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女的人身权利受到哪些保护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6-07 08:01:50 253 人看过

国家保障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人身权利。妇女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禁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非法手段剥夺或者限制妇女的人身自由;禁止非法搜查妇女的身体。

妇女的生命健康权不受侵犯。禁止溺、弃、残害女婴;禁止歧视、虐待生育女婴的妇女和不育妇女;禁止用迷信、暴力手段残害妇女;禁止虐待、遗弃老年妇女。

妇女的肖像权受法律保护。未经本人同意,不得以营利为目的,通过广告、商标、展览橱窗、书刊、杂志等形式使用妇女肖像。妇女的名誉权和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禁止用侮辱、诽谤、宣扬隐私等方式损害妇女的名誉和人格。

禁止拐卖、绑架妇女;禁止收买被拐卖、绑架的妇女。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必须及时采取措施解救被拐卖、绑架的妇女。被拐卖、绑架的妇女返回原籍的,任何人不得歧视,当地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当做好善后工作。

禁止卖淫、嫖娼。禁止组织、强迫、引诱、容留、介绍妇女卖淫或者雇用、容留妇女与他人进行猥亵活动。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07日 02:56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人身权相关文章
  • 妇女有哪些受教育权利
    法律综合知识
    一、妇女有哪些受教育权利1.在我国,妇女与男性一样,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权利。这包括:(1)接受初等、中等和高等教育的机会;(2)参与各类教育活动的权利。2.无论年龄、种族、宗教信仰或社会地位如何,妇女都有权接受教育,这是她们的基本人权之一。3.妇女也有权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学科和专业,追求自己的学术和职业目标。二、妇女教育资源配置1.为了保障妇女的受教育权利,我国在教育资源配置方面也做出了积极努力。这包括:(1)提供充足的教育设施、教材和教学人员;(2)确保妇女能够在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中学习。2.国家还设立了奖学金、助学金等资助项目,帮助那些在经济上遇到困难的妇女完成学业。这些措施有力地保障了妇女的受教育权利,使她们能够平等地接受教育,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质。三、妇女教育权实践保障1.除了在教育资源配置方面的努力外,我国还在实践中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保障妇女的受教育权利。(1)在受教育过程中,妇女有
    2024-07-08
    117人看过
  • 农村妇女享有哪些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
    农村妇女的人身权利和财产权益和城市妇女一样受法律保护。在人身权利方面,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人身权利,人身自由不受侵犯,生命健康不受侵犯。为了保护妇女的人身权利,《妇女权益保障法》规定了11项禁此的行为,这就是:(1)禁此非法拘禁和以其他手段剥夺或者限制妇女的人身自由:(2)禁此非法搜查妇女的身体:(3)禁此溺、弃、残害女婴:(4)禁此歧视、虐待生育女婴的妇女和不育妇女:(5)禁此用迷信、暴力手段残害妇女:(6)禁此虐待、遗弃老年妇女:(7)禁此拐卖、绑架妇女:(8)禁此收买被拐买、绑架的妇女:(9)禁此卖淫、嫖娼:(10)禁此组织、强迫、引诱、容留、介绍妇女卖淫或者雇用、容留妇女与他人进行猥亵活动:(11)禁此用侮辱、诽谤、宣扬隐私等方式损害妇女的名誉和人格。在财产方面,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财产权利,《妇女权益保障》对此作了明确的规定。一是在婚姻、家庭共有导产中,不得侵害妇女的权益。农村划
    2023-06-06
    102人看过
  • 妇女人身权益保护法律法规
    妇女人身权益保护
    保障妇女的人身自由是保障妇女权益的重要方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妇女的人身自由权受到法律保护,禁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非法手段剥夺或者限制妇女的人身自由,禁止非法搜查妇女的身体。同时,禁止拐卖、绑架妇女,以及收买被拐卖、绑架的妇女。各级人民政府和公安、民政、劳动和社会保障、卫生等部门按照其职责及时采取措施解救被拐卖、绑架的妇女,做好善后工作。任何人不得歧视被拐卖、绑架的妇女。因此,保障妇女的人身自由需要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确保妇女的人身自由得到法律保护。 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2022修正):第三章 人身和人格权益 第十九条 妇女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禁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非法手段剥夺或者限制妇女的人身自由;禁止非法搜查妇女的身体。 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2022修正):第八章 救济措施 第七十二条 对侵害妇女合法权益的行为,任何组织和个人都有权予以
    2024-01-05
    246人看过
  • 妇女权益保障法及时修改妇女人身权利保障更
    针对现实生活中妇女人身权利被侵害的现象,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28日通过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修改妇女权益保障法的决定,对现行妇女权益保障法进行多方面的修改,确保我国女性的人身权利得到更充分的保障。决定规定,妇女的生命健康权不受侵犯。禁止溺、弃、残害女婴;禁止歧视、虐待生育女婴的妇女和不育的妇女;禁止用迷信、暴力等手段残害妇女;禁止虐待、遗弃病、残妇女和老年妇女。禁止拐卖、绑架妇女;禁止收买被拐卖、绑架的妇女;禁止阻碍解救被拐卖、绑架的妇女。决定规定,禁止组织、强迫、引诱、容留、介绍妇女卖淫或者对妇女进行猥亵活动;禁止组织、强迫、引诱妇女进行淫秽表演活动。决定同时规定,妇女的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肖像权等人格权受法律保护。禁止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妇女的人格尊严。禁止通过大众传播媒介或者其他方式贬低损害妇女人格。未经本人同意,不得以营利为目的,通过广告、商标、展览橱窗、报纸、期刊、图
