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认定渎职犯罪的经济损失?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8-22 15:20:14 77 人看过

渎职犯罪的经济损失是指渎职犯罪或与之相关的犯罪在立案时已经实际造成的财产损失,包括为挽回渎职犯罪所造成的损失而支付的各种开支和费用。立案后至提起公诉前持续发生的经济损失也应计入渎职犯罪造成的经济损失。

渎职犯罪的经济损失的认定方法是:渎职犯罪的经济损失指的是渎职犯罪或者与之相关的犯罪在立案时已经实际造成的财产损失,包括为挽回渎职犯罪所造成的损失而支付的各种开支和费用。立案后至提起公诉前持续发生的经济损失,应一并计入渎职犯罪造成的经济损失。

如何认定渎职犯罪的经济损失?

渎职犯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给国家、集体利益或者他人利益造成重大损失的行为。而经济损失是指因犯罪行为导致的直接或间接的经济损失。在认定渎职犯罪的经济损失时,需要考虑多个因素。

首先,需要确定犯罪行为的具体内容以及其对国家、集体利益或者他人利益造成的实际损失。其次,需要确定犯罪行为与经济损失之间的因果关系,即损失是否是由犯罪行为直接导致的。此外,还需要考虑犯罪行为对国家、集体利益或者他人利益的长期影响,以及犯罪行为对经济系统稳定性的影响。

在确定渎职犯罪的经济损失时,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经济损失应当是客观存在的,而非主观臆测的。其次,经济损失应当与犯罪行为的性质、情节以及犯罪人的经济状况等因素相适应。最后,需要考虑渎职犯罪人的个人责任,以及其对国家、集体利益或者他人利益的危害程度。

总之,在认定渎职犯罪的经济损失时,需要全面、客观地考虑多个因素,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判断。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公正、合理的审判结果。

渎职犯罪的经济损失认定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包括犯罪行为、实际损失、因果关系、长期影响以及经济系统稳定性。判断经济损失时,需确保其客观存在,与犯罪行为性质、情节及犯罪人经济状况相适应,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判断。同时,还需要考虑渎职犯罪人的个人责任和危害程度。全面、客观地考虑多个因素,才能确保公正、合理的审判结果。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渎职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一)》第八条

本解释规定的“经济损失”,是指渎职犯罪或者与渎职犯罪相关联的犯罪立案时已经实际造成的财产损失,包括为挽回渎职犯罪所造成损失而支付的各种开支、费用等。立案后至提起公诉前持续发生的经济损失,应一并计入渎职犯罪造成的经济损失。

