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员工怀孕期间被解雇,雇主是否需要支付费用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5-07 17:34:10 391 人看过

女职工怀孕期间被辞退的,用人单位是否需要支付赔偿金《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八条规定: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职工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的,发包人应继续履行;劳动者不需要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不能继续履行的,用人单位应当依照本法第八十七条的规定给予补偿。

但是,劳动者严重违反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用人单位有权无偿解除劳动合同

对女职工的特殊保护是劳动法律制度的一项基本制度,但并不意味着“三期”(怀孕、分娩、哺乳)的女职工可以无视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连续旷工违反公司规章制度的,用人单位有权解除劳动合同,不支付解除劳动合同的赔偿金。在实际工作中,女职工往往存在误解,认为只要怀孕,用人单位就不能与她们解除劳动合同,但事实并非如此。不过,我国《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不得无故、经济地辞退女职工。但法律也规定,劳动者严重违反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用人单位可以与其解除劳动合同。也就是说,即使劳动者怀孕,其行为符合一定法律情形的,用人单位也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女职工怀孕期间是否可以辞退应当根据实际情况考虑

劳动合同法第42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不得依照本法第四十条、第四十一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一)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工作的劳动者未进行离境前职业健康检查的,或者疑似职业病患者在诊断或者医学观察期间

(二)在本单位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经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

