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体赔偿标准
1、医疗费
因交通事故产生的治疗费用,以及必然产生的治疗费用。根据医疗机构出具的医药费、住院费等收款凭证,结合病历和诊断证明等相关证据确定。根据医疗证明或者鉴定结论确定必然发生的费用,可以与已经发生的医疗费一并予以赔偿。
2、残疾赔偿金
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10%×20年。
3、精神损害抚慰金
根据侵权人的过错程度、侵权行为所造成的后果、受诉法院所在地平均生活水平确定。
4、误工费
误工费=本人日工资×误工天数。
其中,误工时间根据受害人接受治疗的医疗机构出具的证明确定。受害人因伤致残持续误工的,误工时间可以计算至定残日前一天。
受害人有固定收入的,误工费按照实际减少的收入计算。受害人无固定收入的,按照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计算;受害人不能举证证明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状况的,可以参照受诉法院所在地相同或者相近行业上一年度职工的平均工资计算。
5、护理费
每日护理费(护理人员的日工资或者当地护工从事同等级别的劳务报酬)×需要护理的天数×护理人员人数。
其中,护理人员有收入的,参照误工费的规定计算;护理人员没有收入或者雇佣护工的,参照当地护工从事同等级别护理的劳务报酬标准计算。护理人员原则上为一人,但医疗机构或者鉴定机构有明确意见的,可以参照确定护理人员人数。
护理期限应计算至受害人恢复生活自理能力时止。受害人因残疾不能恢复生活自理能力的,可以根据其年龄、健康状况等因素确定合理的护理期限,但最长不超过二十年。
6、住院伙食补助费
当地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的出差伙食补助标准×住院天数。
7、营养费
参照医疗机构加强营养意见确定金额×需要加强营养的天数。
8、被扶养人生活费
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和农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费支出×需要抚养的年数×需要抚养的人数×10%。
-
交通事故赔偿标准十级伤残?
391人看过
-
有关十级伤残交通事故赔偿的最新标准
460人看过
-
车祸十级伤残赔偿明细(交通事故致十级伤残赔偿标准)
367人看过
-
十级交通事故伤残赔偿标准实例
297人看过
-
交通事故伤残九级赔偿标准2023
494人看过
-
十级伤残赔偿标准交通事故怎么赔偿
452人看过
扶养通常概指各种社会关系中针对"弱者"所发生的经济供养和生活扶助,一般涵盖四个方面: (1)以国家为主体,在特定情形下体现社会福利的公力扶养,包括各种灾害救济、贫困救济、民政抚恤等; (2)以一定的社会组织、机构、单位为主体并逐步走向社会化... 更多>
-
成都车祸十级伤残赔偿标准2023北京在线咨询 2023-10-21车祸十级伤残赔偿标准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以及伤残赔偿金等,具体情况下可以根据伤残的实际后果和具体情况来进行计算,其金额的大小一般在几万元左右,不同地区的赔偿标准是不同的。
-
交通事故受伤造成伤残十级赔偿标准2023年是多少台湾在线咨询 2023-11-28交通事故致十级伤残的赔偿标准是一级伤残为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乘以二十年再乘以10%,如果交通事故中的受害者年龄已经在75周岁以上的话,伤残赔偿金也是一样的计算公式,但是是一次性赔偿五年,还有其他的赔偿项目也不都是一样的。
-
交通事故赔偿标准十级伤残江西在线咨询 2022-03-20误工费,根据误工时间和工资或者实际收入减少等各种情况据实结算。 5、护理费,根据住院时间及医生证明结算。 6、交通费,根据医疗情况据实结算。 7、住院伙食补助费,根据住院时间据实结算,一般住院一天为50元。 8、营养费,参照医生证明计算。 9、残疾辅助器具费,根据伤残情况据实结算。 医疗费,被抚养人生活费,伤残赔偿金的计算基数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
-
十级伤残交通事故赔偿标准重庆在线咨询 2022-03-25十级伤残交通事故赔偿标准具体如下:十级伤残赔偿金: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乘以20年再乘百分之十。(一)医疗费医疗费包括当事人为治疗伤疾而支付的挂号费、检查费、治疗费、手术费、医药费、住院费、康复费、整容费和后续治疗等费用。(二)误工费误工费根据当事人的误工时间和收入状况确定。(三)护理费护理费根据护理人员的收入状况和护理人数、护理期限确定。(四)交通
-
交通事故伤残十级十级赔偿标准2019山西在线咨询 2022-03-04人身损害赔偿指数0.11(11%),残疾赔偿金按所在省(直辖市、自治区)上年度城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赔偿20年,按伤残指数11%计算之后,再按侵害人分摊的责任比例赔偿。残疾赔偿金=上年度所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20×11%×侵害人分摊的责任比例。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03)20号第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