债务人经法定程序被宣告破产,债务人潜逃、去向不明,或者因行为人的责任超过诉讼时效等,致使债权已经无法实现的,无法实现的债权部分应当认定为渎职犯罪的经济损失。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01日 10:35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债务人相关文章
  • 犯罪主体与渎职犯罪如何认定
    渎职罪的犯罪主体,要求是国家工作人员,并且需要有渎职的犯罪故意,然后实施了渎职的犯罪行为,才能构成渎职罪。其中国家机关包括: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和军事机关。根据《刑法》第三百九十七条的规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或者玩忽职守,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徇私舞弊,犯前款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一、赎职罪是否可以免于刑事处罚赎职罪一般是不可以免于刑事处罚的。根据《刑法》对于渎职罪中玩忽职守罪的规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或者玩忽职守,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二、玩忽职守罪致
    2023-02-04
    422人看过
  • 如何认定损害商誉案件中的经济损失
    [案情]1999年6月底至7月初,浙江仙都啤酒公司部分行政管理人员出现腹泻等症状。当地卫生防疫部门对该疫情及时进行了调查并于7月30日作出了《仙都啤酒厂感染性腹泻疫情处理和流行病学调查报告》(以下简称《调查报告》)。该报告对疫情作了客观的记载和分析,认为基本可排除细菌感染的致病原因,疫情与一线生产工人及产品质量无关。1999年7月中旬,时任浙江碧湖啤酒公司副总经理的被告人王某闻知卫生防疫部门对仙都啤酒公司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的情况后,从卫生防疫部门干部杜某处得到一份《调查报告》,然后对报告内容进行修改、增减,编造一份题为《仙都啤酒公司发生群体感染性腹泻疫情》的传单。该传单宣称仙都啤酒公司职工不断出现疫情,病例发展既快又猛,引起恐慌,并谎称江苏某地发生类似疫情,10万余人身受感染。传单还提醒仙都啤酒消费者千万小心,以防受感染。而后,王某将从电话簿上抄录下来的有关单位地址及编写的传单进行打印,以江
    2023-06-07
    109人看过
  • 渎职犯罪直接损失与间接损失
    作为渎职罪立案标准之一的“经济损失”包括两类:直接经济损失与间接经济损失。《立案标准》明确规定:直接经济损失,是指与行为有直接因果关系造成的财产损毁、减少的实际价值;间接经济损失,是指由直接经济损失引起和牵连的其他损失,包括失去的在正常情况下可以获得的利益和为恢复正常的管理活动或者挽回所造成的损失所支付的各种开支、费用等。由于间接经济损失的定义是以直接经济损失为基础,司法界对于经济损失的争议主要集中在直接经济损失上,因为本文只对直接经济损失的内涵进行再界定。直接财产损失包括两类:一类为物理性即结构性灭失,损害后无法恢复,或损害后性能降低;第二类是法律性损失,即指通过一些看似合法的法律手段,使财产的所有权或使用权发生转移,又被称为“无法实现的债权或物权”。对于物理性损失、法律性损失是否都属于经济损失,司法界主要有四种观点:第一,只有“不可挽回的灭失性损失”才属于渎职罪中的经济损失范畴。灭失性
    2023-06-11
    297人看过
  • 渎职犯罪损失的计算方式
    摘要:2006年,最高人民检察院出台了《关于渎职侵权犯罪案件立案标准的规定(高检发释[2006]2号)》(以下简称《立案标准》),将“造成经济损失”作为某些渎职罪的立案标准之一。由于对经济损失的内涵、计算方法不同,以致认定的经济损失数额差距甚远,严重影响了对渎职罪的打击。因此有必要对经济损失的内涵、计算方法进行系统研究,以期深化刑法理论研究,裨益司法实务操作。一、经济损失内涵的司法分歧及科学界定作为渎职罪立案标准之一的“经济损失”包括两类:直接经济损失与间接经济损失。《立案标准》明确规定:直接经济损失,是指与行为有直接因果关系造成的财产损毁、减少的实际价值;间接经济损失,是指由直接经济损失引起和牵连的其他损失,包括失去的在正常情况下可以获得的利益和为恢复正常的管理活动或者挽回所造成的损失所支付的各种开支、费用等。由于间接经济损失的定义是以直接经济损失为基础,司法界对于经济损失的争议主要集中
    2023-01-15
    163人看过
  •  经济损失的认定原则
    重大经济损失的认定标准包括四个等级,分别是特大经济损失、重大经济损失、较大经济损失和一般经济损失。其中,特大经济损失指经济损失达到或超过100万元,重大经济损失指经济损失达到或超过10万元但不超过100万元,较大经济损失指经济损失达到或超过1万元但不超过10万元的事故,一般经济损失指经济损失达到或超过1万元的事故。根据《追诉标准》解释,重大经济损失也称直接损失。重大经济损失的认定标准包括以下四个等级:1.特大经济损失:指经济损失达到或超过100万元。2.重大经济损失:指经济损失达到或超过10万元但不超过100万元。3.较大经济损失:指经济损失达到或超过1万元但不超过10万元的事故。4.一般经济损失:指经济损失达到或超过1万元的事故。《追诉标准》解释为:重大经济损失也称直接损失。 经 济 损 失 分 级 标 准经济损失分级标准是市场经济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制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损失赔偿法》
