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期违约制度的法律依据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6-29 14:13:00 475 人看过

关于预期违约制度的相关法律规定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七十八条。预期违约又作先期违约,包括明示违约和默示违约,当事人在合同履行期到来之前无正当理由明确表示将不履行合同,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将不履行合同的,即构成预期违约。

一、如何认定债务人以行为表示不履约

1、债务人如果明确告知债权人或者债务到期后不清偿债务的,就可以认定为行为表示不履约。

2、法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五百七十七条【违约责任】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第五百七十八条【预期违约责任】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合同义务的,对方可以在履行期限届满前请求其承担违约责任

二、法律规定解除合同的情况

(1)因不可抗力致使合同目的不能实现。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且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不可抗力可以导致合同不能履行、不能完全履行、不能按时履行。

(2)预期违约。履行期尚未届满,债务人明示或默示毁约,这种行为被称为预期违约。所谓明示预期违约,是指债务人以通知或声明的方式表示到期将不履行合同。所谓默示预期违约,是债务人以行为表明其到期将不履行合同。

(3)当事人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的时间内仍未履行。迟延履行是指债务人在履行期届满后仍未履行债务。催告后,债务人在合理的时间内仍未履行,此时债权人获得单方解除权,可以通知债务人解除合同。

(4)当事人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当事人迟延履行合同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合同的目的不能实现,已经构成了根本违约。

三、合同违约的种类

(一)预期违约

预期违约又称先期违约,是指在合同履行期限到来之前,一方无正当理由并明确表示其在履行期到来后将不履行合同,或者其行为表明在履行期到来后将不可能履行合同。

1、明示毁约,指在履行期届满前,债务人无正当理由明确肯定地表示其将不履行合同义务的违约形态。

明示毁约必须满足以下条件:①债务履行期还没有到来。②明确肯定地向对方表示履行期到来后将不履行合同义务。③表示不履行合同的义务是该合同的主要义务。④违约的一方没有正当理由。

2、默示毁约,在履行期届至前,债权人有明确的证据证明,在合同履行期到来时,债务人将不履行或者不能履行债务,且债务人没有拒绝为履行债务提供相应担保的违约种类。

默示毁约需要满足以下条件:①债务履行期还没有到来。②一方以行为表示其将不会履行合同义务。比如:在房屋买卖合同中,卖房将房产已经卖给他人;劳务合同中,劳动者在履行劳务之前丧失了劳动能力的;③一方有证据证明对方的行为表明其将不会履行合同义务。④不履行合同义务的一方不提供履行担保。

(二)实际违约

债务履行期已经到来,债务人正当理由,未全面而适当的履行合同义务的,为实际违约。如果债务履行期已经过了,债务人未履行债务或者履行债务不适当,债权人无需催告,就构成违约。

