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否可以无任何理由提前终止合同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5-07 10:53:08 228 人看过

1、合同可以无故提前终止吗?合同:,双方可终止本合同:

(1)由于不可抗力而无法实现本合同的目的

(2)在履行期届满前,一方明确表示或以自己的行为表明其将不履行其主要债务

(3)一方延迟履行其主要债务,并在被催促后的合理期限内未能履行

(4)一方延迟履行其义务或犯下其他违约行为(五)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合同终止的原因。本合同因双方全面履行而终止。如果合同因情况发生变化,双方在不损害国家利益或社会公共利益的情况下达成终止合同的协议。本合同因一方或双方死亡而终止。本合同因撤销而失效。合同因混乱而失效。本合同因法院判决或仲裁裁决而终止。本合同因抵销而终止。合同终止也是合同终止的一种方式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07月10日 19:46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不可抗力相关文章
  • 提前终止合同可以吗
    提前终止合同是可以的;《民法典》第五百六十二条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合同。第五百七十八条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合同义务的,对方可以在履行期限届满之前要求其承担违约责任。第五百八十五条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违约时应当根据违约情况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也可以约定因违约产生的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约定的违约金低于造成的损失的,当事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增加;约定的违约金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的,当事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适当减少。第一百二十八条当事人可以通过和解或者调解解决合同争议。当事人不愿和解、调解或者和解、调解不成的,可以根据仲裁协议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一、终止合同是否需要赔偿解除合同后是否都承担损害赔偿责任,可以分别不同情况:1、协议解除合同的,当事人在协议中免除了对方损害赔偿责任的,协议生效后,不得再请求赔偿。2、因不可抗力解除合同,一般不
    2023-03-30
    216人看过
  • 合同可以提前终止吗
    可以。1、单方解除和协议解除;单方解除,是指解除权人行使解除权将合同解除的行为。它不必经过对方当事人的同意,只要解除权人将解除合同的意思表示直接通知对方,或经过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向对方主张。2、法定解除与约定解除;合同解除的条件由法律直接加以规定者,其解除为法定解除。在法定解除中,有的以适用于所有合同的条件为解除条件,有的则仅以适用于特定合同的条件为解除条件。二、合同终止后,哪些条款仍然有效合同终止后,有关解决争议方法的条款仍然有效。合同权利义务的终止,简称为合同的终止,又称合同的消灭,是指合同关系在客观上不复存在,合同权利和合同义务归于消灭。合同终止的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清偿。清偿是按照合同的约定实现债的目的的行为。清偿以全面清偿为原则。清偿合同债务的人为清偿人,清偿人可以是债务人,也可以是第三人。清偿债务的费用,除法律有特别规定或当事人有约定之外,由债务人负担;2、解除。解除包括
    2023-04-11
    295人看过
  • 信托是否可以提前终止?
    现今,信托已经成为了一种投资理财产品,出入银行时,往往都能看到信托理财的广告。不少人购买信托理财产品后,或设立信托后,由于资金周转困难等原因,会要求提前终止信托。但要是不清楚信托是否可以提前终止,提前终止有没有风险,就容易和受托人发生纠纷了。信托可以设立,自然就可以终止,但是信托是否可以提前终止的吗?答案当然是可以。信托提前终止的事由,主要有以下两方面:1、信托合同对提前终止信托的事情有约定的,当约定的条件出现的时,投资人(委托人)可以提前终止信托合同。如信托合同约定,投资人提前15天通知受托人后有权随时终止信托合同的,那投资人只要提前15天通知了受托人终止信托的,即使信托目的没有达到,也可以提前终止信托。2、信托合同对提前终止信托无约定的,在出现法定情形时,委托人仍然可以提前终止信托。依照信托法规定,出现以下情形时,可以终止信托:(1)信托文件规定的终止事由发生;(2)信托的存续违反信托
    2023-04-30
    86人看过
  • 提前终止租房合同押金是否可以退
    需要视具体情形而定。租房合同如果没有到期而解除合同,提出解除方要承担违约责任与损失赔偿。押金是否退还则要从三个方面考虑:一是合同约定的承担违约责任的方式,是否约定了押金的退返事项;二是看合同双方能否就提前解除合同达成合意,如经双方协商同意了解除合同并退还押金;三是按照法定与惯例,一般是提前一个月告知房东须中止租赁合同,然后结清房租。如果合同中没有约定,因为承租方提出中止合同而押金不退的话,则应退返押金。一般情况下,出租人和承租人都不能随意终止合同。一、合同期未到退房不退押金违法吗违法。这是属于租赁合同纠纷;可以协商。如果承租人未依约合同履行的期限提前解除租赁合同退租的情况下,属于违约;押金是否可以退还以及应该怎么退则要看租赁合同中对违约责任是怎么约定的,如果约定了违约不退押金的情况下,房东有权不退回押金;如果合同中没有约定违约责任,则押金应当退还。二、不退押金怎么办现实生活中我们往往遇到这
    2023-03-09
    240人看过
  • 提前终止合同是否承担法律责任
    提前终止合同用不用承担法律责任提前终止合同是否承担法律责任需要看是否是在双方协商之后提前终止的和是否满足提前终止的条件,如果双方协商一致,提前终止合同就不存在违约的问题。若是当事人一方想提前终止合同,那就存在违约的问题了,这时就需要承担法律责任给与另一方一定的违约赔偿。如何做到提前解约房屋租赁合同,而不承担违约责任经常碰到因为客观原因承租人或出租人想提前解除合同又不想承担违约责任的情况。我们前面说过,如果在解除时,双方协商一致解除而不承担违约责任,当然可以不承担。可是谁能保证协商一致呢?能不能提前就做好这个工作?能!如果事先在合同中采取些变通措施,是可以做到的。比如双方可以在租赁合同中先明确约定,发生何种情况,合同自动解除,双方不须承担违约责任,比如房屋需要拆迁、承租人工作地方发生重大变化等等,当然,如果有这些情况发生,也应该给另一方保留必要的准备时间才算合理。再比如,从租赁双方的目的上看
    2023-04-29
    279人看过
  • 无正当理由房东提前终止合同中介违约吗
    无正当理由房东提前终止合同的中介不承担违约责任,违约责任由房东承担。《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七十七条【违约责任】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第五百八十三条【违约损害赔偿责任】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在履行义务或者采取补救措施后,对方还有其他损失的,应当赔偿损失。第五百八十四条【损害赔偿范围】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造成对方损失的,损失赔偿额应当相当于因违约所造成的损失,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获得的利益;但是,不得超过违约一方订立合同时预见到或者应当预见到的因违约可能造成的损失。第五百八十五条【违约金】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违约时应当根据违约情况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也可以约定因违约产生的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约定的违约金低于造成的损失的,人民法院或者
    2023-02-26
    120人看过
换一批
#犯罪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所谓不可抗力,是指合同订立后发生的,当事人订立合同时不能预见的,且不能避免和不能克服的导致合同不能履行或不能按期履行的客观现象。 不可抗力的范围包括以下三种情况: (1)自然灾害。如地震、台风、洪水、旱灾、海啸等。 (2)政府行为。这主要... 更多>

