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享有知悉商品的权利吗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4-08-08 08:08:28 384 人看过

在消费领域中,消费者所享有的知情权,具有着独特且重要的地位。

它指代的便是消费者有权了解其购买并使用之商品或服务的真实状况。

我国现行生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也明确规定了消费者在这方面的专属权益,即他们有权主动获得与自身购买和使用商品或服务相关的最真实信息。

此外,消费者还享有充分自由地选择所需商品或服务的权益。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十五条

消费者享有对商品和服务以及保护消费者权益工作进行监督的权利。

消费者有权检举、控告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和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保护消费者权益工作中的违法失职行为,有权对保护消费者权益工作提出批评、建议。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07日 17:32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法律综合知识相关文章
  • 获取准确信息:消费者享有透明了解商品与服务的权利
    消费者享有知悉商品和服务真实情况的权利是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的权利。隐瞒欺骗消费者按国家法律,依法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国家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消费者有权要求经营者提供商品的产地、价格、用途、生产者、性能、规格、等级、主要成份、生产日期等有关情况。什么是消费者的知悉权什么是消费者的知悉权什么是消费者的知悉权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8条的规定,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消费者有权根据商品或者服务的不同情况,要求经营者提供商品的价格、产地、生产者、用途、性能、规格、等级、主要成分、生产日期、有效期限、检验合格证明、使用方法说明书、售后服务,或者服务的内容、规格、费用等有关情况。什么是消费者的知悉权什么是消费者的知悉权《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八条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消费者有权根据商品
    2023-07-18
    186人看过
  • 消费者在产品质量管理方面享有哪些权利?
    《产品质量法》第二十二条规定,消费者有权就产品质量问题向产品生产者、销售者咨询产品质量监督部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和有关部门投诉,接受投诉的部门应负责处理。消费者在产品质量监督方面有两个权利。一个是查询权。对于产品的质量问题,消费者有权向产品的生产者、销售者询问,通过询问了解产品的质量状况,根据产品的质量状况,自主决定购买必要的产品。消费者的这个查询权受法律保护。消费者对产品质量的查询、生产者和销售者有义务如实回答。第二,投诉权。消费者有权就产品质量向产品质量监督部门等相关部门投诉,接受投诉的部门应负责处理。接受投诉的部门接受消费者投诉后,应立即依法调查、处理,并回复消费者。对于核实属实的,应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对生产者、销售者生产、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的违法行为,依法给予行政处罚。政府在产品质量管理方面的职责第七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把提高产品质量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加强对产品质量工作的统筹
    2023-08-07
    321人看过
  • 消费者的权利你知道多少?
    《消法》第二章规定了消费者的九项权利,在法律保护下,消费者有权作出一定的行为或者要求他人作出一定行为。消费者的九项权利是:安全权、知情权、自主选择权、公平交易权、求偿权、结社权、获得有关知识权、人格尊严和民族风俗习惯受尊重权、监督权。一、安全权消费者的安全权分为人身安全权和财产安全权。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时,首先考虑的便是商品和服务的卫生、安全因素,不希望因卫生安全方面存在问题,导致生病、身体受到伤害,甚至产生生命危险。财产安全不仅指购买、使用的商品或接受的服务是否安全,更重要的是指购买、使用的商品或接受的服务以外的其他财产的安全,只要是在购买、使用商品或接受服务过程中,消费者的人身、财产安全受到损害,消费者就有权要求赔偿。二、知情权作为经营者,诚实信用是交易双方应遵守的基本准测,不得隐瞒实情,不得作虚假承诺,否则就构成消费者知情权的侵犯,一旦发生争议或造成损害,消费者有权要求
    2023-07-02
    233人看过
  •  消费者是否具有获取知识的权利?
    消费者具有获取知识的权限,这种权限是获取其他权利的重要保障。包括消费方面的知识、有关商品和服务的基本知识、有关市场的基本知识、消费者权益保护方面的知识等。通过获得这些知识,消费者可以不断提高自我保护意识,使自己的合法权益得到尽可能大的保护。消费者具有获取知识的权限。这种权限是获取其他权利的重要保障。主要包括:消费方面的知识,即有关消费态度的知识;有关商品和服务的基本知识;有关市场的基本知识。消费者权益保护方面的知识,主要是指有关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消费者权益保护机构,以及消费者与经营者发生争议时的解决途径等方面的知识。同时,法律还要求消费者为了自己的切身利益,努力去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以便正确地使用商品或接受可靠的服务。消费者通过获得有关消费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方面的知识,不断提高自我保护意识,使自己的合法权益得到尽可能大的保护。 【 消 费 知 识 】 消 费 者 如 何
