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非法买卖枪支弹药罪
非法买卖枪支弹药罪和非法持有枪支弹药罪的区别前者在于“买卖”;后者在于“非法持有”,是指不符合配备、配置枪支、弹药条件的人员,违反枪支管理法律、法规的规定,擅自持有枪支、弹药的行为。刑法第一百二十五条非法制造、买卖、运输、邮寄、储存枪支、弹药、爆炸物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第一百二十八条违反枪支管理规定,非法持有、私藏枪支、弹药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二十五条【非法制造、买卖、运输、邮寄、储存枪支、弹药、爆炸物罪】非法制造、买卖、运输、邮寄、储存枪支、弹药、爆炸物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非法制造、买卖、运输、储存危险物质罪】非法制造、买卖、运输、储存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危害公共安全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单位犯前两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二、非法买卖枪支罪能判几年
非法买卖枪支罪的判刑如下:
1、非法制造、买卖、运输、邮寄、储存枪支、弹药、爆炸物的,可以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2、情节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非法制造、买卖、运输、邮寄、储存枪支、弹药、爆炸物罪是指违反国家有关枪支、弹药、爆炸物管理法规、非法制造、买卖、运输、邮寄、储存枪支、弹药、爆炸物、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三、非法邮寄弹药罪
的相关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二十五条【非法制造、买卖、运输、邮寄、储存枪支、弹药、爆炸物罪】非法制造、买卖、运输、邮寄、储存枪支、弹药、爆炸物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非法制造、买卖、运输、储存危险物质罪】非法制造、买卖、运输、储存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危害公共安全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单位犯前两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需要注意的是,关于非法邮寄弹药罪有最低数量标准,一般是非法买卖、制造、邮寄、运输、储存手榴弹数量达到三枚以上的,或是以上行为导致危害严重的,都是属于此罪情节严重的范围。
-
走私武器、弹药罪辩护词
473人看过
-
走私武器弹药罪量刑标准有哪些,走私武器弹药怎么判刑
94人看过
-
武器、弹药走私属于什么罪?
481人看过
-
走私武器、弹药罪客观方面
147人看过
-
走私武器、弹药罪的法规和司法解释
436人看过
-
什么是非法制造,买卖,邮寄、储存枪支,弹药、弹药罪?
366人看过
管制是指对犯罪分子不实行关押,依法实行社区矫正,限制其一定自由的刑罚方法。 管制具有以下特征: 1、对犯罪分子不予关押,不剥夺其人身自由。 2、被判处管制刑的罪犯须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其自由受到一定限制。 3、被判管制的罪犯可以自谋生计,在劳... 更多>
-
非法买卖弹药罪对“非法买卖弹药罪”的处罚规定有哪些云南在线咨询 2021-10-13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的情况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死刑。非法制造、买卖、运输、邮寄、保管枪支、弹药、爆炸物,具有以下情况之一,刑法第一百二十五条第一条规定的情况严重:(一)非法制造、买卖、运输、邮寄、保管枪支、弹药、爆炸物数量达到本解释第一条第一条(一)、(二)、(三)、(六)、(七)项规定的最低数量标准是五倍以上的;(二)非法制造、买卖、运输、邮寄、保管手榴弹三)非
-
弹药属于非法买卖罪吗青海在线咨询 2022-05-20非法制造、买卖、运输、邮寄、储存枪支、弹药、爆炸物,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刑法》第一百二十五条第一款规定的“情节严重”: (一)非法制造、买卖、运输、邮寄、储存枪支、弹药、爆炸物的数量达到规定的最低数量标准五倍以上的; (二)非法制造、买卖、运输、邮寄、储存手榴弹三枚以上的; (三)非法制造、买卖、运输、邮寄、储存爆炸装置,危害严重的; (四)达到规定的最低数量标准,并具有造成严重后果等其他恶
-
非法运输武器、弹药罪既遂如何量刑广东在线咨询 2022-11-12非法运输武器、弹药罪既遂的量刑是: 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情节特别严重的,处无期徒刑,并处没收财产; 单位犯此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上述规定处罚。
-
非法出卖、转让武器装备、弹药罪立案标准是什么西藏在线咨询 2022-03-13根据《立案标准》的规定,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才构成本罪: (1)非法出卖、转让枪支、手榴弹、爆炸装置的; (2)非法出卖、转让子弹10发、雷管30枚、导火索和导爆索30米、炸药1千克以上;或者不满规定数量,但后果严重的; (3)非法出卖、转让其他武器装备的; (4)非法出卖武器、装备零部件及维修器材和设备,致使武器装备报废或者直接经济损失30万元以上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