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医保人员异地就医报销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5-08 16:31:10
488 人看过
参加医保人员异地就医应该怎么办?
(一)驻境内异地工作和退休长期异地居住安置的参保人员,到社保局领取《茂名市异地居住人员异地住院确认表》,按表说明提供相关资料申请办理异地居住就医手续,在工作或居住地就近选择三所当地医保定点医院作为就医医院,并报参保社保局核审。患病就医时入住选定的医院,发生的医疗费用先由本人垫付,其中门诊医疗费用,凭医院或药店的收据、药物消费清单和ic卡、到参保地的社会保险部门从个人帐户中冲销。住院医疗费用,待医疗终结后凭已批复《xx市异地居住人员异地住院确认表》医院住院诊断证明书、出院小结、医疗费用每日清单、医疗费用汇总清单和医疗费用的发票或收据到市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按规定办理报销手续。
(二)参保人员到外地出差、学习、探亲期间患急病需就医时,可到当地公立医院或当地社保定点医院就医,门诊医疗费用由参保人员个人支付,回社保局用ic卡冲销;住院医疗的,要在入院后七天内电话告知社保局登记,住院医疗费用,属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支付的,凭住院诊断证明书、出院小结、医疗费用每日清单、医疗费用汇总清单和医疗费用的发票或收据到市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按规定报销手续。
(三)出境定居的参保人员临时回境内就医的,在本市的定点医疗机构就医,按规定享受基本医疗保险的相应待遇。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扩展阅读
-
离职人员怎么参加医保,怎么异地报销
355人看过
-
异地参保人员在京就医报销有哪些注意问题
426人看过
-
社保异地就医能报销吗,异地就医报销怎么操作?
246人看过
-
衢州医保参保人员转外就医费用报销
400人看过
-
外地的吴江医保参保人就医报销指南
166人看过
-
能否使用医保报销异地就医?
77人看过
律师服务
热门律师推荐
#法律综合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异地就医
词条
#异地就医
最新文章
#异地就医
相关咨询
-
新参保人员如何在异地就医报销,新参保人员异地报销贵州在线咨询 2022-05-01参保人员如何在异地就医和报销办理异地报销手续的,应在户口所在地社保所申请办理异地就医登记手续再进行报销。 1.城镇老年人在外地居住一年以上的,应在本人户籍所在地社保所办理异地就医登记手续。可选择居住地2家县级以上定点医疗机构和本市1家定点医疗机构就医。医疗待遇按照本市大病医疗保险支付范围的规定执行。其发生的医疗费用到本人户籍所在地社保所办理报销。 2.16周岁以下学生儿童在外省市居住或就读的,应在
-
参保人员如何在异地就医和报销办理异地报销,如何办理异地报销手续新疆在线咨询 2022-04-15参保人员如何在异地就医和报销办理异地报销手续的,应在户口所在地社保所申请办理异地就医登记手续再进行报销。 1.城镇老年人在外地居住一年以上的,应在本人户籍所在地社保所办理异地就医登记手续。可选择居住地2家县级以上定点医疗机构和本市1家定点医疗机构就医。医疗待遇按照本市大病医疗保险支付范围的规定执行。其发生的医疗费用到本人户籍所在地社保所办理报销。 2.16周岁以下学生儿童在外省市居住或就读的,应在
-
本地参保人员住院,办理异地就医,如何办理医保报销,办理异地手续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2-02-261、一般不能跨地区使用;2、特殊情况下,出差、探亲、休假等原因在异地发生的紧急住院医疗费用,应按照参保所在地医疗保险办法的具体规定进行费用报销。一般在急诊的情况下,允许就近诊治。治疗后,凭治疗医院出具的有效凭证回所在地医疗保险经办机构按规定报销。3、另外如果已经退休的,身边子女在定居的,回参保地的医保中心申请退休人员异地安置,办好后就可以在××选择一到两家定点医院就医,费用先自己垫付,然后回参保地
-
武汉市直管人员医保异地就医报销政策湖北在线咨询 2023-02-13根据《武汉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官网》,医疗保险政策法规《参保人员在转院定点医院、非定点医院、市外医院就医报销服务指南》 十九、如何办理易地安置、长驻外地 易地安置退休人员可申请办理医疗保险易地安置手续,申请人需书面申请,完整填写《武汉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易地就医登记表》,到所在辖区社保经办机构办理。办理时需提供转入地户口转移证明或居住证或暂住证复印件一份、身份证复印件二份、邮储银行卡或存折复印
-
医保参保人员异地就医时待遇如何计算?澳门在线咨询 2022-10-21(一)南昌医保参保人员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的住院医疗费,执行就医地规定的支付范围及有关规定(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医疗服务设施和诊疗项目范围)。医保基金起付标准、支付比例、最高支付限额等执行参保地政策,即“就医地目录,参保地政策”。(二)南昌医保参保人员省内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医保支付范围、基金起付标准、支付比例、最高支付限额等均执行参保地政策。即“参保地目录,参保地政策”。目前,全省已统一基本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