1、拒绝履行,是履行危险到来之后,债务人没有正当理由拒绝履行债务的行为。

2、迟延履行,包括①债务人迟延,债务人在履行期限到来后,能够履行债务而没有按期履行债务。②债权人迟延,又称迟延受领,债权人应当对债务人的履行及时受领而没有受领。

3、不完全履行,债务人虽然有履行行为,但是在履行的数量、质量、方式、地点等方面存在瑕疵。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07月17日 09:21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不可抗力相关文章
  •  预期违约制度有哪些核心要素?
    预期违约制度的基本特征包括:1) 预期违约仅仅是一种表示未来可能违约的言论或行为,非实际违约;2) 预期违约侵害的是期待的债权而不是现实的债权;3) 债权人不得违反双方均享有的期限条件而提前要求债务人履行债务,以提前实现自己的债权;4) 预期违约包括明示毁约与默示毁约。预期违约制度的基本特征包括以下几点:首先,预期违约仅仅是一种表示未来可能违约的言论或行为,而非实际违约。与合同义务的明确违反不同,它只是一种可能性的违约或毁约的风险。2、预期违约侵害的是期待的债权而不是现实的债权。当期限未到时,债权人不得请求债务人清偿,债务人也没有法定的义务去清偿。债权人不得违反双方均享有的期限条件而提前要求债务人履行债务,以提前实现自己的债权。3、预期违约的救济方式不同于实际违约。实际违约包括了“拒绝履行行,则预期违约转化为实际违约,受害方可以实际违约而请求各种不同的救济方式。4、预期违约包括明示毁约与默
    2023-10-11
    462人看过
  • 法律与预期违约的关系
    合同预期违约
    我国采用了预期违约的概念,其中包括明示毁约和默示毁约,规定了相应的法律制度,如预期违约的履行抗辩制度、合同解除制度、违约责任制度等。预期违约有别于实际违约,主要区别在于发生时间不同,故预期违约相对于实际违约有如下特点:一是违约形态不同。前者表现为未来将不履行义务,表现为一种“毁约的危险”或“可能的违约”,非现实的违反义务;后者表现为完全不履行、部分不履行、不适当履行、迟延履行等违约形态。二是侵害利益不同。前者侵害的是期待债权,后者为现实债权。合同预期违约的法律后果(一)拒绝接受预期违约的要求预期违约发生后,债权人可以用书面、口头甚至沉默的方法拒绝对方的毁约表示,此时合同仍然有效,合同对双方仍具有约束力,如合同约定的履行期限届满后,债务人行为构成实际违约时,债权人可按实际违约要求对方承担违约责任。(二)接受预期违约的要求对于默示毁约的案件,债权人可以中止自己的履行,要求对方提供履约担保或撤回
    2023-07-07
    483人看过
  • 仲裁裁决撤销制度的法律依据
    众所周知,仲裁与诉讼均为当事人解决争议的重要方式。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我国实行两审终审的审判制度,即使对于二审程序,亦明确规定了有关的审判监督程序,以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司法正义。然而,仲裁却属于一裁终局的程序,即使是对于仲裁程序的救济,根据我国《仲裁法》及司法解释以及《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存在申请撤销仲裁裁决这一程序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然而,这一规定是否合理,是否能达到立法者的初衷,却值得探讨。根据我国《仲裁法》第五章申请撤销裁决的有关规定,当事人有证据证明仲裁裁决属于第五十八条规定的情形的,应自收到仲裁裁决之日起六个月内,向做出仲裁裁决机构所在地的中级人民法院提起撤销仲裁裁决的申请,人民法院应当在受理撤销裁决申请之日起两个月内作出撤销裁决或者驳回申请的裁定。对于这一规定,毋庸置疑,可以作为人民法院对确有错误的仲裁裁决的一个监督程序,而且,为当事人行使申请撤销的权利
    2023-06-06
    156人看过
  • 合同预期违约制度的默示毁约指的是什么?
    默示毁约行为对债权人期待债权的侵害不象明示毁约那样明确肯定,因而在实践中也更难于把握与操作,甚至可能导致这种诉权的滥用。因此,明晰默示毁约的构成要件,解决默示毁约操作的笼统性及简单性是非常必要的。默示毁约的构成要件是:1、合同的一方当事人因对方的行为表示而预见到对方在履行期限到来时将不能履行合同的主要义务,在这里默示毁约方没有象明示毁约者那样明确肯定地表示他将毁约或拒绝履行合同义务,尽管如此,根据其行为和能力的状况可以预见他将不能履约,使对方的期待债权不能实现,故而亦构成违约。2、债权人对对方不能履约的行为表现证明不能履约须有充足确切的证据。这种预见具有强烈的主观因素,因此要防止主观臆断默示毁约、滥用默示毁约违约责任追究的情况发生,必须要确立科学的客观的判断标准。可从以下几方面确定:1、对方履行义务的能力有严重缺陷,如债务人经营不善或多次交易失信,或遭受意外损失,已出现严重亏损,影响其清偿
    2023-04-19
    55人看过
  • 讲究效益是预期违约制度之精髓
    首先,在一方当事人预期违约的情况下,让无辜相对方及时获得救济便是一个有效益的考虑,从无辜相对方的角度来看,如果他的履行期在先,而在不采取预期违约制度的情况下,即使对方明示或默示预期违约,他也必须先行履行。若是双方未来共同履行,无辜相对方等待的是对方不履行的风险。无辜相对方为履行而支出的费用或为准备履约而支出费用都可能因为对方的违约而成为不必要,这对他而言无疑是一种无效益、浪费。而采纳预期违约制度,无辜相对方便能从这无效益的合同中解脱出来,防止不必要费用的支出,防止情况的恶化,他进而可以向对方请求损害赔偿或要求对方提供担保,同时又获得同第三人订立合同的机会,这无疑对无辜相对方是有效益的。其次,预期违约制度虽然允许无辜相对方不接受相对方的预期违约而径直完成自己的义务,等待相对方的实际违约以请求损害赔偿,这显然是一种无谓的浪费。但从另一角度来说,却是对相对方毁弃自由的一种约束,使相对方在能够履约