(三)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限内的治疗

(4)孕期女工,生育、哺乳

(5)在本单位连续工作满15年,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5年的

(6)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12月25日 17:58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继续履行相关文章
  • 雇主是否需要支付额外费用?
    通事故不给误工费的情况下,应当向司法机关诉讼要求对方进行赔偿。误工费是指赔偿义务人应当向赔偿权利人支付的受害人从遭受伤害到完全治愈这一期间(误工时间)内,因无法从事正常工作而实际减少的收入。误工费包括:工资、资金、津贴、课酬等。误工费包含全日制工作收入和兼职工作收入。有没有没有病假条不给赔误工费的保险公司开不出病假单,那只能证明旷工,单位不赔偿的,保险公司也没有赔偿的依据。只有证明确实生病了,而且医生能证明的情况下才算病假,公司开除才能赔偿损失的。根据相关的法律规定,企业职工非因工致残和经医生或医疗机构认定患有难以治疗的疾病,医疗期满,应当由劳动鉴定委员会参照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标准进行劳动能力的鉴定。被鉴定为一至四级的,应当退出劳动岗位,解除劳动关系,并办理退休、退职手续,享受退休、退职待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七十九条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
    2023-07-17
    424人看过
  • 公司在怀孕期间解雇员工是否违法
    违法,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二条第四项规定,女职工怀孕、分娩或哺乳的,雇主不得根据本法第40条和第41条的规定终止劳动合同。“不”是一项硬性规定,不得违反。用人单位非法解除怀孕女工劳动合同,劳动者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撤销解除劳动合同的决定;劳动者不愿意继续在本单位工作的,依照《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七条的规定,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向劳动者支付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两倍的补偿劳动者不要求继续履行合同,要求用人单位支付非法终止补偿金的,用人单位应当支付每工作年度2个月的工资。至于员工选择哪种方式,取决于员工未履行的劳动合同期限和在雇主的工作年限。如果员工长期未履行合同,但工作年限较短,则第一种方法可以更好地保护其权益。如果工作年限较长,因非法终止合同,应按工作年限加倍赔偿。第二种方法可以更好的维护权益
    2023-05-07
    104人看过
  • 雇主是否有责任为解雇员工支付赔偿?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关系,没有任何合法理由,也没有支付经济补偿,劳动者不存在相关法律规定的情形,可以认定该用人单位行为属于相关法律规定的违法解除劳动合同情形,应该支付赔偿金,即每工作一年支付2个月的本人工资,俗称2N。如果劳动者存在相关法律规定可以解除合同情况提出解除劳动关系的,不需要支付任何经济补偿,也不需要提前通知;但是,这需要用人单位举证并且书面通知劳动者解除劳动关系。疫情期间能否解雇员工在疫情期间,用人单位在劳动者有不符合录用条件、严重违反公司制度等情形的,可以解除劳动合同,辞退员工。《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合同(过失性辞退)】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四)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
    2023-07-04
    237人看过
  • 怀孕期间女职工的解雇问题
    女职工怀孕期间,除存在过失性辞退情形外,用人单位不得随意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应当按经济补偿标准的两倍支付赔偿金。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怀孕期间用人单位可以辞退员工吗根据《劳动合同法》第42条的规定,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除非具备严重违反用人单位规章制度;严重失职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以及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等自身有重大过错的法定情形,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此外,《劳动合同法》第45条还特别规定,劳动合同期满,有上述第42条规定情形之一的,劳动合同应当续延至相应的情形消失时终止。因此,如果您怀孕期间没有《劳动合同法》第42条规定的情形,用人单位不能与您解除劳动合同。如果您怀孕期间劳动合同到期了,公司与您续签,则执行新劳动合同;如公司不与您续
    2023-07-05
    76人看过
  •  雇主裁减员工需支付解雇通知金吗?
    代通知金是指在用人单位提出解除劳动合同或终止劳动合同时需要提前一个月通知,如果用人单位没有依法提前一个月通知,将支付一个月的工资作为代替。因为裁员而解除劳动合同的,不需要支付代通知金。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劳动法中没有代通知金的概念。劳动法中没有代通知金的概念。代通知金在香港和台湾的说法是指用人单位在提出解除劳动合同或终止劳动合同时需要提前一个月通知。如果用人单位没有依法提前一个月通知,那么将支付一个月的工资作为代替。因为裁员而解除劳动合同的,不需要支付代通知金。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 香 港 和 台 湾 的 代 通 知 金 是 怎 么 规 定 的 ?香港和台湾的代通知金是怎么规定的?香港和台湾的代通知金是指在法定期限内,因未按时参加诉讼、仲裁或其他法律程序而产生的费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香港和台湾的代通知金的规定如下
    2023-09-03
    409人看过
  • 雇主是否必须向雇员支付保密费?
    雇主是否必须向雇员支付保密费。雇主是否必须向雇员支付保密费?答案是否定的。保密是劳动合同的附带义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劳动者的义务包括保守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或者可以认为,雇主支付给雇员的工资包括对保密义务的考虑。至少在中国大陆现行劳动法下,主流观点和司法实践都是这样认为的因此,即使雇主不向雇员支付保密费,雇员也有保密义务。一些人力资源部会问,签署保密协议的意义是什么?我认为至少有几个:1.澄清保密范围2.违约赔偿金无法达成一致,但赔偿金的计算方法和范围可以达成一致。如果包括诉讼和调查费用3.它具有提醒和警告员工遵守保密义务的心理功能。当工资中有保密费时,员工将更认真地履行保密义务。保密费能否取代竞业禁止报酬?答案是否定的。保密费和竞业禁止报酬的名称、性质和发放时间不同。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如果劳动者承担竞业禁止义务,用人单位必须支付竞业禁止补偿金。辞职后必须按月支付补偿
    2023-05-07
    262人看过
  • 雇主要求新雇员支付培训费是否合法
    [网友咨询]企业对新员工收取岗前培训费是否合法[律师答问]是否违法。《劳动法》第六十八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建立职业培训制度,按照国家规定提取和使用职业培训经费,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有计划地对职工进行职业培训。职业教育法第二十八条规定:“企业应当承担本单位职工和拟就业人员的职业教育费用。具体办法由国务院有关部门会同国务院财政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依法制定。”,开展必要的职业培训和教育是公司的法定义务,必须无条件承担相关费用。更重要的是,通过培训获得相关技能后,我们可以更好地开展工作,为公司创造更多更好的效益。毫无疑问,公司是培训的最终受益者,我们不能认为这只是员工自己的事,与公司无关可见,公司收取培训费是违法的。用人单位有义务对职工进行培训,承担正常费用,用人单位不得转嫁给职工
    2023-05-07
    261人看过
  • 女员工怀孕短信请假被解雇案
