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拖欠挖机机械费怎么办
施工单位拖欠挖掘机费用的,双方可以协商处理,如果协商不成的,当事人可以向法院申请支付令或者提起民事诉讼追讨欠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三条适用范围人民法院受理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其他组织之间以及他们相互之间因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提起的民事诉讼,适用本法的规定。第一百一十九条起诉条件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二)有明确的被告;
(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第二百一十四条申请支付令条件债权人请求债务人给付金钱、有价证券,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向有管辖权的基层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
(一)债权人与债务人没有其他债务纠纷的;
(二)支付令能够送达债务人的。申请书应当写明请求给付金钱或者有价证券的数量和所根据的事实、证据。
二、在工程款拖欠诉讼过程中需要注意的点
(一)当事人起诉,首先应提交起诉书,并按对方当事人人数提交相应份数的副本。
当事人是公民的,应写明双方当事人的姓名、性别、年龄、籍贯、住址;
当事人是单位的,应写明单位名称、地址、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姓名。
起诉书正文应写明请求事项和起诉事实、理由,尾部须署名或盖公章。
(二)根据"谁主张谁举证"原则,原告向法院起诉应提交下列材料:
1、原告主体资格的材料。
如居民身份证、户口本、护照、港澳同胞回乡证、结婚证等证据的原件和复印件;
企业单位作为原告的应提交营业执照、商业登记证明等材料的复印件。
2、证明原告诉讼主张的证据。
如合同、协议、债权文书(借条、欠条等)、收发货凭证、往来信函等。
(三)当事人向法院提交书证,应填写一式两份证据清单,详细列明提交证据的名称、页数。
证据经法院承办人核对后,由承办人在证据清单上签字盖章,一份交当事人,一份备案。
(四)立案庭在当事人履行必须的手续和交齐有关证据材料之后,在七天内,对符合立案条件的,办理立案手续;
对不符合立案条件的,依法裁定不予受理。
(五)当事人应在收到受理通知书之日起七天内预交案件受理费和其他诉讼费用,如确有困难,可在预交期内向本院提出减、缓、免交的书面申请,逾期不交或者书面申请缓、减、免交未获批准而仍不预交的,本院将裁定按自动撤诉处理。
(六)立案手续后,案件由法院排期开庭,当事人应服从法院的各项工作安排,并于结案后到财务室结算诉讼费用,多退少补。
-
机械费拖欠怎么办找谁
68人看过
-
怎样拿回拖欠挖机租赁费
430人看过
-
挖机工资拖欠怎么处理
88人看过
-
挖机费拖欠可不可以报案
103人看过
-
追回拖欠挖机租赁费的方法
420人看过
-
租用机械费欠条怎么写
165人看过
结婚证,是婚姻登记管理机关签发的证明婚姻关系有效成立的法律文书。正本一式两份,男女双方各持一份,其式样由民政部统一制定,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统一印制,县、市辖区或不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加盖印章,结婚证书须贴男女双方照片,并加盖婚姻登记专... 更多>
-
机械费拖欠怎么办找谁福建在线咨询 2021-12-26施工单位拖欠挖掘机费用的,双方可以协商处理,如果协商不成的,当事人可以向法院申请支付令或者提起民事诉讼追讨欠费。还可以向劳动保障部门进行举报。严格规范用人单位工资支付行为,确保农民工工资按时足额发放给本人。
-
挖机费拖欠要怎么报案新疆在线咨询 2023-09-291、挖机费拖欠,当事人可以找债务人协商还款或分期履行,若是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清偿,可以委托律师向对方发律师函,可以对债务人起到催告和警示的作用,催促对方及时还款,承担违约责任等,当事人也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要求对方还钱。 2、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九条,当事人约定同一债务分期履行的,诉讼时效期间自最后一期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计算。 作为出借人,应当向法院提交保留有借据、收据、欠条
-
拖欠挖机费可以打官司吗河北在线咨询 2023-11-131、挖机费拖欠,当事人可以找债务人协商还款或分期履行,若是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清偿,可以委托律师向对方发律师函,可以对债务人起到催告和警示的作用,催促对方及时还款,承担违约责任等,当事人也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要求对方还钱。 2、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九条,当事人约定同一债务分期履行的,诉讼时效期间自最后一期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计算。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四条,作为出借
-
-
挖掘机机械误工费应当如何计算呢台湾在线咨询 2022-07-31货物的毁损、灭失的赔偿额,当事人有约定的,按照其约定;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依照本法第六十一条的规定仍不能确定的,按照交付或者应当交付时货物到达地的市场价格计算。 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给对方造成损失的,损失赔偿额应当相当于因违约所造成的损失,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获得的利益,但不得超过违反合同一方订立合同时预见到或者应当预见到的因违反合同可能造成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