    2023-03-15
    294人看过
  • 预期违约制度与不安抗辩权区别
    不安抗辩权与预期违约的区别是:1、前提条件不同。预期违约,不以双务合同当事人债务之履行存在先后顺序为前提。而不安抗辩权存在当事人的债务履行顺序先后之分。2、过错是否为构成要件。预期违约制度考虑了当事人的主观过错问题,即其在主观上是有过错的。而不安抗辩权的成立无须对方主观上存在过错,只要其财产在缔约后明显减少并导致难为对待给付的危险即可。3、时间要件不同。不安抗辩权要求应当先履行一方当事人的合同义务已到履行期。而在预期违约中,违约的时间必须是在合同有效成立之后只履行期限届满之前。4、最明显的区别是两者的权利主体不同。不安抗辩权的权利主体是先履行义务的一方当事人。而预期违约的权利主体是明确表示不履行合同或预期不能履行合同一方的对方当事人。5、法律救济不同。对于预期违约,非违约方救济自己受到伤害的期待债权的方式有两种:(一)在履行期限届满之前要求违约方承担预期违约责任。(二)在履行期限届满之前要
    2023-03-13
    160人看过
  • 初查制度的法律依据及性质定位
    1、初查制度的法律依据。关于初查制度法律依据的问题,一直存在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根据刑事诉讼法规定,立案才是刑事诉讼的起点而不是初查,况且刑事诉讼法根本就没有规定初查制度,初查制度只不过是检察机关为了自身工作的需要而设立的一个程序,必然会扰乱正常的诉讼程序。另一种观点认为,初查制度具有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86条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对于报案、控告、举报和自首的材料,应当按照管辖范围,迅速进行审查,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应当立案。尽管该条款未出现初查字样,但是该条款中的应当按照管辖范围,迅速进行审查已涵盖了初查制度。笔者认为,后者观点较为可取。而两种观点存在分歧的主要原因是对立案的理解,前者认为立案是诉讼的起点,应该说是准确的,但是什么是立案呢?前者倾向性认为,填写决定立案书后才算立案,这种对立案的理解有些过于狭隘。其实,立案是一
    2023-03-03
    117人看过
  • 教师申诉制度确立的法律依据是
    在我国实行教师申诉制度的法律是《教育法》,其中第42条规定:受教育者享有“对学校给予的处分不服向有关部门提出申诉,对学校、教师侵犯其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提出申诉或者依法提起诉讼”的权利。一、体罚学生的危害和后果是什么体罚学生的法律后果为由所在学校、其他教育机构或者教育行政部门对其进行批评教育,并视情节给予行政处分或者解聘。情节恶劣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教师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所在学校、其他教育机构或者教育行政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或者解聘:(一)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给教育教学工作造成损失的;(二)体罚学生,经教育不改的;(三)品行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教师有前款第(二)项、第(三)项所列情形之一,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真正的严师不是“罚”师。真正热爱教育、热爱学生的好老师,不会体罚学生,而是会采取更为有效的方式去帮助学生。心理学家早已用实验证明,对学生的肯定
    2023-03-24
    179人看过
  • 调整违约金有无法律依据
    有,调整违约金的法律依据是:《民法典》第五百八十五条: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违约时应当根据违约情况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也可以约定因违约产生的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约定的违约金低于造成的损失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予以增加;约定的违约金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予以适当减少。当事人就迟延履行约定违约金的,违约方支付违约金后,还应当履行债务。法院或仲裁机构应当事人的请求对违约金进行调整所达到的法律效果,与合同变更制度的法律后果相同)尽管法律允许当事人请求调整违约金主要是基于公平、诚实信用原则,与合同变更制度的立法精神几近相同,但调整违约金的依据并非是合同变更制度,当事人无需证明合同存在民法典所规定的重大误解或显失公平,或欺诈、胁迫、乘人之危之情形,调整违约金的法律依据就是《民法典》第585条规定本身。
    2023-06-13
    206人看过
  • 十人以上诉讼制度的基础: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五十三条规定:当事人一方或者双方为二人以上,其诉讼标的是共同的,或者诉讼标的是同一种类、人民法院认为可以合并审理并经当事人同意的,为共同诉讼。共同诉讼的一方当事人对诉讼标的有共同权利义务的,其中一人的诉讼行为经其他共同诉讼人承认,对其他共同诉讼人发生效力;对诉讼标的没有共同权利义务的,其中一人的诉讼行为对其他共同诉讼人不发生效力。集资款可以集体诉讼吗是可以集体诉讼的,在中国,所谓的集体诉讼就是代表人诉讼。在1982年的《民事诉讼法(试行)》中,没有规定这个制度。1985年发生了安岳种子案,安岳县1569户稻种经营户诉县种子公司水稻制种合同案,安岳县法院借鉴国外集体诉讼案件的经验,只由田安邦等三个人作为诉讼代表人进行诉讼,结果1569户农民胜诉,获得赔偿。代表人诉讼制度的试行,极大地节省了诉讼当事人的成本,节省了国家的诉讼资源,方便群众,方便审判,充分地显示了它
