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根据伤害后果不同,分为轻伤、重伤和致人死亡三种情形,故意伤害致人轻伤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故意伤害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一、故意伤害致人轻伤的量刑标准?
故意伤害致人轻伤害的量刑标准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根据法律的规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二、故意伤害处罚的规定
故意伤害会判多久要根据伤害的程度而定,如下:
(1)故意伤害他人身体,造成轻伤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2)故意伤害他人身体,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3)故意伤害他人身体,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三、故意伤害致残的量刑标准是怎样的
故意伤害致残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依据我国《刑法》的规定,殴打他人或者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如果造成轻伤以上伤情的,就会构成故意伤害罪,要依据造成的伤害进行判刑,会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
有关故意伤害案件中的最高量刑标准
61人看过
-
持刀故意伤人刑事案件怎么量刑
461人看过
-
量刑标准:刑事案件
120人看过
-
故意伤害民事赔偿标准是什么,故意伤害罪的量刑标准
248人看过
-
量刑标准如何影响故意伤害案件的审判
219人看过
-
故意伤害立案标准是什么?故意伤害罪如何量刑?
100人看过
管制是指对犯罪分子不实行关押,依法实行社区矫正,限制其一定自由的刑罚方法。 管制具有以下特征: 1、对犯罪分子不予关押,不剥夺其人身自由。 2、被判处管制刑的罪犯须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其自由受到一定限制。 3、被判管制的罪犯可以自谋生计,在劳... 更多>
-
四川省刑事案件涉嫌故意伤害罪量刑标准辽宁在线咨询 2022-03-11如构成轻伤以上,涉嫌故意伤害罪,如是轻伤,可能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如是重伤,可能是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如是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可能是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刑事辩护是本律师的专长,本律师在四川,可以与本律师联系。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
故意伤害罪量刑标准(轻伤二级) 的量刑标准天津在线咨询 2022-04-27一,造成轻伤害的:故意伤害致人轻伤的,基准刑为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 二,1、基准刑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致被害人轻伤偏轻的,可以在1—3个量刑格内从轻处罚。 基准刑为三年以上有期徒刑,致被害人重伤偏轻的,可以在1—2个量刑格内从轻处罚。 2、被害人有过错的,可以在1—3个量刑格内从轻处罚;基准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可以在1—5个量刑格内从轻处罚。 3、被告人全部赔偿或者大部分赔偿被害人经济损失的,
-
行为人故意伤害致人轻伤的刑事案件量刑标准是怎样的陕西在线咨询 2022-04-07故意伤害致人轻伤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故意伤害致人轻伤的案件既可以是公诉案件又可以是自诉案件。公诉案件是指人民检察院对根据案件的侦查结果,认为犯罪嫌疑人构成犯罪并依法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诉的案件。自诉案件是指在人民检察院不提起公诉时,被害人或者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的案件。因此,如果检察院公诉则有可能被判刑,如果检察院不公
-
故意伤害罪量刑标准轻微的故意伤害量刑标准是什么,有哪些注意事项浙江在线咨询 2022-03-02量刑不是公安的职责,是法院的职责。情节轻微的,尚未构成犯罪的,作为一般的违法行为公安机关会对加害人进行行政拘留,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三条殴打他人的,或者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
-
在刑事案件中涉及故意伤害罪量刑时,一般情况下,量刑标准为四川在线咨询 2022-05-10关于故意伤害罪量刑的问题,除了参考刑法法条规定之外,还综合全案考量,案件造成了多少人死伤?被害人的人身伤害程度?被害人的各项损失有多少?在当地造成的负面社会影响力有多大?犯罪嫌疑人在犯罪团伙或集团中所起的地位、作用,犯罪手段、情节,是否有自首、立功、取得被害人谅解等有利情节综合考量。根据《人民法院量刑指导意见(试行)》的规定:自首、立功、坦白、未遂、赔偿、谅解等都能减少基准刑,其中积极赔偿损失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