    2023-09-06
    363人看过
  •  玩忽职守罪如何导致经济损失?
    玩忽职守罪所涉及的经济损失包括人身伤亡及善后处理费用的损失,以及因玩忽职守造成的公共财产毁坏所对应的价值。玩忽职守罪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对工作严重不负责任,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的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可以认为玩忽职守罪所涉及的经济损失应包括以下方面:因玩忽职守导致的人身伤亡及善后处理费用的损失,以及因玩忽职守造成的公共财产毁坏所对应的价值。玩忽职守罪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对工作严重不负责任,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的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玩 忽 职 守 罪 经 济 损 失 构 成 方 面玩忽职守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严重不负责任,不履行或者不认真履行职责,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在玩忽职守罪的定罪方面,经济损失是构成要件之一。根据我国《刑法》第三百八十七条的规定,玩忽职守罪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同时
    2023-09-12
    60人看过
  • 失职渎职导致债权损失的情形认定
    债权损失,根据“两高”的司法解释,以下四种情形可以认定为已经造成了经济损失。一是债务人已经法定程序被宣告破产,且无法清偿债务的;二是债务人潜逃,去向不明,不能清偿债务的;三是因行为人责任,致使超过诉讼时效,债权失去法律保护的;四是有证据证明债权无法实现的其他情况。这里,债权无法实现的关键,是指没有办法实现债权。凡失去偿还能力的,无论何种情况,即使债权方在诉讼中胜诉,事实上也是无法实现债权。具有偿还能力,但债务人去向不明,致使财产无法执行,同样也是无法实现债权。对上述情况,应按债权金额认定其经济损失。
    2023-06-11
    105人看过
  • 职务侵占罪经济犯罪行为如何认定
    在对职务侵占罪进行确认时,我们首先应当关注的是该犯罪嫌疑人身处单位之中所利用到的职位资源,是否借此机会将单位自有财产非法据为己有,并且涉案金额是否已经达到法定标准。这里所说的“利用职务之便”,通常是指嫌疑人在掌管、监管、经营或者支配单位财产方面所获得的便利。而犯下了“非法占有”罪行,则包括但不仅限于通过侵吞、盗窃、诈骗等手段所有权转到了个人名下。至于赃款量多寡的具体标准,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一般而言,当涉案金额超过六万元人民币之后,即可被视为达到了法定的立案管辖线。此外,若嫌疑人仅仅是临时性地挪用了单位资金,并且在此后拥有归还的意愿并采取实际行动,这种情况通常不会被明确判定为职务侵占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条【职务侵占罪;贪污罪】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
    2024-08-03
    330人看过
  • 渎职失职罪如何立案,渎职失职罪案例
    刑法没有规定渎职罪,但是规定了滥用职权罪,属于渎职罪的一种,其立案标准是:造成1人死亡,2人重伤;10人以上严重中毒;个人财产直接经济损失高于10万元;以及间接经济损失高于50万元等造成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重大损失的情形。渎职失职罪立案标准1.造成死亡1人以上,或者重伤2人以上,或者重伤1人、轻伤3人以上,或者轻伤5人以上的;2.导致10人以上严重中毒的;3.造成个人财产直接经济损失10万元以上,或者直接经济损失不满10万元,但间接经济损失50万元以上的等。《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渎职侵权犯罪案件立案标准的规定》第一条(一)滥用职权案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1、造成死亡1人以上,或者重伤2人以上,或者重伤1人、轻伤3人以上,或者轻伤5人以上的;2、导致10人以上严重中毒的;3、造成个人财产直接经济损失10万元以上,或者直接经济损失不满10万元,但间接经济损失50万元以上的;6、造成公
    2023-08-08
    300人看过
  • 渎职造成的损失如何追缴