    2023-06-07
    190人看过
  • 妇女的人格权利受法律保护主要包括什么
    妇女的人格权利受法律保护主要包括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名誉权等。其中名誉权就是公民、法人依法享有的,有关自己的社会评价不受他人侵犯的一种人身权利。一、妇女的人格权利受法律保护主要包括什么妇女的人格权利受法律保护主要包括以下权利:1.生命权。是指人身不受伤害和杀害的权利或得到保护以免遭伤害和杀害的权利,取得维持生命和最低限度的健康保护的物质必须的权利。也是人权最基本的权利。2.身体权。是指自然人对保持其肢体、器官和其他组织的完整而依法享有的权利。3.健康权。是指自然人保持其正常的生理和心理的技能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的权利。4.姓名权。是指公民决定其姓名、使用其姓名和变更其姓名并要求他人尊重自己姓名的权利,是以姓名利益为内容的权利。5.名誉权。是指社会或他人对特定公民、法人的品德、才干、信誉、商誉、资历、功绩等方面的评价和总和。6.隐私权。又称个人生活秘密权,是指自然人不愿公开或让他人
    2023-07-25
    355人看过
  • 妇女在“三期”内享有哪些保护权利?
    孕期保护女职工在怀孕期间,所在单位不得安排从事国家规定的第三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及孕期禁忌从事的劳动,不得在正常劳动日外延长劳动时间,对不能胜任原劳动的,应当根据医务部门的证明,予以减轻劳动量或者安排其他劳动。怀孕7个月以上(含7个月)的女职工应给予每天工间休息1小时,不得安排从事夜班劳动;如工作许可,经本人申请,单位批准,可请产前假两个半月。怀孕的女职工,在医疗保健机构约定的劳动时间内进行产前检查,应当算作劳动时间。产期保护妇女的产期保护,既包括正常生产,也包括中止妊娠。女职工产假为90天,其中产前休息15天,产后休息75天。难产者再增加产假15天。多胞胎生育者,每多生育一个婴儿,增加产假15天。女职工妊娠3个月内自然流产或子宫外孕者,给予产假30天;妊娠3个月以上、7个月以下自然流产,给予产假45天。女职工产假期间的工资不得低于其原工资性收入。女职工非婚生育或计划外生育的,不享受上述待
    2023-06-05
    331人看过
  • 法律怎么保护妇女人身自由权?
    详细内容:法律怎么保护妇女人身自由权?答案:女权益保障法规定,妇女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禁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非法手段剥夺或者限制妇女的人身自由;禁止非法搜查妇女的身体。人身自由权即身体自由权,是指男女公民依法享有按照自己的意志支配其人身和行动的权利。这是公民最基本的权利,是参加各种社会活动的享受其他权利的前提条件。我国宪法规定,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人民法院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不受逮捕。禁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禁止非法搜查公民的身体。妇女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意味着妇女的身体不受非法拘禁和限制的一种权利。剥夺或限制人身自由是法律上所采取的强制措施,必须严格依法办事。在我国,非经法定程序,非经司法机关决定并执行,妇女的人身自由不得被剥夺或者限制。非法拘禁,是指司法机关违反规定的程序和条件,或无权实施拘留、监禁的组织或个人,擅自
    2023-06-06
    226人看过
  • 妇女、未成年人等人身权益的特殊保护
    为维护妇女、未成年人和老年人的权益,热别颁行了专门法律予以保护,其中对他们的人身权益的保护也特别重视。1.《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的有关规定。①第34条规定,妇女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这是对妇女自由权的保护。②第35条规定,妇女的生命健康权不受侵犯。禁止溺、弃、残害女婴;禁止歧视虐待生育女婴的妇女和不育妇女;禁止用迷信、暴力手段残害妇女;禁止虐待、遗弃老年妇女。③第39条规定,妇女的名誉权和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禁止用侮辱、诽谤、宣扬隐私等方式损害妇女的名誉和人格。这是对妇女人格尊严和名誉权的保护。④第41条规定,国家保护妇女的婚姻自主权。禁止干涉妇女的结婚、离婚自由。这是对妇女婚姻自主权的保护。⑤第43条规定,妇女对依照规定的夫妻共同财产享有与其配偶平等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不受双方收入状况的影响。这是对妇女配偶权的保护。2.《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权益保护法》的有关规定。
    2023-06-06
    300人看过
  • 哺乳期妇女违法受哪些保护
    哺乳期妇女违法的法律保护如下:1.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应当给予行政拘留处罚的,不执行行政拘留处罚。2.触犯《刑法》被拘留或者逮捕的,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可以办理取保候审。一、哪些情况是可以取保候审下列情况可以取保候审:(1)应当逮捕,但患有严重疾病的,可以取保候审。(2)应当逮捕,但正在怀孕、哺乳自己不满一周岁的婴儿的妇女;(3)对拘留的犯罪嫌疑人,证据不符合逮捕条件的;(4)提请逮捕后,检察机关不批准逮捕,需要复议、复核的;(5)移送起诉后,检察机关决定不起诉,需要复议、复核的;(6)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被羁押的案件,不能在规定的侦查期限内;办理取保候审的条件如下:1、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2、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3、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4、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
