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制行为能力责任人仍须负刑责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6-08 08:03:35 231 人看过

根据精神病医学司法鉴定书,你是限制行为能力责任人,按照法律规定应承担刑事责任,请你在送达回执上签字。2008年12月31日,精神病犯罪嫌疑人黄某收到浙江省温州市检察院的起诉书,很不情愿地在送达回执上签上了自己的名字。

32岁的黄某是永嘉县瓯北镇人,平日里游手好闲。前年8月份,黄某因为没钱花就萌生了抢劫的念头,于是在短短1个月内连续持刀抢劫5起,并致一人死亡、一人重伤、两人轻伤的严重后果。

砍人只因随地吐痰?

2008年8月19日22时许,黄某携带尖刀在温州火车站广场前持刀准备实施抢劫。后因被害人郑某等三人经过其身边时随口吐痰,犯罪嫌疑人黄某心生怨气,冲上前去将郑某踢倒在地,并掏出尖刀朝郑某的右肋等部位猛捅数刀。

随后,黄某又来到现场附近的一辆出租车前,向出租车司机索要财物,感觉情况不妙的出租车司机赶紧打开车门,拔腿就跑。行抢未果,黄某便用刀将出租车的前挡风玻璃和左后方玻璃砸碎,并来到副驾驶室试图用打火机点火烧毁出租车。已经杀红了眼的黄某随后又朝附近看热闹的摩托车驾驶员王师傅走去,见对方不肯载他,就往其胸部、臀部猛砍三刀后,驾驶王师傅的摩托车逃离现场。

案发后,被害人郑某经医院抢救无效死亡。被害人王某的伤势程度为重伤。当晚,黄某又来到鹿城区车站大道某烟酒行,持刀实施抢劫,劫取人民币1000余元。8月25日,黄某被警方抓获。

嫌犯举止怪异

在烟酒行被抢的毛小姐告诉记者,当时黄某手里拿着把尖刀,刀上还滴着血,嘴里喊:打劫!我前面已经砍了两个了,快把钱交出来,不要报警!毛小姐也赶紧说钱都在柜子里,让其全部拿走。说完毛小姐就连忙退到角落里。黄某拐到柜台,气势汹汹地打开柜子将钱全部掏空后走了。

吴女士8月22日20时左右在公司门口被黄某持刀抢劫。当时黄某抢走了吴女士的钱包和手机,还将停在公司外的轿车挡风玻璃给砸了。吴女士表示,当时黄某看上去和正常人一样,但总感觉行为举止很怪异。