    #不可抗力
    相关咨询
    • 合同是否可以提前终止?
      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11-24
      合同可以提前终止,但是提前终止合同要承担违约责任。 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 合同是否可以提前终止
      福建在线咨询 2022-10-13
      合同可以提前终止,但是提前终止合同要承担违约责任。 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 租房合同提前终止是否可以
      澳门在线咨询 2022-06-25
      1、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合同。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解除合同的条件。 2、解除合同的条件成就时,解除权人可以解除合同。 3、不管当事人有没有约定合同解除的条件,只要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就可以解除合同: (1)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2)在履行期限届满之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
    • 租赁合同是否可以提前终止
      海南在线咨询 2022-06-14
      单方无理由的提前终止租赁合同是违约行为。 违约行为是指合同当事人违反合同义务的行为。根据法律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 劳动合同是否可以提前终止
      湖南在线咨询 2022-05-23
      1,劳动合同还剩下三年才到期,所以个人提前终止劳动合同,如果现在您想解除劳动合同的话,属于个人的辞职行为。 2,对于个人的辞职行为,员工只需要提前三十天通知用人单位即可,这里要注意的是,您只需要通知用人单位,并不需要得到用人单位的批准。为了保存下您的“通知”用人单位的证据,所以要采用书面的形式来通知,即采用辞职信的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