    2023-06-26
    442人看过
  • 专利权的客体哪些技术受到保护的?
    一、专利权的客体哪些技术受到保护的?必须是利用自然规律的技术创造,属于技术范畴。专利权客体是专利法所保护的发明创造。发明创造属技术范畴的概念,但作为专利法所保护的发明创造则是一个法律范畴的概念,因而专利权的客体除具有发明创造特征外还必须具有适法性。(1)它必须是利用自然规律的技术创造,属于技术范畴。人为的规定、非技术的发明创造不能作为专利权客体。(2)必须具备再现和可实施性,并且是已完成发明创造。(3)其发明创造不得违反国家法律、社会公德或者妨害公共利益,不属于法律规定不授予专利权的情况。(4)发明创造还得具备专利性(新颖性、创造性、实用性)。专利权的客体包括: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专利技术的概念专利技术是指被处于有效期内的专利所保护的技术。根据我国专利法对专利的分类,主要是包括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所保护的技术。外观设计专利因为保护的是新设计,而非技术,所以,严格意义上说,应称为专利
    2024-02-01
    74人看过
  • 妇女人格权包括哪些权利
    (一)侵害了公民的人格平等、人格独立、人格自由、人格尊严;加害人存在主观故意;受害人实际遭受了精神损害,并造成严重后果。人格权是人格权体系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制度。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关心自身权益的保护。(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九百九十五条人格权受到侵害的,受害人有权依照本法和其他法律的规定请求行为人承担民事责任。受害人的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请求权,不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保护妇女人格权的法律是什么妇女的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肖像权等人格权受法律保护。禁止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妇女的人格尊严。禁止通过大众传播媒介或者其他方式贬低损害妇女人格。未经本人同意,不得以营利为目的,通过广告、商标、展览橱窗、报纸、期刊、图书、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网络等形式使用妇女肖像。
    2023-08-16
    343人看过
  • 如何保护妇女劳动权利
    妇女做为社会的弱势群体,更加需要法律来保护妇女劳动权利,主要是平等劳动权、同工同酬权及特殊劳动保护。我国对妇女劳动权利进行法律保护,可以分为三大部分:女职工的平等劳动权、女职工的同工同酬权、对女职工特殊劳动保护。(一)女职工的平等劳动权我国《劳动法》第13条明确规定: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就业权利。在录用职工时,除国家规定的不适合妇女的工作或者岗位外,不得以性别为由拒绝录用妇女或者提高对妇女的录用标准。《妇女权益保障法》第21条、第22条也作了类似的规定。《劳动法》、《妇女权益保障法》从三个方面对妇女的平等劳动权给予有效的法律保护:1、妇女在就业方面的权利,同男子完全平等,禁止就业方面任何形式的性别歧视。凡是在性质上属于对妇女歧视的有关就业的政策和具体招工行为,都是非法的,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2、扩大了不得拒绝录用妇女劳动者的范围。按照《劳动法》、《妇女权益保障法》的规定,凡是国家明确规定
    2023-06-06
    420人看过
  • 债务人的权利是否受到保护?
    合同债务人的权利有:同时履行抗辩权(在当事人互负债务,没有先后履行顺序时行使);先履行抗辩权(在当事人互负债务,先履行义务一方不履行时行使);以及不安抗辩权等权利(在后履行一方丧失或者可能丧失履行能力时行使)。债务人的权利和义务债务人的权利:1、同时履行抗辩权。2、后履行抗辩权。3、不安抗辩权。债务人的义务:1、在债的关系中,债务人有义务按约定的条件向另一方(债权人)承担为或不为一定行为。2、在债的关系中,债务人是特定的,只有该义务主体才必须向债权人承担交付财产、提供劳务和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义务。《民法典》第五百二十五条当事人互负债务,没有先后履行顺序的,应当同时履行。一方在对方履行之前有权拒绝其履行请求。一方在对方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时,有权拒绝其相应的履行请求。第五百二十六条当事人互负债务,有先后履行顺序,应当先履行债务一方未履行的,后履行一方有权拒绝其履行请求。先履行一方履行债务不符合
    2023-07-06
    449人看过
  • 如何保障妇女就业权利,妇女享有哪些劳动权利?
    一。如何保障妇女就业权利劳动是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每一个有劳动能力的妇女的一项光荣职责。妇女同男子一样,是社会主义建设不可缺少的生力军,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动力。妇女通过自己的勤奋、诚实、合法的劳动,获取相应的劳动报酬,使自己在经济上达到自立。经济上的突立,为妇女与男子在各个领域中的平等奠定了物质基础。依照我国第3条的规定,女性享有如下劳动权利:①平等就业的权利。妇女与男子一享有平等的就业权利,除不适合妇女的工种或者岗位外,不得以性别为由拒绝录用妇女或提高对妇女的录用标准。②选择职业的权利。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妇女有权依照自己的意愿选择自己从事的职业。③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妇女在向付出劳动的同时,有权获得相应的劳动报酬。④休息休假的权利。妇女有权在法定工作时间之外享受法定的休息时间和法定节假日。⑤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妇女有权获得特殊的劳动保护。⑥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妇女有权获得必
    2023-02-26
    237人看过
换一批
#人身损害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人身权
    词条

