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期间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4-05-05 21:08:06 110 人看过

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期间:警告的影响期为六个月;记过的影响期为十二个月;记大过的影响期为十八个月;降级和撤职的影响期为二十四个月。政务处分是国家监察机关针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包括行政机关的工作人员、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事业单位以及基层群众自治组织的管理人员,企业的管理人员和其他的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所给予的纪律处分和惩戒。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第三条监察机关应当按照管理权限,加强对公职人员的监督,依法给予违法的公职人员政务处分。公职人员任免机关、单位应当按照管理权限,加强对公职人员的教育、管理、监督,依法给予违法的公职人员处分。监察机关发现公职人员任免机关、单位应当给予处分而未给予,或者给予的处分违法、不当的,应当及时提出监察建议。第四条给予公职人员政务处分,坚持党管干部原则,集体讨论决定;坚持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给予的政务处分与违法行为的性质、情节、危害程度相当;坚持惩戒与教育相结合,宽严相济。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09日 06:19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法律综合知识相关文章
  • 政务处分的公务员中,职位撤职的规定
    我国法律规定,公职人员降级,撤职的期间为二十四个月,政务处分决定自作出之日起生效,政务处分期自政务处分决定生效之日起计算。同时给予公职人员政务处分,应当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定性准确、处理恰当、程序合法、手续完备。什么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政务处分法政务处分警告的期限为六个月。所谓公职人员是指下列人员:(一)中国共产党机关、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机关、人民政府、监察委员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各级委员会机关、民主党派机关和工商业联合会机关的公务员,以及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管理的人员;(二)法律、法规授权或者受国家机关依法委托管理公共事务的组织中从事公务的人员;(三)国有企业管理人员;(四)公办的教育、科研、文化、医疗卫生、体育等单位中从事管理的人员;(五)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中从事管理的人员;(六)其他依法履行公职的人员。《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
    2023-07-07
    168人看过
  • 公务员行政处分与政务处分区别?
    公务员行政处分与政务处分区别有:1、做出行政处分的主体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的监察机关,而做出政务处分的主体为各级监察机关。2、行政处分的对象是行政机关的工作人员,包括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和开除六种手段;政务处分是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处分比行政处分要广泛。《监察法》第四十五条监察机关根据监督、调查结果,依法作出如下处置:(一)对有职务违法行为但情节较轻的公职人员,按照管理权限,直接或者委托有关机关、人员,进行谈话提醒、批评教育、责令检查,或者予以诫勉;(二)对违法的公职人员依照法定程序作出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等政务处分决定;(三)对不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职责负有责任的领导人员,按照管理权限对其直接作出问责决定,或者向有权作出问责决定的机关提出问责建议;(四)对涉嫌职务犯罪的,监察机关经调查认为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的,制作起诉意见书,连同案卷材料、证据一并
    2024-05-10
    242人看过
  • 处分种类明细:公职人员政务惩戒措施
    政务处分的种类分为六类,分别是: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它们的处分期限分别为:警告,六个月;记过,是十二个月;记大过,是十八个月;降级、撤职,是二十四个月。政务处分决定自作出之日起生效,政务处分期自政务处分决定生效之日起计算。公职人员政务处分醉驾的规定是怎样的1、公职人员醉驾可能会受到被开除的处分《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第十四条公职人员犯罪,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予以开除:(1)因故意犯罪被判处管制、拘役或者有期徒刑以上刑罚(含宣告缓刑)的;(2)因过失犯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刑期超过三年的;(3)因犯罪被单处或者并处剥夺政治权利的。因过失犯罪被判处管制、拘役或者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一般应当予以开除;案件情况特殊,予以撤职更为适当的,可以不予开除,但是应当报请上一级机关批准。公职人员因犯罪被单处罚金,或者犯罪情节轻微,人民检察院依法作出不起诉决定或者人民法院依法免予刑事处罚的,予以撤职
    2023-07-05
    201人看过
  • 公职人员的政务处分种类要知道哪些?