    2023-07-16
    53人看过
  • 个人养老金制度是什么的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十条职工应当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由用人单位和职工共同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可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由个人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工作人员养老保险的办法由国务院规定。个人养老金制度试点城市名单个人养老金试点城市共有36个,具体试点城市名单如下:1、北京市;2、天津市;3、石家庄市;4、雄安新区;5、晋城市;6、呼和浩特市;7、沈阳市;8、大连市;9、长春市;10、哈尔滨市;11、上海市;12、苏州市;13、杭州市;14、宁波市;15、合肥市;16、福建省;17、南昌市;18、青岛市;19、东营市;20、郑州市;21、武汉市;22、长沙市;23、广州市;24、深圳市;25、南宁市;26、海口市;27、重庆市;28、成都市;29、贵阳市;30、玉溪市;31、拉萨市;
    2023-08-17
    455人看过
  • 建立劳动规章制度程序的法律依据
    《劳动合同法》第四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建立和完善劳动规章制度,保障劳动者享有劳动权利、履行劳动义务。用人单位在制定、修改或者决定有关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职工培训、劳动纪律以及劳动定额管理等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项时,应当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提出方案和意见,与工会或者职工代表平等协商确定。在规章制度和重大事项决定实施过程中,工会或者职工认为不适当的,有权向用人单位提出,通过协商予以修改完善。用人单位应当将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和重大事项决定公示,或者告知劳动者。一、单位聘用的农民工应当缴纳社会保险吗单位聘用的农民工应当缴纳社会保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建立和完善劳动规章制度,保护劳动者享有劳动权利,履行劳动义务。用人单位在制定、修改或者决定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
    2023-03-05
    292人看过
  • 【法律依据和释义】建立价格违法行为举报制度的规定
    第三十八条政府价格主管部门应当建立对价格违法行为的举报制度。任何单位和个人均有权对价格违法行为进行举报。政府价格主管部门应当对举报者给予鼓励,并负责为举报者保密。【释义】本条是对建立价格违法行为举报制度的规定。对价格违法行为进行举报,是指任何单位和个人以口头或者书面形式向政府价格主管部门检举、揭发其所发现或者了解的价格违法行为;并要求政府价格主管部门依法处理的行为。对价格违法行为进行举报,是对价格行为进行社会监督的一种重要形式。价格法第三十七条就社会监督中具有代表性的监督主体作了规定,本条是对举报这种最普遍、最直接的社会监督形式作了规定。要求政府价格主管部门应当建立举报制度,应当对举报者给予鼓励,并负责为举报者保密,从政府价格主管部门的职责和义务角度作了规定。同时,又明确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均有权对价格违法行为进行举报。具体来讲,本条主要规定了以下内容:一、任何单位和个人均有权对价格违法行为
    2023-06-07
    107人看过
  • 房产抵押贷款制度的法律依据:民法典
    办理房产抵押贷款,应当向登记机关交验下列文件:(一)抵押当事人的身份证明或法人资格证明;(二)抵押登记申请书;(三)抵押合同;(四)《国有土地使用权证》、《房屋所有权证》或《房地产权证》,共有的房屋还必须提交《房屋共有权证》和其他共有人同意抵押的证明;(五)可以证明抵押人有权设定抵押权的文件与证明材料;(六)可以证明抵押房地产价值的资料:(七)登记机关认为必要的其他文件。民法典房产抵押贷款是否需要公证用房屋抵押借款的,抵押权自办理抵押登记后设立,所以不办理公证不影响抵押权的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百条【抵押合同】设立抵押权,当事人应当采用书面形式订立抵押合同。抵押合同一般包括下列条款:(一)被担保债权的种类和数额;(二)债务人履行债务的期限;(三)抵押财产的名称、数量等情况;(四)担保的范围。第四百零二条【不动产抵押登记】以本法第三百九十五条第一款第一项至第三项规定的财产或者第五
    2023-07-03
    471人看过
换一批
#犯罪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所谓不可抗力,是指合同订立后发生的,当事人订立合同时不能预见的,且不能避免和不能克服的导致合同不能履行或不能按期履行的客观现象。 不可抗力的范围包括以下三种情况: (1)自然灾害。如地震、台风、洪水、旱灾、海啸等。 (2)政府行为。这主要... 更多>