    人身权包括人格权和身份权两大类,其中人格权包括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名称权、名誉权、肖像权、荣誉权等。身份权包括亲权、配偶权、亲属权等。人身权是我国公民和法人的人身关系在法律上的体现和反映。 人身权是不直接具有财产内容的,不能以金... 更多>

    #人身权
    相关咨询
    • 妇女的哪些权利和义务受到法律保障?妇女的哪些行为是受法律保护的
      台湾在线咨询 2022-03-05
      《妇女权益保障法》规定,国家保障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人身权利。妇女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禁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非法手段剥夺或者限制妇女的人身自由;禁止非法搜查妇女的身体。妇女的生命健康权不受侵犯。禁止溺、弃、残害女婴;禁止歧视、虐待生育女婴的妇女和不育妇女;禁止用迷信、暴力手段残害妇女;禁止虐待、遗弃老年妇女。妇女的肖像权受法律保护。未经本人同意,不得以营利为目的,通过广告、商标、展览橱窗、书刊、杂志
    • 妇女的人身自由权利被侵犯, 法律对妇女的人身权利作了哪些具体规定
      湖南在线咨询 2022-02-15
      《妇女权益保障法》对于妇女的人身权利作了如下规定:第三十三条国家保障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人身权利。第三十四条妇女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禁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非法手段剥夺或者限制妇女的人身自由;禁止非法搜查妇女的身体。第三十五条妇女的生命健康权不受侵犯。禁止溺、弃、残害女婴;禁止歧视、虐待生育女婴的妇女和不育妇女;禁止用迷信、暴力手段残害妇女;禁止虐待、遗弃老年妇女。第三十六条禁止拐卖、绑架妇女;禁止收
    • 有哪些妇女儿童受保护?
      湖南在线咨询 2022-10-24
      其一,离婚后夫妻共同财产通常按一人一半的原则进行分割,若有证据证明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存在重婚等过错行为,在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可以少分或者不分,其二,法院在处理子女抚养权问题时会本着有利于成长的原则确定子女抚养权归属。
    • 老人儿童和妇女受哪些法律的保护
      北京在线咨询 2022-10-19
      《宪法》对妇女、老人、儿童的权利作了专门规定,给予特别保护。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妇女在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社会的和家庭的生活各方面享有同男子平等的权利。《妇女权益保障法》,对妇女各方面的权利作了具体而详细的规定在《婚姻法》、《选举法》、《继承法》、《劳动法》、《刑事诉讼法》等许多法律中也对妇女的权益作了各种保护性规定。《宪法》规定了对老人、未成年人的保护性条款。《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未成年人权
    • 鉴定人的哪些诉讼权利受到法律保护?
      四川在线咨询 2023-06-12
      司法鉴定人的诉讼权利主要有:(1)委托人提供续假情况或拒不提供鉴定所需材料的,司法鉴定人有拒绝鉴定的权利;(2)拒绝解决、回答与鉴定无关的问题的权利;(3)使用鉴定辅助人的权利;(4)独立完成鉴定委托的权利。(5)出庭作证的权利以及对报复陷害和行政干预提出控告的权利等。司法鉴定人的以上诉讼权利受到法律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