    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的种类为:(一)警告;(二)记过;(三)记大过;(四)降级;(五权)撤职;(六)开除。行政机关公务员受处分的期间为:(一)警告,6个月;(二)记过,12个月;(三)记大过,18个月;(四)降级、撤职,24个月。降级降职的政务处分期间为多少个月降级降职的政务处分期间为二十四个月。公职人员受到政务处分的,应当将政务处分决定书存入其本人档案。对于受到降级以上政务处分的,应当由人事部门按照管理权限在作出政务处分决定后一个月内办理职务、工资及其他有关待遇等的变更手续;特殊情况下,经批准可以适当延长办理期限,但是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第六条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的种类为:(一)警告;(二)记过;(三)记大过;(四)降级;(五权)撤职;(六)开除。
    2023-07-06
    462人看过
  • 《关于公职人员政务处分的暂行规定》(2020年)
    公职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给予政务处分:(一)主动交代本人应当受到政务处分的违法行为的;(二)配合调查,如实说明本人违法事实的;(三)检举他人违纪违法行为,经查证属实的;(四)主动采取措施,有效避免、挽回损失或者消除不良影响的;(五)在共同违法行为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六)主动上交或者退赔违法所得的;(七)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从轻或者减轻情节。公职人员违法行为情节轻微,且具有本法第十一条规定的情形之一的,可以对其进行谈话提醒、批评教育、责令检查或者予以诫勉,免予或者不予政务处分。公职人员依法履行职责受法律保护什么不受政务处公职人员依法履行职责受法律保护,非因法定事由、非经法定程序,不受政务处分。公职人员有违法行为,有关机关依照规定给予组织处理的,监察机关可以同时给予政务处分。担任领导职务的公职人员有违法行为,被罢免、撤销、免去或者辞去领导职务的,监察机关可以同时给予政务
    2023-07-18
    467人看过
  • 2024公职人员政务处分醉驾的规定是怎样的?
    一、公职人员政务处分醉驾的规定是怎样的?1、公职人员醉驾可能会受到被开除的处分《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第十四条公职人员犯罪,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予以开除:(1)因故意犯罪被判处管制、拘役或者有期徒刑以上刑罚(含宣告缓刑)的;(2)因过失犯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刑期超过三年的;(3)因犯罪被单处或者并处剥夺政治权利的。因过失犯罪被判处管制、拘役或者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一般应当予以开除;案件情况特殊,予以撤职更为适当的,可以不予开除,但是应当报请上一级机关批准。公职人员因犯罪被单处罚金,或者犯罪情节轻微,人民检察院依法作出不起诉决定或者人民法院依法免予刑事处罚的,予以撤职;造成不良影响的,予以开除。2、驾驶员醉驾涉嫌犯危险驾驶罪。根据《关于办理醉酒驾驶机动车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第一条:“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血液酒精含量达到80毫克/100毫升以上的,属于醉酒驾驶机动车,依照《刑法》第一百三
    2024-01-15
    75人看过
  • 政务处分的适用范围与公职人员违法行为
    二人以上(含二人)共同故意违纪的,对为首者,从重处分,本条例另有规定的除外;对其他成员,按照其在共同违纪中所起的作用和应负的责任,分别给予处分。对于经济方面共同违纪的,按照个人所得数额及其所起作用,分别给予处分。对违纪集团的首要分子,按照集团违纪的总数额处分。公职人员从轻或者减轻处分情形有哪些《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依照规定从轻或者减轻处分:(一)主动交代本人应当受到党纪处分的问题的;(二)主动检举同案人或者其他人应当受到党纪处分的问题,经查证属实的;(三)主动挽回损失或者有效阻止危害结果发生的;(四)主动退出违纪违法所得的;(五)有其他立功表现的;(六)本条例分则中另有规定的。第二十二条根据案件的特殊情况,由中央纪委决定或者经省(部)级纪委(不含副省级市纪委)决定并呈报中央纪委批准,对违纪党员也可以在本条例规定的量纪幅度以外减轻处分。《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
    2023-07-06
    498人看过
  • 对违法公职人员的政务处分决定有哪几种?