    一青年女工因身体不适,以手机短信向公司请假,结果公司以旷工为由将其开除,12月17日,上海市松江区人民法院判决十日内恢复与该女工的。已婚的魏小姐于2007年6月经招聘,进入上海某电子设备公司从事前台接待及行政文员工作,双方签订了一年的劳动合同。2008年4月22日晚上7时多,已5个月的魏小姐在家感到身体不舒服,当晚即用手机发短信给公司总经理章先生,内容为章总,我身体不舒服,明天请假到医院看看,不来上班了。总经理章先生收到短信后没有回复,第二天上午魏小姐又用电话向总经理章先生说明请假,并就被告经医院检查确认怀孕的事告知了章先生,还说明妇幼保健院出具了建议被告休息一个月的医疗证明单。章先生只是噢了一声就把电话挂了。但到了第三日,公司却以魏小姐擅自连续旷工三天、严重违反公司管理制度为由,作出自2008年4月27日起解除劳动关系的处罚决定。魏小姐并不知道公司已对自己作了处罚的事。第二天早上,她仍然
    2023-06-10
    211人看过
  • 怀孕期间被解雇?兼谈员工赔偿标准?
    怀孕期间被辞退赔偿明细如下:(1)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2)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如果孕期职工不存在法定过错,单位是不得解除劳动关系,是可以要求单位恢复劳动关系。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有:(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四)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
    2023-12-04
    307人看过
  • 女子试用期怀孕被解雇,公司是否违法?
    付小雨入职北京某公司,岗位为人事经理,试用期工资为16000元的80%,劳动合同期限为三年,试用期为3个月。入职后,付小雨不久就怀孕,还多次请病假,试用期第二个月时,公司向付小雨送达《不予录用通知》。付小雨认为公司违法解雇,要求恢复劳动关系,补发工资等。经过一审、二审、再审,法院判决公司补发工资差额,但无需恢复履行与付小雨的劳动关系。女职工“三期”内能否解除劳动合同呢?一般情况下,用人单位不得因女职工怀孕、生育、哺乳降低其工资、予以辞退、与其解除劳动或者聘用合同。但是,如果女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虽在孕期、产期、哺乳期内,用人单位也可依法解除劳动合同:①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②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③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④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⑤有欺诈、胁迫或乘人
    2023-05-06
    233人看过
  • 试用期间怀孕被解雇合理吗
    李娟(化名)于2014年大学毕业,很快就找了与自己专业对口的一家科技公司。老板承诺底薪2500元,每完成一个网站可以拿提成,试用三个月就可以转正。然而,李娟多次向老板提出试用期签订合同时,老板都委婉拒绝,表示暂时不用签试用期合同,转正以后再签也行。等李娟试用三个月后,老板自始至终不提签合同的事情。随后还以李娟试用期间表现不合格为由开除了李娟。众所周知,现在多数行业都有一个试用期,就业后势必先通过一段时间的试用期才能正式开始工作。那么试用期间会遇到哪些问题,与正式工作有何差别,劳动者又应该如何应对呢?毕业季来临之际,本报请来天津市四方君汇律师事务所赵治国为您解答相关法律问题。疑问1:对于试用期时长问题,《劳动法》究竟是怎样规定的呢?律师解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十九条规定: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两个
    2023-06-08
    177人看过
  • 隐瞒怀孕是否会导致员工被解雇?
    用人单位认为女职工隐瞒怀孕事实,以欺诈手段签订劳动合同为由解除劳动合同,是无效的行为。理由是,用人单位这一录用女职工的限制性条件,实际上既是剥夺了怀孕妇女获得劳动的权利,同时又侵犯了妇女的生育权,是违反了妇女权益保护法违法行为,是对怀孕妇女的歧视,用人单位的这一规定是违反法律规定的无效行为。因此,用人单位不仅不能以此为理由辞退该女职工,而且还应保障该职工依法享有的怀孕期应享受的权益,否则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辞退员工押金需退吗押金退。用人单位无故辞退劳动者的,用人单位是应当退还其押金的。用人单位不退的,劳动者可以申请劳动仲裁,要求用人单位支付其违法辞退的赔偿金以及克扣的押金。《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九条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不得扣押劳动者的居民身份证和其他证件,不得要求劳动者提供担保或者以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二条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不
    2023-07-08
    236人看过
  • 怀孕女工是否可以因旷工而被解雇
    根据中国《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如果怀孕女性员工的旷工严重违反了公司的规章制度,用人单位可以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经证明在试用期内不符合录用条件的(2)严重违反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3)严重失职、徇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4)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严重影响本单位完成工作任务的,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后拒不改正的;(五)有第一款第一项情形,劳动合同无效的,第四十二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不得依照本法第四十条、第四十一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未进行离境前职业健康检查,或者疑似职业病患者处于诊断或者医学观察期间的(2)在本单位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经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3)在规定的医疗期限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的(4)女职工怀孕、分娩、哺乳的(5)(六)法律、行政法规
    2023-05-07
    95人看过
  • 怀孕期间被解雇是否有权利索赔
    一、怀孕期间被解雇是否有权利索赔怀孕期间被解雇有权利索赔,违法辞退的赔偿金按照经济补偿的二倍计算,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第五条用人单位不得因女职工怀孕、生育、哺乳降低其工资、予以辞退、与其解除劳动或者聘用合同。二、单位可以辞退孕妇的情形可以辞退怀孕员工的情形:1.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2.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3.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4.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5.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三、孕妇是否可以被辞退公司不能辞退怀孕的员工。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二条,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不得依照本法第四十条、第四十一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一)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未进行离
    2023-12-09
    323人看过
换一批
#合同履行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继续履行是指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当事人一方或双方应当按照合同约定的条件和期限履行合同义务。 继续履行可以确保合同的顺利履行和双方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在出现违约行为时,双方应当及时协商解决,并根据合同约定要求违约方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包括支付违... 更多>