    2023-10-08
    360人看过
  • 消费者享有底片所有权?
    前一段时间,陈小姐在市区某影楼拍摄一套婚纱照,双方在合同中载明50张入册。在挑照片时,陈小姐提出除了入册的50张,剩余的底片她也要带走。影楼拿出店内的顾客须知指出,多余的底片是摄影师、化妆师等集体创作的艺术作品,受《著作权法》的保护,陈小姐需以每张20元的价格购买。双方因底片的归属问题发生争议。陈小姐在本报记者的陪同下,前往广东凌志律师事务所咨询,高律师对此类问题作了详尽分析。问:这类问题在生活中并不少见。消费者在碰到陈小姐遇到的类似问题时,可以采取何种途径解决?高律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三十四条规定,消费者和经营者发生消费者权益争议,可以通过下列途径解决:(一)与经营者协商和解;(二)请求消费者委员会调解;(三)向有关行政部门申诉;(四)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五)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问: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往往会遇到顾客须知、地面湿滑,小心行
    2023-04-23
    245人看过
  • 消费者有权向搭售商品说“不”
    所谓搭售或附加其他不合理的条件是指经营者利用其经济优势,违背购买者的意愿,在销售一种商品或提供一种服务时,要求购买者以买另一种商品或接受另一种服务为条件,或就商品(或服务)的价格、销售对象、销售地区等进行不合理的限制。经营者实施搭售或附加其他不合理条件交易行为,通常是利用其经济优势。所谓经济优势,是指经营者的产品必须具有某种独特的性质,能使购买者产生对它的特殊需求,并且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市场支配力。只有具有这种经济优势,经营者才有可能进行搭售或附加其他不合理条件的交易行为。一般来讲,专利产品或名牌产品或紧俏产品常常被用来搭售商品或附加其他不合理条件。经营者在销售商品时,若违背消费者的意愿搭售商品或者附加其他不合理的条件,违反了市场交易中的平等、自愿、公平竞争的原则,因而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十二条规定,属于一种违法行为。消费者有权拒绝,或向有关部门的投诉!
    2023-06-07
    492人看过
  • 开发商欺骗消费者的知情权
    购房置业是消费者家庭生活中举足轻重的一件大事。房地产经营者理应向消费者提供优质的商品房和售后服务。然而有一小区的开房商谎报房子面积的大小,严重侵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142平方米新房缩水至133平方米2013年2月,中山市沙溪镇中信左岸小区7栋业主纷纷接到开发商的通知,要求他们各自前往签署一份房产面积确认书,确认产权面积由房屋买卖合同约定的142平方米变成133平方米。面积少了接近10平方米,业主们认为不能接受。3月,108名业主联名写了消费者投诉信并选出了业主代表前往中山市消委会投诉,请求消委会协助解决。开发商隐瞒事实开发商始终坚持是由于国家政策导致面积差异,因为他们是根据规划部门相关文件要求计算报建面积,即阳台建筑面积计算应依据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计算规范计算后计入项目用地的容积率;当阳台的进深超过1.8米时,还应将其超出1.8米部分按投影面积计算建筑面积并全部计入项目用地的容积率。法律分
    2023-06-07
    219人看过
  • 消费者享有自主选择权
    消费者王女士去超市买围巾,不一会气冲冲返回家中,眼泪汪汪地说:我真是花钱买罪受,在商场我连续挑了三四种款式,商家嫌烦,我真是没有心情买了。消费者李小姐逛专卖店时,看见一件穿在模特身上款式比较新的大衣,她很感兴趣地用手摸了一下大衣,没想到,专卖店老板恶声恶气地说:不准摸,这件衣服2000元,摸坏了怎么办,有钱就买下,没钱就别动!像王女士、李小姐这样被商家气跑的消费者,相信不在少数,其实,消费者不必去理会商家的白眼和恶语,因为消费有自主选择商品的权利,这是受到法律保护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九条规定:消费者享有自主选择商品或服务的权利,它是每个公民自主权的一部分。由于消费者有着不同的兴趣习惯,他们的消费需求和愿望就有所不同,在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的过程中,他们会提出不同的要求。比如购买围巾、买大衣,不同性别、年龄、职业、性格的人会喜欢不同的款式、型号、颜色、质地,这是十分正常的现象。在计划经济
    2023-06-07
    204人看过
  • 消费者的权利,消费者的权利受损怎么处理
    消费者的权利是指消费者在接受服务或者购买商品过程以及后续一定期限内享有的合法权益,主要包括安全保障权、知情权、自主选择权等权利。消费者的权利受损时可以采取协商和解、调解、申诉、仲裁或者诉讼的方式维护自己的权利。一、消费者的权利消费者的权利是指消费者在有偿获得商品或接受服务时,以及在以后的一定时期内依法享有的权益,是一定社会经济关系下适应经济运行的客观需要赋给商品最终使用者享有的权利。消费者具体享有安全保障权、知悉真情权、自主选择权、公平交易权、依法求偿权、求教获知权、依法结社权、维护尊严权、监督批评权。二、消费者的权利受损怎么处理消费者的权利受损的处理方式主要有协商、调解、申诉、仲裁和诉讼五种。1.协商:消费者发现产品质量存在问题,生产者、销售者应当与用户、消费者首先通过协商,达成和解。2.调解:包括民间调解、行政调解和法院调解。3.向有关行政部门申诉。4.仲裁或者诉讼。三、消费者的权利受
    2022-05-23
    142人看过
  • 消费者知情权是否适用于商品房买卖