限制行为能力仍须负刑责

办案检察官介绍说,黄某的行为已经构成故意伤害罪和抢劫罪。根据黄某在作案时携带刀具有预谋,抢劫得手后并无继续伤害被害人,案后能清楚交代自己的犯罪事实等可以证明,黄某作案时意识清楚。虽然如此,黄某对客观事物的实质性辨认能力差,行为控制能力明显减弱,属于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按照法律规定,限制责任能力人犯罪虽然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但仍须承担相应法律责任,温州市检察院遂以故意伤害罪、抢劫罪对其提起公诉,追究其刑事责任。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22日 22:14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人民币相关文章
  • 民事责任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关系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是否属于一心智健全,有两种判断标准:1、依据自然人的意思能力(认知能力)来判断。这一标准主要是针对未成年人和精神病人而设定的。2、依据自然人的意志能力来判断。这一标准主要是针对成年而设立的。民事责任承担范围的限制鉴定主体承担民事责任是否受限,是体现房地产估价司法鉴定活动公平与效率平衡的关键点。房地产估价司法鉴定的收费仅是所鉴定房地产价值的千分之三左右,司法鉴定的执业报酬与所鉴定房地产的价值量相差甚远。另外,房地产估价司法鉴定的对象是高价值财产,估价师在估价作业上的稍微疏忽,就可能导致估价结果相当大的价值差异。而在现有房地产估价技术水平和鉴定人执业能力的固有限制下,完全避免疏忽几乎是不可能的。这就使得房地产估价司法鉴定具有较高的执业风险。在风险高且风险分散机制不完善的现实执业环境下,当鉴定主体有过失(故意除外)时,如果要求鉴定主体就鉴定意见偏离真实价值部分导致财产损失全额承
    2023-07-05
    73人看过
  • 教育机构责任: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受害责任归属的探讨?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在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学习、生活期间受到人身损害,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未尽到教育、管理职责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在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学习、生活期间,受到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以外的第三人人身损害的,由第三人承担侵权责任;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未尽到管理职责的,承担相应的补充责任。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承担补充责任后,可以向第三人追偿。【法律依据】《民法典》第一千二百条,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在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学习、生活期间受到人身损害,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未尽到教育、管理职责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教育机构责任: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受害责任归属的探讨?点击#找律师#,可以选择同城、领域、是否在线以及电话咨询服务!!私密咨询个人法律问题。快速解决你的困扰!打官司有没有必要请律师,请律师的好处?如果你和对方在案件事实上各执一词,且证据混乱,或者法律问题比较疑难,又或
    2023-12-12
    222人看过
  • 安全负责人离开后是否仍负有责任
    安全负责人离职后是否有责任根据中国相关法律规定,安全负责人离职后,新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将担任本单位的消防安全负责人,原负责人不再承担《中华人民共和国机关、团体、企业消防法》第十六条规定的消防安全责任,事业单位和其他单位应当履行下列消防安全职责:(一)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制定本单位的消防安全制度和消防安全操作规程,制定消防和应急疏散计划(2)按照国家和行业标准配置消防设施和设备,设置消防安全标志,定期组织检查和维护,确保其完好和有效。(III)至少每年对建筑消防设施进行一次全面检查,确保其完好和有效,检查记录应完整、准确并存档备查(四)确保疏散通道、紧急出口和消防车通道畅通,确保防火防烟分区和防火分隔符合消防技术标准(五)组织防火检查,及时消除火灾隐患(六)组织有针对性的消防演练(七)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消防安全职责。本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本单位消防安全负责人根据公安部消防监督检查令第107号规定,
    2023-05-07
    112人看过
  • 限制刑事责任能力怎样判,完全刑事责任能力的分类
    一、限制刑事责任能力怎样判如果是限制刑事责任能力说明当事人没有完全丧失控制识别能力,可以从轻处罚。《刑法》第十八条【特殊人员的刑事责任能力】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政府强制医疗。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醉酒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二、完全刑事责任能力的分类1、绝对无刑事责任年龄,即不满14周岁的,对任何犯罪都不负刑事责任。2、相对刑事责任年龄,即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除上述罪名外,因不满16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要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
    2024-01-13
    204人看过
  • 嫌疑人为无刑事责任能力,其行为就不构成犯罪是否也就不负刑事责任?
    嫌疑人为无刑事责任能力,其行为仍然构成犯罪,只是不负刑事责任。无刑事责任能力是行为人不具备或者丧失了辨认或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刑事责任能力可以因为行为人尚未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而不具备,也可以因为行为人患精神病而不具备或者丧失。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刑法》第十七条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
    2024-05-02
    274人看过
  • 行为人醉驾负什么刑事责任