    渎职导致的经济损失,受害人可以向渎职的责任人提出赔偿的要求。我国《刑法》规定的渎职,包括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渎职和国有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渎职,因为渎职行为,致使对方遭受经济损失的,可以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申请赔偿,这个有法律依据。一是刑法的一般规定。我国刑法和刑事诉讼法都规定了赔偿刑事犯罪造成经济损失的内容和有关程序。在遭受犯罪造成的经济损失时,无论什么原因,都可以提出要求责任人赔偿的申请,可以是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也可以是单独的民事诉讼。二是民事法律的规定。这个比较宽泛,只要是侵权行为的结果,行使侵权行为的人都要承担赔偿的民事责任。《刑法》第三百八十三条【对犯贪污罪的处罚规定】对犯贪污罪的,根据情节轻重,分别依照下列规定处罚:(一)贪污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较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二)贪污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2023-06-17
    76人看过
  • 渎职犯罪行为造成的公共财产重大损失的认定
    根据刑法规定,玩忽职守、滥用职权等渎职犯罪是以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为构成要件的。其中,公共财产的重大损失,通常是指渎职行为已经造成的重大经济损失。在司法实践中,有以下情形之一的,虽然公共财产作为债权存在,但已无法实现债权的,可以认定为行为人的渎职行为造成了经济损失:(1)债务人已经法定程序被宣告破产;(2)债务人潜逃,去向不明;(3)因行为人责任,致使超过诉讼时效;(4)有证据证明债权无法实现的其他情况。
    2023-04-25
    435人看过
  • 渎职罪经济损失辩护词书写需要注意哪些
    一,渎职罪经济损失辩护词书写需要注意哪些1.有无犯罪事实;2.现有证据能否“确实、充分”地证明被控犯罪事实为被告人所实施;3.现有证据所能证明事实的具体情况(有罪无罪、罪轻罪重的事实情况),以及对证据“三性”的辩驳;4、检方所认定事实中存在的逻辑问题。二、关于法律适用问题(一)实体方面:运用犯罪构成理论和刑法相关具体规定,来评断已经查清的事实是否能够作为认定被告人有罪或无罪的根据,以及被告人的行为构成何种罪名、一罪还是多罪、具体刑罚。1.犯罪事实的定性:是否构成犯罪、构成何种犯罪(罪名);2.构成犯罪但能否免除刑罚,或者应当判处何种刑罚。(二)程序方面:指出案件在侦查机关的办案过程中,有无诉讼程序上的违法现象。以及人民法院审判过程中,是否存在违反法定公开审判要求的情形,是否违反了回避制度,是否非法剥夺或限制了被告人的法定诉讼权利以及法院审判组织的组成是否合法等。三、关于量刑意见和理由(一)
    2023-06-04
    333人看过
  • 如何认定为构成经济犯罪中的职务侵占罪
    所谓公众存款是指存款人是不特定的群体,如果存款人只是少数个人或者是特定的,不能认为是公众存款。法律咨询:您好,我朋友与供应商司机合伙偷运自己看管的公司铜粉出去卖(金额2万左右,不清楚他是不是初犯),当场抓获,供应商司机逃走了,于2010.12.28关在看守所,至今仍没有放出来,什么消息都没有,也没有收到检察院的棣捕通知书。想问下这样关在看守所里面超过2个月合法吗?大概会怎样判?律师解答:您好,职务侵占,估计判一年左右,你们现在可以委托律师了解案情,给他辩护维护权益,看能否争取从轻、减轻处罚。相关法律知识:以变相提高利率的方式吸收存款、扰乱金融秩序。所谓变相提高存款利率,是指吸收存款人虽未在开付出去的存单上直接提高存款利率,但却通过存款之际先行扣付、或允诺事后一次性地给付或许以其他物质、经济利益好处的方式来招揽存款,以使存款方在事实上获得相当于提高存款利率的“实惠”后,欣然“乐于存款”于该吸
    2023-12-16
    234人看过
  • 论渎职犯罪中的“重大损失”问题
    渎职犯罪的司法认定,遇到诸多实际操作难题。其中,既有立法些许疏漏形成的司法介入缺位,也有规范解释论上存在的意见分歧,从而导致刑事能否进行调整和如何调整的种种纷争和困境。渎职犯罪中“重大损失”的认定,就是在理论和实践中经常出现认识分歧并亟待统一认识的问题。一、“重大损失”的立法表述及其司法分歧司法实践对渎职犯罪“重大损失”的认识纷争,首先源之于刑法的罪状表达。我国现行刑法第397条第一款规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或者玩忽职守,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立法规定表明,就渎职犯罪的基本状态而言,“重大损失”是其犯罪成立的必备要件。而以一般的刑法理论通说而论,只有在过失犯罪和间接故意犯罪的场合,刑法才以危害结果的实际产生作为犯罪成立的基本条件。于是,关于渎职犯罪是否存在犯罪的未完成形态和是否有必要加以
    2022-11-15
    220人看过
换一批
#债务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债务人
    词条

