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西方管理会计职业化与专业化概况
国际会计师联合会(IFAC)在1952年召开的年会上,正式启用“管理会计”这一专业术语,这标志着现代管理会计正式形成。此后,随着高新技术广泛应用于制造业,以及信息经济学。行为科学、代理人理论等相关学科的引入,西方管理会计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为了有效地发挥管理会计提高企业内部经营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的作用,会计职业发达的英国和美国等西方国家一直致力于管理会计的职业化和专业化。西方国家管理会计职业化与专业化主要体现在成立管理会计专业机构、发布管理会计公告或指南,出版管理会计学术刊物、组织管理会计师资格考试等各个方面。
美国于1919年成立了全国会计师协会(NAA),1969年下设管理会计实务委员会(MAP),自1980年以来,该委员会发布了一系列《管理会计公告》,旨在为解决管理会计问题提供指导原则,建立起管理会计体系。该协会自1972年开始举办管理会计师资格考试,管理会计实务委员会为此于1982年颁布了《管理会计师道德行为准则》,1986年颁布了《管理会计师共同知识体系》。1991年7月,全国会计师协会更名为管理会计师协会,从而成为美国管理会计师的专业组织。该协会负责举办管理会计师资格考试,出版《管理会计》月刊和《管理会计研究》季刊,同时负责发布《管理会计公告》。美国会计学会也成立了管理会计委员会,以指导和组织管理会计的理论研究工作。
早在1919年3月,英国就成立了成本会计师协会,主要致力于成本会计的研究和应用工作,并于1972年更名为成本和管理会计师协会,侧重于对成本会计和管理会计的研究,服务对象主要是企业内部管理部门,工作重心放在帮助企业管理当局进行规划与决策,这种明显有别于传统财务会计的专业化特征,使该协会在1975年成为皇家特许机构的正式成员。成本和管理会计师协会于1982年颁布了《管理会计正式术语》,对管理会计及相关内容进行了统一规范。1986年11月该协会再次更名为特许管理会计师协会(CIMA)。该协会负责举办“特许管理会计师”(CMA)资格考试,出版《管理会计》月刊和《管理会计研究》季刊,并负责发布《管理会计公告》。
二、我国管理会计亟待职业化与专业化
我国自70年代末引进西方管理会计以来,对管理会计的理论与方法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并在部分企业中应用,取得了一些成功的经验。回顾管理会计在我国近20年的发展历程,无论是对其研究的广度和深度,还是其在实践中的应用程度,同西方国家相比都有较大差距,难以适应我国市场经济进一步发展和深化改革的需要。
1.管理会计理论和方法体系的研究问题。西方管理会计在本世纪70年代末被介绍到我国,我国会计界对管理会计展开了一系列讨论和研究。新形势下,由于以计算机为代表的高新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经济的全球化和信息化,管理会计日益呈现出与多门学科交叉渗透发展的趋势,新的研究领域层出不穷。对于诸多新问题、新领域,我国许多会计理论与实际工作者已经开始着手研究和探讨。但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这些研究与讨论大多是分散的,没有系统化、条理化,不利于对管理会计的深入研究,从而制约了我国管理会计的发展。因此,如何使这些研究工作更好地开展,既能够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又能够有组织有条理,是摆在我们面前迫切需要考虑的问题。
2.管理会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问题。一方面,由于管理会计理论体系的不完善,导致管理会计实务工作长期缺乏理论上的指导,而且现行管理会计实务所运用的管理会计方法理论已明显老化,需要推陈出新。另一方面,我国有不少企业领导人认识不到管理会计在加强企业经营管理和提高经济效益方面的重要作用,而且很多会计人员的素质偏低,缺乏市场观念、风险意识,习惯于记账、算账、报账等传统财务会计工作,管理会计在我国没有引起多数企业的重视。
3.管理会计的规范化问题。一门学科能否规范化,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其在实践中的应用与推广。现在财务会计规范化的必要性已为人们所共识,我国财务会计规范化也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已颁布了一系列财务会计法规和财务会计准则。而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我国管理会计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务上都明显缺乏规范,难以适应对管理会计理论进行深入研究的需要,不利于在实践中应用与推广。
4.管理会计专业人才的紧缺问题。目前我国企业管理会计人才缺乏,这也是企业难以应用管理会计的关键所在。如果社会上能为企业提供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经验的管理会计专业人才,必将促进管理会计在企业中的广泛运用。
5.对西方管理会计的引进借鉴与发展有中国特色管理会计的问题。我国在借鉴、消化和改造西方管理会计的过程中,应注意将其同我国经过多年探索总结出的成功经验相结合。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会计理论体系,把各个方面的力量集中和组织起来,共同为完成这一艰巨的历史使命而努力。
以上诸多问题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我们没有开展管理会计的职业化与专业化,还没有象西方国家那样设立专门的管理会计专业机构,缺乏一个权威的专业机构进行管理会计的规范工作,管理会计专业人才极端紧缺,从而导致管理会计理论研究明显滞后于经济发展的需要,管理会计实务工作也没有较好的开展。