    一、行为人醉驾负什么刑事责任醉酒驾驶所需要承担的刑事责任是拘役和罚金。涉嫌醉驾的驾驶员要承担的刑事责任是会被判处1至6个月的拘役,并根据具体的犯罪情节,由法官判处相应数额的罚金。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一【危险驾驶罪】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拘役,并处罚金:(一)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二)醉酒驾驶机动车的。(三)从事校车业务或者旅客运输,严重超过额定乘员载客,或者严重超过规定时速行驶的。(四)违反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规定运输危险化学品,危及公共安全的。机动车所有人、管理人对前款第三项、第四项行为负有直接责任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有前两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二、饮酒驾驶的行政处罚是什么1、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六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因饮酒后驾驶机动车被处罚,再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十
    2024-02-03
    346人看过
  • 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醉酒又杀人,要负刑事责任吗
    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醉酒打人需要承担责任。醉酒后,自然人也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侵犯他人权益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醉酒不是免责的理由。而且法律规定,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因醉酒、滥用麻醉药品或者精神药品对其行为暂时无意识或者失控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是年满多少岁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的年龄为十八周岁以上。民事行为能力人具体如下:1、成年人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十六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2、十八周岁以上的自然人为成年人。不满十八周岁的自然人为未成年人;3、自然人从出生时起到死亡时止,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4、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是,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
    2023-08-07
    290人看过
  • 能否对无责任能力或限制责任能力人适用正当防卫
    对醉酒人的正当防卫问题。我国《刑法》第18条第4款规定:"醉酒人的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人在醉酒状态中,并没有完全丧失辩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只是由某种程度的减弱。而且,行为人在醉酒前,对自己醉酒后可实施不法侵害的后果是可以预见到的。所以对实施不法侵害的醉酒人没有理由不实施正当防卫。(1)对未达到刑事责任年龄的人正当防卫问题。我们认为对这个总是应当联系防卫人的主观认识进行具体分析。防卫人如果不知道侵害人是未成年人,可以实行正当防卫;如果知道侵害人是不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在正当防卫的条件上就加以限制。只有在被害人的合法权益受到十分紧迫的侵害的危险情况下,当时当地无条件采用其他方法躲避或制止未成年人的侵害行为,即在迫不得已的时刻,才可以实行正当防卫。(2)对精神病人的正当防卫问题。只有在无法躲避、迫不得已的情况下,才能采取伤害精神病人的方法,这种行为是正当防卫。一般说来,实施防卫在的不得
    2023-05-31
    412人看过
  • 限制刑事责任能力人2024年是怎样的
    刑事责任年龄是指刑法所设定的,行为人若对自身的犯罪行径承担刑事责任则应对其所处年龄段有所限制。根据我国现行刑法体系,规定未满十四周岁的人群为无责任能力的年龄阶段。同时,相关规定强调,年满十六周岁的个体在实施犯罪行为时,应依法承担刑事责任。《刑法》第十七条【刑事责任年龄】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对依照前三款规定追究刑事责任的不满十八周岁的人,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依法进行专门矫治教育。
    2024-04-26
    348人看过
  • 限制民事责任能力人多少岁
    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对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在实施一些民事法律行为时是要经过法定代理人同意或者追认的,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选择与他人签订合同之后,对于签订的合同也是需要限制民事责任能力人的法定代理人追认。一、限制民事责任能力人多少岁《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十九条规定: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是,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也就是说,八岁以上的未成年人在实施包括赠予、奖励、收入(比如稿费)等纯获利益行为时,不能以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为由来抗辩。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曾经有过类似规定,这次法律予以明确,是为了更好地保障未成年人的财产权利。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判断标准:1.依据自然人的意思能力(认知能力)来判断。这一标准主要是针对未成年
    2023-07-18
    386人看过
  •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民事责任承担怎么承担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具有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之人若对他人造成损害,应由其监护人承担起法律上规定的侵权责任。但若监护人在履行监护职责过程中已经尽职尽责,这将有利于减轻其所需要承担的侵权责任。而当存在财务基础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具有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之人给他人带来伤害时,他们应当从自己的个人财力中支付相关的赔偿费用;倘若其个人财产的偿付能力不足以完全覆盖赔偿金额,剩余部分则仍然应当由监护人负责赔付。《民法典》第十九条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是,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
    2024-08-05
    418人看过
  • 河南入狱智障者被鉴定为限制刑事责任能力人
