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生产专用间谍器材罪既遂的最新量刑标准是什么?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3-12 21:02:22 154 人看过

非法生产专用间谍器材罪既遂的最新量刑标准为:犯此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单位犯此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处罚。

一、非法销售专用窃照器材罪既遂法院怎么量刑?

自然人构成非法销售专用窃照器材罪既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若是单位犯此罪的,实行双罚制,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上述规定处罚。

二、非法销售窃听器材罪既遂处罚如何规定

非法销售专用窃听器材罪的既遂处罚规定如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八十三条非法生产、销售专用间谍设备或者窃听、窃取专用设备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处以罚款,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以罚款。

三、非法销售专用窃听器材罪既遂通常情况下是怎么判刑的

非法销售专用窃听器材罪既遂的量刑分情节一般和情节严重两种情况,对于情节一般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对于情节严重的可以处3年至7年有期徒刑,如果存在单位犯罪的,也应当追究主管人员法律责任。

《刑法》第二百八十三条

【非法生产、销售专用间谍器材、窃听、窃照专用器材罪】非法生产、销售专用间谍器材或者窃听、窃照专用器材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23日 21:27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管制相关文章
  • 非法生产、销售专用间谍器材、窃听、窃照专用器材罪
    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间谍专用器材的管理秩序,间谍专用器材是国家安全机关用来进行秘密侦察、联络的工具。这些工具是国家安全机关进行技术侦察,履行安全保卫工作不可缺少的手段,但是这些手段使用不当则会侵犯公民隐私、企业的商业秘密等。另外,秘密联络、截密等器材直接关乎国家安全利益,因此,对这些间谍器材的生产、配售、使用都必须进行严格的管理。根据国家安全法和其实施细则的规定,窃听、窃照等专用间谍器材的范围由国家安全部确认,任何个人和组织都不得非法持有、使用窃听、窃照专用间谍器材,窃听、窃照专用器材的生产、配售都应当由有关主管部门安排、批准。本罪的犯罪对象是国家予以特别管理的窃听、窃照等专用间谍器材,窃听、窃照等专用器材是用来秘密侦听、拍摄侦查对象的言语、行动的工具,其余如空发式收发报机、密码本、密写工具、电子监听、截收器材等是用来进行秘密联络、破译密码、截密的工具。包括:(1)暗藏式窃听、窃照
    2023-03-28
    420人看过
  • 非法生产专用窃照器材罪量刑有什么标准?
    非法生产专用窃照器材罪有以下量刑标准:1、犯此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2、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3、单位犯此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上述规定处罚。非法生产专用窃照器材罪量刑有什么标准?的法律依据《刑法》第二百八十三条非法生产、销售专用间谍器材或者窃听、窃照专用器材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六章 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 第一节 扰乱公共秩序罪    第二百八十三条 非法生产、销售专用间谍器材或者窃听、窃照专用器材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
    2022-07-01
    491人看过
  • 非法生产专用间谍器材罪如何处罚?
    非法生产专用间谍器材罪的处罚:1、犯本罪的,一般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2、如果存在严重犯罪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3、单位犯本罪的,即对单位处以相应罚金,对其责任人员处以本罪个人犯相应的处罚。一、非法出租、出借枪支罪如何处罚?非法出租、出借枪支罪的处罚:1、犯非法出租、出借枪支罪的,一般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2、属于情节严重情形的,则应处以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3、单位犯本罪则对其处以罚金,并对其直接责任人员处以本罪个人犯相应的刑罚。二、犯了倒卖文物罪怎么判刑?犯了倒卖文物罪的,一般应当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之刑罚。如果存在特别严重的犯罪情节,则应当判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之刑罚。如果单位犯本罪的,则对单位处以相应罚金,对其相关责任人员处以本罪个人犯相应的处罚。三、掩饰犯罪所得罪既遂刑事责任
    2023-06-19
    299人看过
  • 怎么样构成非法生产专用间谍器材罪?
    一、怎么样构成非法生产专用间谍器材罪?符合下列条件即构成非法生产专用间谍器材罪:1、非法生产专用间谍器材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2、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3、犯罪客体是间谍专用器材的管理秩序;4、客观方面表现为非法生产、销售窃听、窃照等专用间谍器材的行为。《刑法》第二百八十三条非法生产、销售专用间谍器材或者窃听、窃照专用器材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二、非法生产专用间谍器材罪要承担什么刑事责任非法生产专用间谍器材罪的量刑标准为: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如果犯罪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单位犯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以上述刑罚。此罪
    2024-01-16
    482人看过
  • 新刑法对非法使用窃照专用器材罪既遂的判刑标准?
    新刑法对非法使用窃照专用器材罪既遂的判刑标准:一般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本罪是指违反国家有关法律规定,使用窃听、窃照专用器材,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本罪是结果犯。对于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则不构犯罪。本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即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成为本罪的主体。新刑法对非法销售专用间谍器材罪的判刑标准新刑法对非法销售专用间谍器材罪的判刑标准:1、非法生产、销售专用间谍器材或者窃听、窃照专用器材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2、犯罪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3、单位犯该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进行处罚。《刑法》第二百八十四条非法使用窃听、窃照专用器材,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2023-08-09
    63人看过
  • 非法销售专用间谍器材罪立案标准?
    行为人构成非法销售专用间谍器材罪既遂的会被人民法院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一、非法生产专用窃照器材罪的犯罪构成非法生产专用窃照器材罪的犯罪构成如下:1、行为人具有刑事责任能力;2、行为侵害了窃听、窃照专用器材管理秩序;3、行为人存在直接故意;4、行为人未经许可非法生产窃照专用器材。《刑法》第二百八十三条规定,非法生产、销售间谍器材或者窃听、窃照专用器材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依照前款规定处罚。二、生产专用器材罪处罚的法律规定非法生产、销售专用间谍器材或者窃听、窃照专用器材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
    2023-03-19
    472人看过
  • 一般非法销售专用间谍器材罪是怎么量刑的?
    一般非法销售专用间谍器材罪的量刑规定是:一般犯罪情节,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并处或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该罪的主体可以是具有完全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也可以是单位,单位采取双罚制。一般非法销售专用间谍器材罪是怎么量刑的?的法律依据《刑法》第二百八十三条非法生产、销售专用间谍器材或者窃听、窃照专用器材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六章 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 第一节 扰乱公共秩序罪    第二百八十三条 非法生产、销售专用间谍器材或者窃听、窃照专用器材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
    2022-06-22
    234人看过
  • 非法销售专用间谍器材罪既遂会判多长时间?
    非法销售专用间谍器材罪既遂会判刑的时间是:一般犯罪情节,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并处或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单位构成该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会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判处刑罚。非法销售专用间谍器材罪既遂的处罚标准是什么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并处或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量刑标准主要根据犯罪情节不同有所差异。单位构成该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上述的规定处罚。非法生产、销售间谍专用器材的行为违反了国家有关规定,扰乱了国家对间谍专用器材的管理秩序。非法间谍专用器材流入社会,严重侵犯公民个人隐私、侵害商业秘密同时将会给国家安全利益造成损失,尤其是秘密联络、截密电子设备等流入社会将给社会秩序和国家全利益构成严重的威胁。《刑法》第二百八十三条非法生产
    2023-08-04
    206人看过
  • 2024非法生产专用窃听器材罪既遂处罚标准
    一、非法生产专用窃听器材罪既遂处罚标准1、对非法生产专用窃听器材罪既遂的处罚规定为:(1)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2)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八十三条非法生产、销售专用间谍器材或者窃听、窃照专用器材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二、非法生产销售间谍专用器材罪的客观方面是什么非法生产、销售间谍专用器材罪是指非法生产、销售窃听、窃照等专用间谍器材的行为。该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实施了非法生产、销售窃听、窃照等间谍专用器材的行为。“专用间谍器材”是指进行间谍活动特殊需要的下列器材:暗藏式窃听、窃照器材;空发式收发报机、一次性密码本、密写
    2023-11-22
    265人看过
换一批
#刑罚种类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管制
    词条