    #继续履行
    相关咨询
    • 雇主自动离职员工是否需要支付工资
      湖南在线咨询 2022-08-15
      回答"自动离职不发工资怎么办"的答案如下: 如果单位不支付工资,可以先电话投诉到当地劳动执法监察大队,他们会依据《劳动保障监察条例》进行监督检查,并责令纠正;如果还不行可以直接到劳动行政部门申请劳动仲裁,维护你的合法权益。 第一、如公司没有交社保,可以要求补缴社保的。 第二、如公司一直没有签合同,也是违法的,可以要求公司支付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 第三、如公司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还要承担赔偿
    • 女性职员怀孕后被解雇,应当如何维权
      河南在线咨询 2023-03-08
      女性职员怀孕后被解雇,用人单位的做法是违法的,劳动者维权途径有: 1.双方协商。 2.协商不成申请仲裁。双方协商不了的,劳动者可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不再向法院起诉的裁决结果应当服从。 3.向法院进行起诉。受害人不服仲裁裁决的,可以在15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
    • 怀孕了,被解雇
      广西在线咨询 2022-10-21
      协商不成,申请仲裁。第一、如公司没有交社保,可以要求补缴社保的。第二、如公司一直没有签合同,也是违法的,可以要求公司支付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仲裁支持11个月双倍工资,法院可支持2年的双倍工资。第三、如公司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还要承担赔偿金的,赔偿金的标准是经济补偿的两倍。如果是劳动者因单位违法行为而提出辞职,可要求单位支付经济补偿金,满一年赔一个月工资。第四、如在公司工作满一年的,公司还要
    • 和合同上员工是否可以解雇怀孕的女工
      新疆在线咨询 2022-05-14
      不可以解雇合同期满的怀孕女工,劳动者在孕期、产期、哺乳期内,劳动合同期限届满时,用人单位不得终止劳动合同,合同期限应自动延续至相应的期限届满为止。
    • 求解北京试用期怀孕被解雇
      贵州在线咨询 2022-09-19
      您可以申请劳动仲裁或者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单位这种违法行为。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是起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