    河南洛阳智障村民吕某以抢劫罪入狱服刑3年一事被披露后,引起网民高度关注。28日,洛阳市政法委副书记高茂曾接受中国网事记者采访时表示,经鉴定,吕某属限制刑事责任能力人,应负相应的法律责任。吕某的家属对鉴定结果表示不认可。今年7月,河南省嵩县大坪乡宋岭村村民吕某的家人接到通知,称吕某在河南省三门峡监狱服刑满三年,即将释放,要求家人接其出狱。吕某的家人和部分村民反映,吕某有智障,大家都知道他是个傻子。之前他走失了3年,大家都不知道他的去向,现在才得知他竟然坐牢了。事件曝光后,引起网民高度关注。部分网民表示,吕某既然是智障,很可能不应入狱服刑,要求有关部门进行核查,对吕某进行公正的精神病鉴定。家属怀疑吕某为替人顶罪,因为吕某的判决书显示,被告人姓名为田星,于2008年抢劫一老人55元,被群众当场抓获。事件调查组则表示,吕某抢劫事实清楚,不存在顶罪的情况。至于是否应承担刑事责任,应待其精神病鉴定结果
    2023-04-25
    359人看过
  • 限制刑事责任能力适用年龄能否?
    限制刑事责任能力的适用年龄为已满十二周岁未满十六周岁。如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才应当负刑事责任。一、未满14周岁犯罪怎么处罚未满14岁犯罪的,只有构成法律规定的罪才会判刑,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二、什么情况下未成年人构成犯罪已满十二周岁的未成年人在犯特定种类罪的时候构成犯罪;已满十六周岁的,对任何犯罪都承担刑事责任。《刑法》规定,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三、今年刑事责任是什么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
    2023-06-20
    376人看过
  • 行政处罚中的人身自由限制责任由谁负责?
    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只能由法律设定。行政法规可以设定除限制人身自由以外的行政处罚。法律对违法行为已经作出行政处罚规定,行政法规需要作出具体规定的,必须在法律规定的给予行政处罚的行为、种类和幅度的范围内规定。规章可以设定行政处罚吗行政规章可以设定行政处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相关规定,1、尚未制定法律、行政法规的,国务院部、委员会制定的规章对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为,可以设定警告或者一定数量罚款的行政处罚。罚款的限额由国务院规定。2、尚未制定法律、法规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和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人民政府以及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人民政府制定的规章对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为,可以设定警告或者一定数量罚款的行政处罚。罚款的限额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九条,法律可以设定各种行政处罚。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只能由法律
    2023-07-06
    168人看过
换一批
#银行法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人民币
    相关咨询
    • 限制责任能力人可以成为无责任能力人吗
      湖北在线咨询 2022-10-28
      没有达到刑事责任年龄或不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能否成为正当防卫的对象对醉酒人的正当防卫问题。我国《刑法》第18条第4款规定:"醉酒人的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人在醉酒状态中,并没有完全丧失辩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只是由某种程度的减弱。而且,行为人在醉酒前,对自己醉酒后可实施不法侵害的后果是可以预见到的。所以对实施不法侵害的醉酒人没有理由不实施正当防卫。 (1)对未达到刑事责任年龄的人正当防卫问题。
    • 限制行为能力人侵权赔偿责任
      青海在线咨询 2022-03-12
      限制行为能力人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由监护人承担赔偿责任。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可以在法定期限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其中对判决不服的上诉期限是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六十四条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裁定的,有权在裁定书送达之日起十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 限定刑事责任能力能否负刑事责任?哪些属于限定刑事责任能力人?
      甘肃在线咨询 2022-07-31
      限定刑事责任能力人是指刑法中规定具有承担刑事责任的能力,但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的主体。刑法规定的限定刑事责任能力人包括四种情况: 1、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不包括14周岁以下的,14以下是完全无刑事责任能力) 2、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能力的精神病人(完全丧失辨认和控制能力的精神病人也属于完全不负刑事责任阶段) 3、盲人 4、又聋又哑的人
    • 限制行为能力人订立的合同与责任
      新疆在线咨询 2023-08-04
      限制行为能力人订立的合同效力待定。普通情形下,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的合同,合同成立后暂时不发生法律效力,属于效力待定的合同,需要经过法定代理人追认后才有效。但是纯获利益的合同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而订立的合同,不必经法定代理人追认同样有效。
    • 如果这个人限制行为能力的智力残疾人,要负什么样的刑事责任?
      江苏在线咨询 2022-10-24
      需要看具体案情。《民法通则》的规定: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人,包括10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注:十六至十八岁,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作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可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刑法规定的限制刑事责任能力: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18周岁以上公民,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以自己劳动收人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公民,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10周岁以上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