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受过刑罚的人,除了本人有很多职业不能从事以外,国家的法律对于其子女也是有很多限制的。子女对近亲属的犯罪记录有正确认识的,在当兵、报考警校、报考军校政审的时候,一般没有影响。但是同等条件下,没有竞争优势。一些院校保密专业招生、保密单位、军队保密单位招员对政审要求很高,不接受近亲属有危害国家安全犯罪记录子女。本人如果曾经被治安罚款、治安拘留、受过刑事处罚的,当兵政审直接淘汰。父母有犯罪记录,一般情况下不影响子女考公务员。
父母有犯罪记录对子女影响大吗
1、通常人们说的对子女有影响的案底,是指刑事违法记录,一般行政违法记录对子女影响不大。
2、如果父亲也有刑事案底:孩子考大学时,如果报考军事院校,警察院校等提前批次录取的院校,无法通过政审;孩子找工作时,如果想报考公务员,或者国家机关事业单位,或者公检法单位等,政审通不过。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第二十四条规定:下列人员不得录用为公务员:(一)曾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的(二)曾被开除公职的(三)有法律规定不得录用为公务员的其他情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法》第七条申请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予颁发律师执业证书:(一)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二)受过刑事处罚的,但过失犯罪的除外(三)被开除公职或者被吊销律师执业证书。《公务员录用政审规定》第十七条规定:下列人员不得报考公务员:(一)曾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的;(二)曾被开除公职的;(三)有法律规定不得录用为公务员的其他情形的。报考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即视为考察(政审)不合格:(二十二)有配偶、直系亲属被判处死刑、无期徒刑或有期徒刑(非缓刑期)且正在服刑,对本人有重大影响的旁系亲属被判处死刑、无期徒刑或十年以上徒刑且正在服刑,配偶、直系亲属或对本人有重大影响的旁系亲属被判处危害国家安全罪等情形,报考政法机关的;有配偶、直系亲属或对本人有重大影响的旁系亲属正被立案审查,有对本人有重大影响的旁系亲属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非缓刑期)且正在服刑等情形,报考相关政法机关的。
-
父母有违法犯罪记录,子女报考公务员是否会受到影响?
338人看过
-
父母和别人打架派出所有记录,会影响孩子考公务员吗
430人看过
-
孙子被父母拘留三天,是否会影响其公务员报考?
233人看过
-
父亲是否有影响孩子高考的记录
145人看过
-
报考公务员父亲拘留过会影响孩子吗?
68人看过
-
孩子父母离婚且父亲有案底,是否影响其考公务员?
162人看过
直系亲属一般指的是两者之间存在直接的血缘联系的亲属,其中包含有配偶、公婆、岳父母、子女及其配偶、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及其配偶、曾祖父母、曾外祖父母等等,如果养父母因为收养、或者抚养关系也能成为直系亲属的关系,例如收养人与收养的... 更多>
-
父母犯罪记录对孩子考取事业编制是否有影响?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4-11-06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如果父母中的一方因故意犯罪行为而受到刑事处罚,他们的子女在参加公务员选拔考试、事业单位招聘以及投身于军人、党员等职业领域时,可能会受到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尽管这些人仍然具备报名资格,但在政审环节中,他们可能无法顺利通过(具体情况取决于所报考职位的性质,例如公安机关岗位、参军入伍、入党申请等方面的政审标准相对较为严格)。根据《公务员政审条件》第八条的规定,报考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
父母交通肇事是否会影响子女公务员考试的录取?江苏在线咨询 2024-11-20在车辆行驶中,如果因违法行为导致交通事故并导致他人死亡,但被判定为主要责任方,则将被视为构成严重交通肇事罪,并可能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这种事件无疑将对未成年子女未来报考公务员产生不利影响。 如果无法证明自己是这次事故的主要责任者,或者未被认定为犯罪行为,并且经过司法程序未留下任何不良记录,则无需过分担忧此类影响因素。需要指出的是,父亲的犯罪行为可能会对子女的考试和就业之路产生一定程度的
-
父母离职对孩子录用公务员有影响吗山西在线咨询 2022-10-19没有,取保候审是刑事强制措施,并不是有罪判决,不算违法犯罪记录,最终得看取保候审后案子是如何判决的,如果判了,则属于犯罪记录。如果是期限届满而解除取保候审,说明案子因为一些因素无法移送检察院审查起诉,这种情况下最多的原因是证据不足,所以案子就无限期的挂下去了,没有结案。也就不能算违法犯罪记录了。
-
-
父母对子女是否热衷于公务员考试的影响江苏在线咨询 2024-11-08父母的不良行为可能会对子女在公务员考试中产生一定影响。例如,如果父母曾遭受过刑事处罚,那么这很可能在政治审核时产生影响,导致政审无法顺利通过。关于失信被执行人名单问题,父母的信用记录也可能在政审阶段被仔细审查。如果考生及其家庭成员存在不良信用记录,这可能会对录取结果产生影响。需要指出的是,这种情况并非绝对的,因为公务员招聘应遵循公平、公正的原则,确保每个公民都能享受到平等的报考机会。考生应全面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