    管制是指对犯罪分子不实行关押,依法实行社区矫正,限制其一定自由的刑罚方法。 管制具有以下特征: 1、对犯罪分子不予关押,不剥夺其人身自由。 2、被判处管制刑的罪犯须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其自由受到一定限制。 3、被判管制的罪犯可以自谋生计,在劳... 更多>

    #管制
    相关咨询
    • 非法购买间谍专用器材罪量刑标准
      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11-02
      非法生产、销售专用间谍器材或者窃听、窃照专用器材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 非法生产间谍器材罪量刑依据最新刑法
      甘肃在线咨询 2023-05-24
      1.犯非法使用窃听、窃照专用器材罪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考试作弊罪的量刑标准: 2.在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中,组织作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为他人实施前款犯罪提供作弊器材或者其他帮助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3.为实施考试作弊行为,向他人非法出售或者提供第一款规定的考试的试题、答案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
    • 什么是非法生产专用间谍器材罪
      海南在线咨询 2023-05-20
      非法生产、销售专用间谍器材或者窃听、窃照专用器材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 非法生产专用间谍器材罪既遂有哪些惩罚?
      山东在线咨询 2023-09-16
      非法生产专用间谍器材罪既遂的惩罚:一般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应当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本罪是指非法生产窃听、窃照等专用间谍器材的行为。
    • 2022年刑法里非法销售专用间谍器材罪既遂怎么量刑
      山西在线咨询 2022-11-27
      非法生产、销售专用间谍器材或者窃听、窃照专用器材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