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用公款用于归还个人贷款或借款案件的认定所谓挪用公款用于归还个人贷款或借款案件,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之便挪用公款,然后再将所挪用的公款用于归还本人的贷款或借款的行为。根据本法第195条、第272条和本条规定,对此类案件的认定,应注意以下问题:1、行
挪用公款用于归还个人贷款或借款案件的认定
所谓挪用公款用于归还个人贷款或借款案件,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之便挪用公款,然后再将所挪用的公款用于归还本人的贷款或借款的行为。
根据本法第195条、第272条和本条规定,对此类案件的认定,应注意以下问题:
1、行为人是否具有国家工作人员身份。
2、行为人主观上是否具有挪用公款的直接故意,并且是否具有用挪用的公款归还本人的贷款或借款的目的。
3、对于行为人原来贷款或借款的合法性,进行认定后,再确定挪用公款行为的类型。具体来说:
(1)如果原来的借贷关系属于非法,那么行为人用所挪用公款归还贷款、借款的行为,则认定为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挪用公款行为。
(2)如果原来的借贷关系合法,则区别对待。对于贷款、借款用于营利活动的,则认定为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挪用公款行为。对于贷款、借款并未用于营利活动的,如果超过三个月未还,则认定为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挪用公款行为;如果不属于数额较大或未超过三个月,则认定为挪用公款一般违法行为。
-
怎样认定在挪用公款归还之前的挪用行为?
161人看过
-
是借用公款还是挪用公款
198人看过
-
关于对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问题的探析
339人看过
-
关于如何认定“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的立法思考/李常青
344人看过
-
挪用特定款物归个人使用的处理
125人看过
-
已经归还立案的挪用公款问题?
200人看过
借款指企业向银行等金融机构以及其他单位借入的资金,包括信用贷款、抵押贷款和信托贷款等。借款也可以指当事人向银行等金融机构以及其他单位和个人借入的资金,包括信用贷款、抵押贷款和信托贷款等。借款合同也是一般的民事合同,应当适用民事诉讼法律以及相... 更多>
-
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的,如何认定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有关问题的解释甘肃在线咨询 2022-01-08挪用公款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数额较大、超过3个月未还的行为。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如何认定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有关问题的解释》挪用公款数额较大,归个人进行营利活动的,构成挪用公款罪,不受挪用时间和是否归还的限制。在案发前部分或者全部归还本息的,可以从轻处罚;情节轻微的,可以免除处罚。 挪用公款归个人使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的解释,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陕西在线咨询 2022-03-07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如何认定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有关问题的解释为依法惩处挪用公款犯罪活动,根据刑法的有关规定,现就如何认定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的有关问题解释如下:第一条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以个人名义将公款借给其他自然人或者不具有法人资格的私营独资企业、私营合伙企业等使用的,属于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第二条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谋取个人利益,以个人名义将公款借给其他单位使用的,属于挪用公款归
-
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被封存,认定为挪用公款的行为有哪些安徽在线咨询 2022-04-25挪用公款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数额较大、超过3个月未还的行为。根据本条之规定,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具体可包括以下三种情况:一是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这里所说的非法活动是指挪用公款供个人或他人进行走私、赌博等违法犯罪活动。对这种情况的定罪,没有要求挪用公款的数额要达到较大,也没有规定挪用达到多
-
挪用他人归还贷款案件中, 如何认定挪用挪用资金所得财产的所有权?江西在线咨询 2022-03-06挪用他人归还贷款2004年8月至2007年12月期间,陕西省三原县信用社代办员王某先后利用手中权力多次将他人归还的信用社贷款借给朋友用于生意周转。案发后,王某被依法逮捕,并被提起公诉。被捕后王某积极退还了全部赃款。2010年7月,陕西省三原县人民法院开庭审理了此案,法院审理后查明,2008年7月至11月,王某先后两次,分别将三原陂西镇某村村民李某归还自己的信用社贷款1万元以及利息私自借给朋友张某,
-
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挪用公款2亿判多少年的,澳门在线咨询 2022-07-26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末还的,以挪用公款一万元至三万元为数额较大的起点,以挪用公款十五万元至二十万元为数额巨大的起点。挪用公款情节严重,是指挪用公款数额巨大,或者数额虽未达到巨大,但挪用公款手段恶劣;多次挪用公款;因挪用公款严重影响生产、经营,造成严重损失等情形。根据刑法第384条第1款的规定,挪用公款罪的量刑幅度及处罚方法是:1.犯挪用公款罪的,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