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夫妻双方如果感情不和,可以选择离婚处理。2.如果有孩子,任意一方都可以争取孩子的抚养权。3.如果孩子仍处于哺乳期,那孩子的抚养权原则上是女方所有。4.孩子的抚养权归属一般是由夫妻双方协商决定的,协商不成也可以由法院决定。
夫妻不和想离婚怎么办
法定离婚途径:协议离婚和诉讼离婚。
1、协议离婚:也叫双方自愿离婚,是指婚姻关系当事人达成离婚合意并通过婚姻登记程序解除婚姻关系的法律制度。其主要特征:
一是当事人双方在离婚、子女抚养和财产分配问题上意愿一致,达成协议;
二是按照婚姻登记程序办理离婚登记,取得离婚证,即解除婚姻关系。
2、诉讼离婚:诉讼离婚是指夫妻双方就是否离婚或者财产的分割、债务的分担、子女的抚养等问题无法达成一致的意见,而向人民法院起诉,人民法院经过审理后通过调解或判决解除婚姻关系的一种离婚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六条夫妻双方自愿离婚的,应当签订书面离婚协议,并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离婚登记。离婚协议应当载明双方自愿离婚的意思表示和对子女抚养、财产以及债务处理等事项协商一致的意见。第一千零七十九条夫妻一方要求离婚的,可以由有关组织进行调解或者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应当进行调解;如果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的,应当准予离婚。有下列情形之一,调解无效的,应当准予离婚:(一)重婚或者与他人同居;(二)实施家庭暴力或者虐待、遗弃家庭成员;(三)有赌博、吸毒等恶习屡教不改;(四)因感情不和分居满二年;(五)其他导致夫妻感情破裂的情形。一方被宣告失踪,另一方提起离婚诉讼的,应当准予离婚。经人民法院判决不准离婚后,双方又分居满一年,一方再次提起离婚诉讼的,应当准予离婚。
-
为民间投资创造良好的环境
467人看过
-
面临离婚抉择:为孩子勇敢拆伙,还是回归家庭?
372人看过
-
父母如何为他们的小孩打造一个良好的居住环境?
263人看过
-
离婚后如何给孩子最好的成长环境
258人看过
-
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创造良好环境
254人看过
-
创造稳定良好安全生产环境
414人看过
男女一方要求离婚的,可由有关部门进行调解或直接向人民法院提出离婚诉讼。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应当进行调解;如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应准予离婚。 离婚诉讼的完整流程: 1、有二审:起诉→受理→审理→调解→判决→上诉→二审→判决立即生效 2、... 更多>
-
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山东在线咨询 2024-09-09与地方政府部门特别是劳动局、公安局建立良好的关系,是处理好民工工伤问题的一个重要因素。特别是在处理比较棘手的问题时,有了他们的配合,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1、劳动局给予了我们强有力的政策支持。作为工伤处理的主管部门,他们对政策的了解和理解都比较深,这有利于问题处理的公正性。加上作为政府部门,他们在民工心目中的地位比较高,有了他们的支持,问题就不至于激化。当劳资双方协商不成时,对企业来说,劳动局就是很
-
离婚方法的抉择宁夏在线咨询 2024-11-16选择离婚途径:是协议还是诉讼?解除婚姻关系只有两种途径:到婚姻登记管理机关协议办理,或到人民法院判决、调解办理。目前,我国法律不承认分居N年就可以自动解除婚姻关系。因此,协议离婚是解除婚姻关系的最佳选择。特别是新的婚姻登记条例颁布后,离婚不再需要当事人单位开具介绍信,个人隐私受到了保护,协议离婚更加方便快捷。但对于双方户口远在外省(市)的当事人来说,通过法院调解离婚,应该更为方便。如果方法得当,所
-
如何为残疾人创造平等社会生活环境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2-09-01无障碍环境是残疾人走出家门、参与社会生活的基本条件,也是方便老年人和社会全体成员的重要措施,是完善公共服务和城市功能不可或缺的一个基本元素。根据《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的规定,无障碍环境建设,是指为便于残疾人等社会成员自主安全地通行道路、出入相关建筑物、搭乘公共交通工具、交流信息、获得社区服务所进行的建设活动。无障碍环境包括设施建设无障碍、信息交流无障碍和社区无障碍。 (1)设施建设无障碍主要是要求
-
没有孩子没有房子没有家庭成员我们如何离婚江苏在线咨询 2023-06-02协议离婚需要离婚协议书,身份证,结婚证,户口本等,诉讼离婚需要起诉状,你身份证,结婚证,对方身份证或户口本复印件,孩子出生证明或户口本复印件等,有夫妻感情破裂证明及财产证明也提交
-
如何为孩子争取更好的生活学习环境天津在线咨询 2023-01-191、你可以要求变更监护权。监护人应当履行监护职责,保护被监护人的人身、财产及其他合法权益,除为被监护人的利益外,不得处理被监护人的财产。 监护人依法履行监护的权利,受法律保护。监护人不履行监护职责或者侵害被监护人的合法权益的,应当承担责任;给被监护人造成财产损失的,应当赔偿损失。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有关人员或者有关单位的申请,撤销监护人的资格。 但必须举证证明对方侵害了被监护人利益。 2、至于探视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