    债务人,与"债权人"相对,是债之关系中有义务按约定的条件向另一方(债权人)承担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当事人。是指根据法律或合同、契约的规定,在借债关系中对债权人负有偿还义务的人。债务人死亡后,债权人仍然有权追讨债务。首先,如果债务人留有遗产的,... 更多>

    #债务人
    相关咨询
    • (二) 渎职罪的认定有关经济损失的认定
      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3-07-21
      关于渎职罪的认定有关经济损失的认定:经济损失内涵的司法分歧及科学界定作为渎职罪立案标准之一的“经济损失”包括两类:直接经济损失与间接经济损失。《立案标准》明确规定:直接经济损失,是指与行为有直接因果关系造成的财产损毁、减少的实际价值;间接经济损失,是指由直接经济损失引起和牵连的其他损失,包括失去的在正常情况下可以获得的利益和为恢复正常的管理活动或者挽回所造成的损失所支付的各种开支、费用等。由于间接
    • 严重渎职犯罪经济损失应该怎么认定
      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1-11-15
      经济损失是指渎职犯罪或者与渎职犯罪有关的犯罪立案时实际造成的财产损失,包括为挽回渎职犯罪造成的损失而支付的各种费用和费用。从立案到起诉前持续发生的经济损失应计入渎职犯罪造成的经济损失。债务人经法定程序被宣告破产,债务人潜逃,去向不明,或者因行为人责任超过诉讼时效而无法实现债权的,无法实现的债权部分视为渎职犯罪的经济损失。渎职犯罪或者与渎职犯罪有关的犯罪立案后,犯罪分子及其亲友自行挽回的经济损失,司
    • 渎职犯罪经济损失怎么认定,有没有法律规定
      上海在线咨询 2023-11-09
      “经济损失”,是指渎职犯罪或者与渎职犯罪相关联的犯罪立案时已经实际造成的财产损失,包括为挽回渎职犯罪所造成损失而支付的各种开支、费用等。立案后至提起公诉前持续发生的经济损失,应一并计入渎职犯罪造成的经济损失。债务人经法定程序被宣告破产,债务人潜逃、去向不明,或者因行为人的责任超过诉讼时效等,致使债权已经无法实现的,无法实现的债权部分应当认定为渎职犯罪的经济损失。渎职犯罪或者与渎职犯罪相关联的犯罪立
    • 渎职犯罪经济损失具体怎样判
      浙江在线咨询 2022-06-27
      渎职犯罪的“经济损失”包括两类:直接经济损失与间接经济损失。 直接经济损失,是指与行为有直接因果关系造成的财产损毁、减少的实际价值。 间接经济损失,是指由直接经济损失引起和牵连的其他损失,包括失去的在正常情况下可以获得的利益和为恢复正常的管理活动或者挽回所造成的损失所支付的各种开支、费用等。
    • 经济损失如何认定哪些犯罪会判给予经济损失
      河北在线咨询 2023-08-28
      渎职犯罪的“经济损失”包括两类:直接经济损失与间接经济损失。 直接经济损失,是指与行为有直接因果关系造成的财产损毁、减少的实际价值。 间接经济损失,是指由直接经济损失引起和牵连的其他损失,包括失去的在正常情况下可以获得的利益和为恢复正常的管理活动或者挽回所造成的损失所支付的各种开支、费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