    消费者知情权适用于商品房买卖。消费者有权要求经营者按照法律、法规规定的方式标明商品或服务的真实情况,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时有权询问和了解商品或者服务的有关情况,消费者有权知悉商品或者服务的真实情况。侵犯消费者知情权如何处罚(一)侵犯消费者权益的民事责任,是指经营者违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的或者其与消费者约定的义务,侵犯消费者的民事权利依法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侵犯消费者权益的民事责任一般发生在商品或服务的交易过程中。(二)侵犯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政责任,是行政责任在消费领域的具体体现,严格地说,它既包括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反法定职责而应承担的法律责任,也包括经营者违反国家有关保护消费者的行政管理法规定义务,违法经营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但后者无疑是其中最主要的部分。法律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八条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消费者有权根据商
    2023-08-11
    151人看过
  • 消费者享有保障安全权
    [案情]北京某服装公司从浙江村服装交易市场批发来的洋洋、亚细亚、优旎、京美4钟牌子的羽绒服,每件售价均为398员。经北京技术监督局检查大队检查,发现标着含绒量60%的羽绒服内只有一些碎毛片、毛屑、纸屑,并散发出刺鼻的气味。按照国家规定,羽绒服内含绒量应达到45%以上。该公司出售的羽绒服中几乎没有绒质。且清洁度极差,耗氧指数过规定,极易滋生细菌,对人体产生多种危害。[问题]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时享有什么权利?对某服装公司应如何处罚?[分析]人身安全是消费者最重要的权利。消费者在进行消费时,首先考虑的是商品和服务的安全因素卫生。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7条规定: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时享有人身财产安全不受损害的权利。消费者享有保障安全权,经营者应当保证其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符合保障人身安全的要求。对可能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商品和服务,应当向消费者作出真实的说明和明确的警示,并
    2023-06-07
    314人看过
  • 业主作为消费者所享有的知情权具体有哪些
    一、业主作为消费者所享有的知情权具体有哪些1、对共用部位享有知情权、共用设施设备和相关场地使用情况享有知情权、对建筑维修资金的筹集和使用情况有知情权、对本小区的业主大会和业主委员会财务收支和工作情况有知情权、对本小区的管理规约有知情权、其他法律或约定的知情权。2、法律依据:《物业管理条例》第六条房屋的所有权人为业主。业主在物业管理活动中,享有下列权利:(一)按照物业服务合同的约定,接受物业服务企业提供的服务;(二)提议召开业主大会会议,并就物业管理的有关事项提出建议;(三)提出制定和修改管理规约、业主大会议事规则的建议;(四)参加业主大会会议,行使投票权;(五)选举业主委员会委员,并享有被选举权;(六)监督业主委员会的工作;(七)监督物业服务企业履行物业服务合同;(八)对物业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和相关场地使用情况享有知情权和监督权;(九)监督物业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专项维修资金(以下简
    2023-06-17
    85人看过
  • 消费者在仲裁活动中享有的权利及义务
    【消费者享有的权利】消费者在仲裁活动中享有的权利及义务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时,可以通过提起仲裁的方式维护自己的利益。在仲裁中,消费者处于仲裁申请人地位,享有一定的权利,承担一定的义务。1消费者作为仲裁申请人享有以下权利:(1)提出仲裁请求,修改、撤消仲裁请求;(2)约定仲裁庭组成形式;(3)选择仲裁员或者委托仲裁委员会主任指定仲裁员;(4)申请仲裁员回避;(5)与经营者协议是否开庭仲裁;(6)提出延期开庭申请;(7)对自己的主张提供证据,开庭时出示证据,进行质证和证据保全;(8)申请财产保全;(9)自行和解或和解后反悔;(10)被征询最后意见;(11)依法请求人民法院执行仲裁裁决;(12)依法申请人民法院撤消仲裁裁决;(13)申请修改、补充仲裁笔录,申请补正裁决书;(14)其他法律、法规的规定权利。2消费者作为仲裁权申请人在享有上述权利的同时,还应当履行以
    2023-06-07
    147人看过
  • 作品的表演者享有哪些权利
    (一)表明表演者身份;(二)保护表演形象不受歪曲;(三)许可他人从现场直播和公开传送其现场表演,并获得报酬;(四)许可他人录音录像,并获得报酬;(五)许可他人复制、发行录有其表演的录音录像制品,并获得报酬;(六)许可他人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其表演,并获得报酬。律师补充:1、录音录像制作者使用他人作品制作录音录像制品,应当取得著作权人许可,并支付报酬。2、录音录像制作者使用改编、翻译、注释、整理已有作品而产生的作品,应当取得改编、翻译、注释、整理作品的著作权人和原作品著作权人许可,并支付报酬。3、录音制作者使用他人已经合法录制为录音制品的音乐作品制作录音制品,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但应当按照规定支付报酬;著作权人声明不许使用的不得使用。【法律依据】《著作权法》第三十八条表演者对其表演享有下列权利:(一)表明表演者身份;(二)保护表演形象不受歪曲;(三)许可他人从现场直播和公开传送其现场表演
    2023-05-06
    326人看过
换一批
#法律综合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法律综合知识 知识导航
    展开