    对违法公职人员的政务处分决定有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公职人员涉嫌犯罪的,一般应当先依法给予政务处分,再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公职人员有职务违法行为但情节较轻的,处分决定机关、单位可以按照管理权限直接或者委托有关机关、单位或者人员,对其进行谈话提醒、批评教育、责令检查,或者予以诫勉。《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第七条政务处分的种类为:(一)警告;(二)记过;(三)记大过;(四)降级;(五)撤职;(六)开除。
    2024-04-27
    245人看过
  • 公务员政务处分问题概述
    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强化对公职人员的管理监督,使政务处分匹配党纪处分、衔接刑事处罚,构筑起惩戒公职人员违法行为的严密法网。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要解决以往对一些公职人员的行为“政纪不适用,党纪管不了”的现象。政务处分法把法定对象全面纳入处分范围,使政务处分匹配党纪处分、衔接刑事处罚。加强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的监督,促进公职人员依法履职、秉公用权、廉洁从政从业、坚持道德操守。公务员政务处分中职位撤职的规定我国法律规定,公职人员降级,撤职的期间为二十四个月,政务处分决定自作出之日起生效,政务处分期自政务处分决定生效之日起计算。同时给予公职人员政务处分,应当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定性准确、处理恰当、程序合法、手续完备。《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第一条为了规范政务处分,加强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的监督,促进公职人员依法履职、秉公用权、廉洁从政从业、坚持道德操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
    2023-07-05
    166人看过
  • 公务员行政处分案例分析
    【案例简介】申请人:胡某。被申请人:某县公安局。胡某是公安局的民警,王某是胡某的朋友。王某因与邻居郑某存在矛盾,便请胡某去教训一下郑某。胡某到郑某家之后发现只有郑某一人在家,便开始以公安民警的身份进行盘问,提出一些令郑某十分难堪的问题,从而引起郑某的反感。当郑某索要胡某的民警证件时,胡某不予理睬。郑某要求胡某立即离开,并准备拨打报警电话。胡某上前抓住郑某就打,直到打得郑某连声求饶为止。当天夜里,县公安局接到了郑某的报案,连夜派人到郑某家调查了案件情况。经鉴定,郑某已构成轻微伤。很快,县公安局对胡某作出了处理:行政拘留10天,同时给予降级处分。胡某不服,向该县人民政府申请复议。【问题提出】本案涉及对公务员的行政处分。【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第六条第(二)项、第八条第一款、第十二条第一款。【案情分析及处理结果】胡某提出行政复议申请之后,县人民政府经过依法审查,受理了胡某就县公安
    2022-11-27
    145人看过
  •  工职人员政务处罚规定
    国家政务处分是对违反法律法规公职人员的惩戒措施。监察法首次提出了政务处分概念,并将其适用范围扩展到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的制定将监察法的原则规定具体化,使政务处分匹配党纪处分、衔接刑事处罚,构筑惩戒职务违法的严密法网,有利于实现抓早抓小、防微杜渐,建设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公职人员队伍。国家政务处分是对违反法律法规公职人员的惩戒措施。因为所有政务纪律都已纳入国家法律,监察法首次提出了政务处分概念,并将其替换了“政务纪律处分”,从而将其适用范围扩展到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制定政务处分法,将监察法的原则规定具体化,把法定对象全面纳入处分范围,使政务处分匹配党纪处分、衔接刑事处罚,构筑惩戒职务违法的严密法网,有利于实现抓早抓小、防微杜渐,建设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公职人员队伍。 政 务 处 分 法 立 法 : 惩 戒 职 务 违 法 , 建 设 忠 诚 干 净 队 伍政务处分法是一项
    2023-09-01
    400人看过
  • 讨论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的挑战与解决方案
    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要解决的问题:1、强化对公职人员的管理监督,制定政务处分法,将宪法确立的坚持党的领导的基本要求具体化、制度化、法律化,强化对公职人员的管理和监督,使自觉坚持和切实维护党的领导成为公职人员的法律义务;2、实现党纪与国法的有效衔接,制定政务处分法,将监察法的原则规定具体化,把法定对象全面纳入处分范围,使政务处分匹配党纪处分、衔接刑事处罚,构筑惩戒职务违法的严密法网,有利于实现抓早抓小、防微杜渐,建设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公职人员队伍;3、推进政务处分的法治化、规范化,处分直接涉及公职人员的职务、职级、级别、薪酬待遇等重要事项,对公职人员具有重要影响。政务处分法明确实施政务处分的主体,应当坚持的法律原则,处分事由、权限和程序,被处分人员维护合法权益的救济途径等,有利于处分决定机关、单位强化法治观念、程序意识,提升工作的法治化、规范化水平。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内容给予公职
    2023-07-06
    426人看过
  • 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要解决的问题是怎样的
    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强化对公职人员的管理监督,使政务处分匹配党纪处分、衔接刑事处罚,构筑起惩戒公职人员违法行为的严密法网。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要解决以往对一些公职人员的行为“政纪不适用,党纪管不了”的现象。政务处分法把法定对象全面纳入处分范围,使政务处分匹配党纪处分、衔接刑事处罚。加强对所有行使的公职人员的监督,促进公职人员依法履职、秉公用权、廉洁从政从业、坚持道德操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第一条为了规范政务处分,加强对所有行使的公职人员的监督,促进公职人员依法履职、秉公用权、廉洁从政从业、坚持道德操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制定本法。
    2024-05-14
    269人看过
  • 公职人员被羁押期间职务会被撤销吗?
