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案件受理立案后多久开庭
立案后一般1个月左右开庭。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被告,被告在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内提出答辩状。被告提出答辩状的,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之日起五日内将答辩状副本发送原告。被告不提出答辩状的,不影响人民法院审理。法院立案后,送达被告法律文书,一般情况下会给被告一个月的举证期限。
二、法院立案开庭的条件包括什么
法院立案开庭的条件如下:
1.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2.有明确的被告;
3.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4.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应当在开庭三日前通知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公开审理的,应当公告当事人姓名、案由和开庭的时间、地点。人民法院应当保障当事人依照法律规定享有的起诉权利。
三、开庭流程是什么
1.开庭前的准备
(1)记得带自己的身份证及身份证复印件一份,授权委托书、证据原件。
(2)出庭人员需将法律文书
(3)答辩状反诉状追加当事人申请书鉴定人出庭申请书均立即提交法庭。
2.庭审调查
(1)原告陈述起诉的请求和理由,或者宣读起诉状。
(2)被告宣读答辩状,并宣读反诉状(如法官指出,需另案起诉,可暂停宣读反诉状)。宣读追加当事人申请书。
(3)由原告方出示证据(不排除原告方有证人出庭)。
(4)被告方进行质证,质证意见:原告证据或证人证言不认可、不真实、不合法。切记,将对方的举证全部带回或复印带回,以便研究.
(5)由被告方出示证据,并申请鉴定人出庭。原告方进行质证。
(6)双方发问。
3.法庭辩论
(1)由原告及其诉讼代理人发表辩论意见。
(2)由被告及其诉讼代理人发表辩论意见(见答辩状、反诉状观点)。
(3)原告作最后陈述。
(4)被告作最后陈述。坚持答辩状、反诉状观点。
4.法庭调解或者判决。如果调解成功就制作调解书并送达当事人。如果调解不成功,则进行判决。诉状。
-
立案多久能开庭二审立案后多久开庭
157人看过
-
立案庭受理起诉状后多久立案?
79人看过
-
立案要处理多久开庭
128人看过
-
立案受理后需要多长时间开庭
480人看过
-
刑事案件开庭审理后多久会开庭审理
239人看过
-
打官司立案多久后开庭
231人看过
-
立案后多久没开庭算开庭受理天津在线咨询 2022-06-09法律并没有明确规定。但是我国《民诉法》中对案件审理期限进行了规定,一般情况下,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如果适用的是简易程序审理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
-
立案多久能开庭二审立案后多久开庭浙江在线咨询 2022-05-291一般案件立案后,一个月左右就分到具体承办法官手中,紧接着即可开庭。2二审立案后的开庭日期由审理案件的法官进行确定,只需要在审限内审结即可。《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七十六条人民法院审理对判决的上诉案件,应当在 第二审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院长批准。
-
被告人开庭后多久受理案件山东在线咨询 2022-04-04法律并没有直接规定开庭后多长时间结案,但是对于案件的总体审限有相关限制。法院审理案件因案件种类不同,审理期限也不相同以民事案件为例: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九条规定,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还需要延长的,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批准。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六十一条规定,人民法院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
-
司法受理案件后多久开庭,需要多久上海在线咨询 2022-03-301、具体要看案情而确定; 2、如果案情复杂,则普度审理(由法官、审判长以及陪审员三人审理),一般是六个月结案; 3、如果案情简单,则是简易程序(一位法官审理),一般是三个月审结; 4、法律依据: 1)《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九条人民法院适用普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还需要延长的,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批准。 2)《民事诉讼法》第一
-
刑事案件公诉后立案庭多久通知开庭河北在线咨询 2022-08-08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刑事案件的流程及时间如下: 1、立案侦查阶段。此阶段由公安机关进行证据提取、相关事实的调查;此阶段法律并未规定具体时间,但是羁押犯罪嫌疑人不得超过7个月; 2、审查起诉阶段。由检察院进行审查公安机关的证据与事实是否充分,不充分的可以退回;此阶段的时间为30天,经批准可以延长; 3、审判阶段。检察院将审查合格的案件起诉到法院,由法院进行审理并判决;此阶段普通程序为三个月,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