    #不可抗力
    相关咨询
    • 预期违约的证据有哪些预期违约证据包括哪些
      江西在线咨询 2022-07-12
      预期违约的证据有: 1、证明对方明确表示自己不履行债务的书面通知或者录音、短信等; 2、对方失去履行能力或者将来不能够履行合同的相关证据。根据《民事诉讼法》第六十三条规定,证据包括: (一)当事人的陈述; (二)书证; (三)物证; (四)视听资料; (五)电子数据; (六)证人证言; (七)鉴定意见; (八)勘验笔录。证据必须查证属实,才能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
    • 法律依据的假释制度具有哪些
      云南在线咨询 2023-07-05
      假释,是对被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一定刑期之后,因其遵守监规,接受教育和改造,患有严重疾病,确有悔改表现,不致再危害社会,而附条件地将其予以提前释放的制度。
    • 2023最新保险补偿制度的法律依据
      宁夏在线咨询 2023-09-20
      工伤保险应该赔偿工伤职工因工伤所支出的下列费用:医疗费用和康复费用;住院伙食补助费;交通食宿费;以及生活不能自理的生活护理费等。但是如果单位没有为职工缴纳工伤保险的,则上述费用依法由单位支付。
    • 行政强制法法律救济制度有哪些法律依据
      青海在线咨询 2022-08-06
      行政救济是法律救济的一种,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行政救济包括行政机关系统内部救济和司法机关对行政相对人的救济,包括行政复议、行政诉讼、信访制度、人事争议仲裁制度
    • 按规定有法律依据建立违法工资分配制度是否违法
      云南在线咨询 2022-03-25
      劳动合同约定工资按照依法制定的工资分配制度执行不违法。根据《劳动法》第四十六条、四十七条、四十八条和《劳动合同法》第十一条规定,用人单位工资分配遵循按劳分配原则,实行同工同酬和最低工资保护制度,依法自主确定本单位工资分配形式和水平。劳动合同约定工资按依法制定的工资分配制度执行不违法,但用人单位支付的工资报酬低于劳动合同约定的标准违法。所谓依法制定,是指内容符合法律规定,程序上经与全体劳动者或者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