    一、公职人员被羁押期间职务会被撤销吗?公职人员被羁押期间职务不会被撤销,公职人员刑事拘留不是刑事犯罪的刑罚,一般不会开除公职,除非情节严重。法律依据:《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第三十二条国家公务员有违反纪律行为,尚未构成犯罪的,或者虽然构成犯罪但是依法不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给予行政处分;违反纪律行为情节轻微,经过批评教育后改正的,也可以免予行政处分。第三十三条行政处分分为: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受撤职处分的,同时降低级别和职务工资。受行政处分期间,不得晋升职务和级别;其中除受警告以外的行政处分的,并不得晋升工资档次。第三十四条处分国家公务员,必须依照法定程序,在规定的时限内做出处理决定。对国家公务员的行政处分,应当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定性准确、处理恰当、手续完备。第三十五条给予国家公务员行政处分,依法分别由任免机关或者行政监察机关决定;其中给予开除处分的,应当报上级机关备案。县
    2023-04-29
    451人看过
换一批
#法律综合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法律综合知识 知识导航
    展开

    法律综合知识是指涵盖法律领域各个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应用技能。它包括法律理论、法律制度、法律实务等方面的内容,涉及宪法、刑法、民法、商法、经济法、行政法等多个法律领域。... 更多>

    #法律综合知识
    相关咨询
    • 行政机关公务员受处分的期间为
      河北在线咨询 2023-09-20
      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规定行政机关公务员受处分的期间为:警告6个月、记过12个月、记大过18个月、降级、撤职24个月。
    • 公务员受到行政纪律撤职处分是否有处分期限
      西藏在线咨询 2022-10-28
      撤职处分最短二年,最长四年(48个月)。
    • 行政机关公务员受行政撤职处分期满后处分期满后处分不再受原处分?
      福建在线咨询 2022-03-03
      行政撤职处分是《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中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的一种。根据《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行政机关公务员受行政撤职处分的处分期为24个月。行政机关公务员在受行政撤职处分期间不得晋升职务和级别,不得晋升工资档次,应当按照规定降低级别。行政机关公务员在受行政撤职处分期间有悔改表现,并且没有再发生违法违纪行为的,处分期满后,应当解除处分。解除处分后,晋升工资档次、级别和职务不再受原处分的影响。
    • 公务员行政撤职期间有影响吗?
      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2-09-05
      只要没被开除,就具有公务员身份,饭碗不会丢的
    • 政务处分法规定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种类及期限
      福建在线咨询 2022-03-14
      根据《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第六条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的种类为: (一)警告; (二)记过; (三)记大过; (四)降级; (五)撤职; (六)开除。 第七条行政机关公务员受处分的期间为: (一)警告,6个月; (二)记过,12个月; (三)记大过,18个月; (四)降级、撤职,24个月。 第八条行政机关公务员在受处分期间不得晋升职务和级别,其中,受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处分的,不得晋升工资档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