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假冒伪劣产品案件的特点
通过对去年我们办理制造、销售假冒伪劣产品案件的分析,发现该类案件存在以下特点:
1、制假者多为外地来京务工人员,学历较低,没有固定工作,缺乏专业技能。从我们受理的制售假冒伪劣产品案件中我们发现,这些制假售假者因为学历较低,有的还有犯罪前科,又不具备相应的专业技能,所以来京后很难找到合适的工作,但又不愿意回去,在老乡或朋友的介绍下就干起了制售假冒伪劣产品的行当。
2、假冒伪劣产品多为高档消费品或名牌产品。在我们查处的制售假冒伪劣产品的案件中,制售的多为高档香烟、白酒,因为高档消费品售价高,而假冒伪劣产品成本低廉,一旦销售可以获取高额利润,所以制假售假者把目光瞄准了这些高档消费品。但是假冒伪劣的产品中也存在对一些售价虽然不高但是知名品牌的假冒,因为这些知名品牌有品牌效应,容易销售,制造完成后很容易脱手。
3、假冒伪劣产品制作、销售一条龙,涉及人数较多,制造出的假冒伪劣产品量大。制假售假者往往形成制售一条龙,制造假冒产品者内部分工明确,流水作业,制假速度快,因此制造出的假冒伪劣产品数量较大,一旦流通到市场给正当合法产品的销售造成不利的影响。如我们审查的一起用低档香烟制造假冒高档香烟的案件中,有人专门负责将低档香烟过滤嘴剥掉,有人负责将高档香烟过滤嘴用机器接上,有人负责熨烫香烟外塑料薄膜,有人负责贴金线,有人负责将盒装成条,分工非常明确,生产效率也很高,短期内可以制造出大量假冒伪劣产品,一旦流入市场后果非常严重。
4、制造假冒伪劣产品的地点多在郊区出租房内,制作设备简陋、卫生安全条件无法保证。我们审查的案件中发现制假地点多在郊区偏僻地方犯罪分子以各种名义承租的平房内,机器和制造原料都放置在平房内,没有任何卫生和安全监管设备,制造出的假冒伪劣产品缺乏卫生安全保障。
5、制售假冒伪劣产品人员流动性大,不易监管。这些制假售假者一般比较狡猾,租房登记时有时不出示身份证有时用假身份证,一有风吹草动,立刻逃之夭夭,转战到其他地方租房继续制造假冒伪劣产品。
二、假冒伪劣产品案件发生的原因
任何一种事物的产生和发展都有一定的原因,假冒伪劣产品案件之所以发生也存在经济利益、道德水平、法律意识、就业保障、政府监管等多方面的原因,分析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因素:
1、利益的驱动,使制假者和售假者铤而走险。从查办的案件来看大多数制假者和售假者都知道制造、销售假冒伪劣产品是违法行为,但由于制假和售假带来的高额利润使他们失去了理智和道德底线铤而走险。
因为假冒伪劣产品的原料价格便宜,制作加工程序简单,加工成本较低,从而使成品的销售价格低,在市场上有较大竞争力,也使制假者获得高额利润。售假者为了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在同等条件下也愿意购进价格较低的假冒伪劣产品,再以合法正规产品的价格出售获得较高利润。比如我们办理的案件中犯罪分子购买几块钱一斤价格便宜的散装白酒,装入回收的高档酒瓶并用机器包装好,以几百元价钱销售出去,加工环节非常简单,加工成本极低,因此获利丰厚。
2、制假者和售假者本身的因素。因制假者与售假者往往缺乏谋生的技能,而制售假冒伪劣产品对技术、学历和年龄要求不高,获利却高,促使他们走上制假售假之路。
3、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不强,为了价格便宜而购置假冒伪劣产品,为制假售假者提供了市场。因为有很多消费者购买产品时只看价格而不看生产日期、生产厂家、防伪标志等正当产品的标识,使得价格低廉的假冒伪劣产品有了可乘之机,也为制售假冒伪劣产品者提供了市场,进一步推动他们制假售假。
-
假冒伪劣商品本质和特征
105人看过
-
假冒伪劣赔偿多少,假冒伪劣产品罪的构成要件
230人看过
-
假冒伪劣法律条文以及假冒伪劣产品的认定
312人看过
-
假冒伪劣产品罚款多少,假冒伪劣产品如何举报
127人看过
-
立案标准揭秘:生产假冒伪劣产品罪
332人看过
-
假冒伪劣产品是否具备商品的基本特征?
291人看过
产品是指被人们使用和消费,并能满足人们某种需求的任何东西,包括有形的物品、无形的服务、组织、观念或它们的组合。产品一般可以分为五个层次,即核心产品、基本产品、期望产品、附加产品、潜在产品。 产品是“一组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 更多>
-
假冒伪劣产品罪与三无产品案件中假冒伪劣产品的认定及处罚是怎样的贵州在线咨询 2022-01-231、《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规定必须有中文厂名,中文厂址、电话、许可证号、产品标志、生产日期、中文产品说明书、如有必要时还需要有限定性或提示性说明等等,凡是缺少的均视为不合格产品。上述要求缺少其中之一,均可视为“三无产品”。2、假冒产品是指使用不真实的厂名、厂址、商标、产品名称、产品标识等从而使客户、消费者误以为该产品就是被假冒的产品。伪劣产品是指质量低劣或者失去使用性能的产品。4、你可以找消
-
假冒伪劣产品所得的认定假冒伪劣产品所得的认定上海在线咨询 2021-12-22假冒伪劣产品非法所得的认定,是指生产、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的利润金额。法律规定,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假、掺假、伪劣、不合格产品,销售金额5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的罚款。
-
生产的假冒伪劣商品算不算商品安徽在线咨询 2021-12-05算上,产品只要进入流通领域,就属于商品(国家特殊规定禁止的除外)。但是,是否有价值或使用价值,需要具体的商品。根据国家质检总局的定义,假冒产品是指使用不真实的厂名、地址、商标、产品名称、产品标识等。,从而使客户误以为产品是正品。假冒伪劣产品是指质量差或失去使用性能的产品。
-
生产, 销售假冒伪劣产品行为的认定, 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罪怎么规定的海南在线咨询 2022-03-18关于生产,销售假冒伪劣产品行为的认定 1、生产国家明令淘汰产品、销售国家明令淘汰并停止销售的产品和销售失效、变质产品的行为。国家明令淘汰的产品,指国务院有关行政部门依据其行政职能,对消耗能源、污染环境、毒副作用大,技术明显落后的产品,按照一定的程序,采用行政的措施,通过发布行政文件的形式,向社会公布自某目起禁止生产、销售的产品。失效、变质产品,指失去了原有的效力,作用,产品发生了本质性变化,失去了
-
生产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罪是依据生产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罪处罚的处罚吗湖南在线咨询 2022-03-14可能会依据生产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罪处罚。《刑法》第一百四十条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销售金额五万元以上不满二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二十万元以上不满五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五十万元以上不满二百万元的,处七年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