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行政中,行政合同作为一种新型的行政方式,能够越来越为人们所接受,是因为行政合同既不象行政命令那样强硬,又不象民事合同那样自由随便,是一种富有弹性和灵活性的新型管理形式,具有传统的行政行为所无法替代的功能。
1、化解矛盾纠纷功能。行政合同的订立使合同双方的争议更易于解决。行政合同因其双方权利、义务关系的确定性、明晰性,双方在发生争议后,比较容易通过法律途径化解矛盾纠纷。
2、补充法律不足功能。行政主体通过行政合同,在法律没有规定的情况下与行政相对人,通过合意来形成其所预期的行政法上的权利义务关系,从而达到弥补立法的不足,并在一定条件下替代立法规制的效果。
3、变革管理观念功能。行政合同的出现引起了观念上的巨大变革,在理论层面,对现代行政法的概念、基本原则以及制度创新、对市场经济下行政管理方式和管理体制的变革都有积极意义。
4、平衡公私权益功能。在规制行政中,代表公益的具体行政行为以单方意志和强制手段为主要特征,与相对人的私益之间是命令与服从的关系,行政公益往往不顾及私益的存在,公益高于私益,这种行政手段如果使用不当,则会对私益造成损害。而行政合同作为一种特殊的行政手段,可以维持公益与私益的平衡,相对人的正常利益可以得到满足,行政管理目标可以得到实现。
5、减少行政阻力功能。传统的行政模式是国家的政策靠政府单方的强力推行。现代行政模式下,政府往往须得到相对人的自愿合作才能取得理想效果,而行政合同在获得相对人自愿合作方面具有突出的优势。行政目的通过行政合同的自觉履行来实现,行政强制手段只是一种次要的辅助手段。行政合同在获得相对人合作,减少行政阻力方面具有卓越的功能。
6、明晰权利义务功能。行政合同是在依法行政理念支配下使契约自由原则在行政管理领域内尽可能发挥,所以行政行为由于其通过合同的方式使双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关系确定和明晰,从而使行政主体将要达到的行政目标予以明确落实,从而保障行政目标的顺利实现。
7、扩大行政参与功能。行政合同可以扩大行政参与,更好地发挥行政相对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行政合同这种新型的管理形式中,由于对行政目标的实现方式以及内容的选择,由行政主体与相对人协商确定,并将相对人是否同意作为行政合同能否成立的主要条件,对行政相对人来说,订立行政合同的过程即是参与行政管理的过程,这样可以使他们更好地发挥积极性、创造性。
-
政府采购合同的政策功能问题
167人看过
-
行纪合同有哪些合同功能
123人看过
-
行政复议的功能和作用
240人看过
-
行政赔偿的功能和意义
373人看过
-
探析行政诉讼功能
442人看过
-
职能的组织行使行政处罚的功能在于
272人看过
行政合同是现代行政法上较为新型且重要的一种行政管理手段。行政合同它引进了公民参与国家行政的新途径,通过行政合同,普通公民可以以积极的权利方式而不仅仅是负担义务直接参与实施行政职能特别是经济职能;行政合同的广泛使用,将会减低行政机关对个人进行... 更多>
-
行政拘留行政复议能成功吗,行政复议能成功吗浙江在线咨询 2022-07-17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行政拘留15天的,如果申请复议成功的,如果已经执行拘留的,是属于违法拘留的情形,受害人可以申请国家赔偿。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 第三条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行政职权时有下列侵犯人身权情形之一的,受害人有取得赔偿的权利: (一)违法拘留或者违法采取限制公民人身自由的行政强制措施的 (二)非法拘禁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公民人身自由的 (三)以殴打、虐待等行为或者唆使
-
行政诉讼的功能如何理解?福建在线咨询 2023-10-03行政诉讼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平衡功能:立法虽然力图公平分配行政机关与相对一方的权利和义务,但是不能保证行政机关执法活动完全符合法律。故设立行政诉讼制度对行政权予以制约以达到平衡。 2、人权保障功能:行政诉讼通过多种途径实现人权保障功能。 3、提供社会公正功能:行政诉讼提供的社会公正功能是通过行政诉讼程序本身公正和法院判决公正来实现的。
-
行政规章提起行政诉讼能否立功新疆在线咨询 2023-10-18法律分析 对行政规章是不能提起行政诉讼的。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行政法规、规章或者行政机关制定、发布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决定、命令,不属于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因为其不是具体行政性为。
-
行政制裁的功能特点有哪些湖北在线咨询 2022-11-091、只涉及违反行政法规和内部规章的责任问题,不涉及诸如刑事或民事责任问题。如果一个行为同时引起上述两种法律关系,则应分别给予行政制裁或司法制裁,两者不能互相代替; 2、不涉及公民的政治权利; 3、行政制裁由国家行政单位或国家授权的企事业单位的行政领导作出; 4、行政制裁适用行政程序。
-
政策执行的功能主要是什么甘肃在线咨询 2022-11-05(1)管制功能 政策问题的解决,可以通过政策对象不做什么来达成政策目标。政策主体要制约、禁止政策对象不做什么,或者说要使政策对象不发生政策主体不愿见的行为,就须使政策对政策对象的行为具有管制功能。这种功能是通过政策的条文规定表现出来的。 (2)引导功能 为了解决某个政策问题,政府依据特定的目标,通过政策对人们的行为和事物的发展加以引导,使得政策具有导向性。也就是说,政策给社会的发展、人们的行为确定