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0月11日,某A就其所有的小型汽车向某财产保险公司投保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及商业保险,保险期限为2006年10月12日零时起至2007年10月11日二十四时止。
2006年10月16日,由于该小型汽车所有权由某A变更为某B,某B持保险单向该财产保险公司申请办理被保险人变更批改手续。该财产保险公司根据客户要求办理了转户手续,并打印保险批单及保险凭证,批单明确保险合同从批改的次日即2006年10月17日零时开始生效。但由于该财产保险公司业务操作系统设置的原因,批改后出具的保险凭证的保险期限仍然为2006年10月12日零时起至2007年10月11日二十四时止。
2006年10月16日下午,该小型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发生碰撞事故而受损,某B及时向某财产保险公司报案,经该财产保险公司理赔人员查勘定损后进入核赔流程。
该财产保险公司的核赔人员审核后认为,该小型汽车的所有权已于2006年10月16日由某A变更为某B,某A已对该小型汽车没有保险利益;而某B虽然对该小型汽车具有保险利益,但由于批单明确保险合同从批改的次日开始生效,即保险公司与某B之间的保险合同从2006年10月17日开始生效,本次保险事故的出险日期不在保险期限内。因此,根据保险利益原则及保险条款的规定,该财产保险公司向某B发出拒赔通知书。
被保险人某B则认为,其出险日期在该财产保险公司出具的保险凭证上载明的保险期限内,保险凭证为保险合同的一种书面形式,其法律效力与保险单及其批单一致,该财产保险公司的拒赔理由不合理,对该赔案的处理结果产生质疑,根据该保险合同的仲裁条款,将本案提交到保险单载明的仲裁机构。
本案发生纠纷是因为保险凭证所记载的内容与相应的保险单及其批单内容不一致。保险凭证,又称为小保单,是保险人向投保人签发的证明保险合同已经成立的书面文件,是一种简化了的保险单,内容较为简单,保险凭证不记载具体的保险条款,仅记载保险人与投保人约定的主要内容,其未记载的内容以同一险种的保险单所载的内容为准。保险理论研究者或审理保险纠纷案件的法官们,一般认为保险凭证效力与保险单相同,保险凭证所记载的内容与相应保险单的内容不一致时,应以保险凭证所记载的内容为准。如《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保险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解释(征求意见稿)》中就有“投保单与保险单或者其他保险凭证不一致的,以保险单或者其他保险凭证载明的内容为准”之说。
在仲裁机构的协调下,保险合同的争议双方最终达成仲裁协议,由某财产保险公司承担本次保险事故一定比例的保险赔偿责任而结案。
-
代签名人身保险保单法律效力问题研究
386人看过
-
事业单位不给交社会保险有法律效力吗
384人看过
-
评估保险合同法律效力的技巧
120人看过
-
代签商业三者险投保单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132人看过
-
用人单位收取风险抵押金的效力及法律风险
69人看过
-
什么是保险代位权法律效力
153人看过
仲裁机构是依法设立,独立于行政机关,以仲裁方式解决纠纷的机构。它由当事人自愿选择,依据仲裁协议进行仲裁,对纠纷进行公正、公平、合理的解决。 仲裁机构具有专业性、独立性和高效性,能够为当事人提供便捷、高效的纠纷解决途径。... 更多>
-
保险合同和投保单的效力江苏在线咨询 2023-05-26投保单是在付款前填好,虽然填好了如果不想投保的的话不用付款,这样投保单就没有法律效益。付完款后,保险公司才能打出正式的保险合同。投保单是申请的过程,而保险合同是审核后,扣款以后出的正式合同。为了保障客户的利益,详细的正式合同后,客户有10天的犹豫期。投保人提出保险要求,经保险人同意承保,保险合同成立。保险人应当及时向投保人签发保险单或者其他保险凭证。 《保险法》 第十三条投保人提出保险要求,经保险
-
-
事业单位不给交社会保险有法律效力吗宁夏在线咨询 2021-11-15不适用的,要求单位补交。用人单位不缴纳社会保险的行为严重侵犯了职工的合法权益,用人单位应当为其违法行为承担法律后果。第一,用人单位必须依法参加社会保险,用人单位拒绝参加社会保险是违法的。根据《社会保险法》、《劳动法》、《社会保险费征收暂行条例》、《工伤保险条例》等法律法规,用人单位依法参加社会保险是其强制性义务。也就是说,用人单位必须参加社会保险,不参加社会保险是违法的。二、用人单位拒绝参加社会保
-
抗辩权保险法是否有法律的效力新疆在线咨询 2023-10-09新保险法第31条明文规定:投保人对保险标的应当具有保险利益,投保人对保险标的不具有保险利益的,合同无效。无效合同是自始至终不发生法律效力的合同,因此合同法第56条规定无效合同或者被撤销的合同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当事双方都不得依据合同履行权利和义务,所以根本就不存在不可抗辩的问题。
-
不批准逮捕法律效力海南在线咨询 2022-08-09不予逮捕的情形 1.应当不予逮捕。 根据《规则》第143条,对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人民检察院应当作出不批准逮捕的决定或者不予逮捕:①不符合上述应当或可以逮捕条件的;②具有刑事诉讼法第15条规定的情形之一的。 2.可以不予逮捕。 根据《规则》第144条,犯罪嫌疑人涉嫌的罪行较轻,且没有其他重大犯罪嫌疑,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可以作出不批准逮捕的决定或者不予逮捕: (1)属于预备犯、中止犯,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