三、建议和思路
1.建立起专门的具有权威性的民间性质的管理会计专业机构。自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会计界已陆续成立了中国会计学会、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中国成本研究会、中国总会计师研究会以及各行业专业会计学会等会计学术与实务团体,但迄今仍没有一个专门研究和指导管理会计工作的专业机构。因此,我国会计学界应借鉴西方国家的经验,结合我国实际,建立起专门的具有权威性的民间性质的管理会计专业机构。如改组中国成本研究会,成立中国管理会计师协会,专门负责管理会计师的考试和后续教育工作,创办管理会计学术刊物、发布管理会计公告或指南,制定管理会计准则,开展案例研究,加强同企业的紧密联系。也可在中国会计学会下设管理会计二级分会,由专门从事管理会计研究与实务的专家学者担任领导,以组织、协调、指导我国研究和应用管理会计的具体工作,并由该团体机构创办专门研究管理会计的学术刊物,使广大财会人员和理论工作者有一个专门发表各种意见的园地。
2.在企业内部,设立独立的管理会计部门,使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真正实现职能上的分离。现行的企业财务部门全面负责会计核算和资金管理,而管理会计部门的主要职责是进行规划、控制和业绩考核,直接为企业管理服务。
3.进行管理会计教育改革。现行高校会计专业一般均已开设管理会计课程,但这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建立会计学和管理学相结合的合理的课程体系;必须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加强法律、计算机。金融、工程技术等相关专业知识的学习;积极开展校企联合培养管理会计专业人才,特别是要加强管理会计方向研究生的培养;我们甚至可以考虑在高校会计系设立管理会计本科专业。
相关热词:管理会计职业专业
-
专业化管理
452人看过
-
国外物业管理规范化专业化
497人看过
-
物业管理专业化方面
206人看过
-
广西:南宁国税实施专业化管理
79人看过
-
对中国物业管理“职业化”进程的思考
331人看过
-
解读物业管理专业化分工
405人看过
管理会计是从传统的会计系统中分离出来,与财务会计并列,着重为企业进行最优决策,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服务的一个企业会计分支。 管理会计需要针对企业管理部门编制计划、作出决策、控制经济活动的需要,记录和分析经济业务,捕捉和呈报管理信息,并... 更多>
-
测绘企业职工标准化考核评价与创新管理制度广西在线咨询 2022-10-28自己编企业规章制度的话,的确很费劲,毕竟这是个需要起码7年一线实战经验积累和专业知识有效结合才能出的成果。不过你在百度上查下“劳杰士劳动合同书介绍”,你就能获得专家为你做的管理文件成品吧,效率很高的,你拿来就能用,用了就让你直接赢在劳资关系运行的起跑线上。
-
企业规范化标准化管理问题与民营企业存在的问题河南在线咨询 2022-03-03随经济30飞跃式发展相较于企业业务快速发展管理短板问题渐突几乎非解决步企业发展数处于规范化标准化管理阶段型企业内部管理已经定基础例移、石油等特型企业数缺乏明确管理提升路径进行模式创新、标准化管理等问题待明晰内民营企业数处于规范化管理阶段特别企业面越越激烈外部竞争内部管理短板明显影响业务发展由于企业内部缺乏专业才、理论认识足等各类原通专业管理咨询公司完善管理必趋势管理咨询公司帮助企业建立科管理体系企
-
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职工的怎么交重庆在线咨询 2022-10-26需要说明的是:目前的各类社会保险(养老。保险条例规定,缴纳保险的最高比例不得超时职工本人收入的300%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在没有转企前其性质依然是事业单位,最低不得低于职工本人收入的60%。由于目前事业单位职工的收入普遍比企业高,所以、医疗、生育)已经全部归口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在上一轮的政府机构改革中,医疗保险已由政府的卫生部门移交给劳保部门,为此,必须参加事业保险、事业单位的社保已由政府的人事
-
制度文化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甘肃在线咨询 2022-10-30典型的例子就是八十年代,随着日本企业的崛起。人们注意到了文化差异对企业管理的影响,进而发现了社会文化与组织管理的融合——企业文化。它是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企业管理人将其在企业创业阶段关于经营理念、基本假设等达成的共识用于教育新成员,并在此过程中将全体员工的价值认同和行为方式进行整合成统一的价值体系和行为准则,从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管理模式,以文化的力量推动企业的长期发展。企业制度文化是企业文化的
-
如何正确处理企业文化与社会文化的关系?如何正确处理企业文化关系江西在线咨询 2022-03-06所谓房地产企业,是指从事房地产开发、经营、管理和服务活动,并以营利为目的进行自主经营、独立核算的经济组织。房地产是指土地、建筑物及固着在土地、建筑物上不可分离的部分及其附带的各种权益。要正确处理好企业文化与社会文化的关系企业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既是社会文化变迁的缩影,又通过其新技术、新产品所倡导的理念引导市场潮流、引领社会时尚,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改变人们的观念,从而为社会文化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