    法律综合知识是指涵盖法律领域各个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应用技能。它包括法律理论、法律制度、法律实务等方面的内容,涉及宪法、刑法、民法、商法、经济法、行政法等多个法律领域。... 更多>

    #法律综合知识
    相关咨询
    • 行为有哪些消费者依法享有知悉权
      江苏在线咨询 2022-10-23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八条规定: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消费者有权根据商品或者服务的不同情况,要求经营者提供商品的价格、产地、生产者、用途、性能、规格、等级、主要成份、生产日期、有效期限、检验合格证明、使用方法说明书、售后服务,或者服务的内容、规格、费用等有关情况。
    • 消费者的知情权是否享有,商品房保障理
      西藏在线咨询 2021-10-25
      消费者知情权适用于商社买卖1993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以下简称《消法》)首次出现知情权概念,该法第八条规定:消费者有权知道购买、使用的商品和服务的真实情况。消费法上的消费者是指为了满足生活消费需求而购买、使用商品或接受服务的,国家专门法律确认其主体地位,保护其消费权益的个人。只有自然人才能成为最终消费的主体。《消法》规定的消费者7项权利应当完全适用于房地产消费者。这七项权利
    • 消费者享有哪些权利?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服务的权利有哪些
      四川在线咨询 2022-03-06
      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以下简称《消法》)的规定,消费者共有九项权利,即:(1)安全权。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时享有人身、财产安全不受损害的权利。(2)知情权。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3)自主选择权。消费者享有自主选择商品或者服务的权利。(4)公平交易权。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时,有权获得质量保障、价格合理、计量正确等公平交易条件,有权拒
    • 消费者知情权的规定?消费者知情权知悉真实情况的,有什么法律依据
      新疆在线咨询 2022-02-14
      消费者的知情权即知悉真情权,是指消费者享有知悉商品和服务真实情况的权利。这是消费者决定是否购买、使用某种商品或接受某种服务的前提。为此,《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八条在规定消费者享有知情权的同时,又进一步规定消费者有权根据商品或服务的不同情况,要求经营者提供商品的价格、产地、生产者、用途、性能、规格、等级、主要成分、生产日期、有效期限、检验合格证明、使用方法说明书、售后服务,或者服务的内容、规格、费用
    • 消费者权利的概念是什么?消费者享有的知情权或者权利包括哪些内容
      台湾在线咨询 2022-02-15
      消费者权利的概念最早是由美国总统肯尼迪提出的,1962年3月15日,肯尼迪总统向美国国会提出了一份《关于保护消费者利益的总统特别国情咨文》,其中表述了消费者具有四项权利:第一,获得安全商品的权利;第二,知悉商品真实情况的权利;第三,自由选择商品的权利;第四,意见被尊重的权利。消费者知情权即知悉真情权或取信息权,是消费者享有的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我国学者认为知情权的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