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明责任是指司法机关或者当事人收集或者提供证据,并运用证据证明其主张的案件事实成立或者有利于自己的责任,不履行这种责任,将承担其主张不能成立的危险。根据相关规定,我国刑事案件的证明责任分配规则可概括为以下几点:(1)在公诉案件中,证明被告人有罪的责任由人民检察院承担。(2)在自诉案件中,证明被告人有罪的责任由自诉人承担。对于缺乏罪证的案件,如果自诉人提不出补充证据,人民法院应当说服自诉人撤回自诉或者裁定驳回。人民法院受理自诉案件后,对于当事人因客观原因不能取得并提供有关证据而申请人民法院调取证据,人民法院认为必要的,可以依法调取。(3)被告人既不承担证明自己有罪的责任,也不承担证明自己无罪的责任。(4)在例外情况下,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当承担证明责任。(5)人民法院不承担证明责任,但人民法院负有调查、核实证据中的疑问的责任。(6)公安司法机关对有关程序法事实负有证明责任。(7)对于某些程序法事实,提出主张的诉讼当事人负有举证责任。
举证责任分类
1.当事人举证责任。当事人举证责任是依据《民事诉讼法》第64条第一款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
2.人民法院举证责任。人民法院举证责任依据《民事诉讼法》第64条第二款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证据或者人民法院认为审理案件需要的证据,人民法院应当调查收集。
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证据包括哪些
(1)证据由国家有关部门保存,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无权查阅调取的;
(2)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或者个人隐私的;
(3)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其他证据。
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证据,可以在举证期限届满前书面申请人民法院调查收集。
3.举证责任倒置。是指法律直接规定的侵权诉讼案件中,由侵权人负责举证,证明与损害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或受害人有过错或者第三人有过错承担举证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五十五条人民检察院接到报案、控告、举报或者发现侦查人员以非法方法收集证据的,应当进行调查核实。对于确有以非法方法收集证据情形的,应当提出纠正意见;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
死刑案件证据的法律解释
77人看过
-
举证责任倒置的适用及其理论基础
96人看过
-
法律证据:刑事诉讼中的证据及其重要性
450人看过
-
案件中证据的种类及其作用
213人看过
-
刑事案件中的证据种类及其重要性
157人看过
-
民事举证责任的适用
196人看过
在刑事诉讼中,举证责任是公诉案件的公诉机关(检察院)和自诉案件的自诉人(被害人)依法应当承担的证明责任。 公诉案件的检察院负责举证,公安机关有侦查权,公安机关收集的证据可以作为检察院举证的材料,但公安机关没有向法庭举证的资格。... 更多>
-
民事诉讼中的举证责任倒置及其适用情形上海在线咨询 2022-03-14民事证据规则中的举证责任倒置及其适用情形: 在民事诉讼中实行“谁主张谁举证”原则,但在某些情况下要实行举证责任倒置。一般认为,举证责任倒置适用以下情形:(1)因产品制造方法发明专利引起的专利侵权诉讼,(2)高度危险作业致人损害的侵权诉讼;(3)因环境污染引起的损瞎赔偿诉讼;(4)建筑物或其他设施以及建筑物上的搁置物,悬挂物发生倒塌、脱落、坠落致人损害的侵权诉讼;(5)饲养动物致人损害的侵权诉讼;(
-
刑事案件中的其他证据是非法证据宁夏在线咨询 2022-01-191、是否非法,是否应该排除,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判断。需要由公安机关出具证据来源合法的证据。公安机关应当证明证件收集时不少于二人,证明证据获取途径,无法证明持有人或当着持有人的面收集的,应该有见证人在场。如果无法证明证据收集的合法性,应当予以排除。 2、作为刑事犯罪,证明有罪,并非靠一份证据,需要多份证据,并且证据与证据之间相互应证,可以作为定案依据。律师需要结合全案情况,去作出辩护策略。在有其它证据
-
举证责任与不举证责任不同的解释甘肃在线咨询 2021-09-30自诉案件的举证责任规定为完全由自诉人承担,对于缺乏证据的自诉案件,人民法院有权限期自诉人补充证据,如果自诉人提不出补充证据,人民法院又无法调取和收集到必要的证据,应说服自诉人撤回诉讼,或者裁定驳回诉讼;而公诉案件的被害人只是就自己遭受犯罪行为直接侵害的事实和有关犯罪嫌疑人的情况向司法机关如实进行陈述和控告,至于收集和核对案件事实和证据以及查获犯罪嫌疑人是司法机关应尽的职责;被告人也没有证明自己有罪
-
劳动争议适用举证责任倒置的法律依据宁夏在线咨询 2022-02-13关于劳动争议适用举证责任倒置的法律依据由两部分:一部分是《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三条因用人单位作出的开除、除名、辞退、解除劳动合同、减少劳动报酬、计算劳动者工作年限等决定而发生的劳动争议,用人单位负举证责任”的规定。另一部分是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二、用人单位未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认定双方存在劳动关系时可参照下列凭证:(一)工
-
虚假诉讼刑事案件适用法律的解释云南在线咨询 2023-07-16《解释》结合刑事司法工作实际,对刑法规定的虚假诉讼罪在具体适用方面的若干问题作出了明确规定,对于实践中综合运用民事、刑事等多种手段,依法惩治发生在民商事案件审判、执行程序中的虚假诉讼违法犯罪行为,维护正常司法秩序,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具有重要意义。《解释》共十二个条文,从虚假诉讼犯罪行为的界定、定罪量刑标准、数罪竞合的处罚原则、刑事政策的把握、地域管辖的确定等方面作出了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