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公证协会会长、北京市长安公证处处长周志阳自2005年《公证法》颁布至今已近十年。随着公证事业的快速发展和公证制度的普及,错误公证现象一直没有消除,公证当事人和利害关系人的案件时有发生。由于《公证法》有关规定比较原则性,人民法院审理与公证活动有关的民事案件,应当遵循何种诉讼规则,并不十分明确。哪些问题可以采取行动?哪些问题不应包括在可采取行动的范围内?公证机构因错误应当承担何种赔偿责任?是主体责任还是补充责任?近年来,各地人民法律发生变化,法院对类似案件的理解和判决结果不一,不仅导致公证行业产生质疑,也导致当事人权利解释过度,甚至一些已经解决的纠纷死灰复燃,这就给利益诉讼和利益访问的开展带来了很大的困难。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与公证活动有关的民事案件的规定》(以下简称《规定》)为公证机构、当事人和利害关系人之间正确审理和解决纠纷提供了一套较为全面、稳定的规则,进一步完善公证救济制度。笔者认为,条例中有几个亮点。
首先,它正确界定了公证机关与司法机关的分工。公证机构作为国家授权行使司法证明权的特殊机构,具有特殊的法律地位。例如,公证的证据具有较高的法律效力,具有自然证据的效力,不受法律原因和法律程序的推翻;具有公证强制执行效力的债权文书具有强制执行效力,直接交付强制执行,不需要经过法庭审判程序。这些制度与仲裁制度、海事法院制度等特殊制度一样,都是在传统审判程序之外建立起来的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这种多元化的纠纷解决机制既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一个成熟社会充分重视和用好的有效手段。
民事诉讼中公证文书的使用基本上是以证据的形式进行的,证据与其所证明的事实密切相关。确定证据的有效性的前提是确定证据所证明的事实。人民法院按照真实性、合法性、关联性原则对证据进行审查,最终得出是否接受公证书的结论。不需要通过追加诉讼来判断证据的客观形成过程和证据是否有效。同时,公证机构出具的公证书是反映公证员职业判断的证明。人民法院有权决定是否受理,但无权撤销或者变更其内容。当事人对公证书的效力有异议,对公证书所涉及的实质性权利义务没有异议的,可以通过公证法第三十九条规定的程序予以救济。《条例》第二条、第三条充分关注公证的法律和特点,区分了公证机构应当采取的救济方式和法院应当采取的救济方式。公证机构负责解决公证书的更正、撤销和负面影响问题,法院负责解决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纠纷,这不仅体现了人民法院对公证文书的尊重,同时也为当事人选择正确的救济途径指明了方向。其次,明确了公证机构过错的内容。《公证法》规定公证机构承担赔偿责任的前提是过错,但对过错的内容没有详细规定。这样,在审判实践中扩大或缩小过错的范围就提供了更大的自由裁量权,往往同一案件的审判结果相差甚远。不同的裁判结果容易向当事人和利害关系人发出“人为”的错误信号。同时,不利于公证机构的内部监督和问责。规定列举和总结公证机构的过错内容,无疑为公证机构及其公证人员的规范化实践提供了指导,也为公证行业有关管理和处罚制度的制定和完善奠定了基础。同时,《条例》进一步明确了公证法第四十条所称纠纷的内容,明确本条针对公证书公证的民事权利义务,含义更加明确,表述更加规范,明确公证机构不是公证书的诉讼标的。这将有效避免司法实践中对公证法的误读,引导当事人选择正确的诉讼标的。第三,合理界定公证机构的赔偿责任。在审判实践中,由于公证错误,如在房屋买卖委托书公证过程中未能识别出“假人”等,涉案房产被变卖。有的公证处被法院豁免,有的得到部分补偿,有的甚至得到全额补偿。在这个问题上,理论界和实务界都存在很大的争议。沉重的赔偿责任让很多公证员提高了办理此类高风险业务的门槛,这反过来又让大多数诚实守信的当事人被迫付出更多的成本和辛苦。在信用缺失的客观环境下,无论公证机构如何加强审查,都难以避免恶意欺诈和欺诈的过错。因此,公证机构是否应该承担全部责任成为业界相当关注的问题,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公证机构和公证人员的积极性。
该条例区分了履行审核义务和不履行审核义务的情形,将公证机构因过错承担的赔偿责任界定为相应的补充赔偿责任。一方面明确了欺诈取得公证书案件中欺诈人和公证机构的责任范围,另一方面明确了权利受损人的赔偿请求、赔偿对象和赔偿顺序。同时,针对实践中存在的“知假用假”行为,《条例》第六条明确指出,当事人和利害关系人明知公证书不真实、不合法,对因使用公证书造成的损失不承担责任。这样的规定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防止当事人串通,使公证机构承担损害赔偿责任,对明确当事人的责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法庭审判是人民法院采取开庭的方式,在公诉人、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听取控、辩双方对证据、案件事实和运用法律展开辩论的情况下,依法确定被告人是否有罪,应否判刑,给予何种刑事处罚的诉讼活动。 ... 更多>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公布解释案件审查立案的规定河北在线咨询 2023-02-13最高人民法院印发《关于刑事自诉案件审查立案的规定》的通知已失效。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废止1980年1月1日至1997年6月30日期间发布的部分司法解释和司法解释性质文件(第九批)的决定(2012年11月19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560次会议通过)法释〔2013〕2号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公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废止1980年1月1日至1997年6月30日期间发布的部分司法解释和司法解释性质文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规范人民法院再审立案的若干意见香港在线咨询 2022-01-07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规范人民法院再审立案的若干意见(试行) 法发[2002]13号 为加强审判监督,规范再审立案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有关规定,结合审判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一条各级人民法院、专门人民法院对本院或者上级人民法院对下级人民法院作出的终审裁判,经复查认为符合再审立案条件的,应当决定或裁定再审。 人民检察院依照法律
-
最高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最高法院关于再审中的新证据?山东在线咨询 2022-03-01《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四十四条【再审中的新证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九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新的证据”,是指原审庭审结束后新发现的证据。当事人在再审程序中提供新的证据的,应当在申请再审时提出。条文注释本条是关于当事人在再审程序中提出“新证据”的规定。在审判监督程序中涉及“新的证据”可能启动再审程序的,只有当事人申请再审的情形。所谓新发现,应当是指在此之前客观上没有出现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人民调解协议的民事案件的若干规定第五条规定是什么么?四川在线咨询 2022-09-05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调解协议无效:(一)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二)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四)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委员会强迫调解的,调解协议无效。
-
最高人民关于如何适用司法解释若干规定广西在线咨询 2022-10-29一,司法解释有四种;“解释”、“规定”、“批复”和“决定”四种。二,具体请查看;《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司法解释工作的规定》法发〔2007〕12号lw_view.spid=194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