务的行为。阻碍行为不使用暴力或暴力威胁,不造成严重后果,不足以刑事处罚,属于违法行为。一般来说,阻碍执行职务的认定包括主观上是否故意,客观上是否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依法执行职务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照法律法规进行的职务行为。
-
关于执行标的的相关法律规定和解释新疆在线咨询 2024-11-12大家好!今天我想向大家介绍一个叫做“执行标的”的东西。你们可能听说过,在执行过程中,我们需要按照生效法律文书的规定去做,这样才能获得自己应得的权益或者解除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执行标的包括很多种类,比如金钱上的债权,以及行为上的还债等。 有些人可能会觉得,这个东西怎么那么神奇?好像从不用跟人争辩就能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没错,这就是执行标的的厉害之处。它的适用性非常强,既不需要债权人去费力证明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